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非法捕熊獲刑,還判修復生態

2020-12-06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通訊員 何蜜 羅惠)12月16日,桑植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被告人向某涉嫌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黑熊,被判處有期徒刑並承擔生態環境修復費用。

亞洲黑熊又稱為狗熊,是桑植縣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保護動物中的主要物種。2017年11月,向某在官地坪鎮青佛山片區,採用私設高壓電網方式殺害黑熊一頭,經桑植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認定,向某所捕殺黑熊為野生黑熊,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該捕殺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案發後,經桑植縣森林公安局決定,向某被刑事拘留,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並對向某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桑植縣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出庭支持公訴。

桑植縣人民法院組成七人合議庭審理該案,經審理,被告人向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黑熊1頭,違反《刑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當庭宣判向某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並處罰金2000元,沒收作案工具和違法所得。責令向某停止侵害、公開道歉,並賠償因非法捕獵行為造成的國家資源損失25050元,通過植樹造林的替代方式,修復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非法捕撈判兩個月!地籠網捕一兩蝦嫌少,改用「敵殺死」毒魚
    非法捕撈判兩個月!地籠網捕一兩蝦嫌少,改用「敵殺死」毒魚 唐高林/央視新聞 2020-11-19 01:25
  • 十堰六旬老人非法捕獵野生鳥類案判了
    十堰六旬老人非法捕獵野生鳥類案8月17日下午判了為興趣愛好非法捕鳥,6旬老人一審獲刑6個月8月17日下午,六旬老人非法捕獵野生鳥類案,在十堰市張灣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其中兩隻畫眉鳥和一隻黑臉噪鶥鳥系戴某退休後,在未辦理野生動物狩獵證的情況下,於2018年使用禁用的粘網、誘鳥器等捕鳥工具在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捕捉。另五隻畫眉鳥及野生動物製品標本,戴某未能提供合法來源手續。
  • 江蘇5人非法捕撈獲刑並承擔生態修復費用
    11月19日,江蘇江陰市人民法院宣判一起非法捕撈案,該案是長江流域環境資源第一法庭自2019年7月1日正式運行以來審理的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非法捕撈水產品數量最大、涉案金額最高的刑事案件。2018年5月,蘇州太倉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長江太倉段水域有人使用超聲波工具進行非法捕撈。公安立即展開偵查,不久便將夏某某、屠某某等五人抓獲。經審理查明,2018年3月1日至6月21日,夏某某、屠某某與俞某經事先合謀,由夏某某、屠某某在長江太倉水域使用超聲波儀器、電拖網等禁用電捕工具非法捕撈漁獲物後售賣給俞某,俞某收購後進一步加價銷售,共同謀取非法利益。
  • 浙江男子獵捕三隻虎紋蛙獲刑,律師:有的動物抓1隻判10年
    浙江男子獵捕三隻虎紋蛙獲刑,律師:有的動物抓1隻判10年 2020-08-19 0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醫藥公司三負責人長沙縣焚燒庫存過期藥品獲刑:犯汙染環境罪
    一年來,長沙兩級法院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在保護「母親河」「母親湖」集中審判執行「春雷行動」的成果基礎上,積極做好環境資源審判工作,讓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雲更白,為生態安全保護提供堅強的司法保障。全力維護瀏陽河、撈刀河、南川河流域生態環境安全和公眾環境權益。
  • 兩男子電魚17公斤 被判放生600公斤魚苗
    近日,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法院認定兩名電魚者破壞了湘江水域生態環境,責令行為人登報導歉並投放魚種修復環境。  湘江電魚超17公斤  4日上午,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由望城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熊某涉嫌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一案,檢察機關一併向共同實施電魚行為的熊某、王某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 捕猴2隻獲刑!新設巡迴法庭敲響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第一槌
    捕猴2隻獲刑! 而設立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迴法庭,是為了踐行生態文明,助力建設美麗中國,發揮司法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新巡迴法庭剛設立不久,就迎來了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第一案。12月15日上午,龍州縣人民法院來到了弄崗保護區巡迴法庭,對被告人陸某某非法獵捕、殺害瀕危野生動物一案進行現場開庭,正式敲響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第一槌!
  • 為尋找繪畫靈感非法獵捕8隻鳥 捕鳥獲刑的退休教師成護鳥志願者
    於是,他購買了捕鳥網、誘鳥器等禁獵工具,擅自在禁獵期間到禁獵區非法捕獵畫眉鳥,尋找創作靈感。2019年8月,戴某在十堰市張灣區白馬山捕鳥時,被村民發現並向當地派出所報案。隨後,公安機關在戴某住處查獲他捕獲的7隻畫眉鳥、1隻黑臉噪鶥鳥,以及他收藏的灰胸竹雞、白腹鷂標本各1隻。該案被移送張灣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 車廂裡藏著107隻冷凍海龜 浙江一車主判賠300多萬生態修復補償金
    這些案例中,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被告人,部分構成刑事犯罪的,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處以罰金。同時,法院積極貫徹修復性司法理念,判決被告承擔野生動物資源損失或生態損害賠償金等,款項專門用於生態修復。
  • 雲南5人非法捕撈被拘役 責令增殖放流修復生態
    近日,雲南省水富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兩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5名當事人因在金沙江非法捕撈被判處拘役,並責令其以增殖放流修復的方式,投放魚苗至金沙江流域。今年8月19日0時,李某、劉某等人到水富轄區向家壩電站出水口,使用凌某某提供的禁用刺網進行捕魚,在捕魚過程中,遇到了同樣在此處非法捕撈的凌某某,凌某某捕撈到中華沙鰍(本地名玄魚子)20餘尾後離開現場。李某、劉某等人最終捕到長薄鰍(本地名花鰍)2尾,黃顙魚(本地名黃辣丁)8尾,中華沙鰍(本地名玄魚子)28尾,本地名紅魚3尾、蛇餉(本地名船丁子)2尾、黃石爬(本地名石巴子)54尾。
  • 張家界一男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獲刑受罰
    永定區一男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獲刑受罰 「由於我個人法律意識淡薄,沒意識到非法捕撈大鯢是違法犯罪行為,既破壞了生態環境,又違反了法律,是不應該的,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戒。」被告人向某慚愧地說道。
  • 非法持有罌粟種子獲刑一年零二個月
    非法持有罌粟種子獲刑一年零二個月 2020-08-05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驢友舉報梧桐山非法捕鳥發現500多米捕鳥網
    原標題:驢友舉報梧桐山非法捕鳥發現500多米捕鳥網   近日記者獲悉,有人在梧桐山非法捕鳥。3月29日,市城管局接驢友舉報,稱有人在深圳市梧桐山張網捕鳥。  經過調查,在仙湖植物園香港回歸紀念林上梧桐山後山脊上發現500多米長的捕鳥網,仙湖植物園工作人員立即與驢友一起對該網進行拆除,避免更多鳥兒受到傷害。  陳女士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稱,其登山小組成員經常在戶外活動,不只一次發現有人偷獵鳥類及其它野生動物,前不久他們在馬巒山還發現一起類似的情況。
  • 5人非法捕800多條王錦蛇 被判賠償國家資源損失20餘萬元
    禁獵期捕了800多條王錦蛇杭州臨安:判令賠償20萬元國家資源損失本報訊(記者範躍紅 通訊員胡玉蘭)一年多時間裡捕了800多條王錦蛇賣給他人當美食。近日,由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檢察院提起的羅某、王某、曹某非法狩獵,黃某、張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法院支持檢察機關的全部訴訟請求,除刑事追責外,判令5名行為人共計賠償國家資源損失20餘萬元。王錦蛇在我國分布較廣,屬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浙江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
  • 7000尾魚苗奔流入「海」修復生態
    新法制報訊 晏和平 王白如 記者劉宇琦報導:因非法捕撈水產品,兩漁民被九江武寧法院判處生態修復資金7000元,該筆資金當日即被用於生態修復。在江西思華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委託下,廬山西海農林水務局投放7000尾魚苗。這是該環保基金會成立以來,首次使用該項基金。
  • 男子一周內張網捕回233隻野鳥 終因非法涉獵獲刑
    男子一周內張網捕回233隻野鳥 終因非法涉獵獲刑 2015-06-29 22:57:12六七天時間,吳某非法捕鳥233隻,一部分用來自己「品嘗」,剩餘部分以5毛錢一隻售賣。據悉,這是三門縣近年來首例非法狩獵刑事案件。6月29日,浙江台州三門法院以非法狩獵罪一審判處吳某拘役三個月。  吳某,貴州黎平人,農忙時在家幫人割稻賺錢,農閒時背井離鄉打工賺錢,可是卻沾上了非法捕鳥這一錯事。去年11月,吳某開始在三門花橋鎮八嶺村前一個蘆葦塘邊張網抓鳥。
  • 吉林一團夥捕售127隻貓頭鷹,哥哥判18年弟弟判17年
    吉林一團夥捕售127隻貓頭鷹,哥哥判18年弟弟判17年 中國環境報 2016-12-07 11:10 來源:澎湃新聞
  • 為尋創作靈感,退休美術老師捕鳥獲刑,這次他又上山了...
    楚天都市報8月26日訊(記者黃忠 通訊員蔣長順 鮑歡)為尋找創作靈感,竟然非法捕獵鳥類。今日,記者從十堰張灣區檢察院獲悉,退休美術教師戴某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真誠悔過的戴某,也從一名捕鳥人變成護鳥人,經常上山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義務宣傳。
  • 為尋創作靈感,退休美術老師捕鳥獲刑,這次他又上山了……
    楚天都市報8月26日訊(記者黃忠 通訊員蔣長順 鮑歡)為尋找創作靈感,竟然非法捕獵鳥類。今日,記者從十堰張灣區檢察院獲悉,退休美術教師戴某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真誠悔過的戴某,也從一名捕鳥人變成護鳥人,經常上山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義務宣傳。
  • ...地,經濟合作社及社長均獲刑!寧波市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典型案例來了
    案例解讀野生動物是我國的珍貴資源,本案三名被告人為獲得非法利益將其破壞,不僅損害了國家的經濟利益,更打破了生態的平衡。希望廣大市民引以為戒,遵守法律規定,並積極舉報此類非法行為,將此惡行遏制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