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年人類將嘗試登陸火星,你知道火星上的日食是什麼樣的嗎?

2021-01-21 痴狂科學

火星很快就要迎來三枚探測器同時造訪,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將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人類發射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水手4號」,從那時開始人們才開始對這顆古人口中的「熒惑星」有所了解,那麼火星到底是一顆什麼樣的行星呢?下面來看看一組關於火星的知識。

1、宇宙中的小天體

火星雖然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便其質量即便在太陽系裡也是一顆較小的天體,地球的直徑大約有12756公裡,而火星的直徑只有6794公裡,僅比水星的4880公裡稍大一圈,事實上科學家發現的系外巖石行星很少有比地球更小的,這說明火星即便在宇宙中也屬於小型天體,由於火星的引力也太小導致丟失了絕大部分的大氣層,科學家認為火星的質量太小並不適合人類長期生存。

2、火星也有四季變化

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2.28億公裡,雖然與地球一樣也有一年四季之分,但接收到的光照比較弱平均溫度只有-55℃,所以火星大多數時候是一個比較寒冷的世界,在冬季的時候最低溫度能降到-133℃,而赤道附近夏季的最高溫度能接近30℃,如果火星有足夠多的溫室氣體是能變成與地球相似的環境。

3、 太陽系最大的火山群

在火星的表面有許多大型死火山,其中奧林匹斯火山是整個太陽系規模最大的死火山,說明火星在遠古時期曾有非常活躍的地質運動,奧林匹斯火山有21公裡高几乎是三個珠峰的高度,在太空中甚至能看到火山的頂部已經到達了大氣層的邊緣,而科學家並不清楚火星為什麼會形成規模如此誇張的火山,不過有觀點認為正是這座火山持續噴發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導致了火星的核心逐漸冷卻而失去磁場。

4、不可思議的水手峽谷

火星上不僅有規模龐大的火山群還有太陽系最大的峽谷,長達4500多公裡的水手峽谷如同一道深深的傷痕出現在火星表面,而地球上最大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也不過才446公裡,對於水手峽谷的形成一直存在爭議,因為水手峽谷是在一片平整的地帶出現的,看起來並不像是由地質運動形成的,有人認為這道峽谷像是被某個巨大的尖銳硬物劃出來的。

5、兩顆命運不同的衛星

火星有兩顆小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有趣的是火衛一是太陽系中最靠近主星運行的衛星,最靠近火星的時候距離僅有6000公裡,每天能完成三次環繞火星,而且火衛一的運行軌道存在下降趨勢,科學家認為火衛一最終會墜落在火星表面。

而火衛二的運行情況則完全相反,它是太陽系質量最小的衛星又在遠離火星的位置上運行,科學家發現火衛二正在逐漸遠離火星,火衛二最終會徹底脫離火星引力的束縛成為流浪天體,科學家認為火星在遠古時期被一枚天體撞擊後產生了這兩顆衛星,按照目前的運行情況來看火星最終會失去這兩顆衛星。

6、火星是生鏽的化石行星

火星之所以是一顆紅色的星球,是因為土壤中大量的鐵物質被氧化後的效果,導致這顆行星在大氣中呈紅色,不過根據歐空局最新公布的火星全圖來看,火星的兩極區域呈現黑色也是大量的氧化物覆蓋導致的,這也是人們認為火星曾出現過高等文明的原因,只不過目前的火星就是一顆生了鏽的化石行星。

7、火星磁場消失的原因不明

有證據表明火星在二十億年前是與地球類似的宜居行星,而且當時大氣層的密度也遠超過現在,因為火星在那時也是一顆有磁場保護的行星,然而未知的原因磁場突然消失才導致火星變成現在的樣子,關於火星磁場消失的原因有多種說法,有認為是遭遇大型天體撞擊導致消失的,也有認為是表面大型火山持續噴發的後果,不管是哪種原因火星在有磁場的時候確實是人類的宜居行星。

8、最像地球的行星

由火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環境來看,火星有許多地方確實很接近地球,尤其是火星的天空也會出現類似地球的雲層,每當夏季溫度上升以後火星的天空就會出現大面積的片狀雲,只不過這是由二氧化碳在高空凝結而成的。

而且火星也是除地球外第二個能看到日食的巖石行星,當然是由火衛一從太陽面前經過形成的場景,由於火衛一的質量太小只能遮住一小部分太陽,這也是人類首次看到其它星球上的日食。

雖然火星也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但環境卻與地球有很大的區別,NASA制定了2028年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未來將在火星打造人類的居住地,這意味著火星將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那麼你期待到火星上居住嗎?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稱2年後嘗試不載人火星飛行 4-6年人類登陸火星
    來源:澎湃新聞馬斯克稱2年後嘗試不載人火星飛行,4-6年人類登陸火星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綜合報導SpaceX將在2年後嘗試不載人火星飛行,4-6年完成人類火星登陸當地時間12月1日,馬斯克在德國柏林的一個網絡頒獎典禮上說,「我們想在2年後向那裡發射不載人太空飛行器。」而載人著陸火星的目標「從現在起大約6年」可實現,他表示,如果運氣好的話,可能只需要4年登陸火星。地球有時候在追趕火星,有時候又在遠離火星,大約每26個月會相遇一次。
  • 人類會在未來五十年內登陸火星嗎?
    在未來的50年裡,我們會登陸火星嗎?,我們會登陸火星嗎?火星被快速探索和殖民的命運可能取決於特斯拉的新卡車在2018年是否暢銷!(好吧,也許財務狀況不那麼微妙,但你明白就好) 所以:五十年後,埃隆·馬斯克會將人類送上火星,或者在這次嘗試中死亡或者破產。如果SpaceX一切順利,他們將在10年或12年內向這顆紅色星球上送上第一批人類……但是有很多事情可能會導致計劃推遲。
  • 英國科學家:「毅力號」若能登上火星,人類將在幾十年內登陸火星
    日前,一名來自於英國的科學家在8月2日的英國《每日電訊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認為「毅力號」或許可以幫助人類在本世紀內成功登上火星,你信嗎?研究者表示,「MOXIE」是製造氧氣的,我們都知道,火星表面非常的荒涼,而且大氣稀薄,不過,「MOXIE」卻可以將火星上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
  • 英國科學家:「毅力號」若能登上火星,人類將在幾十年內登陸火星
    在今年7月份,伴隨著26個月一次的「火星窗口期」再次抵達地球,新一輪的火星探測計劃也紛紛展開。在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陸續順利升空後,美國的「毅力號」在7月30日也發射成功。日前,一名來自於英國的科學家在8月2日的英國《每日電訊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認為「毅力號」或許可以幫助人類在本世紀內成功登上火星,你信嗎?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火星任務》20年前的口碑慘案如何發生的,這部影片是不是真的被低估了?這20年裡,人類在影視劇和現實中火星探險做了哪些嘗試。2030年,人類真的可以登陸火星嗎?  話說回來,《火星任務》預計人類在2020年登上火星,這倒是明顯高估了人類。  近年來影片在IMDb上的評分從最初的4.8分攀升到現在的5.7,那最初的口碑災難是怎麼來的呢,北美影評人當初為何如此「痛恨」這部影片,問題就出在前文所說的,《火星任務》將《2001太空漫遊》和《阿波羅13號》融合起來的想法被識破了。
  • 上九天摘星!又一個人類首次將在我國誕生:火星採樣返回
    早在阿波羅載人登月時代人們就夢想著早日實現載人登陸更加遙遠的火星,一旦成功人類將成為「多星球物種」。載人登火星與載人登月一樣都需要驗證一系列關鍵技術,比如,中國載人登月前將通過今年發射的「嫦娥五號」驗證包括月面起飛、月球軌道對接、月地軌道轉移等一系列工程難題,載人登陸火星同樣需要「火星版嫦娥五號」。
  • 人類真有可能在2030年實現登陸火星的夢想嗎?
    目前,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罕見地全票通過此次法案,這意味著人類有望在本世紀30年代實現載人登陸火星表面的目標。其中,這項法案突出了「獵戶」深太空飛船的重要性。目前該飛船仍在研製之中,旨在攜載人類進入太空,其攜載人數將超過任何太空飛船。
  • 2024年載人登月或延期?新法案或改變時間表,將研究載人登陸火星
    時至今日,我們人類再次提到要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其中一個項目就是美國航天局NASA計劃在2024年實施「阿爾忒彌斯」,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並著手打造月球軌道空間站,為未來載人登陸火星做準備。雖然,新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等設備的研製工作出現了延誤,但是總體還是取得了進展,運載火箭的核心級已完成組裝,準備測試。
  • 火星載人登陸的最大困境:為何人類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
    其實按照現有的技術來說,我們前往火星雖然花費巨大,但是在技術上是沒有難度的。可是現在的困難不是去火星,而是返回地球。載人登陸火星後,就再也不能回來了,你還願意去火星嗎?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很多,更大推力的火箭,更精密可靠的控制系統,這些我們必須承認。
  • 人類如何登陸火星?登陸火星的方法,步驟及意義
    我們所需要的科學知識和技術,能夠讓人類探索火星得以實現,這些科技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如何真正實現登陸火星,還需要將這些科技整合,並且結合目前火星探測器得到的數據資料,整合為一套合理的方案,並先在地球模擬實驗。
  • 中國將於2020年登陸火星,我們離火星移民還有多遠?
    7月8日,在山東舉辦的2019軟體定義衛星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報告中透露:中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
  • 馬斯克正式公布火星登陸計劃 將在2024年送人上火星
    人類的下一站真的是火星嗎?對於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來說是這樣的,這一點從他近日公布的火星登陸計劃就能夠看出來。近日,馬斯克透露了其殖民火星的時間表,引發了全球網友的關注。SpaceX計劃在2024年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2050年之前建立一個可以自我維護的人類殖民城市。
  • 登陸火星:火星載人登陸困難重重!科學家認為火星是人類的希望!
    神秘未知的火星星球我們人類早期於1969年就實現了登陸月球,時隔已過去51年了,載人登陸「火星」至今還是紙上談兵,並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真正擁有這項科學技術。這項「航天科技」問題逐漸向我們人類的科學家們招手,為什麼登陸「火星」這麼難?
  • 殖民火星在望?馬斯克:將建造火星基地,但你可能會死
    據《每日星報》9月3日報導,「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周一(1日)的火星峰會會議上提及「前往火星的星艦(Starship)」研發進度,並表示登陸火星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是在火星建立根據地。而在其殖民火星計劃中,建造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基地α(Mars Base Alpha)」非常重要,但最大的障礙將是等待定居者的潛在危險。
  • 殖民火星在望?馬斯克:將建造火星基地,但你可能會死!
    而在其殖民火星計劃中,建造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基地α(Mars Base Alpha)」非常重要,但最大的障礙將是等待定居者的潛在危險。若有關注馬斯克的Space X相關動態的話,估計都知道Space X已研發了新一代的火星運輸船——星艦(Starship,以前稱為BFR)。
  • 你好火星,我們將進入你的身體內部!美國NASA洞察號登陸火星
    下降的塵埃掩蓋了大部分場景,但仍然可以看出一塊小石頭、探測器的一隻腳以及地平線上的天空。預計未來幾天將拍攝更好的照片。洞察號登陸火星後很快發回了第一張照片。著陸時發生了什麼?跟之前在火星上的所有登陸嘗試一樣,洞察號的登陸也很驚險。這是2012年以來的首次嘗試。
  • NASA的火星直升機怎麼登陸火星?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是一位重約1025公斤的機器人科學家。探測器的天體生物學任務將尋找火星上微生物生活的跡象。此外將探索火星的氣候和地質特徵並收集樣本在將來帶回地球,為人類探索火星鋪平道路。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7月20日至8月20日的其中一天發射,並將於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的Jezero隕石坑著陸。
  • 火星上竟然也有空氣,探測器已經登陸,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科學家曾表明:在40億年前太陽系中存在3顆不一樣的「地球」!當這一消息曝出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難以置信,有的甚至認為科學家想找到另外的「地球」而瘋魔了,那事實究竟如何呢?作為其中之一的火星竟然有空氣存在,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 科學家在火星上的6個重要發現,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外星世界
    近日NASA公布了一張由「好奇號」探測器發回來的自拍照,這張照片中能看到探測器正在一個小坡上面,全身落滿了火星上的塵土,不過目前「好奇號」的運行狀態比較正常,可以說是NASA最成功的火星探測器,人類對火星已經探測了四十年的時間,探測器傳回的火星照片讓人們了解到了一個真正的外星世界,下面來看看至今為止科學家在火星上到底有哪些重大的發現。
  • 中國計劃2021年登陸火星 專家:未來人類或移居火星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昨天,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衛星專家葉培建委員透露:中國準備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2021年登陸火星。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那麼,我們上火星的目的是什麼?登上火星與登月又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