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民:圓了村民28年夢

2021-01-09 搜狐網

  列印 關閉

  從村裡700米水泥路的起點開始,陳小民每走一步,都能講出一個和這條路有關的故事。

  「這條水泥路從1980年就想修,但一直沒修成,陳小民來了以後,只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就修通了。」64歲的村民楊錫和告訴記者,陳小民圓了村民們將近30年的夢想。

  700米水泥路的前身是條土路,坑坑窪窪,連接著通往外界的水泥公路。很多種植蘑菇的村民必須通過這條路,把蘑菇送到幾裡外的工廠去賣。短短700米的路途,三輪摩託車裝載的蘑菇每次都會被顛碎很多,運到工廠後賣不上好價錢,成為村民們的一樁煩心事。

  陳小民的老家在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2007年8月,他從西南大學畢業時放棄了一家上市企業的行政管理崗位,參加並通過了成都市大邑縣大學生村官計劃的招聘考試。2007年8月,陳小民來到大邑縣沙渠鎮雙碾村,擔任村支部副書記,兼村團支部書記。一開始,村民們對這個「外來村官」並不感冒。在這個祖祖輩輩都是「自己人管自己人」的村子裡,男女老少都沒把陳小民當成自己人。

  直到陳小民上任兩周後的一天,他才有機會和村民深入交流,「沒想到這個機會,來源於村民集體到村委會上訪」。

  他回憶說,村裡的老老少少圍著村委會,情緒非常激動。事情的起因是村委會找來的承包商少支付了2000元人工費,偷偷跑了。

  一些村民猜測是個別村幹部與承包商有利益瓜葛,故意放跑了承包商。就在村民們準備衝進村委會的時候,陳小民壯著膽子大喊了一句,「大家別激動,到會議室,我幫大家解決問題。」陳小民和村民們商量決定,將承包商沒帶走的原材料賣掉,付清拖欠的工資,順利化解了這起矛盾。

  從此,陳小民獲得了村民們的信任。2007年10月27日,通過群眾推薦、民主選舉,陳小民擔任雙碾村村支部書記,這是雙碾村歷史上第一位外來的村支部書記。

  陳小民開始籌劃建設這條700米長的水泥路。他召集全體村民,開會討論集資修路,「我提出村裡每人集資120元,但被村民一致否定」。為了做出表率,陳小民拿出了自己僅有的3000元積蓄,作為第一筆工程集資款。他又一對一地做思想工作,解釋修路所能帶來的長期好處,使村民們逐漸達成了共識,同意按每人80元出資,總共集資2萬元。拿著自己和村民集資的2.3萬元現金,陳小民又說服了一位企業家拿出了自己的5萬元積蓄。

  7.3萬元全部到帳後,陳小民帶著這些錢走進了鎮政府的大門。很快,鎮政府決定補足剩餘的15萬元資金缺口。

  2008年3月10日,村裡的水泥路開工,4月30日正式建成通車。「路修好以後,馬上就有投資商找村民談土地承包,現在村民已經把土地整體租賃,種植良種西瓜,每畝每年能有1000多元收入。」陳小民說。

  到今年8月,陳小民的兩年服務期就將期滿,4月初,陳小民報考了四川省雅安市的公務員,「每天村裡的事情很多,我沒時間複習,不知道能不能考上,期待著大邑的鄉鎮今年會招個工作人員,讓我留在這片土地上」。

相關焦點

  • 陳小民:徐工通過亞博會拓展中亞市場
    陳小民:徐工通過亞博會拓展中亞市場2012-09-04 | 發布者:柴喜男 | 來自天山網   9月3日,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徐工集團市場營銷部部長陳小民做客天山網《天山訪談錄》視頻訪談間,介紹此次參加第二屆中國-亞歐博覽會情況。
  • 為了圓上那個夢——大同大學幫扶陽高縣兩個貧困村脫貧的實踐
    為了圓上那個夢——大同大學幫扶陽高縣兩個貧困村脫貧的實踐走進陽高縣羅文皂鎮謝家莊、十九墩兩個村,說起這幾年的變化,村民們讚揚之聲不絕於耳。脫貧奔小康,讓一所大學和兩個小山村結上了緣,考量著這個夢該怎麼圓。強主心骨:從說話沒人聽,到一喊跟著走現狀猶如一地雞毛,亂的讓人頭疼。但駐村工作隊很快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中找到了抓手:幫錢幫物,不如幫建個好支部。
  • 美國姑娘發明人造翅膀,能隨意識煽動,能圓飛天夢嗎?
    美國姑娘發明人造翅膀,能隨意識煽動,能圓飛天夢嗎? 2020-11-28 18:12 來源:科技看天下
  • 78歲抗癌學霸圓博士夢
    78歲抗癌學霸圓博士夢 >  中新社天津11月21日電 題:78歲抗癌學霸圓博士夢  作者張道正聶文斐  冬日的南開大學風景依然如畫,馬蹄湖畔鋪滿金黃的落葉。
  • 專屬服務,圓您駕駛夢
    專屬服務,圓您駕駛夢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02 星期三     本報訊 公安部發布取消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託車駕駛證70周歲的年齡上限新政後,不少中老年朋友學車熱情高漲
  • 長徵七號首飛 "航天人"何質彬:圓了22年的夢
    > 何質彬   「文昌航天發射中心迎來首發,這一天我已經等了22年!6月25日,「長徵7號」文昌衛星發射場首發成功,這對於自1994年便推動我國第四個衛星發射場落戶文昌的何質彬來說,是一個等待了22年的夢。   他推動文昌發射場從白紙論證到落地建設   在已經78歲的何質彬心中,航天夢不曾隨時間消逝。何質彬一輩子都和航天事業打交道,1962年曾參與了「兩彈一星」的研發工作,見證了中國航天夢的啟航。
  • 面似猴臉眼大深圓 麗水村民發現一怪鳥
    猴面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面盤扁平,呈心臟形,白色或灰棕色,四周有暗慄色邊緣,似猴臉,長滿絨毛,一雙深圓大眼,
  • 女子先天性無子宮 移植51歲母親子宮圓了當媽夢
    網絡配圖「感恩媽媽,感恩醫生,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圓我當媽媽的夢繼2015年成功實施全國首例人子宮移植術後,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近日又順利完成全國第二例人子宮移植,成功將廣東一位母親的子宮移入其女兒體內。今年29歲的梁娟(化名)先天性無子宮。51歲的母親帶著她輾轉多地求醫,希望進行子宮移植,最終母女倆來到西京醫院。
  • 政府買單:色達貧困戶康波圓了「義肢」夢
    2019年12月28日,康波在色達縣委、縣政府等各方力量的幫助下順利到達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30日下午便完成了假肢取形等前期工作,並給康波提供了免費床位;2020年1月1日康波順利安裝假肢,並開始進行站立、行走等適應性訓練。
  • 熊乃瑾《歡樂無雙》開啟喜劇路 圓「英熊」夢
    熊乃瑾實現女俠夢熊乃瑾變身女捕快  搜狐娛樂訊 由鍾澍佳執導,熊乃瑾、江鎧同、魏千翔、翟天臨等主演的古裝探案喜劇《歡樂無雙》日前在橫店殺青,劇中熊乃瑾變身女漢子,終圓「英熊」夢,並成為事業與愛情的雙贏家。
  • 【中國夢實踐者】名字曾保密28年 他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
    【中國夢實踐者】名字曾保密28年 他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 央視網消息:
  • 奧特曼:這個劇場版,圓了小時候那幾個破碎的夢!
    《超8》的劇情說了什麼,簡單點來說就是平行宇宙中的大古帶領著高山我夢,飛鳥信變成了奧特曼,隨後奧特兄弟那邊也想起了些什麼變身成為了奧特曼,而其他宇宙過來的日比野未來擊敗了究極合體怪獸。但是這其實不是重點,《超8》中其實圓了很多小時候破滅的夢吧。而這些夢的重點還是在於,人間體的cp問題吧。
  • 《冰封:重生之門》將上映 黃聖依圓"功夫夢"
    《冰封:重生之門》將上映 黃聖依圓"功夫夢"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4年04月21日08:10 片中,黃聖依展現了她的「文治武功」——不僅與甄子丹有大量感情戲,更突破性地嘗試了很多動作戲,圓了自己的「功夫夢」。據悉,動作導演兼主演甄子丹很欣賞黃聖依那股不服輸的韌勁,特意為她設計了不同風格的武術套路,有意將她培養為新一代打女。
  • 夢比優斯奧特曼到底什麼時候來的地球?圓谷又陷劇情BUG
    在夢比優斯奧特曼中,泰羅奧特曼也出現了,那個時候的泰羅奧特曼,也明顯已經是光之國奧特競技場的教官,就連夢比優斯奧特曼都叫他「泰羅教官」。 那麼,夢比優斯奧特曼到底是什麼時候來到的地球呢?
  • 愛心活動圓「好孕」夢 錦旗致謝妙手良醫
    1月11日下午,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生殖醫學科,成功圓「好孕」夢的王女士夫妻倆親手將一面錦旗送到趙麗萍主任手中。「神醫有絕技  妙手送子來」短短10個字,飽含小倆口的感激之情。  25歲的王女士是河南人,她和愛人耿先生在上饒做生意。4年前,體型肥胖的她就被診斷為多囊卵巢症候群,雖然吃了很多中藥卻遲遲沒有迎來「好孕」。
  • 張曉梅要圓一個夢——「讓綏化美食與美麗故事齊飛」
    >人人都有一個夢想每天都在圓這個夢圓上了愛圓上了情2010年至2012年,創作拍攝製作了100部南方和西部企業的微電影,奠定了她在影視界的地位,也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這部電影已於去年7月28日在蘭西開機,8月13日殺青,9月開始製作,有望今年年底在央視電影頻道以及城市院線同時播出。
  • 上海旗忠村給村民分紅1億元 每戶獲28萬分紅
    一位紅毛衣村婦剛跨進來,迎面而來的另兩個村民就這樣問道。  在這個「寒冬」來臨之前,旗忠村拿出了一億元巨款分給了村民。全村359戶村民,每戶都拿到了28萬元的「分紅」。不過,其名義是「修繕住房借款」,每個村民需要打一張「借條」。  旗忠,以大師杯網球賽所在地而聞名,稍早之前的1980年代,他們就以農民進工廠、住別墅而被稱為」華東第一村「。
  • 伶仃洋上飛「彩虹」 橋梁人圓「中國夢」
    「中國力量」凝聚成「中國結」「同心圓」  這是中國交通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的「世紀工程」,是使中國橋梁、中國標準走向世界的「超級工程」,也是世界交通建設史上的新標杆。她,就是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 瞧這一家子 四代15位軍人陸海空都有 祖孫圓「閱兵」夢
    瞧這一家子 四代15位軍人陸海空都有 祖孫圓「閱兵」夢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05 星期二 2回鄉 深藏功名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1949年新中國成立,23歲的董成森參加了開國大典,這是他銘記一生的榮耀。他說:「我是幸福的,我看見了最終的勝利!」只是沒能進入受閱方隊,這成為了他一生的遺憾。    新中國成立後,董成森被送到徐州幹部培訓班學習。畢業後,部隊轉隸空軍編制,他擔負起修建機場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