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做好保溼,火星的樣貌,比地球老了30多億歲

2020-12-03 澎湃新聞

紅色的火星 圖/Independent

撰文 沈夢溪

人類觀測火星的歷史很久,在最早的時候人們主要靠肉眼觀察,因為火星外表發紅,遠看像火,而且僅靠肉眼觀測的話它的行蹤捉摸不透,因為被中國古人稱為「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的意思;再後來陰陽五行學說出現,火星也因其紅色而被稱為火星。直到現代的天文觀測手段發展出來,我們才知道火星原來並沒有火,而是一顆紅色的行星。

到了上個世紀美蘇太空爭霸,相繼發射了不少火星探測器,這些近距離觀察火星的探測器則不斷帶給我們顛覆性的消息,最初是發現了火星上類似於河網的地貌,然後通過化學手段、物理手段,以及火星登錄器實地考察,越來越多的證據實錘了火星上原本就存在大量的水,現在可能依然存在少量的水。

火星上的河口三角洲 圖/NASA

火星上河網 圖/NASA

這些信息無疑會讓我們深入一點去思考這些問題:火星上的水從哪裡來?火星上的水又為什麼會消失?

一、宇宙中本來就不缺水

關於水的故事,我們要從宇宙的形成開始說起。

現代理論中,宇宙形成於一次大爆炸 圖/wikimedia

在目前的宇宙和行星形成的理論中,宇宙大約於137億年前形成,那時候沒有各種行星和恆星,只有無數的電子和質子。這些質子和電子在出現以後很快結合,首先出現的是質量較小的氫、氦、鋰、鈹等元素,這些小質量的元素結合形成了第一代恆星,在恆星中這些輕的元素進一步聚變形成了更重的元素,比如氫元素聚變形成氦,氦聚變形成碳、氧等元素,碳、氧聚變形成鈉鎂鋁矽之類的元素……

這個過程就好像我們玩過的一款手機遊戲——2048:

化學元素版2048遊戲

這些不同的元素就在一代代的恆星聚變過程中不斷合成越來越多。從這個過程我們就能知道,越輕的元素越多,越重的元素越少,就跟我們玩2048這個遊戲是一樣的,1024和2048這種大的數字肯定是最少的。而水,則是由氫氧兩種質量較低的元素構成的,所以實際上從化學元素上講,在宇宙中,水根本就不是一個稀罕的東西。

宇宙中排名前十的化學元素豐度表 圖/wikipedia

二、火星上水的來歷

大約50億年前,一顆大質量的恆星死亡,在死亡過程中拋出大量的高溫星雲物質。隨後星雲圍繞中心自轉,在這個過程中,99%的星雲物質匯聚到星雲中心,溫度壓力越來越大,最終點燃了核聚變,這就是太陽的形成過程。

太陽形成過程示意圖 圖/Science

太陽形成的同時或者是稍晚一些,部分星雲物質冷卻凝固下來,形成固態的星子,這個過程中,水就以各種形式間接或直接賦存於這些星子之中,比如單獨以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形式成為某種化合物的一部分,又或者以結合水的形式賦存於巖石間。隨後,這些星子在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中相互碰撞,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大,於是就形成了各大行星與小行星。

圍繞太陽運動的星子相互碰撞,越來越大,最終形成行星

火星就是其中一個行星,在火星形成的過程中,因為大量星子的碰撞帶來的熱能以及星子中放射性元素的輻射能,火星也越來越熱,最終熔化成為一個巖漿球,在這個初生的巖漿球中,各種物質都被重新熔化形成液態的巖漿,其中的氫根、氫氧根、水分子等由此而得以自由活動,這些分子、離子在巖漿中通過各種化學反應形成水蒸氣。

火星最初形成時可能類似於這種環境 圖/alphacoders.com

等到最終火星表面冷卻之後,這些水蒸氣以雨水的形式降落下來,這就是火星上水的來源。當火星的地表冷卻以後,火星內部的巖漿又通過火山而源源不斷向外補充著水蒸氣。當然,其實地球上水的的來歷也類似於此,我們甚至可以更進一步推廣到所有的巖石行星,在這些行星上,或多或少都是有水的。

所以,答應我,不要再因為在某某星球發現了水就一驚一乍了好嗎?

三、火星上有水的那些年

在火星上有水的那些年裡,形成了大量的河谷、河網、峽谷、湖泊,這些流水地貌與地球上的水流地貌非常相似,有科學家就曾經專門通過對比火星和地球流水地貌的規模和特徵,從而推斷火星上這些河流中的水源、水流量等等信息,有人甚至推測,曾經火星上某些河流的水流量可能是地球上亞馬遜河水流量的10倍。

火星上的水系 圖/ESA

卡塞峽谷外流河河口 圖/MDPI

基於隕石坑而形成的湖泊和河流 圖/phys.org

不過,可惜的是,由於目前證據還不夠多,所以關於火星表面是否有過海洋還存在著爭議。不過NASA靠著想像畫出了有海洋的火星的模樣↓

有海洋存在的火星想像圖 圖/NASA

四、火星上的水為何消失?

火星上水量充沛的年代離現在已經很遙遠了,科學家們估計,火星上的水大約從41億年前就開始出現,到大約37億年前,水量達到頂峰。但是到大約30億年前,火星上的水分逐漸減少,成為如今我們看到的荒蕪模樣。

火星上液態水和火山活動的年代

火星上的水為什麼會消失呢?這其實主要是因為火星上巖漿活動的逐漸減弱。我們在前文講了,水的形成其實與巖漿活動是有密切聯繫的,巖漿活動活躍,水分補充就多,巖漿活動弱小,水分補充就少。我們看上面的圖也能夠看出來,火星上的水與火山作用是密切相關的。

火星與地球相比要小很多,它只有地球體積的38%,這意味著它冷卻的速度要比地球快很多。大約31億年前開始,火星內部逐漸冷卻凝固,巖漿活動越來越弱,因而補充到火星地表的水也就越來越少,而火星也一方面因為其個頭太小,引力也小,過小的引力無法束縛水和大氣,大量的水和大氣向外逃逸跑到了太空中;另一方面,凝固的火星內部無法產生固定的磁場,這些磁場本來像護盾一樣保護著火星的大氣,在它消失後,來自於太陽的電離物質,不斷颳走火星上的大氣和水分。

一方面補充少,一方面大量散失水分,這就是火星上水分快速消失的原因。

火星和地球大小對比 圖/wikimedia

五、火星上還有水嗎?

雖然現在火星地表一片荒蕪,但是火星的某些地方可能殘留有一些水分。其中水分最多的地區可能要數南北極了。火星的南北極和地球類似,這裡也因為溫度極低而保留有大量的冰,不過火星因為溫度比地球低得多,所以這些冰是水冰和二氧化碳乾冰的混合物。

火星北極冰蓋-NASA

在2018年,NASA曾宣布它們在火星的南極冰蓋之下發現了一個高度疑似的液態水湖泊;此外,在火星某些還殘留有少量巖漿活動的區域內,可能存在少量的地下水,這些地下水在近地表的區域內因為溫度低而被凍結形成了冰,2008年鳳凰號探測器曾經在火星北極挖了一個土槽,在槽中就發現了水冰的痕跡,這些水冰在4天後因升華而部分消失。

鳳凰號在火星挖出來少許水冰,這些水冰在4天後才部分升華消失 圖/wikimedia

六、地球會變得跟火星一樣嗎?

這個問題可能是大部分人都會關注的一個問題。回答是肯定的,地球在未來的某一天,終將變得跟火星一樣,這是一個星球的生死輪迴,無法避免。但是好消息是,地球比火星大很多,所以地球冷卻的會慢很多,水分的逃逸也少很多,地球內部的巖漿也還很活躍,而地球要走到火星那一步可能還需要數十億年的時間。

好啦,關於火星的問題先寫到這裡,我們在中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之後再來繼續聊火星~

原標題:《沒做好保溼,火星的樣貌,比地球老了30多億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好評如潮的保溼水乳:珂潤平價,黛珂適合30歲,怡麗絲爾初抗老
    那麼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幾款全網零差評的保溼水乳,即便是沙漠皮也能夠水嫩度過乾燥的冬天,避免換季過敏和皮膚乾燥,秋冬沒它你就輸啦。1、珂潤水乳真是敏感沙漠皮秋冬必備的水乳,非常合適經常過敏、發癢發紅、乾燥起皮、皮膚比較脆弱的人群。無添加成分溫和又安全,而且價格也很便宜。
  • 30億年前的金星或生機勃勃,生態環境不輸地球,如今是怎麼了?
    既然一時間之間了解不清,倒不如將時間花費到觸手可及的星球,比如火星、月球等等。火星當屬太陽系內,除了地球之外,最受科學家關注的行星了,尤其2018年,義大利航空局確定了火星地表之下存在液態水資源,更是堅定了人類將火星改造成第二家園。尤其火星距離地球僅5500公裡,也處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即便火星如今和地球環境相差甚遠了,但火星的曾經是值得人類探尋的。
  • 30億年前的金星或生機勃勃,生態環境不輸地球,如今是怎麼了?
    尤其火星距離地球僅5500公裡,也處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即便火星如今和地球環境相差甚遠了,但火星的曾經是值得人類探尋的。但除了火星之外,就沒有其他行星值得人類探索了嗎?顯然不然,其實太陽系內還有一顆星球處在宜居帶上,但因為生態環境太惡劣,一直被科學家拋在腦後,這顆星球便是金星了。
  • 如何有效做好皮膚保溼(實操篇)
    保溼的重要性,大部分小夥伴應該有了深刻的認識。但如何做好保溼?很多護膚小白還是有點懵懵懂懂,這篇文章就詳細分析如何做好皮膚保溼,只要按照步驟簡單操作,就可以保持皮膚水潤有彈性。 保溼首先要考慮的問題要想做好皮膚的保溼,首先要弄清楚3個基本問題:1、自身皮膚的類型;2、當地的氣候條件;3、有沒有使用防曬、彩妝產品。
  • 23歲「火星男孩」再放豪言:未來「地球保護神」將出現在中國!
    火星男孩"再放豪言:未來"地球保護神"將出現在中國!  但是,早在2004年,網絡還沒普及的年代,就有一位"小網紅"火了。當年年僅8歲的他,卻已經成為了當地的小網紅了。因為波利斯卡從小就一直告訴他的父母,自己是來自火星,只是經過一場災難後,火星的大氣層消磨殆盡了,他不得不獨自駕駛宇宙飛船來到地球,並在地球出生。
  • 21歲男孩自稱來自火星,在地球重生後向人們述說火星生活
    鮑裡斯Kipriyanovich「Boriska」,是一個出生在俄羅斯的伏爾加格勒的21歲的男生,他一直對外宣稱自己曾在火星上生活,直到一場核戰爭破壞了火星上的所有生命
  • 火星載人登陸的最大困境:為何人類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
    但是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依舊不能逃避一個老問題:重力與能源的束縛,我們想獲得更大的推力,就要用更多的燃料,想要更多的燃料就會讓飛船越重。在這種情況下,單程飛行往往很簡單,返程飛行卻無比艱難。雖然上世紀我們就實現了往返月球的壯舉,但是到今天,我們依舊沒辦法往返火星,這其中面臨很多困難,主要就是這幾個方面。
  • 「天問一號」的目標火星,是地球的表親還是母親?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幾乎可以肯定:如果在40億年前有一艘飛船著陸在火星上,它的樣貌與運作方式很可能和地球很像—不過當然是指剛要開始孕育最原始生命的地球。我們知道兩顆行星形成的時間差不多,都在45億年前,而且兩者都位於我們太陽系的宜居帶,不太熱也不太冷,有著可以維持液態水存在的溫度。
  • 40億年前,古代火星比地球更適合居住,地球生命來源於火星嗎?
    40億年前,火星表面擁有河流、湖泊甚至是海洋,一些天體學家認為古代火星或許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甚至地球生命就是從火星移民而來。火星40億年前開始「死亡」?火星發生劇變的起點,就是火星失去全球磁場的時候。
  • 做好這些事情,老了後沒老人味!
    做好這些事情,老了後沒老人味!■為什麼年紀大多數有老年臭?日常生活中,這種老年臭其實本身是無法聞到的,就像是經常抽菸的朋友經常聞不到身上的煙味,別人卻能夠明顯聞到,而老年臭也是如此,而這種被稱之為是老年臭的味道,其實早在我們30歲的時候就會出現,而這種味道並非是老年人的專利。
  • 30億年前含水量巨大的火星為何乾涸?
    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在宇宙當中只不過是一個非常渺小的存在,小的可以忽略不計。宇宙非常的大,浩瀚無際。目前我們科學家所能探測到的範圍是大概91億光年。然而聽起來數字非常的龐大,但是卻還沒有達到整個宇宙的1%。由此可見,我們人類在宇宙面前是多麼渺小的存在,就像塵埃一樣。
  • 科學家猜測火星在30億年就已經冷卻了,未來還有救嗎?
    火星之所以叫火星,是因為古時候人們看到火星是紅色的,就像火焰一樣。又加上火星在天空中的運行軌跡飄忽不定,古人很困惑,火星又叫「熒惑」。等到我們看清了火星的真正面目之後,才發現火星即荒涼又寒冷。科學家猜測,火星的內核在30億年就已經冷卻了,就像失去活力的心臟,已經不再有磁場生成。這讓它的大氣層暴露在太陽風下,被吹颳得稀薄又寒冷,讓它成為了一顆沙漠行星。
  • 瘋狂的人生:9歲橫掃圖書館 12歲立志殖民火星,如今離夢想更近
    馬斯克是個發明家、科技怪人、全世界最會燒錢的創業家;spaceX是他的私人火箭發射公司;特斯拉是他的電動跑車品牌;獵鷹重型火箭是地球上最強大的重載火箭,更是地球上現役太空飛行器之最。「獵鷹9號」12歲時馬斯克就立下雄心壯志的野心,30歲努力實現這個夢想
  • 宇宙多老了?最新估計是137.7億歲
    宇宙多老了?最新估計是137.7億歲科技日報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劉霞)宇宙年齡究竟幾何?這一問題一直讓科學家們爭論不休。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對宇宙中最古老的光進行了重新觀測,得到的觀測結果,再加上一些宇宙幾何學方面的計算,他們給出了宇宙的最新年齡:137.7億歲,誤差不超過4000萬歲。宇宙的具體年齡一直飽受爭議,藉助不同觀測方法,科學家們給出了不同的年齡數值:138億歲、114億歲……但都未獲得廣泛認可。
  • 什麼是火星隕石,火星隕石是怎麼到達地球的?
    大家都知道,太空中存在著大量的小行星或固體碎塊,當它們被地球引力捕獲,將變成流星墜入大氣層。大部分的流星都會在到達地球表面之前燃燒殆盡。但是也有個別例外,沒燃燒完的殘骸墜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隕石。地球上拍攝的英仙座流星雨,大部分流星體是如沙礫般大小的固體碎片,進入大氣層後會燃燒殆盡目前,地球上已經被收錄編號的隕石多達7萬多塊,其中有200多塊是火星隕石。那麼這些隕石是怎麼被判定來自火星的呢?
  • 為什麼有人都70多歲了也沒長斑?
    人老了,身上會長出密密麻麻的褐色斑塊,特別是手上和臉上,斑又多又明顯,難看又顯老。這些密密麻麻的褐色斑塊,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斑。老年斑是一種良性的皮膚問題,好發於50歲後的人身上。坦白說,已經長出的老年斑,很難去除,但也不是完全沒可能。隨著年齡的增加,皮膚氧化程度加深,人體內的垃圾會變多。再加上很多人不注意保養,內分泌失調,體內的黑色素大量的聚集在皮下,皮膚上就會形成斑塊,就是老年斑。
  • 地球生命起源於火星?
    首先,當今世界上的硼酸鹽礦物全是在較年輕的巖層中找到的,直到距今大約30億年前,硼酸鹽在地表的富集程度才足以啟動生命起源的進程,這比地球生命的出現,在時間上晚了近10億年,而在那之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硼酸鹽足夠富集。其次,像死亡谷那樣乾燥酷熱的環境,在早期地球上真的很普遍嗎?放在10年前,也許所有人都會覺得這不是個問題。
  •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1.46億公裡外傳回的圖像,一目了然!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外星人,1.46億公裡外傳回的圖像 ,一目了然!人類作為一種貪婪的生物,絕不滿足於地球上僅限的資源,所以把更多的目光投放到了其他的星球上,希望在這裡可以找到更多的資源。更是為了可以找到另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83歲《火星救援》的老導演,又拍了一部9分科幻神劇,世界觀恢弘
    80多歲的時候你大概會在做什麼?反正我已經選好了跳舞的廣場,當然,前提是那個時候還有力氣「蹦躂」。然而,就在最近,一位83歲高齡的老爺子,不僅有力氣「蹦躂」,還拍出了一部豆瓣9.1分的科幻神劇《異星災變》,他就是英國傳奇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