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互助疑為騙局 投資客稱資金被MMM金融平臺凍結

2021-01-08 網易手機

遊戲規則

MMM於2015年4月進入中國金融互助平臺。打著「普通人的社區,互相之間無私幫助」的旗號,讓會員利用平臺匹配功能主動轉帳。遊戲原則是,一開始玩家需要投入一筆60元至6萬元的資金,稱之為「提出幫助」。給錢方「提出幫助」與得錢方「得到幫助」實行金額對等的匹配。成功後,給錢方主動匯款給對方帳號,實行「互助」。只要在平臺上操作,人民幣將自動轉為平臺規定的「馬夫羅幣」實行交易。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會員「提出幫助」半個月後,就能以「得到幫助」的形式獲得15%的收益,平均每天收益1%。如每周操作,半月後還能有額外3%的獎勵。

MMM金融互助平臺還有一個規矩:只要成功介紹別人來玩,就可成為「領導」,別人註冊後每提出一筆幫助,自己能獲「領導獎」15%。

遇騙子單

3月29日,是李超傑(化名)在M M M平臺上的半月結提現日。早上8點多,他點擊「得到幫助」選項。「以往都是秒配」,他說,以往只要一點擊,馬上就能匹配成功。然而這天他一直刷新,遲遲沒配上,直到上午11點,才終於成功了。

眼看收益到手,接下來就是等其他會員轉款給他。然而,這次的會員帳號看起來不太正常,要麼沒留手機號,要麼名字就是「請聯繫Q Q號……」。轉款時限48小時過去,李超傑並沒有收到任何轉帳。他意識到遇到了騙子單。如今近一個月過去,這筆款項依舊沒有下落,被平臺凍結了。

3月14日,李超傑曾在平臺上「提出幫助」,拿出6萬元「幫助他人」。7天後,這筆幫助款項與另外幾個希望「得到幫助」的帳號「匹配成功」,他將共6萬元轉帳給那幾個帳號。李超傑想著只要等到半月期限一到,就能「得到幫助」,即獲得這筆6萬元連本帶息的收益。

半個月內他成功了兩筆,但想不到第三次卻失敗了。在平常交流的幾個微信、Q Q群裡,李超傑發現大部分人都遇到和他一樣的情況。匹配成功的騙子單要麼聯繫不上,要麼直接在電話中表明自己的騙子身份。

除了3月14日這筆錢,李超傑在3月21日也投了一筆,後來他總共被凍結人民幣12萬元。這12萬元人民幣,以平臺貨幣「馬夫羅」的形式,變成了一堆無用的數字符號。M M M平臺會員把這些被凍結的貨幣稱為「舊馬」。

4月18日,李超傑在內的40多名廣州受害者,到位于越秀區水蔭路的廣州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報案。他們在該平臺被凍結的金額總數為1007萬元,其中一位男士被凍結了200多萬元。廣州公安回復南都記者,該案已經受理,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撈一筆」

「這個道理很簡單,只是互相轉帳,怎麼會有錢支付那麼高的收益?大家都是博一把,祈禱自己不是這個 擊鼓傳花 遊戲的最後一個」。李超傑做股票投資多年,第一次聽說M M M平臺時,就知道這個遊戲風險很大。

今年春節後,一個關係不錯的同事不斷向李超傑提起M M M平臺,他也上網查詢M M M平臺的資料。

「很反感,其實就是一個龐氏騙局,拆東牆補西牆」,李超傑解釋,先幫助別人,別人再幫助自己,平臺裡的錢還是那麼多,收益其實就從遊戲的新玩家那裡來的。

但同事不斷「攻陷」李超傑的內心,拿出自己在平臺綁定的銀行帳號流水帳單給他看。「1個多月,他淨賺十幾萬」,看著同事一臉滿足和自信,李超傑有點動搖。

每天言語攻勢、利益刺激,李超傑最終抵擋不住誘惑,註冊了帳號,「抱著賭博心理,趁凍結前撈一筆」。註冊帳號後,這位同事還主動提出給他兩萬元讓他試水。

3月2日,李超傑提出一筆4萬元的幫助。自己的兩萬,加上同事給他打的兩萬元,「試著玩一玩,2萬塊沒了就沒了」。作為李超傑的「領導」,這位同事馬上獲利15%。

最開始「提出幫助」時,因為不是馬上付錢,在等待匹配的日子裡,李超傑也沒在意。12天過去,平臺提醒他匹配成功,意思是要付錢了。「剩下不到3天就可以有收益了」,加上金額不大,他沒多想就轉給了匹配的會員。果然,3天後李超傑按下「得到幫助」,順利獲得本金4萬元和6000元收益。

「等於說3天賺了6000元,錢來得太快了」,李超傑坦言當時按捺不住欣喜,越來越相信這個平臺。但從同事介紹到賺到第一筆錢,李超傑都沒向家人透露半句。

躺著收錢?

讓李超傑放鬆多年理財培養出的警惕性的,還有不斷傳來的「利好」。

另一位遊戲者溫婷(化名)從長期一起投資理財的朋友那裡知道這個平臺。去年9月,朋友徐先生的微信名改成「 3M會員」,鼓勵她加入遊戲,「一起賺錢」。

徐先生解釋平臺並不收取任何費用,純粹是會員之間轉帳,因此不會有平臺卷錢而逃的風險,宣稱平臺零風險。徐先生每天給溫婷轉發各種「3M平臺有多靠譜」、「中國金融資產管理研究院一篇關於3M的訪談錄」的微信文章。

「儘快發展市場,你睡下天天收錢」,徐先生稱拉攏越多人加入,直接介紹人「領導」就可獲15%「領導獎」,而上面「領導的領導」也獲得逐級遞減的獎金。徐先生提出給溫婷墊1000元,讓她試玩。拿到收益了,溫婷信了。

進入平臺的會員,幾乎都會被拉進不同的微信群、Q Q群。「每天發誰誰誰又在平臺成功獲利多少錢的截圖」,溫婷漸漸也被各種宣揚3M平臺的微信文章說服。

每筆「得到幫助」成功後,會員被要求寫封「幸福信」,否則會被踢出平臺。群裡不斷重播幸福信模板,一旦提交給平臺,平臺就會在主頁滾動展示不同會員的幸福信。

炒股多年的李超傑,在平臺凍結資金的前幾天,還被鋪天蓋地的利好消息轟炸著。但他這時已有一種直覺,「當股市鋪天蓋地出現各種利好消息、分紅、高位時,其實就是危險的訊號」。但「當時還出現抽獎,最大獎是房子、500萬美金等」,和股市不一樣,各種群裡接連不斷的信息轟炸,李超傑坦言自己的警惕性被磨滅,被「洗腦」了。

二次崩盤

這不是M M M平臺的第一次崩盤。去年年底,會員資金就曾被凍結。溫婷去年11月21日投入6萬,同年12月初接了騙子單。

本來48小時內轉帳成功,在各位匹配的會員帳號前應該出現綠色的鉤,然而因沒完成轉帳,這些在他們看來是虛假的帳號前都打著大大的紅叉。這意味著,他們在平臺裡的「馬夫羅幣」,全部成了無用的數字。

第一次資金被凍結後,溫婷的「領導」還使勁勸她繼續投錢,「說是有機會把凍結的錢激活」。

平臺公告稱,只要再繼續「提出幫助」,可以隨機釋放本次所投金額的10%,即投入5萬,有機會可以釋放5000元。「意思即為了激活10萬塊,我要投100萬,且只是 有機會釋放 」,溫婷聽到消息壓根沒打算試。平臺宣布重啟後幾個月,確實有人又在平臺獲利,例如李超傑。溫婷在今年3月也再次投錢進平臺,想不到又碰上了崩盤,兩次共損失16.8萬。

今年3月底,群裡傳來資金被凍結的消息,這讓李超傑惴惴不安。他從3月29日起,每天用手機不斷刷新,盯著平臺上自己的「舊馬」,「做夢都想著哪天起來就看到 舊馬 激活了」。雖然損失的12萬對李超傑來說並不是不可承受「但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這個道理很簡單,只是互相轉帳,怎麼會有錢支付那麼高的收益?大家都是博一把,祈禱自己不是這個「擊鼓傳花」遊戲的最後一個……就是一個字「貪」,還是蹚了這趟渾水。

———MMM平臺廣州會員之一李超傑

幕後

起底MMM

南都記者獲悉,MMM金融互助平臺源自俄羅斯,這個金融遊戲早在1997年就已被俄羅斯政府質疑,2003年,後其創始人馬夫羅季曾被捕。去年該平臺侵襲中國,據內部玩家稱,平臺如今在中國有700萬個註冊帳號,其中金額數目不容小覷。

俄羅斯創始人曾因詐騙入獄

據媒體報導,1994年,俄羅斯人謝爾蓋·馬夫羅季三兄弟創立M M M股份公司,註冊資金僅10萬盧布(當時約合1000美元)。通過廣告宣傳其高額回報,後有數百萬人加入。

不久,俄羅斯政府質疑M M M承諾的高額回報,宣布不保證投資這家公司的安全性。1997年,平臺崩塌,公司破產,按俄羅斯新聞社估算,馬夫羅季三兄弟創建的MMM公司騙走了500萬名投資者資金,牟利達15億美元。據俄有關部門通報,2003年,M M M創始人謝爾蓋·馬夫羅季被俄當局指控犯有詐騙罪,並判處4年6個月有期徒刑。

刑滿釋放後,謝爾蓋·馬夫羅季在中國重操舊業。去年4月他建立「M M M C hina」網站。目前,該網站藉助Q Q、微信、社區論壇等大肆傳播,宣傳的核心內容是「該組織去中心化,不存在跑路風險,投資者投入的資金等於是金融互助,投資一個月後可獲得30%的月收益」。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報導,俄羅斯金融監管局局長尤裡·奇漢欽曾在「金磚國家經濟的風險與挑戰」會議上表示,擔心謝爾蓋·馬夫羅季創立的「M M M金融社區」在中國的平臺崩盤。

四部門曾預警該平臺非法

據了解,去年4月以來,謝爾蓋·馬夫羅季的M M M「金字塔」在中國利用代理拉攏會員的形式不斷擴張。會員表示,網站的域名地址不斷在更換,只有通過加入相關的Q Q、微信群才能了解最新網址。如遇到崩盤、凍結等特殊情況,平臺會開設騰訊Q T聊天室,所有會員可加入聊天室「開會」,但並不能發言。會員反映,聊天室內由一名說俄語的名叫N ick(尼克)的男性發言,旁設一名中國翻譯。針對最近這次崩盤,該平臺「官方會議」稱是中國的領導撤資,導致資金運轉不周。

去年11月,中國銀監會、工信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四部門曾發布「以 金融互助 名義投資獲取高額收益風險預警提示」的公告。公告沒有點名M M M金融互助平臺,但其中提到的運作方式與M M M平臺一致。

據新華社2016年1月21日報導,1月18日,以上四部門曾發布風險提示,「M M M金融互助社區」及類似金融互助平臺和公司未經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系非法機構,具有非法集資、傳銷交織的特徵,提醒投資者高度警惕。

「仿盤」不斷出現

目前,M M M平臺在國內已崩盤兩次,會員資金被凍結。會員表示,通過不同代理宣傳,已不斷出現與MMM平臺相似的「仿盤」。「即使網上負面新聞遍布,但是還是有玩家加入,也有老玩家不死心」,李超傑稱介紹他入平臺的同事如今仍抱有希望,認為平臺還會重啟,激活凍結的資金。

李超傑在加入MMM平臺前,也對平臺原理和弊端有所了解,「就是一個字 貪 」,他說自己還是蹚了這趟渾水。

律師說法

該互助平臺核心即非法集資

關於金融互助平臺等類似網際網路金融法律問題,南都記者採訪了法大大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法務官梅臻律師。「類似的金融互助平臺,實際上是非法集資」,梅臻表示。

梅臻稱,繁複的以高利潤為餌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其實有不同的偽裝,「把自己包裝成四不像」,以此打法律的擦邊球。但經過調查,可以發現這些金融平臺的核心運作模式,大多數就是非法集資。

「脫掉偽裝的外殼,其實質行為都能套用現行的法律」,梅臻稱,目前的狀況是,金融這塊,國內實行分野監管,如果不將平臺原理梳理清楚,很難確定到底歸誰管。

此次MMM金融互助平臺,除了具有非法集資的特徵外,還有傳銷性質。「如果你是受害者同時也是組織者,拉攏別人加入,可能會觸犯刑法」。梅臻解釋,根據數額的多少,有可能會觸犯非法集資罪。另外,受害者事先對平臺原理知情與否、故意與否,也是界定是否觸犯相關法律的標準。

A 06-07版

統籌:黃海珊 採寫:南都記者李雙

相關焦點

  • MMM金融互助平臺再次被凍結
    文章稱:近日,有MMM金融互助平臺投資者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MMM平臺在「凍結」一段時期後再度開放運行,且在近期又被「凍結」,投資者需要繼續投資10倍的金額,才可以贖回原先的投資。那麼,這個屢次被「凍結」,屢次被「重啟」的「MMM金融互助平臺」到底是個什麼鬼?
  • MMM金融互助社區再遭凍結 「領導人」稱全家都在做MMM
    在1月份被四部委聯合預警的MMM金融互助社區投資平臺日前「死灰復燃」,並且在近期又被「凍結」,從而使不少投資者的錢「打了水漂」。不過,北京青年報記者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投資者都知道這是一個「金字塔騙局」,但由於高額回報的誘惑,即使明知是騙局,也抱著僥倖心理,總想著「趁還沒出事先撈一筆。」
  • MMM金融互助是騙局?MMM金融互助平臺崩盤始末
    之前的基本上作廢了,官方的說法是凍結,並且說半年內可償還這一批債務。若還有人對此抱有希望,我只能說,你腦殘。不信,往下看。尊敬的用戶:不幸的是,我們所有用來穩定局面的措施都失敗了,我們沒有克服危機。現在已經很明顯。事實上,參與者開始恐慌。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樣,恐慌對於任何金融結構都是災難性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宣布重啟,重新開始。
  • 「MMM金融互助」高收益從何而來?
    據參與者介紹,「金融互助」平臺及組織者不經營任何產業,不產生任何現金流,只是後來的投資者向之前的投資者提供資金「互助」,通俗地說,就是擊鼓傳花、拆東牆補西牆。「只要不斷有新的投資者加入,前面的人就能拿到錢。」  記者了解到,所謂的「金融互助」投資平臺目前正通過微信群、微博、網站和線下等多種方式招攬投資者。
  • 四部委昨日發布「MMM金融互助社區」投資風險預警
    近期,「MMM金融互助社區」等打著「金融互助」旗號的網絡投資平臺頻現,不少投資群眾參與其中。「MMM」及類似主體的運作模式具有非法集資、傳銷特徵。四部委表示,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投資風險巨大,資金運轉不可長期維繫,一旦資金鍊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
  • MMM金融平臺再遭凍結 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想"先撈一筆"
    在1月份被四部委聯合預警的MMM金融互助社區投資平臺日前「死灰復燃」,並且在近期又被「凍結」,從而使不少投資者的錢「打了水漂」。不過,北京青年報記者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投資者都知道這是一個「金字塔騙局」,但由於高額回報的誘惑,即使明知是騙局,也抱著僥倖心理,總想著「趁還沒出事先撈一筆。」  今年1月,北京青年報曾報導了《四部委聯合預警 「金融互助」成理財新雷區》,其中介紹了MMM金融互助社區等網絡投資平臺,打著「金融互助」的旗號,卻以非法集資、傳銷的模式運行。
  • 人民日報:「MMM金融互助平臺」已被證實確屬傳銷
    「金融互助平臺」實則「三無」,運作模式似「龐氏騙局」  記者調查發現,所謂線上「金融互助平臺」,基本上是未備案、沒有經營實體、不具理財產品發售資質的「三無」投資公司。業內人士認為,其運作模式存在「龐氏騙局」之嫌。  所謂的「金融互助」投資平臺目前正通過微信群、微博、網站和線下等多種方式招攬投資者。
  • mmm最新消息:最後一個稻草?MMM凍結所有用戶提現
    mmm最新消息:最後一個稻草?MMM凍結所有用戶提現 每逢年底,各種理財產品蜂擁而上,而就在聖誕節的這一天MMM互助理財平臺發布公告稱:目前將取消所有的提現申請,即所謂的凍結舊馬夫羅提現申請,而新的投資馬夫羅交易照常進行。至此不少人猜測,MMM互助理財平臺會不會成為下一個e租寶、大大集團?
  • 四部委發出預警:「MMM」是典型的金融傳銷
    自4月中旬來到中國以來,「MMM金融互助社區」會員已經突破數百萬人。「據新華社報導,一位自稱「可介紹新人入群」的金融互助投資者表示,新加入者可任選投入60元至6萬元不等,投資期限最長30天,月息為30%。「也就是說,投資3000元按複利一年能變6.9萬元。玩家相互轉帳,平臺不收任何費用,一年收益23倍!」
  • MMM金融平臺死灰復燃 深圳上百人被坑超千萬
    近日,多位深圳市民向深圳晚報反映稱,他們都參與了一個MMM金融互助平臺(以下簡稱「MMM」),一個號稱是全球的互助基金平臺,每月能獲高達30%的收益。可自該平臺「重啟」以來,他們共上千萬元的資金就被凍結了。 月「收益」30% 阿航患有先天性白內障,阿彩患有視網膜色素變性。這兩個在身體上同樣有缺陷的老鄉,在朋友介紹下走到了一起。
  • 揭秘3M互助金融社區金字塔騙局
    以MMM互助金融社區為例,其承諾的投資收益為每月30%,推薦投資人加入另有10%左右的收益提成。有人質疑MMM互助金融社區為傳銷組織,是一個騙局。但在MMM互助金融社區會員群中,有一篇文章《關於負面的看法,敬告MMM會員!》的文章。
  • MMM金融騙局創始人馬夫羅季去世 留下14萬個比特幣
    3月27日上午消息,據俄羅斯塔斯社tass.com最新消息,著名龐氏騙局「MMM金融金字塔」、「MMM金融互助社區」創始人謝爾蓋·馬夫羅季(Sergei Mavrodi)因心臟病發作,3月26日在莫斯科醫院病逝。
  • MMM金融互助平臺崩盤了,你當接盤俠了沒?
    之前的基本上作廢了,官方的說法是凍結,並且說半年內可償還這一批債務。若還有人對此抱有希望,我只能說,你腦殘。不信,往下看。尊敬的參與者!不幸的是,我們所有用來穩定局面的措施都失敗了,我們沒有克服危機。現在已經很明顯。事實上,參與者開始恐慌。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樣,恐慌對於任何金融結構都是災難性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宣布重啟,重新開始。
  • MMM"金融互助"再調查:投資人傷疤沒好就忘疼
    ◎每經記者 劉風  1月18日,銀監會聯合工信部、央行、工商總局公開點名「MMM金融互助社區」,稱其打著「金融互助」旗號,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吸收廣大公眾參與投入資金或發展人員加入,具有極大風險隱患,並表示「MMM」及類似主體不具備合法資質
  • 「MMM金融互助社區」系非法機構
    據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李延霞)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四部門18日發布風險提示,「MMM金融互助社區」及類似金融互助平臺和公司未經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系非法機構,具有非法集資、傳銷交織的特徵,廣大投資者要高度警惕。
  • 起底「MMM互助金融」:月收益30%?真正運營者成謎!
    MMM互助金融中國官網「投資額60元-6萬元,每月固定收益30%……」打開「MMM互助金融(簡稱MMM)」的中國官網時,上述被加紅加粗的大字第一時間映入眼帘,刺激著每個訪問者的神經。近期,這個名為「MMM互助金融」的「理財產品」在網絡上頗為流行,在各大論壇、QQ群、朋友圈中,宣傳MMM的廣告隨處可見。查找微信公眾號,輸入MMM,經過認證的MMM社區、MMM平臺同樣數不勝數。銀監會、工信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近日也專門就類似的「金融互助」發出風險提示。
  • MMM平臺龐氏騙局 數百萬國人誤入其中
    《俄羅斯經濟評論》為廣大讀者解開3M的驚天騙局。  3M騙局的前世今生  MMM合作社成立於1989年,以此為基礎又成立數十個商業公司,其中就包括MMM公司。上世紀90年代MMM公司在俄羅斯曾經建立過臭名昭著的「金融金字塔」,這個驚天的陷阱讓俄羅斯有1500萬人經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 傳月息30%的MMM互助社區崩盤 監管部門曾有預警
    近日,不少網民在網上訴苦稱自己或者家人的資金被一個名為「MMM互助社區」(下稱「MMM」)的金融平臺所凍結,涉及資金少則幾千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據MMM系統內部通知顯示,自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2月15日系統內所有獎金將會被凍結,也就是說,在這兩個半月的時間內用戶投在平臺裡的資金將無法動用。
  • 朋友圈瘋傳金融傳銷騙局:MMM金融互助和百川幣
    時代在進步,傳銷也在進化,例如今天我要說的,打著金融理財幌子的「虛擬貨幣」傳銷。最近她理財網站有不少用戶發帖詢問MMM金融互助靠不靠譜,「她理財網」財蜜CandyLu特地去做了背景調查。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死人,這徹頭徹尾就是一個金字塔騙局,也就是常說的龐氏騙局。
  • 「世界最大龐氏騙局」MMM出現崩盤信號
    「MMM」一詞在世界上出現已有二十餘年,曾經被定性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騙局。早在1994年,俄羅斯人謝爾蓋·馬夫羅季創建MMM公司,註冊資金10萬盧布(當時約合1000美元),其對外稱是「非盈利性組織,不是網上業務,不是高收益投資項目,是一個互相幫助的社區」。該公司以金字塔騙局的形式騙走數百萬人上百億美元,最終於1997年破產,馬夫羅季也因此鋃鐺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