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 Neo3 極晝圖賞:來自北極的夏日清涼風

2021-01-17 安卓論壇

極致性能和酷炫外觀設計一直是iQOO手機的代名詞,4月iQOO為我們帶來Neo系列的最新力作---iQOO Neo3,它憑藉144Hz 刷新率屏幕、高通驍龍865處理器、44W超快閃充等旗艦級配置以及極高的性價比,一發布就立馬成為大夥口中的「真香機」。已經上市的「夜幕黑」和「青空藍」也深受喜愛,近日iQOO Neo3又有一款新的「極晝」配色登場,下面就跟著我們的鏡頭一起感受一下這夏日清涼風。

iQOO Neo3極晝配色採用了清新簡潔的淺色調,整體以白色與淺藍色為基調,漸變過渡十分耐看的,夏日清涼感滿滿。據悉,極晝配色的靈感是來源於北極冰川被陽光照射時,堅冰上泛藍的光。

iQOO Neo3極晝在不同光線下會呈現出不同的光澤,遠遠看過去給人一種靜謐、悠閒的感覺。

iQOO Neo3極晝正面搭載一塊144Hz刷新率的6.57英寸LCD屏幕,採用挖孔設計,屏幕解析度為2408×1080,擁有98% sRGB色域覆蓋,支持P3色域以及HDR10,屏佔比達到90.4%。

高刷新率屏幕可謂是2020年旗艦機的標配,目前市面上其他高刷手機的刷新率一般為90Hz或120Hz,而iQOO Neo3則擁有144Hz高刷新率屏幕,日常不管是軟體界面滑動還是遊戲畫面切換都更流暢順滑。

iQOO Neo3的指紋識別與電源按鍵採用合二為一設計,按鍵位於機身右側。

在攝影方面,iQOO Neo3採用後置AI三攝設計,由4800 萬像素廣角主攝、800 萬像素廣角攝像頭以及 200 萬像素的微距攝像頭組合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iQOO Neo3還擁有AI人眼追焦技術,在拍攝時它能牢牢抓住被攝主體的眼睛,面對多人場景下也能輕鬆追蹤,抓拍精彩瞬間更輕鬆。

iQOO Neo3是目前少有的依然保留3.5mm耳機接口的5G手機,它還搭載高品質Hi-Fi晶片,能更真實還原聲音。

在硬體配置方面,iQOO Neo3極晝與其他配色的保持一致,搭載高通驍龍865處理器、UFS3.1快閃記憶體、立體雙揚聲器,內置4500mAh大電池,支持44W閃充。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不知道屏幕前的小夥伴覺得iQOO Neo3極晝配色如何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北極完全極晝,南極全面極夜!2019年夏至日到來,太空清晰可見
    2019年6月21日23: 54: 09,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這意味著24節氣中的夏至節氣到來,在這個時間,北半球白晝達到最長,6月21日上午,風雲4號衛星雲圖可見,晝夜晨昏線偏離到最大值,北極完全被照亮,南極完全沉浸在黑夜中。
  • 地球的公轉 奇妙的極晝和極夜
    太陽都在地平線以上的現象,即全天24小時都是白天就叫極晝;太陽都在地平線以下的現象,即全天24小時都是黑夜,就叫極夜。極晝和極夜只會出現在南極和北極,當南極出現極晝的時候,北極就出現極夜,反之一樣。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呢?兩極地區出現的極晝和極夜現象是地球公轉帶來的。
  • 摩爾曼斯克:北極圈最大城市被譽為北極之都 極晝極夜頗為常見
    這裡冬季有極夜,夏季有極晝,也是一個新興的旅遊勝地。摩爾曼斯克市瀕臨巴倫支海,位於白海的科拉半島上。幾乎所有土地都處在北極圈之內,有著「北極之都」的美譽。從北到南最遠的距離為400公裡,從東到西500公裡。摩爾曼斯克幾乎所有地區都被覆蓋了苔原和森林苔原,只有南部地區有部分北方針葉林,這裡遍地生長著野生漿果:黑莓果、雲莓果、 草莓、 越橘果和紅莓果。
  • 為什麼南北極有極晝和極夜?這裡為你解答
    極晝和極夜現象只出現在北極圈或南極圈以內。在極晝的時候,太陽整天都掛在天空中,不會落下;極夜則相反,整天都是黑夜,看不見太陽。這種現象是由地球的運動方決定的。地球上光照的地域並不均衡,這是由於地球在傾斜圍繞太陽公轉的結果。
  • 特羅姆瑟午夜陽光馬拉松 北極圈內奔跑體驗極晝
    特羅姆瑟馬拉松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北的馬拉松賽事  極晝是在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每年從5月中旬到7月中旬,特羅瑟姆便進入了極晝時間。  特羅姆瑟馬拉松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北的馬拉松賽事,從1989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辦一屆午夜馬拉松,「日不落」是其最大賣點。對於沒有經歷過極晝的我來說,這樣的比賽自然很有吸引力。
  • vivo Y7s雙色圖賞:光影之間,折射出碧波蕩漾的夏日風情
    vivo Y7s雙色圖賞:光影之間,折射出碧波蕩漾的夏日風情 2019年07月17日 15:31作者:小蘇編輯:楊曉 此前vivo在X系列、S系列接連推出專屬夏日配色,在Y7s上依舊通過特殊工藝打造出海風青、波漾藍兩大時尚夏日配色,清涼純淨的視覺美感完美呈現出夏日海岸的迷人風情。
  • 月球北極終年都有日照(圖)
    點擊進入>>> 圖為月球基地想像圖。科學家早前曾估計,月球北極的環形山山脊可能長年受陽光照射,但一直未能找到證據。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家近日分析「克萊門汀號」月球探測器1994年環月飛行時拍下的照片,在研究一個月球日(大約相當於28個地球日)的月球北極連續圖片時,發現跨度約73公裡的皮爾裡環形山山脊的多個位置,在整個月球日裡都受到陽光照射,溫度保持在零下50℃左右。
  • 知識梳理——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位於南極圈以外,無極晝極夜現象)   ②中山站(有極晝極夜現象)   ③崑崙站(有極晝極夜,距離南極點最近)圖為中國第九次北極科考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1)~(4)題。 比較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說法合理的是( )A.南極地區更冷幹,科學考察站更多B.都有企鵝、海豹、藍鯨C.今天南極科學家可能遇到極晝現象D.南北兩極地區不存在環境汙染 17. 讀南極地區圖,回答下面兩題。
  • 北歐遊記 極晝來了,芬蘭的北極光還會遠嗎?
    北極光經常出現在北緯度67°左右,而芬蘭恰好處於北極的60°-70°。而位於芬蘭的最北端而且最高點的拉普蘭,則是看北極光最好的地方,在拉普蘭一年之中有200天左右,你都可以看見北極光,這意味著除去極晝那70多天,在那些晴朗的晚上,你都幾乎可以看見神秘而浪漫的北極光。
  • 地球上哪些地方,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
    的區域在一年中就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也就是屬於寒帶地區。不過,地球上南北極圈以外的地區,在一年內極晝或者極夜的天數是不相同的,首先,南北極點是兩個十分特殊的,南北極點在春秋分的時候,由於太陽一天內都位於地平線,所以不好界定是「白天」還是「黑夜」。除此之外,以北極點為例,在春分日(3月21日前後)之後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後)之間的半年都是「極晝」,從秋分日之後到次年春分日之間的半年都是「極夜」,南極點的情況正好相反。
  • 想看極光極晝?這個北極村,可以了解一下!
    想看極光極晝?這個北極村,可以了解一下!今天小編想帶大家來一起遊覽一下,中國最北的城市和風景,感受在冬日裡面我們嚮往的冬日雪景以及美麗的極光極光啊。小編在做資料的時候發現有這美麗的極光之外,還有最北的小學,以及許多我們難以想像也非常新穎的馬術表演,還有冰雕,以及北極相關的廣場和村落,這一切都非常吸引著小編,那麼話不宜遲我們一起出發吧。
  • 官方正式放出2014夏日禮包信息 有寵物光環
    酷暑難當,何處去尋一片清涼;激戰新世紀,何時換上夏日裝?據官方揭秘,超人氣格鬥網遊—《地下城與勇士》(以下簡稱DNF)將於盛夏來臨之際推出全新的夏日禮包,為所有征戰在地下城一線的冒險家們換上清涼的夏日套裝,神清氣爽清涼一夏。
  • 夏日開黑首選iQOO Neo3,超強性能呈現電競級沉浸遊戲體驗
    炎炎夏日,與三五好友來上一局緊張刺激的「王者」、「吃雞」可謂是相當愜意,而如果要獲得良好的遊戲體驗,或者打出優秀的遊戲表現,一臺趁手、出色的設備必不可少。
  • 為什麼南極極晝太陽24小時照射,溫度還這麼低?
    有一個讓人很不理解的事實是,南北極很冷,但是每年有半年的時間會接受太陽24小時的連續照射,這就是極晝現象但是就算是在極晝下,南北極的氣溫依然很低,以南極為例,南極洲大陸在極晝條件下,平均溫度依然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只有在南極的沿岸地區,才會出現零下幾度的「高溫」。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南北極出現這種「怪現象」呢?
  • 南極冷還是北極冷?
    我們逐個來列出它們的數據,先說北極:北極不像南極是一塊大陸,它是一片被各大陸包圍的海洋,最中間是北冰洋,整個北極面積約1310萬平方公裡。夏季沒有黑夜,是極晝,雖然有陽光斜照,但是氣溫並不高,冬季沒有白晝,是極夜,漫漫長夜,異常寒冷。北極的冬季最低氣溫可以達到-30至-40℃。全年溫度在零度以下,所以這裡到處都是浮冰,北極熊就依靠這些浮冰捕獵,可以說北極的環境製造了北極熊。
  • 科考壯舉帶回緊張結論:北極垂危
    10月12日,在北冰洋上漂泊一年多後,「極星」號破冰船平安返航,歷時389天的「馬賽克」北極探險宣告結束。來自5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考隊員長期在極夜或極晝中度過,上一次這樣的北極漂浮觀測還是在127年前,這次探測將把人類對北冰洋的探測提高到新的高度。這次探測,「馬賽克」的科學家們帶回了證明「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科學家警告稱,北極恐怕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原標題《科考壯舉帶回緊張結論:北極垂危》。編輯郭奕麟)
  • 一個人在北極度過120天的極夜,會焦慮嗎?
    或許,原著作者喬治·R·R·馬丁就是從南北極的極晝和極夜得來的靈感。北極的極晝就是在數月裡一直持續白天,極夜就是在數月裡一直持續黑夜。電影《光語者》就是一部講述極夜、極光、全球變暖等諸多自然現象和氣候的作品,這裡面還強調了人與自然和關係。
  • 歷史學家有驚人之論:東方朔是踏上北極第一人
    中新網2月5日報導:近日,原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員、歷史學家鞠德源經過半年的反覆考證後得出驚人之論:世界上最早踏上北極的不是英國人,而是較之約1700年的中國西漢漢武帝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探險家東方朔。論據來自《海內十洲記》「這是一段被埋沒、被遺忘乃至被貶斥的歷史。」
  • 中國藝術家開啟北極探險之旅
    人民網上海7月16日電 7月14日下午,「午夜的陽光——中國藝術家北極探險之旅」在文新報業大廈舉行隆重的起航儀式。來自中國近現代藝術陶瓷界的藝術家們於當晚從上海出發,開啟為期12天的北極藝術探險之旅。 這是中國藝術家們首次踏上北極土地。此次探險之旅定名為「午夜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