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曾28載隱姓埋名
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1961年,于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在2018年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
他是「國產土專家1號」,我國的「氫彈之父」,曾隱姓埋名28載
他的名字——于敏,曾經對外消失28載;他的事業——驚天動地,他是我國氫彈理論研究的主要負責人,被譽為中國「氫彈之父」。他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朝永振一郎驚呼為「國產土專家1號」。1960年底,在錢三強的組織下,以于敏為主的一群年輕科技工作者,悄悄地開始了氫彈技術的理論探索。從基礎研究轉向氫彈研究工作,對于敏來說,是很大的損失。但為了國家的強盛,于敏毅然放棄了光明的學術前途,隱姓埋名。在1988年之前,于敏的名字和身份對外是嚴格保密的。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隱姓埋名28年
中國網1月16日訊 中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中國科學院院士于敏,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圖片來源:@光明日報「氫彈之父」隱姓埋名28年于敏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
-
...弘揚科學家精神丨中國「氫彈之父」于敏:他的名字曾絕密二十八年
為繼承這份彌足珍貴的財富,中國科協與人民日報合作,開設「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專欄,刊登科學家的故事。其中,既有為祖國作出重要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也有優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期待在全社會營造熱愛科學的氛圍,匯聚建設科技強國的精神力量。在1988年被媒體報導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誰,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麼,連他的妻子孫玉芹都說:「沒想到老於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
-
「非著名科學家」于敏逝世 他從不以「中國氫彈之父」自居
那位「腦袋永遠20歲」、名字長達28年都是絕密的「非著名科學家」老於同志,還是走了。2019年1月16日13時35分,于敏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93歲。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這裡面並沒有「中國氫彈之父」——儘管這一說法流傳甚廣,就在今天于敏去世時,它也是媒體引用、朋友圈傳播最多的詞之一。1961年,于敏在原子核理論領域的研究漸入佳境,但在與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的一次談話後,開始轉入氫彈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製。
-
【中國夢·踐行者】「氫彈之父」于敏逝世 科學家們追憶他的愛國與...
「氫彈之父」于敏 @視覺中國大洋網訊 于敏家的客廳裡高懸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儘管人們稱他為中國的「氫彈之父」,但在他生前,老人家多次婉拒這一稱呼。1月16日,我國「兩彈一星」元勳、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中國科學院院士于敏與世長辭,享年93歲。這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為了我國的氫彈探索任務,在1961年開始了長達28年的隱姓埋名,並最終取得了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16日,記者採訪了多位和于敏有過交集的科學家以及于敏的堂弟於確。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正當于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時,1961年,錢三強找他談話,交給他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于敏毫不猶豫地表示服從分配,轉行。從那時起,他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生涯,連妻子都說:沒想到老於是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的。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兩彈一星元勳僅剩3人
1961年,于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中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中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那段時間,他的夫人孫玉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工作,二十多年後才恍然,「沒想到老於是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
-
他的名字絕密28年,為國研製「重器」,西方:神話般不可思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彼時的中國從多年的戰火中重生,70年彈指一揮間,2019年的中國山河無恙、國富兵強。共和國的天空有一個個閃亮的名字,其中有一個名字曾經絕密了28年之久,他就是8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之一——于敏。
-
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飛彈之父衛星之父他們都是誰?共和國永不會忘
其中有四位科學家,他們分別被稱為原子彈之父、氫彈之父、飛彈之父、衛星之父。 氫彈之父:于敏 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進行氫彈原理試驗,當量
-
中國氫彈之父—隱姓埋名28年的人生
世界上只有兩種構造的氫彈:一種叫「于敏構造」,一種是美國構造。並且,于敏構造氫彈是唯一能儲存的氫彈。所以,即使于敏沒有諾貝爾獎的加持,但他的研究成果確是真正的國之重器。隱姓埋名的28年人生1951年出生於河北普通人家的于敏 ,以優異的成績研究生畢業,他主研的方向正是物理理論。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被美稱為「超級武器」的科學家,曾埋名28年
從1964年我國第一款原子彈是爆炸成功之後,我們記住了錢學森和錢三強的名字,三年後,也就是1967年氫彈再次爆炸成功,而我們卻不知道誰是總設計師,直到28年之後,通過解密軍事機密檔案,我們才知道,中國的氫彈之父原來叫于敏。
-
央視今天為他慶祝92歲生日 獨創"于敏構型"氫彈
他用2年8個月的時間,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顆氫彈,用時比美蘇英法都更短;他隱姓埋名28年,默默為中國鑄造核武盾牌維護和平,淡漠名利不求聞達;他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技獎,但當外界稱讚他是中國「氫彈之父」時,他卻謙虛地婉拒。
-
隱姓埋名28年探索核武器理論並取得氫彈試驗成功曾獲得「兩彈一星...
28年隱姓埋名 填補我國原子核理論空白 1961年,于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氫彈理論探索任務,並取得了中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中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那段時間,他的夫人孫玉芹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工作,二十多年後才恍然,「沒想到老於是搞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老人逝世,他的功績與天齊高!
但是氫彈的技術門檻極高,世界上除了聯合國五常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踏得過這個門檻。實際上就連聯合國五常在研發氫彈時都是相當艱難的,美國從原子彈到氫彈試驗用了7年多,蘇聯用了6年多,英國用了4年多,法國用了8年多,而中國僅用了2年多。
-
氫彈的設計細節是被嚴格保密的,然而其基本原理卻是公開的
氫彈(又稱熱核武器),屬於核武器的一種。主要利用氫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來進行殺傷破壞。比基尼環礁的核試氫彈的設計細節是被嚴格保密的,然而其基本原理已被公眾廣泛得知。就其原理來說,它並不是「純淨」的核聚變武器;確切的說,它應該叫「三相彈」,也稱作「氫鈾彈」。
-
于敏,一個曾經絕密28年的名字
即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導,重溫英模們獻身國家建設的豐功偉績和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更好地激勵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他28載隱姓埋名,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為氫彈突破作出卓越貢獻。
-
滿屏彈幕送別「中國氫彈之父」于敏 網友留言致敬國家功臣
1月22日,「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得主、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不能來現場的網友們通過網絡送別於老,寄託哀思,紛紛在于敏故事短片中以彈幕形式留言「國士無雙」「於老一路走好」。目前僅嗶哩嗶哩視頻網上就已出現給於老的一萬餘條彈幕留言,大家以特別的方式,一同送英雄最後一程。網友通過彈幕送別于敏。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于敏——一個曾經絕密28年的名字
他二十八載隱姓埋名,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為氫彈突破作出卓越貢獻。他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崇高榮譽,盛名之下保持一顆初心:「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他是于敏,「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
「兩彈一星」元勳于敏逝世,曾28年隱姓埋名
來自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消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中科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勳、國家科技進步最高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