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3M互助金融社區金字塔騙局

2020-11-27 網易財經

來源:網貸之家

原標題:起底3M互助金融社區3大迷局 金字塔頂端是誰

近期,MMM互助金融社區、摩根幣、百川幣等高頻出現在大家的生活中。以MMM互助金融社區為例,其承諾的投資收益為每月30%,推薦投資人加入另有10%左右的收益提成。有人質疑MMM互助金融社區為傳銷組織,是一個騙局。

但在MMM互助金融社區會員群中,有一篇文章《關於負面的看法,敬告MMM會員!》的文章。其中提到,「請大家不要聽信謠言,要相信MMM平臺,這是一個誠信互助的平臺,大家只要每個人都遵守平臺制度,按規則辦事,我們的平臺會長久不衰,永遠的運行下去」,「不要受任何負面的消息和負面的人的影響。否則,你不可能賺到你想要賺到的那麼多的錢」。

MMM互助金融社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平臺,是否合規,有無風險,應該由誰監管?

泛亞危機塵埃未定,金融詐騙分子在網際網路上似乎找到一種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他們不需要租間辦公室忽悠投資人,花錢搭建一個網站就能取信於人;甚至連印刷宣傳材料的錢也省了,只需簡單製作些圖片和電子文稿足矣;更省錢的是人力成本,被高息誘惑的參與者會自發地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網絡平臺進行「微商式」的傳播。

最近,網際網路上湧現出一批打著「新型理財」旗號的投資產品,其高息承諾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有MMM互助金融社區、摩根幣、百川幣等。而這類平臺與比特幣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例如,MMM互助金融社區的投資貨幣可選擇人民幣與比特幣,而摩根幣、百川幣等則宣稱是「升級」版的比特幣投資項目。

11月5日,比特幣價格時隔一年再次飆升突破3100元/個,近一個月比特幣價格漲幅更是超過100%。據境外媒體報導,比特幣價格飆升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一些中國投資者熱炒一個叫做MMM互助金融社區的平臺,並稱,「該平臺具備了傳銷的特徵」。

以MMM互助金融社區為例,其承諾的投資收益為每月30%,推薦投資人加入另有10%左右的收益提成。摩根幣與百川幣所承諾的投資收益同樣駭人,也設置了「拉人頭」獎勵。

如此高收益加上推薦提成,這是金融傳銷嗎?是否是龐氏騙局?《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很多人在分享他們靠這種模式賺錢的理念、經歷和心得時,往往對質疑者喊話:「是不是騙局試一試就知道了,當你在懷疑的時候,我們已經在賺錢了。」

本報記者通過對上述部分「新型理財」模式的調查發現,超高收益的神話極可能是金融騙局的說辭,其基本模式與龐氏騙局、金字塔騙局相似,只是添加了「網際網路理財」、「慈善互助」、「新媒介宣傳」等新元素的點綴,原本手法拙劣的騙局變成了流行時髦、收益可觀的新型投資方式。

由於上述「理財」模式尚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因而更加「肆無忌憚」。雖然央行、銀監會都成立了消保局,證監會也有投資者保護局,保監會設有保險消費權益保護局,但面對金融欺詐,尤其是經過網際網路改造升級後的金融欺詐時,仍難界定對應的監管機構究竟是誰。而相關法律法規對於網際網路金融詐騙的規定及訴訟程序等,都有待進一步釐清及完善,更有待司法實踐對具體案例的判定。

明知有風險 年輕人依然熱衷「入局」

摩根幣、百川幣打著虛擬貨幣投資的招牌,MMM互助金融社區則喊著「慈善互助」的口號,雖然也是以虛擬貨幣「馬夫羅幣」作為投資載體,但其宣傳資料毫不掩飾他們的金融模式沒有實際投資標的,投資者的利潤就是後入局玩家的投資本金。參與者「相信」平臺號稱的互相幫助,你拿錢幫助了別人,也肯定會有另外一個人拿錢來幫助你。「我們的目標是摧毀世界不公正的金融體系。」該模式的宣稱資料如是表述。

值得注意的是,MMM互助金融社區所針對人群並非辨識能力較弱的老年群體,而是能熟練操作網際網路、網銀、第三方支付APP等行動網路設備的年輕人。一名自稱MMM互助金融中國區經理的人士透露,據她了解,很多大學生的業務開展得不錯。

初入職場的李樂(化名)擁有兩年左右的網際網路理財經驗,以及7個月的股市投資經歷。

「最開始是和表哥交流投資經驗的時候,他向我推薦MMM了,說月收益就有30%,我當時其實很懷疑。但後來他每次賺到錢的時候都截屏發給我看,慢慢就想嘗試一下。」李樂說,「9月份的時候,股市行情不好,錢放在裡面也是跌,不如拿出來試一試,結果真的能賺到錢,回款還快。」

李樂在MMM互助金融社區試探性地投資了1000元後,與同事交流此投資項目,發現有幾個同事也在參與,上網搜索發現,原來這個模式很火,甚至還有相關的「新聞報導」。於是,李樂打算加注投資。

某知名網絡問答社區一名運營人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MMM的確很火,最近有很多人發帖詢問MMM是不是騙子,也有很多帖子就是宣傳他們的,我們已經刪除很多了。」而李樂所提到「新聞報導」則是指一些發布在知名門戶網站上、以「記者」口吻書寫的宣傳文章。

經過第一輪的投資,李樂在一個月的投資周期裡,用1000元本金不但收穫了30%的收益,還獲得了新會員註冊的30%獎勵,共計獲得600元盈利。

李樂說:「這個幫助別人,然後再接受別人幫助的模式很有趣,在國外也成功運營了4年,今年5月份才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這一說法源自MMM網站和各種宣傳資料上所宣稱的:「MMM金融互助社區成立於2011年,已經在107個國家擁有1.38億會員。」

「我們一開始也知道這個平臺不太正規,所以我也不會推薦別人進來,不過我相信自己不會是接到最後一棒的那個人。我現在剛開始工作,正規的、不正規的理財方式,都想嘗試一下。」李樂如是說。

MMM互助金融社區模式下,會員參與投資以馬夫羅幣為載體,投資買入馬夫羅幣被稱為「提供幫助」,而賣出馬夫羅幣獲利則被稱為「得到幫助」。會員先要確定投資額度(60元至6萬元)和幣種(比特幣或人民幣),再由系統匹配需要賣出馬夫羅幣的會員。

系統每次匹配的時間為1~14天,在匹配排隊期間,仍享受每天1%的收益,收益以帳戶裡增長的馬夫羅幣體現。這也意味著,每個會員在為期一個月的投資過程中,需扮演投資人和借款人兩種角色。

當匹配成功後,買家A(投資人)可看到賣家B(借款人)的網名、電話、銀行卡號或支付寶帳戶,以及賣家B「上線」的相關信息。買家A(投資人)需要在72小時內通過銀行或支付寶轉帳給賣家B(借款人),並上傳打款憑證。賣家B(借款人)也需要在72小時內確定收款。此時,賣家B完成他的投資並獲利退出,而買家A的投資人身份發生轉換,買家A投資後獲得了與本息相等額的馬夫羅幣,需要賣出獲利。於是,A就變成了賣家A(借款人),系統再次匹配另一位投資人為A的投資本息「買單」,以此循環。


此外,該模式還設置了無人數限制的推薦獎10%,以及發展「下線」的管理獎:第一代5%、第二代3%、第三代1%、第四代0.25%。用此激勵模式鼓勵會員不斷發展更多的人「入局」。

起底MMM平臺三大謎團

通過李樂的介紹,本報記者以投資人的身份進入到一個近200人的MMM會員微信群,群主即是該會員團隊的「上線」、自稱MMM中國區二期經理。據她透露,這樣的會員群還有很多,「中國區會員已經有220萬人了,很有前途」。

微信群中幾乎每天都有新成員加入,而加入的條件則是在「上線」的介紹下完成MMM會員註冊、投資。群裡話題多是群主鼓勵成員要努力發展MMM,以及解答會員在交易過程中的各種疑問。

在連續幾日的微信群消息記錄中,有一條值得玩味。群主在鼓勵大家發展MMM隊伍時,另外一位會員說道:「現在視頻沒有獎金了,平臺宣傳低調運作了。」此前,會員在完成投資後,如果在網站上錄製視頻分享,還可在下一次投資中獲得額外的獎勵。因而,MMM網站上有許多註明為「來自XXX(地點)的會員分享」,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參與。

除視頻分享獲獎外,會員在網站上發表「幸福信」(分享投資經歷的文章)也能獲得額外獎勵,並在微信群中提供多個模板,會員只需填上姓名和投資收益的金額即可。

在群主的指導下,本報記者僅提供郵箱和手機號碼便完成了匿名會員註冊,並將「推薦人」與「領導人」設定為該群主的信息,成為她的「下線」。經過調查,MMM平臺的網站、操作流程、交易模式等方面均存在大量疑團。

疑團之一,這種模式是否真的能使資金不通過實體投資創造價值,就能憑空賺錢?從本報記者獲取的MMM宣傳資料來看,幕後布局者毫不避諱地描述,30%的月息來源便是新入局投資者的本金,並稱只要玩家有誠信,就能循環往復地一直運營下去。

有業內人士認為,該模式採用借新還舊的金融模式類似於金字塔騙局,不但沒有實際的投資標的,還以「互相幫助」的名義加以掩飾。

業內人士對此模式存在的風險分析認為:「開展這類活動,組織者必然有利可圖,MMM組織者牟利的最大可能性是假冒他人名義,或篡改數據系統,只提款不交錢。」

疑團之二,此類平臺設置「管理獎」,鼓勵成員發展會員,並以發展會員的投資額度為「領導人」計酬的模式,或涉嫌違反《禁止傳銷條例》,其中第七條規定中對傳銷行為的定義為:「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北京知名律師事務所一位高級律師稱,如果以上述模式牟取非法利益則涉嫌傳銷。同時,如果投資人的投資款不能回款、兌付時,要保留證據證明向有管轄權的經偵大隊報案。

疑團之三,MMM平臺的網站域名變化莫測。目前,有多個網址均號稱「MMM金融互助社區」,而這些同名網站首頁所採用的元素和頁面布局趨同,都包括一張名為謝爾蓋•馬夫羅季的照片、每月30%收益的宣傳、模板化的MMM金融互助社區簡介等。

這些同名網站都宣稱自己才是真正的MMM中國網站,而別家都是「仿盤」。上述MMM會員群群主稱,只有她們的網站才是「國際認可」的。隨後,她提供了10個註冊網址以及5個登錄網址,「伺服器是在不斷升級的,所以網址是會經常變的,而且我們是國際平臺,肯定需要一些備用的網址,其他平臺的網址那麼長,一看就不對」。她還強調說:「不要去網上看其他的,就用我給你的網站註冊,如果要看資料就看我發給你的,和我QQ空間裡的。現在有很多『仿盤』,去投資的話不安全。」

據工信部ICP/IP信息備案管理系統顯示,她所提供的網址均沒有備案記錄。一名IT從業人士對這些網站域名進行查詢和甄別後,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裡面有一個二級域名,其他都是三級域名,掛靠在國外伺服器,不備案也可以訪問。如果要做一個這樣的假網站進行詐騙,成本很低。」

MMM互助社區金字塔頂端誰是?

在MMM互助金融社區的財富幻夢中,參與者認為,俄羅斯的謝爾蓋•馬夫羅季便是「偉大的」MMM模式締造者。那麼,謝爾蓋•馬夫羅季又是誰呢?

事實上,馬夫羅季在金融領域的履歷並不光鮮。1994年,馬夫羅季曾一手製造了轟動世界的MMM公司運用金字塔騙局進行投資欺詐事件。本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當年中國官方媒體對此案也有關注,新華社《經濟世界》1994年第10期曾刊文《MMM金融醜案震驚全世界》,《瞭望新聞周刊》1994年35期亦刊文報導《轟動俄羅斯的MMM公司股票案》。時至今日,當年MMM公司案件仍被認為是金字塔騙局的一個典型案例在學術界討論。

眼下,披上網際網路馬甲的MMM金融互助社區與當年MMM公司股票案手法如出一轍。但截至目前,尚無確實證據證明兩者存在直接聯繫。那如今的MMM金融互助社區究竟是馬夫羅季重操舊業進入中國,還是另有他人巧借其名號行金融詐騙之實呢?

雖然暫難洞曉幕後操縱者是何許人,但其操作路徑卻已有所顯露。由於其模式需要以高息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除了獎勵會員發展「下線」的路徑外,在網絡新媒體的推廣上也不留餘力。在多家搜尋引擎搜索「MMM」的結果中,出現了多條含有「推廣」字樣的連結。此外,在不少網絡媒體上,也不乏MMM金融互助社區、摩根幣、百川幣的宣傳軟文。那麼,是誰在花錢推廣?

事實上,關於MMM社區火爆的影響不僅僅在國內體現,11月5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隨著一些中國投資者熱炒MMM社區金融,比特幣價格在4日飆升至一年多以來的最高點。該文表示,「該平臺具備了傳銷的特徵」。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調查發現,MMM社區金融平臺與比特幣的聯繫在於,投資者可選擇人民幣或比特幣兩種貨幣支付。不過,尚無直接證據說明MMM社區金融平臺在中國的火爆現象與比特幣炒家有關。

摩根大通否認與摩根幣有聯繫 百川幣曾被警方認定為傳銷

「1000元投資一臺摩根幣雲礦機,每月分紅300元。」與MMM互助金融社區的模式稍顯不同,摩根幣、百川幣等虛擬貨幣投資則是套用了「升級版比特幣」的概念,但其模式卻疑似龐氏騙局。摩根幣的組織者自稱是摩根大通發行的虛擬貨幣投資產品,利用後者的信用背書,在各大網絡平臺以超高收益大肆宣傳,吸引了眾多的財富追夢者。

不過,兩者存在關係的說法遭到摩根大通的否認。摩根大通官網首頁發布關於「摩根幣」的聲明稱:一些網站、微博以及微信平臺正在推廣銷售摩根幣(JPM Coin)。這些網站、微博和微信平臺均與摩根大通及其集團公司無關。摩根大通及其在華或全球的任何關聯機構均未發售該名為「摩根幣(JPM Coin)」的產品。摩根大通並未授權任何此類或其它類似的虛擬貨幣,也未授權以任何方式提及JP Morgan、摩根大通,摩根等。

百川幣與摩根幣一樣自稱是虛擬貨幣投資,但已有地方警方公開宣布,百川幣是傳銷。9月23日,新疆新源縣公安局經偵大隊(下稱「新疆新源經偵」)官方微博發布:「我們經偵大隊鄭重發布:百川幣是傳銷,宣傳的天花亂墜,最終結果是金幣取不出來,轉換成錢就跑路了。」

新疆新源經偵官微對本報記者表示:「新疆博樂市有格拉斯貝格(增值理財計劃)傳銷案件已被查處,和百川幣模式一模一樣,只是金額從1500元變成了800元。我們這裡有發生百川幣傳銷行為,我們就發布了這個微博並要求轄區派出所做了預防宣傳。」

不過,無論是官方機構的聲明還是地方警方的呼籲似乎都很難讓投資者對財富的追逐冷靜下來,在新疆新源經偵的微博發布後,甚至有人留言表示,是警方在惡意抹黑百川幣。9月27日,新疆新源經偵官微無奈再次發聲:「醒醒吧,那虛擬幣在玩,利潤哪裡來?每個人都玩成了百萬富翁,後臺利潤是不是富可敵國了,你們讓我懷疑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而在MMM互助金融社區會員群中,也出現了一篇文章《關於負面的看法,敬告MMM會員!》,其中提到,「請大家不要聽信謠言,要相信MMM平臺,這是一個誠信互助的平臺,大家只要每個人都遵守平臺制度,按規則辦事,我們的平臺會長久不衰,永遠的運行下去」,「不要受任何負面的消息和負面的人的影響。否則,你不可能賺到你想要賺到的那麼多的錢」。

金融騙局頻出 誰來監管

近年來,中國儲蓄率持續位於世界第一,這也意味著巨大的金融需求尚未得到服務和釋放。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概念的興起,居民藉助網際網路平臺理財的觀念得以普及。但趁勢而來的,還有類似上述一系列疑似詐騙的平臺和部分因經營不善倒閉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

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公布了《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被業界視為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的綱領性文件。意見定調,「網際網路金融本質仍屬於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並確立了監管應遵循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

那麼,當類似風險事件頻頻出現時,該由誰來監管?上述北京律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銀監會及各地銀監局、工商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均是監管機構。在此類事件中,如果行為人存在違法行為,監管機構是可以依法行使監管職能的。」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上述平臺的相關監管、維權問題向央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銀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進行了詢問。截至本報記者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亦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框架仍是分類監管。虛擬貨幣的監管可能主要是央行,而網絡借貸的監管則由銀監會牽頭。但這類平臺的模式比較複雜,多方面均有涉及,因此在監管方面或還需要多方協調。

上述業內人士還總結道,目前監管需要加快完善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由各監管部門推出具有系統約束性的《理財產品分級分類管理辦法》、《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準則》、《理財產品合同規範》等相關文件,為市場的規範發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二是由監管部門牽頭建立完善理財產品數據統計制度,動態掌握各類理財產品的信息,並及時發現、處置問題。

事實上,監管這類平臺的相關法律法規雖不完善,但已有依據。例如,央行等十部委公布的意見中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開設網站從事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除應按規定履行相關金融監管程序外,還應依法向電信主管部門履行網站備案手續,否則不得開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但MMM平臺既未履行金融監管程序,也無網站備案。

此外,意見中還規定:「從業機構應當對客戶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時向投資者公布其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相關信息,以便投資者充分了解從業機構運作狀況,促使從業機構穩健經營和控制風險。從業機構應當向各參與方詳細說明交易模式、參與方的權利和義務,並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而MMM平臺並未按規定披露信息,也未向投資者提示風險。

在MMM互助金融社區中,可用比特幣參與投資亦違反了相關規定。據央行等五部委於2013年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比特幣相關的服務,包括:為客戶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接受比特幣或以比特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開展比特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等。

上述業內人士亦表示:「對於上述這類平臺,從監管的角度來說,需要提示風險,要求執行實名登記制度,定期向金融管理部門報送數據。而對於純粹的騙局平臺,要求報備交易數據會對他們影響較大,這讓背後的組織者感到無利可圖,或欺騙成本很高。」

網貸之家專欄作者笑看紅綠表示,3M是一種金融傳銷,典型的龐氏騙局。提醒投資者們,應認清它的本質,不要被矇騙,遠離它。當你以為自己是個聰明人撈金的時候,你怎麼知道自己不是別人的「接盤俠」?不是最後墊底的那個?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四部委昨日發布「MMM金融互助社區」投資風險預警
    昨天,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和工商總局發出提示稱,近期,「MMM金融互助社區」等打著「金融互助」旗號的網絡投資平臺頻現,不少投資群眾參與其中。此類平臺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吸引廣大公眾參與投入資金或發展人員加入,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損害社會公眾利益,具有極大風險隱患。自去年11月份以來,這已經是監管部門第三次對金融互助類理財提出警示,不過這一次直接對「MMM」點名。
  • 「MMM金融互助」高收益從何而來?
    網站還宣稱,平臺已經成立四年,前身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俄羅斯人謝爾蓋·馬夫羅季建立起來的MMM金融金字塔。目前已在107個國家擁有1.38億會員。 自4月中旬來到中國以來,「MMM金融互助社區」會員已經突破數百萬人。「  據新華社報導,一位自稱「可介紹新人入群」的金融互助投資者表示,新加入者可任選投入60元至6萬元不等,投資期限最長30天,月息為30%。
  • MMM金融互助平臺再次被凍結
    其實,「MMM金融互助平臺」的名氣確實不小,當有人說這是「傳銷」、「騙局」的同時,總會有一些人站出來拼命洗地。騙局:MMM金融互助平臺完全符合龐氏騙局的定義,這個平臺僅僅是一個「互助平臺」,沒有實際盈利能力
  • MMM金融互助社區再遭凍結 「領導人」稱全家都在做MMM
    在1月份被四部委聯合預警的MMM金融互助社區投資平臺日前「死灰復燃」,並且在近期又被「凍結」,從而使不少投資者的錢「打了水漂」。不過,北京青年報記者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投資者都知道這是一個「金字塔騙局」,但由於高額回報的誘惑,即使明知是騙局,也抱著僥倖心理,總想著「趁還沒出事先撈一筆。」
  • 傳月息30%的MMM互助社區崩盤 監管部門曾有預警
    常見的有:「XX金融互助社區」、「XX金融互助平臺」、「XX金融互助理財」、「XX慈善金融互助平臺」、「XX金融互助投資」、「XX互助社區」、「XX財富互助平臺」等。  二、發展迅速。依託網際網路,通過網站、博客、微信、QQ等平臺公開宣傳,波及範圍廣。  三、迷惑性強。
  • MMM金融騙局創始人馬夫羅季去世 留下14萬個比特幣
    3月27日上午消息,據俄羅斯塔斯社tass.com最新消息,著名龐氏騙局「MMM金融金字塔」、「MMM金融互助社區」創始人謝爾蓋·馬夫羅季(Sergei Mavrodi)因心臟病發作,3月26日在莫斯科醫院病逝。
  • 人民日報:「MMM金融互助平臺」已被證實確屬傳銷
    「金融互助平臺」實則「三無」,運作模式似「龐氏騙局」  記者調查發現,所謂線上「金融互助平臺」,基本上是未備案、沒有經營實體、不具理財產品發售資質的「三無」投資公司。業內人士認為,其運作模式存在「龐氏騙局」之嫌。  所謂的「金融互助」投資平臺目前正通過微信群、微博、網站和線下等多種方式招攬投資者。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MMM社區 就是國際大騙局
    最近,一個「MMM互助金融社區」在朋友圈突然躥紅,一些人不但自己加入這個平臺,還建了微信群拉人入夥。細算一下,一個月收益是30%,一年的收益就是360%,細思極恐,要是投1萬元,一年至少能賺3.6萬元。這個平臺究竟有啥魔力,能有這麼高的收益。搜索一下國內外媒體的報導,關於這個金融社區,簡直一大堆黑歷史。
  • 朋友圈瘋傳金融傳銷騙局:MMM金融互助和百川幣
    時代在進步,傳銷也在進化,例如今天我要說的,打著金融理財幌子的「虛擬貨幣」傳銷。最近她理財網站有不少用戶發帖詢問MMM金融互助靠不靠譜,「她理財網」財蜜CandyLu特地去做了背景調查。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死人,這徹頭徹尾就是一個金字塔騙局,也就是常說的龐氏騙局。
  • 金融互助疑為騙局 投資客稱資金被MMM金融平臺凍結
    遊戲規則MMM於2015年4月進入中國金融互助平臺。打著「普通人的社區,互相之間無私幫助」的旗號,讓會員利用平臺匹配功能主動轉帳。遊戲原則是,一開始玩家需要投入一筆60元至6萬元的資金,稱之為「提出幫助」。給錢方「提出幫助」與得錢方「得到幫助」實行金額對等的匹配。成功後,給錢方主動匯款給對方帳號,實行「互助」。
  • 「MMM金融互助社區」系非法機構
    據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李延霞)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四部門18日發布風險提示,「MMM金融互助社區」及類似金融互助平臺和公司未經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系非法機構,具有非法集資、傳銷交織的特徵,廣大投資者要高度警惕。
  • 號稱日收益2.8%的IAC 是金融創新還是傳銷騙局?
    IAC的「蟻群傳播」是創新還是傳銷來源:北京商報在MMM互助騙局之後,各類互助龐氏騙局層出不窮。近日,北京商報記者關注到,號稱首創「蟻群傳播」模式的IAC騙局在社交圈廣泛傳播。記者調查發現,IAC日收益高達2.8%,並採取交會費和拉人頭的方式吸收資金。由於近期IAC騙局被曝光,該模式將更名為ADC,並藉助虛擬貨幣的新外衣,重新上線。
  • 央行、銀監會等四部委:防範「MMM金融互助社區」風險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7日訊 今日,據央行網站消息,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發布提示,近期,「MMM金融互助社區」等打著「金融互助」旗號的網絡投資平臺頻現,不少投資群眾參與其中。
  • MMM中國正式確認崩盤,3M崩潰之後,警惕歐盟AAA平臺
    微信號 forexpress123截止2015年12月27日,匯商(FOREXPRESS)已經注意到,俄羅斯最大龐氏騙局——MMM金融互助平臺(中國)已經徹底崩盤瓦解,投資者已經無法申請提現。據悉,MMM網站也已貼出針對參與者的告示。
  • 四部委發出預警:「MMM」是典型的金融傳銷
    多家「金融互助平臺」突然冒出來記者通過百度搜索「MMM金融社區」,查到多個自稱官方社區的網站,搜索結果排名第一位的網站打出的宣傳口號令人怦然心動:1個月30%利息,錢還在自己腰包裡,你就開始賺錢。網站還宣稱,平臺已經成立四年,前身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俄羅斯人謝爾蓋·馬夫羅季建立起來的MMM金融金字塔。目前已在107個國家擁有1.38億會員。 自4月中旬來到中國以來,「MMM金融互助社區」會員已經突破數百萬人。
  • 起底「MMM互助金融」:月收益30%?真正運營者成謎!
    MMM互助金融中國官網「投資額60元-6萬元,每月固定收益30%……」打開「MMM互助金融(簡稱MMM)」的中國官網時,上述被加紅加粗的大字第一時間映入眼帘,刺激著每個訪問者的神經。近期,這個名為「MMM互助金融」的「理財產品」在網絡上頗為流行,在各大論壇、QQ群、朋友圈中,宣傳MMM的廣告隨處可見。查找微信公眾號,輸入MMM,經過認證的MMM社區、MMM平臺同樣數不勝數。銀監會、工信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近日也專門就類似的「金融互助」發出風險提示。
  • MMM創始人謝爾蓋·馬夫羅季死了,但這個傳銷騙局還沒有結束
    今年3月,著名龐氏騙局「MMM金融金字塔」、「MMM金融互助社區」創始人謝爾蓋·馬夫羅季(Sergei Mavrodi)因心臟病發作,於3月26日在莫斯科醫院病逝。一代傳奇,國際著名騙子的溘然辭世,令全世界尤其是中國人民悲痛不已。
  • 揭秘「MMM」:月收益30% 推薦就能當「領導人」
    這是MMM金融互助平臺上打出的宣傳說明,它打著「建立完美金融協助體系,無私互相幫助」的旗號,以月收益30%的超高收益率,吸引了眾多的參與者。  雖然打著「互助社區」的旗號,但客戶在這個平臺只能投資卻不能借款,這到底是互助,還是另一個龐氏騙局呢?
  • mmm互助平臺或涉傳銷 拉人入夥有提成
    記者通過多方調查採訪,揭開這個「致富」的奧秘,原來,這個金字塔式的「金融互助社區」,很有可能就是一種新形式的網絡傳銷。這樣的高收益誰不心動呢,於是,石先生在網上找到了這個名為「中國社會金融網絡」的網站。在這個金融互助社區裡,固定收益都是每月30%的利息。客服表示,「當有人需要資金幫助時,你就直接把你的錢打給對方;當30天後,你需要資金時,就可以在平臺提出申請,等別人打款給你。就這樣,不斷地『提供幫助』和『接受幫助』,就可以賺到錢。」
  • MMM金融互助是騙局?MMM金融互助平臺崩盤始末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樣,恐慌對於任何金融結構都是災難性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宣布重啟,重新開始。這裡沒有避免危機的其他出路。所以,你們所有的請求都被取消了,凍結舊馬夫羅,新馬夫羅投入使用。新的馬夫羅交易照常進行。至於舊馬夫羅,隨著系統的發展,我們將逐步把它們買回來。(新的PO請求將發送到舊馬夫羅持有人。)在其他國家的經驗表明,不需要超過半年時間去還清舊馬夫羅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