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操控離子反應質譜科學裝置研發啟動

2020-12-08 儀器信息網

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

「精確操控離子反應質譜科學裝置的研製及應用研究」啟動

  由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實施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精確操控離子反應質譜科學裝置的研製及應用研究」的啟動會,在項目牽頭單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召開。會議由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主持,科技部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吳學梯副司長,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侯玲林副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分析化學學科項目主任莊乾坤教授,中國分析測試學會張渝英秘書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段宇寧、宋淑英等項目承擔單位的領導,以及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楊學明院士等相關專家出席。 

  會議宣布成立項目監理組、項目總體組、技術專家委員會、用戶委員會和項目管理辦公室。科技部條財司吳學梯副司長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科學儀器設備是光學、機械、電子、計算機、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領域各種高新技術的集成和結晶,在涉及重大科技前沿、國防等敏感領域的研究中,研發若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大科學儀器設備,將有效支撐我國開展世界一流科學研究、帶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他強調,科學儀器設備的自主研發水平往往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十二五」期間,我國把引領和支撐科技發展的科學儀器設備自主創新擺在優先發展位置,這對於增強我國科技實力、引領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科技部條財司吳學梯副司長作重要講話

  項目負責人方向研究員匯報了項目整體情況,各任務負責人匯報了任務實施方案。與會專家認真聽取、各抒己見,充分表達了對項目的支持,並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建議,希望項目組不僅要克服技術難題,也要努力將各任務之間的組織協調工作做好,以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項目總體組組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段宇寧副院長表示,中國計量院將全力以赴支持項目的實施。

  該項目自2011年10月開始實施,將於2016年10月結束。任務承擔單位包括: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

  該項目著重針對生物、材料和先進能源技術等重要領域的蛋白精確分析等前沿技術、分子反應動力學等基礎問題,通過研發新技術、新方法,實現離子精確操控及質譜分析,為上述領域的研發提供高性能、高效率、具有創新操作模式的強大工具。

  本項目將研製3套以精確操控離子反應系統為核心的科研裝置,包括:離子反應超高分辨質譜裝置、碰撞反應飛行時間離子譜裝置和離子反應理論研究與實驗裝置。並在此新裝置上分別開展離子束反應與控制、蛋白磷酸化篩選與鑑定、碰撞反應飛行時間離子譜、蛋白分析中的ETD反應及離子碎裂新方法、高純有機試劑中痕量雜質精確分析等應用研究。

  據項目負責人方向研究員介紹,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在儀器研製方面,將掌握精確離子操控核心技術和一系列關鍵技術,形成一整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機械、電子、光學、軟體等關鍵部件和高性能的整機;在應用研究方面,有望突破生物、材料和先進能源技術等重點領域尚未解決的難題,建立我國尖端科學實驗裝置研發基地,形成高端科學裝備研製技術團隊和前沿技術科學家緊密合作的研發聯盟,為我國高端質譜儀器創新發展進一步奠定重要基礎。

  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專項項目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由財政部、科技部共同設立的旨在支持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以提高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我裝備水平,支撐科技創新,服務經濟建設而設立的專項支持資金。今年為首批資助,採取限項推薦方式。今年全國53個項目獲得資助,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寬量限超高精密電流測量儀」和「精確操控離子反應質譜科學裝置的研製及應用研究」2個項目獲得資助。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深度探討中國質譜產業發展的表象與實質——第三屆質譜儀器研發...
    本屆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質譜儀器學術組主辦,會議為期2天,近150位質譜研發領域資深專家匯聚一堂,共有20位質譜儀器、部件研發以及相關應用專家帶來了精彩報告。同時,會議還組織了自由討論環節,行業內眾多專家各抒己見,共同就質譜儀器技術和產業發展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 如何拓展二次離子質譜在生命科學研究中的應用——訪中科院化學所...
    其研發技術的核心是真空兼容微流控裝置,在留有微通道的聚合物基底上嵌入100納米厚度的氮化矽薄膜,兩端連接上微流控管道,通過一次離子束的轟擊可在薄膜上打出2微米的小孔。由於小孔直徑很小,即使在高真空中,液體的表面張力也能將微流控池內的液體限制在小孔內。這時的小孔內液面即為分析表面,用一次離子束轟擊液面濺射出帶電離子,即可進行反應池內化學反應的原位實時分析。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在浙江大學召開
    陳洪淵總結了質譜的發展歷程和目前的應用情況,並談到DESI(解析電噴霧離子化)、DART(實時直接分析)等離子源技術實現了大氣壓原位分析、軌道離子阱和傅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技術極大的提高了質譜儀的解析度。陳洪淵還在報告中介紹了目前國內在質譜理論研究、質譜儀器研發和離子源技術研發的代表成果,目前國內質譜應用在組學研究、環境分析等方面較多。
  • 北京離子探針中心離子探針質譜儀器研發進入攻堅階段
    2010年1月16-17日的「2009北京SHRIMP成果報告會」開幕式上,「中心」主任劉敦一研究員向與會領導及來賓總結匯報了「中心」2009年度的主要工作進展 ,其中他也談到了北京離子探針中心自主研發離子探針質譜類大型科學儀器的相關情況:  目前,在科技部和財政部的支持下,該項建議已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中立項,其中《二次離子質譜儀器核心技術及關鍵部件的研究與開發
  • 聚焦儀器研發——2017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
    中國質譜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張新榮在致閉幕詞時總結到本次會議的特點之一即是很多科研人員都介紹了創新型質譜及相關儀器、設備的研製工作,其中不乏高水平的成果。而且,此次會議還首次設立了「儀器研發」分會及「儀器研發專題論壇」。下面摘取部分有關儀器研發內容的報告與大家共享。
  • 質譜技術推動科技進步——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開幕
    他指出高分辨二次離子質譜(SHRIMP)的問世是地球科學發展的一個裡程碑,地學及宇宙科學對SIMS的新要求,近年來TOF-MS檢測器技術的快速發展為TOF-SIMS應用於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提供了基本條件。劉敦一還介紹了自主研發的TOF-SIMS的硬體設計,並展現了儀器的調試性能。
  • 離子源:質譜儀器研發新熱點
    另外,還有一部分報告集中於質譜儀器的開發,尤其是新型質譜離子源的開發。  離子源作為質譜儀的關鍵核心部件,其技術及產品的發展不斷推動著質譜儀器的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如電噴霧離子源(ESI)、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源(MALDI)的發明加速了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革命。近年來,我國有不少質譜研發團隊都在從事新型質譜離子源的開發。
  • 質譜儀器研製專輯分享十二——基於傅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儀...
    近日,《質譜學報》出版了由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組織,全國多家質譜研製相關課題組參與撰寫的「質譜儀器研製專輯」,專輯主要包含四極杆的離子光學和串聯振蕩技術;四極杆的導向裝置、四極杆質量分辨自動調節技術、三重四極杆儀器開發平臺以及三重四極杆質譜分析軟體等硬軟體技術;雙線形離子阱間離子傳輸技術和靜電軌道離子阱離子切向引入技術
  • 丁傳凡團隊成功研發四極離子阱質譜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
    就像發動機之於汽車,由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丁傳凡及其團隊研發的四極離子阱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構成了一臺質譜儀的「中心」,無論其他組件如何更改,此「中心」最終決定離子阱質譜儀的性能。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
    、環境與食品安全質譜分析、生命科學質譜分析、樣品前處理與質譜分析、能源與材料質譜分析分會場與青年論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繼續進行。裂解機理及相關質譜技術分會場將在19日舉行。  「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分會場共有12位我國質譜儀器研發專家以報告形式分享了儀器研製的經驗與成果。報告內容精彩,會場氣氛火爆。
  • 質譜在中國的發展與機遇和國際技術創新與市場格局
    SPAMS 05是周振博士歷經六年研發推出的質譜產品,獨特的應用市場使其成為世界上該類質譜產品唯一兩家供應商之一,並且該產品已為禾信帶來了千萬元的銷售額。不過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國產廠商將目光投向了質譜,計劃加入中國質譜大軍;並且國家也對質譜有了更多關注,在2011年啟動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中,涉及質譜的項目達8項,已披露的資助金額約達3.3億元人民幣(詳細情況見表二)。因此,我們有理由對中國質譜的再次突圍充滿信心。
  • iCMS2016第七屆質譜網絡會議-質譜新技術與生命科學
    會議為期四天(11月22日-25日),共設質譜新技術、生命科學、藥物、食品、環境、儀器維護及軟體操作六個主題會場。質譜新技術主題會場(上)、(中)已於11月22日順利進行,清華大學教授林金明、SCIEX應用支持工程師羅繼、賽默飛生命科學質譜應用技術部經理陳偉、中國醫學科學院副研究員賀玖明、清華大學教授瑕瑜、美資力可儀器應用專家李莉、安捷倫液質應用工程師冉小蓉、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公共實驗技術中心主任周燕8位質譜新技術研發應用專家和廠商技術專家分享了質譜新技術相關報告。
  • 生命科學:質譜技術應用研究的主戰場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杭緯搭建了一套大氣壓雷射電離-電噴霧電離質譜用於金屬多肽的氣相相互作用研究。通過高功率雷射電離濺射金屬靶產生氣相金屬離子,通過電噴霧電離產生多肽離子,使其二者在大氣壓下反應生成金屬多肽,進入質譜得以分析。據介紹,相比於傳統的電噴霧電離方法,此法避免了高濃度金屬離子溶液帶來的信號抑制效應和稀釋效應,反應可控性大大提高。
  • 質譜解析軟體_質譜數據分析軟體 質譜庫 - CSDN
    並且用作加速離子的幾千伏高壓會引起放電,造成離子運動軌道的偏離。非真空環境還會引發額外的離子-分子反應,改變裂解模式,使譜圖複雜化。根據不同進樣系統、離子源和質量分析器的組合,質譜儀分為多個種類,但工作原理大體相同。樣品由進樣系統導入質譜儀,在離子源中電離成具有不同質量的分子離子和碎片離子。這些離子在加速電場中獲得動能後形成離子束,進入質量分析器。
  • 從中國質譜年會看質譜技術與市場
    ;Bruker maXis QTOF質譜儀ion cooler六級杆離子冷卻裝置實現一級與二級質譜的全靈敏高分辨高精度質譜數據採集;LECO公司Citius LC-HRT飛行時間液質聯用儀,採用多次往返離子飛行技術,解析度高達10萬;島津LCMS突出超快理念,正負離子切換15ms,掃描速度達每秒15000質量數;珀金埃爾默Flexar SQ 300 MS強調高性價比,其專利的Field-Free APCI
  • 聚集質譜技術 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與試驗技術發展高峰論壇
    在質譜論壇,除了邀請國內著名專家做質譜最新技術進展報告外,還組織了討論會,各位專家針對國產質譜儀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北京科學儀器研製中心於科岐研究員主持。質譜成像技術(IMS)也是近期研究的熱點,對組織切片表面直接進行掃描和質譜分析,將獲得的信號通過數據處理與圖像重建技術相結合,主要有整體動物質譜成像技術、納米結構啟動質譜技術和三維質譜成像技術等。
  • 這五家質譜企業各有千秋 離子淌度質譜技術發展回顧
    20 世紀70 年代,隨著商品化離子淌度質譜(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mass spectrometry,IMMS) 的問世,不同類型的質量分析器,包括飛行時間質譜、四極杆質譜(QMS) 、傅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 FTICRMS) 等均有與離子遷移譜聯用的應用報導。
  • 2019年中國質譜學會無機及同位素質譜學術會議(第三輪通知)
    陳洪淵 理事長  致辭承辦單位領導 致辭中國質譜學會成立四十周年倒計時啟動儀式高分辨二次離子質譜技術40年劉敦一 研究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4:50>李小波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17:40-17:55蛋白三維結構解析離子遷移電泳-質譜方法學研究
  • 離子阱還是四極杆?便攜質譜究竟如何選
    一、質譜的簡介與分類質譜,是根據質量的差異對物質進行分析的設備。其具體的分析過程包括1分子的離子化、2離子質量分析、3離子檢測三個過程。據此,質譜的分類也就可以根據不同的「離子化的方法」和「離子質量分析方式」兩種思路來分類。目前市售的便攜氣質均採用相同的離子化方式。按照質量分析器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四極杆質譜、離子阱質譜,如圖1。
  • 「二次離子質譜儀器核心技術研發」項目子課題通過驗收
    2月21至22日,由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委託組成的測試專家組,對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承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二次離子質譜儀器核心技術及關鍵部件研究與開發」中的子課題「角反射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進行了現場考核與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