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動物會思考,它們面對無窮無盡的白色垃圾,肯定會迷惑。
假如動物會哭泣,它們面對無法掙脫的堅硬漁網,肯定會流淚。
假如動物會說話,它們面對日益糟糕的生活環境,肯定會控訴。
你是否見過藍色海洋漂浮著的無窮無盡的白色塑料,你是否過美麗海鳥腸胃裡滿是塑料,你是否見過被漁網纏住無法掙脫的海龜?
圖片均來自網絡
人類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沒有處理掉的塑料,隨著下水道排進河流,最後流入海洋,海洋裡的風浪把漂浮的垃圾帶到無風的地帶然後漸漸匯聚。
你絕對想不到這些塑料垃圾有多少。
它約有140萬平方公裡,這相當於4個日本大小,是香港面積的一千倍,這裡的垃圾早在前幾年就已經大約有400萬噸,然而這一個只是太平洋五個塑料垃圾匯聚的地點之一。人類至今至少有幾千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
圖中「垃圾島」位於赤道和北緯50度之間,在美國加州和夏威夷之間,這裡處在太平洋的亞熱帶氣流中心,是赤道的無風地帶,被稱為「海洋中的沙漠」。
這裡的塑料垃圾有百分之十是漁網,百分之十是海上航行的船隻丟棄,而另外的百分之八十的垃圾則來自陸地。
攝影師克裡斯·喬丹在中途島上,帶回一組關於信天翁的照片,那裡隨處可以見到腐化的信天翁屍體,屍體被成片的塑料垃圾包圍著,而這些塑料垃圾,正是信天翁父母飛越數千裡為自己的寶寶帶回來的「食物」。
吞下的塑料無法消化,有時塑料碎片甚至會割破它們的食管,導致窒息、飢餓和脫水而死。成千上萬的幼鳥還未來得及等到成年後第一次出海飛行,便以這種悲慘的方式死去。

或許動物的死亡,漂浮於海洋上的垃圾,似乎離我們還很遙遠,但是隨著海洋垃圾帶的日益擴大,這些塑料垃圾在海洋中慢慢分解極其微小的塑料顆粒,這些塑料顆粒會被海洋中的生物吸收,從而進入生物鏈中。
據報導,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2018年10月22日的學會上發布了一項新研究,該研究首次在人體內發現了9種不同的微塑料。
而這些微塑料正是在海洋中產生,最終會通過食物和飲水進入人類的身體中。

目前有研究指出,腸道內的微塑料可能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免疫反應,也有可能會加大有毒化學物和病原體的傳播。微塑料可能會被人體吸收,最終進入人體器官,甚至有可能殺死細胞。
微塑料對人體健康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尚且沒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但是有些問題出現了,就很難去治理,例如空氣問題,溫室效應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塑料垃圾已經對海洋生物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看到這些動物如此悲慘的死去,也足夠令我們動容,人與自然終究和諧相處才能長存。
誰都願意水常綠,山常青,生態更美麗。
亞里斯多德說過:「大自然的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
希望我們有朝一日能真正發現大自然的每一個美妙絕倫,這樣保護人類才會由衷地保護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