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猜測火星在30億年就已經冷卻了,未來還有救嗎?

2020-12-05 菜葉科普

有時候人們對五大行星的命名感到困惑。火星之所以叫火星,是因為古時候人們看到火星是紅色的,就像火焰一樣。又加上火星在天空中的運行軌跡飄忽不定,古人很困惑,火星又叫「熒惑」。等到我們看清了火星的真正面目之後,才發現火星即荒涼又寒冷。

科學家猜測,火星的內核在30億年就已經冷卻了,就像失去活力的心臟,已經不再有磁場生成。這讓它的大氣層暴露在太陽風下,被吹颳得稀薄又寒冷,讓它成為了一顆沙漠行星。

大家有沒有發現,同樣是100℃的開水,倒進一個杯子裡和倒進一把水壺裡面,那麼杯子裡的水冷卻的比較快一些。火星在形成之初的確也熱過。那時候的火星和地球的初期一樣都處於熔融的高溫狀態。然而火星的質量比較小,質量只有地球的九分之一。

因此,火星先於地球冷卻了下來。當地球上到處還流淌著巖漿的時候,火星表面已經冷卻形成了大面積的海洋。那時候的火星環境比當時的地球更適合生命的出現。當時火星是很可能出現了生命的。這也是科學家對火星比較痴迷的一個原因。

有科學家認為在早期火星被其他天體撞擊導致巖漿外露,內核熱量大量散失!這導致火星內核溫度進一步下降!結果就是液態金屬內核逐漸固化後,磁場消失而無法保護大氣層,被太陽風逐漸剝離,生態惡化!大氣層逐漸消失後溫室效應幾近為零,火星走向了極寒!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阿爾卡尼·哈梅德認為:40億年前的火星和地球一樣還是有磁場的,不久後一顆距離火星10萬千米的小行星撞擊使它固態的內核與其外層的液態金屬對流逐漸減弱,使得火星內核熔化。

現在的火星,大氣組成基本上只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層卻也是很稀薄的,所以導致了火星表面寒冷異常。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火星沒有磁場,沒有磁場那麼火星就保不住大氣層,在太陽風的剝離作用下,火星僅有的一點大氣被慢慢抽離,越來越稀薄,導致了火星表面溫度越來越低,水分一部分喪失到外太空,一部分凝結成固態,火星表面再也難以孕育生命。

火星再冷卻會產生海洋、大氣嗎?

不會!因為火星需要的不是更寒冷,因為現在的極寒已經將水甚至二氧化碳封凍於兩極!只有升高溫度才能將這些固體轉換成對火星起到積極作用!要求也很簡單,升高火星溫度才可以!而要升高溫度最好讓火星兩極的二氧化碳融化產生溫室效應!而這就成了死結,也許只能求助於近地軌道上的超級大鏡子,反射陽光,釋放火星二氧化碳!

火星還有救嗎?

NASA等一些機構已經提出了火星改造計劃,準備在火星上採取各種措施對火星改造。

要想讓火星成為宜居的第二地球,就要恢復它的磁場。讓它原來熔化的液態金屬內核重新凝固,消失了30多億年的磁場就會再次出現。

只要恢復了磁場,火星原有的大氣層、河流、湖泊何愁不得?只是要恢復它的磁場並不那麼容易,或許建造火星太空站更為簡單易行。

包括製造溫室氣體提升火星溫度,融化地下冰凍水,播撒地球經過基因改造適應火星生長的植物種子,經過千年甚至萬年的改造,將火星改造成為地球的姊妹星球,成為人類宜居之地,並開始火星殖民。

相關焦點

  • 40億年前,古代火星比地球更適合居住,地球生命來源於火星嗎?
    40億年前,火星表面擁有河流、湖泊甚至是海洋,一些天體學家認為古代火星或許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甚至地球生命就是從火星移民而來。火星40億年前開始「死亡」?火星發生劇變的起點,就是火星失去全球磁場的時候。
  • 地球地核會像火星一樣冷卻嗎?冷卻之後會造成怎麼樣的後果?
    再來說火星,火星又是另外的一個恐怖的世界,它比地球上的沙漠戈壁灘還要荒蕪,整個星球上除了灰塵就是巖石,大氣幾乎沒有,可能只有在兩級擁有少量的冰,火星的地質活動完全停止了,地核冷卻了,所以也沒有磁場。如果我們地球今後會不會也跟火星一樣地核冷卻呢?地核冷卻之後的地球是會變成金星還是火星呢?
  • 火星已經開始冷卻,大氣層在不斷流失,地球或將迎來同樣結局
    根據科學家最近對於火星的觀察,火星的內核已經開始冷卻了,而且即將冷卻完成,最為直接的現象就是火星的大氣層正在消失,以及火星的大氣層內地表附近的其他也正在慢慢消失,這一切都是火星的內核冷卻造成的,火星將會成為一顆沒有大氣層以及沒有空氣的星球。
  • 火星出現人為刻畫石板?專家:可能在30億年前,這裡一片燦爛文
    文/行走天涯火星上出現人為刻畫石板?專家:30億年前的火星,可能一片繁華就目前而言,地球是人類唯一能夠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唯一存在文明的星球,雖然科學家猜測宇宙中的文明應該是遍布的,因為宇宙非常的浩瀚,宇宙中擁有著數不清的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甚至有很多星球的宜居程度比地球還要優越。既然宇宙中能夠誕生人類文明,就一定能夠存在其他的文明。
  • 沒做好保溼,火星的樣貌,比地球老了30多億歲
    不過NASA靠著想像畫出了有海洋的火星的模樣↓有海洋存在的火星想像圖 圖/NASA四、火星上的水為何消失?火星上水量充沛的年代離現在已經很遙遠了,科學家們估計,火星上的水大約從41億年前就開始出現,到大約37億年前,水量達到頂峰。但是到大約30億年前,火星上的水分逐漸減少,成為如今我們看到的荒蕪模樣。
  • 30億年前含水量巨大的火星為何乾涸?
    在宇宙裡面數不勝數的星球都存在海洋,但是也有的星球上的海洋存在了幾十億年,但是因為某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最後還是乾涸了。火星便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根據科學家們分析,大約在30億年以前,火星上曾經有一片面積非常大的海洋,甚至超過了北冰洋。整個海洋的面積大概佔了星體面積的五分之四,但是現在探測火星卻沒有了海洋的足跡,再也無法找到。
  • 火星男孩說出了利莫裡亞文明的消失,猜測未來守護者在中國出現!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2004年出現了一位7歲的小男孩,這位來自俄羅斯的小男孩,擁有豐富的天文知識,說出了利莫裡亞大陸的消失和關於2020年的預言,這位小男孩口中所說的預言成真了嗎?利莫裡亞文明的消失2004年一位小男孩突然在網絡上爆火,當時他年僅7歲,接受了各大媒體的訪談,並且他聲稱自己看到利莫裡亞大陸的興起到衰落,他全都經歷過,這讓科學家相信了火星男孩話語,畢竟在地球上,即使是知識淵博的老師,不一定會知道利莫裡亞文明的存在,當時這位年僅7歲的小男孩,卻說出了利莫裡亞文明。
  • 火星有可能就是一顆荒蕪的行星嗎?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呢?您可能會有疑問,火星有沒有生命這件事情很燒腦嗎?無非就是有或者沒有。有時答案簡單的問題回答起來卻並不一定簡單,比如當你的女朋友問你:「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呢?」雖然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先救媽媽和先救女朋友兩種結果,但其中蘊含的可能性卻遠超想像,不然這個問題也就不會成為千古難題了。
  • 從地核冷卻到火星移民
    地核一旦冷卻下來,地球的磁場將會隨之消失,而磁場是我們免遭太陽風侵襲的防護罩。可以說,沒有了磁場,生命就無法存活下來。 我們的鄰居火星,就在39億年前因為核心冷卻,導致磁場消失。原本有著河流和海洋的星球,變成了今天的荒涼世界。
  • 你怕了嗎?科學家模擬地球未來500年,中國殖民火星,110億人口,大...
    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出了在如今發展模式下,500年內地球會發生的各種變化,可謂觸摸驚心,細思極恐!現在是2100年,地球溫度比2017年上升了2.5攝氏度,上百種物種慘遭塗炭。在夏季,非洲,南美洲和印度的部分地區平均溫度超過的45℃,每年數千人死於缺水,高溫環境。
  • 火星文明真實存在?專家發現人為刻畫石板,30億年前或有火星人
    科學家還盯上了火星,因為火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又處於宜居帶中,環境與地球又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科學家對火星文明也是充滿了好奇。 這些年來科學家對於火星的探索也沒有停下過腳步,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的存在
  • 火星文明真實存在?專家發現人為刻畫石板,30億年前或有火星人!
    很早以前人類就猜想在宇宙中是存在外星文明的,為了探索外星文明,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於外太空的探索也是源源不斷的。科學家還盯上了火星,因為火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又處於宜居帶中,環境與地球又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科學家對火星文明也是充滿了好奇。
  • 除火星外,太陽系內還有一顆宜居星球,科學家稱或有流淌的湖水
    文/行走天涯除火星之外,太陽系內還有一顆宜居星球,科學家稱或有流淌的湖水一直以來人類都很想找到一個可以替代地球的星球,因為地球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且隨著人類在地球上不斷的開採資源,使得地球已經逐漸的變成了一顆可能在未來就不太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了,那如果人類不早也不未雨綢繆的話
  • 火星和木星之間其實還有一顆行星,只是在4億年前爆炸了?
    文/行走天涯 火星和木星之間其實還有一顆行星,只是在4億年前爆炸了? 眾所周知的是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組成,起初的時候是九大行星,但是冥王星由於距離太陽非常遙遠的緣故,最終被除名,在太陽系內幾大行星之列,於是就變成了現如今的八大行星,但是在4億年之前,科學家卻表示太陽系真的有九大行星組成,不過多餘的那顆星球卻並非是冥王星!
  • 40億年前的火星可能也是海洋世界,為什麼如今變成了沙漠行星?
    另一個原因則是火星的表面環境遠沒有金星那麼惡劣,探測器不僅能夠在軌道上進行觀測,而且還能夠在火星上著陸進行移動探測。火星紅色的外表也是有著不一般的風採,科學家想要搞清楚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於是科學家大量猜測,40億年前的火星有可能也是和地球一樣,是一顆美麗的生態星球,表面在海洋,也誕生了生命。如果火星在40億年前是一個海洋世界,為什麼如今卻變成了沙漠行星?是什麼樣的災難造成了這一切?最初的時候,科學家猜想可能是小行星撞擊火星引發了生態劇變,才讓海洋消失,生命滅絕。可是經過研究思考之後,這種可能性被排除了。
  • 18億像素的火星照片長什麼樣?網友:這就是地球的未來!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能夠踏上距離我們38萬公裡遠的月球表面了,隨著人類邁向太空步伐,我們也開始看到了除了地球家園以外的景象。18億像素的火星照片,是人類迄今為止擁有的最清晰最大的火星照片,它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火星大陸。
  • 如果火星沒有變成沙漠行星,火星文明出世,能和人類和平相處嗎?
    由此,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大約40億年前,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是美麗的生態星球,表面的海洋遍布全球,並且還有生命的存在。並且火星由於離太陽更遠一些,所以早期冷卻的時間比地球更早一些,更早的冷卻讓火星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開始凝結形成降雨在火星表面匯集成了海洋,並且誕生了早期的原始生命。
  • 18億像素的火星照片長什麼樣?網友:這就是地球的未來
    在你的心中或許像小編一般,也一直埋藏著一個夢想,就是希望在未來能夠體驗一回星際旅行,到地球之外的世界去走走看看,就像我們平時旅遊度假一樣。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能夠踏上距離我們38萬公裡遠的月球表面了,隨著人類邁向太空步伐,我們也開始看到了除了地球家園以外的景象。
  • 30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的?科學家終於有了答案!
    地球曾經是一個「水世界」近日,來自地殼古老部分的證據表明,大約30億年前,地球曾經是一個水世界。如果這是真的,那就意味著科學家需要重新考慮關於系外行星和宜居性的一些理論,甚至還需要重新考慮他們對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理解。
  • 2028年人類將嘗試登陸火星,你知道火星上的日食是什麼樣的嗎?
    2、火星也有四季變化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2.28億公裡,雖然與地球一樣也有一年四季之分,但接收到的光照比較弱平均溫度只有-55℃,所以火星大多數時候是一個比較寒冷的世界,在冬季的時候最低溫度能降到-133℃,而赤道附近夏季的最高溫度能接近30℃,如果火星有足夠多的溫室氣體是能變成與地球相似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