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貴州日報報導,一種給農業和生態環境釀成重大災難的物種「紫莖澤蘭」,最近被「變害為利」,用作原料製成「清潔炭」。報導說,這一科研成果已獲得國家專利。
紫莖澤蘭原產於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大黎加一帶,大約20世紀40年代由中緬邊境傳入雲南南部。該作物因其破壞性強又名破壞草、飛機草,其造成的綠色災難甚至比洪澇旱災更可怕,因此還被稱為「綠色殺手」、「植物食人魚」。在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外來物種名單中,紫莖澤蘭排名第一。
報導說,多年來,由於紫莖澤蘭對中國農業的危害,不少專家和群眾都在試著「除掉」它,希望化害為利。此前已經有人將少量紫莖澤蘭用於生產肥料、殺蟲劑、除草劑、刨花板、活性炭等,但這些辦法都只能處理少量的紫莖澤蘭,不能大規模地利用。
報導稱,紫莖澤蘭是草木類纖維物質,正好可以用作原料同其他纖維物質一道製成木炭,其發熱量高於普通木炭,甚至高於煤,在工業上還可作為替代煤的燃料,或作為碳化矽、二硫化碳、活性炭、蚊香、炸藥等產品的碳源。紫莖澤蘭製成清潔炭的方法,就是使紫莖澤蘭這種破壞草變為燃料資源,實現紫莖澤蘭的規模化治理。(陳俊)
責編:喻清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