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常年紮根基層,偏僻村寨、田間地頭都是施展所學的陣地;她不矜名、不計利,只願守護群眾健康。她就是關嶺自治縣人大代表、關索街道衛生院副院長熊華萍。
熊華萍:「現在走路還痛不痛?」
潘雲龍:「現在不痛了。」
潘雲龍是關索街道月亮灣村村民,患有雙腿潰瘍已經四十餘年。一大早,熊華萍就來到潘雲龍老人家裡給他做健康檢查,由於經常來給老人做體檢,老人家一見到熊華萍就格外親切。看著老人痊癒的腿,熊華萍也很高興。
關嶺自治縣關索街道衛生院副院長熊華萍告訴記者:「兩隻腳小腿的內側基本上都是感染潰爛的,顏色是發黑的,我只是給他清創那些壞死組織,清了幾次,隔兩天來一次,在清創的過程中就看到很多血管,毛細血管之類的,你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出血,出血量會很大,對他的身體也不利,在清創的過程中也是特別的小心。」
剛開始發現老人患病時,熊華萍心裡很著急,在她一個多月的悉心治療下,潘雲龍的腿明顯好轉,這給了熊華萍很大的信心和鼓舞。經過六個多月的免費治療,潘雲龍患了四十多年的雙腿潰瘍終於痊癒了。
關嶺自治縣關索街道月亮灣村潘雲龍的兒子說:「我父親的腳已經痛了四十多年,走路很困難,幸虧熊醫師給我父親免費治療,現在已經恢復了,幫我家解決了這個很大的難題。」
熊華萍說:「我覺得能夠幫助到這家人真的是特別高興,因為一家人一旦有一個生病對這一家人來說就是災難,我覺得能夠幫助到他,值了。」
離開潘雲龍家,熊華萍又來到大橋村村民潘國忠老人家中。
熊華萍對潘國忠夫婦說道:「這個藥沒有了,我再拿一瓶給你,接著吃,三種藥都要吃。」
潘國忠今年80歲了,身患腔隙性腦梗死、高血壓,她的老伴羅國賢關節疼痛,走路都需要拐杖,女兒遠嫁,如今只有兩位老人獨自在家。熊華萍每個月都要過來給他們送藥和體檢,陪著老人聊聊天說說話,噓寒問曖,把他們當親人,兩位老人也將熊華萍當著自己的女兒一樣看待,見到她就非常高興。
關嶺自治縣關索街道大橋村村民潘國忠的丈夫羅國賢說:「她經常都來,從去年到這時候,差不多每一個月都會來,有時間一個月來兩次,最少都是一個月來一次,只要進寨子裡來,每家每戶都到,大家都很高興,她經常到家裡來,對我們很好。」
熊華萍1998年衛校畢業後就在關嶺縣永寧鎮衛生院參加工作,因為工作需要調到關索街道衛生院,這一幹就是22年。在說到行醫中的辛苦之處時,鏡頭前的熊華萍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她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小事」。
熊華萍表示:「我覺得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有時候能夠幫助到病人及其家屬,還是有成就感的。」
熊華萍一直負責門診工作,此外她還兼顧疫苗接種工作,一個人身兼數職,是醫院裡的「多面手」,忙碌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關嶺自治縣關索街道衛生院院長安露說:「我與熊華萍副院長共事的這四年當中,感覺到她是一個很敬業的人,在醫療脫貧攻堅當中,對我們老弱病殘的病人都關心照顧,主動地送醫、送藥,在這個臨床業務工作中,作為分管業務的副院長,她主動的接待每一天的入院患者,對我們患者就像親人一樣,不厭其煩的給他們解說病情,任勞任怨。」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熊華萍更關注每一個涉及醫療衛生的問題,在下村送醫上門中,熊華萍了解到,由於村級衛生室村醫需要承擔各村所有公共衛生事務和一般診療,工作量大、待遇較低,導致各村村醫頻繁辭職,留不住人才。為此,熊華萍在2011年提出《關於提高村醫待遇的建議》提案,建議村醫工資從1000餘元提升到3000餘元,穩定基層醫務人員隊伍。
熊華萍回憶說:「當時我們村醫的固定工資是兩百,所以村醫的待遇上不去,我們留不住人,提案提了過後也得到上級的重視,政府領導的重視,後來逐漸的規範,逐漸的提高,到現在連公共衛生的資金下來,可能有三千到四千左右,也能留住我們村醫人才。」
關嶺自治縣關索街道大關村村醫謝鴻豔說:「 在2011年以前,我們村醫綜合待遇一個月也就是一千塊錢,後來有一些村醫就離開這個崗位了,到現在為止,村醫的待遇是將近三千塊錢,待遇有所提高。」
代表的「位」是人民給的,就要為民有所「為」,這是熊華萍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她付諸於實踐的信念。作為基層醫生,她時常關注醫療問題、健康問題,擔任人大代表以來,她曾在市、縣人代會中先後領銜提出《關於提高村醫待遇的建議》、《關於督促醫療機構補充或培訓衛生人才,讓中醫館投入使用的建議》、《關於加大新農合政策宣傳,提高補償比例,降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口的建議》等,都得到上級部門重視。
熊華萍說:「現在我們村醫少、事情多、雜,我想在增加村醫方面是不是應該提一些問題來減輕我們村醫的工作負擔,這也是我想著手做的事情。」
二十餘載行醫路中,熊華萍風雨無阻,把病人當親人,用仁心仁術守護群眾的健康,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把青春韶華投入到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中,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踐行初心和使命。
熊華萍表示:「作為人大代表,我本身也是個基層的醫生,要利用經常進村入戶,為老百姓服務的這個機會,廣泛的聯繫群眾,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然後形成我自己的建議,反饋到各個部門去,切實解決老百姓所需的問題。今後,我將一如既往的站好位、守好崗,履行好我人大代表的職責。」
供稿:關嶺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敏 孫豪傑
監製:周雪梅
原標題:《【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關嶺人大代表熊華萍:群眾健康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