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尚田
老馬價值觀,有腔調的財經雜談。
從一樁國際金融大騙局說起。我們節目多次提過MMM金融互助社區,現在「正式出事」了。什麼叫「正式出事」?我曾經對此多次提醒這事靠不住,可是,就有些人不信哪。
MMM正式宣告崩盤
根據外媒的消息,MMM互助金融社區行政部門已向投資者發布公告,稱將關閉旗下的「比特幣共和平臺」。這個平臺已經失敗,無法做到承諾的每月100%收益率。這意味著,投資者的錢徹底打了水漂,再也拿不回來了。這個案子也被稱為最大的「旁氏騙局」。
此前,MMM多次傳出崩盤的消息,但平臺對外宣稱是系統重啟,引誘投資者再次投入。現在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在我發出《當心「龐氏騙局」,漂洋過海來騙你》的勸告之後,還有很多人為這個MMM平臺辯護,到我文章下面叫板,說「還要再買幾百萬壓壓驚」。有些投資者居然在央行、銀監會多次發出風險警示之後,用戶已經無法提現的情況下依然往裡扔錢。
這都是什麼人?兩種人,一種是組織者,明知騙局煽風點火的;第二種人,是少數投資者,接受不了被騙的現實,明知道自己被套進去還要自我欺騙。
這個MMM,涉及中國的投資人很多,許多人血本無歸。據統計,俄羅斯MMM在國內運營超過200天,從中國「掠奪」的財富可能會高達百億美元。
哪三類「接盤俠」最容易受傷?
類樣的事情,國內也有。我們經常看到融資平臺倒閉、跑路的新聞,都是成百億的融資平臺,說倒就倒了,說跑了就跑了。只留下一地雞毛,投資者徒喚奈何。
我們就要分析一下,到底「接盤俠」都是哪些人?有人說到「博傻理論」,並不能概括全部人群。
在歷次金融騙局當中,都是什麼人最容易成為受傷者呢?我歸納為三種人:一、誤入歧途型;二、貪心不足型;三、投機分子型。
一、誤入歧途型,哪人多去哪。
這些人手裡有點錢,看著物價上漲,急於尋找投資渠道,於是別人買我也買,隨大溜,誤打誤撞,站錯了隊伍。你看,有些金融理財承諾的收益,並沒有高出國家規定,也出事了。投資者真是冤枉!
二、貪心不足型,哪收益高去哪。
他們被高額利益吸引,都是衝著高收益去的。 「中晉系」的40%、MMM的30%,哪個不是高到離譜?
三、投機分子型,哪水混去哪。
明知是騙局,我蹚次渾水,賭一把,希望在博傻當中自己不是最後一棒。這不是渾水摸魚嗎?
你看很多龐氏騙局,一開始進入的人,會賺一筆。有些人說,好,我就賺中間這段,下一棒我出去了,賺了就走。我卻要問,你怎麼知道你不是最後接棒的人呢?作為金融騙局,他們隨時都可能出事,隨時都可能崩盤,根本不能保你全身而退。
責任主要在誰身上?
那麼,我們就要問了,這樣的金融騙局發生,責任主要在誰身上?根據《老馬價值觀》的獨家調查,認為主要責任在監管層的,佔72%;投資者個人責任,佔23%;騙子責任,佔5%。
關於監管者的責任,有一個難題,現行的金融監管,管得太死不行,管得太寬鬆,又魚龍混雜。對於金融創新,我們的相關經驗、規章和制度顯得滯後,事後追責多於事前事中監管。我們不能不給人家試錯的機會,但試錯的代價,常常是投資者承擔。
所以,責任還是要落實到投資者的身上。三種類型中,誤入歧途型最值得同情,我們能不能多學習一點金融理財知識,學然後知不足;貪心不足型和投機分子型,要三思而後行,需要反省。我們能不能克服人性的弱點,能不能不要博取離譜的高收益,能不能不參與「博傻」活動?
當心那些具有迷惑性的陷阱
須知,騙子在設置陷阱的時候,也是抓住人性的弱點來設計,陷阱也通常很具有迷惑性。喜歡高額回報是嗎?我就許以重利;喜歡光鮮亮麗嗎?我就請所謂成功人士來給我代言甚至聘請美女經理披金戴銀地炫耀富有;你有公益情懷嗎?我就給你設計金融互助的形式,還不斷地花樣翻新呢。
上次,我在披露MMM事件時,被眾人頂在第一位的聽眾留言是:「希望創富走捷徑,總有一款魚餌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