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高血糖如何引起血管損傷

2020-11-23 生物谷

2019年6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我們人體的血管細胞處理葡萄糖的機制在糖尿病發病過程中變得不受控制。這種紊亂可能與血栓和炎症的形成有關。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進一步的研究結果可以幫助確定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引起器官損害的新方法。

該研究探討了正常和高濃度糖葡萄糖對人體血管內皮細胞的影響。通過增加培養基中葡萄糖的濃度,研究人員模擬了高血糖對這類細胞的影響。研究人員證實,高濃度葡萄糖可以增加內皮細胞的葡萄糖代謝。他們首次發現己糖激酶-2(HK2),在高葡萄糖濃度下降解更慢,從而代謝比正常更多的葡萄糖。增加的葡萄糖代謝是高血糖症中內皮細胞代謝功能障礙的驅動因素。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他們還發現HK2效應是增加反應性葡萄糖衍生物質甲基乙二醛(MG)形成的主要機制,已知其在糖尿病中增加並且與血細胞,腎臟,視網膜和手臂和腿部神經的損傷有關。糖尿病 - 所謂的糖尿病血管併發症。

MG結合併修飾蛋白質,導致它們錯誤摺疊。當未摺疊的蛋白質過多時,它會引起炎症反應並且血凝塊形成的風險增加。這些過程導致涉及糖尿病血管併發症發展的血管損傷。

來自華威醫學院的Naila Rabbani博士說:「糖尿病患者對高糖濃度損害的相關機制仍然知之甚少,我們的研究為理解這些機制提供了一步。(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How blood vessel damage from high glucose concentrations unfolds

相關焦點

  • 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竟有這麼多危害要小心
    那麼,高血糖的危害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人血糖高,可以患急性併發症如感染、高深昏迷、酮症酸中毒等危及生命,可患大血管併發症:冠心病、心梗、腦梗、腦卒中。可患動脈硬化、高血壓等血管病變,可患微血管病變,如眼、腎、神經、皮膚等病變1、導致機體脫水及高滲性昏迷高血糖致使大量葡萄糖隨尿排洩,引起滲透性利尿,導致機體脫水。
  • 高血糖的危害,高血糖這10大危害一定要知道
    因為生活水平提高的關係,不少人攝入大量含糖食物,也因此誘發高血糖等疾病。高血糖多見於中老年群體。然而,高血糖對人的日常生活構成較多影響。高血糖形成因素與飲食、遺傳、環境等方面有關,具體的治療方案以藥物控制為主。
  • 高血糖怎麼調理 掌握這些方法就夠了
    高血糖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相信大家的身邊有不少人都有高血糖的問題,特別是中老年人,得高血糖的概率比較大。那麼如果患上了高血糖,平時在生活當中應該如何調理呢?今天的文章就來為大家介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糖尿病人怎麼改善血管併發症?研究發現人參三七川芎提取物有益
    現在我國有超過1億的糖尿病患者,但是高血糖不可怕,糖尿病的血管併發症才是最大危害,絕大部分糖尿病人的最終死因是心腦血管疾病。因此,需要儘早進行預防改善,促進血管的健康。怎麼改善糖尿病人血管健康呢?中藥經過數千年的臨床應用,其實有很多研究價值,副作用也比較小,特別是活血益氣的中藥。
  • 人體的血管是一個大系統
    人體血管是個大系統,發生病變也不會在一處。因此,保證人體血管的健康,才能保證人體心腦的健康。頸動脈是檢查血管健康與否的窗口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的血管是否健康呢?人體血管是一個整體,通過觀察某一個區域的血管,可推斷出人體整個血管系統的健康狀況,並大致評估出患某些疾病的風險水平。體檢時常通過頸動脈超聲來檢測血管的健康狀況。
  • 血管斑塊會脫落嗎?如何預防?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先說答案,斑塊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懸在血管腔內,並不會隨著血流的衝擊而脫落,但是過大的、不穩定的斑塊確實會出現破裂,斑塊破裂後血液中的血小板、纖維蛋白以及其他凝血因子就會在這裡聚集,形成小血栓,小血栓是會因為血流衝擊而脫落的,因此導致相應器官梗塞,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腦梗塞、心肌梗死、下肢動脈栓塞等。想要知道如何預防,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斑塊是如何形成的?
  • 全身無力 可能是高血糖疾病來襲
    高血糖是現在比較常見在一款疾病,那麼你知道高血糖有哪些危害?不能吃什麼食物?高血糖這個病相信多數人都是聽說過的,不少身體比較肥胖的人都會有高血糖。高血糖的危害是什麼?這個病看似常見,實際上危害很大,如果不注意控制,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 該如何降甘油三酯,減少血管損傷?
    當進食大量脂肪類、尤其是動物脂肪食品後,可測得體內甘油三酯水平明顯升高;而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細的糧食進入體內後,則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從而會引起甘油三酯的升高。甘油三酯有哪些危害呢?
  • 血管的「清潔員」被發現,經常吃點,血管或會比較健康
    導語:人體內會因為血液中的垃圾堆積從而產生血管損傷。不僅是中老年人存在血管問題,很多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患者也會因為慢性疾病,影響血管內有雜質堆積,形成血栓,從而誘發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如果能夠清除血管內的垃圾,或許能夠保護血管,預防疾病。
  • 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如何導致血管疾病-糖尿病,血管,PKA ——快科技...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的一個健康科學家和醫生團隊發現,糖尿病與其主要併發症之一血管變窄之間存在著細胞聯繫,這會增加一些嚴重影響健康狀況的風險,包括心臟病和中風。
  • 及時補充一氧化氮,別讓血管堵了才來後悔
    40歲時,人體一氧化氮分泌量嚴重不足的人,可能會產生明顯的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症狀。所以,從30歲開始,就因為身體補充適量的一氧化氮。那麼,一氧化氮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呢?又如何來獲得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高血糖別擔心,日常中多吃6類,遠離4類,糖尿病或許會繞道走
    高血糖已成為中老年一種常見、多發的慢性疾病,且很難徹底根治。血糖高吃什麼好?是高血糖患者們最想要知道的答案,因為高血糖患者都知道降血糖先得有一個合理健康的飲食,那麼吃什麼可以降血糖?高血糖別擔心,在日常生活中儘量多吃這5類食物,遠離這四種食物或助你降低血糖,遠離糖尿病。
  • 30歲女子高血糖2年,酮症離世,醫生:愚蠢!生活中的一種水少喝
    王女士昨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突然感覺到一陣的噁心,嘔吐的感覺,甚至還伴隨著渾身乏力以及呼吸困難的症狀,最後暈在了地上,家人們聞聲趕來,看見王女士暈倒急忙打了120送去了醫院,最後宣布搶救無效去世了,醫檢結果是因為酮症引起的急性死亡,醫生在和家屬的交談之後,發現了王女士去世的主要原因。30歲大姐高血糖2年,酮症離世,醫生:愚蠢!
  • 【突破】抑制一種與痴呆相關的酶,或可逆轉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損傷
    英國一流頂尖大學利茲大學和鄧迪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項新突破,發現開發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藥物,可以重新用於預防甚至逆轉肥胖或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的血管損傷。該發現發表在《臨床研究雜誌》上,是八年來他們開展這項研究的最高成果。BACE1(β-分泌酶1),又稱為澱粉蛋白前β-分解酶1。
  • 長了頸動脈斑塊每天一杯洋蔥泡酒,能軟化斑塊防止脫落堵血管嗎?
    可能有人會說,那為什麼有血管斑塊的人又會因斑塊而導致血管梗塞性疾病呢?這又如何解釋呢?這就需要了解什麼是斑塊?斑塊是一種血管病變,是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後其中的粥狀態脂質物集結成團,向血管管腔內凸起,就像血管內表面上長了一個「疙瘩」,所以形象地稱為斑塊。
  • sci投稿如何避免認定抄襲
    投稿發表sci,作者寧願文章被拒稿,也不願意被期刊認定為抄襲。抄襲屬於學術不端行為,會給自己以及單位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是每位作者都應該盡力避免的。那麼,sci投稿如何避免認定抄襲?sci投稿避免認定抄襲的方法,有多種,知實學術在本文主要介紹三種,分別是查重率、引用和翻譯。
  • 醫生警惕:2種食物或會「加速」血管堵塞,應儘量避免,莫忽視
    人體血管就像一條條交通要塞貫穿全身,身體中的動脈靜脈都是人體重要的分支,這些大大小小的血管分布人體各處,幫助人體提供氧氣、血液、營養物質等。但是若血管長時間不清理,很容易導致血管堵塞,從而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損傷,長期如此很容易危害自身健康。
  • Sci Signal:揭示巨噬細胞識別感染和組織損傷機制
    它們能夠觀察到病原體入侵和組織損傷,調節為此作出反應的炎性過程來摧毀微生物入侵者、清除和修復受損的組織。但是細胞世界中的這些衛士如何應對感染和組織損傷呢?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英國諾丁漢大學藥學院炎性信號通路專家Anna Piccinini博士和同事們發現巨噬細胞的「摧毀和修復服務」通過部署單個感應器而能夠區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威脅。
  • 身體裡的結石可以手術取出,為什麼血管中的斑塊,取不出來?
    一位讀者朋友給華子留言,問了一個問題,人體中的結石都可以手術取出,為什麼血管中的斑塊就沒有辦法能取出來?對這個問題嚴謹一些的回答是,並不是所有血管內的斑塊都不能取出來,但是能取斑塊的血管太少,手術的風險性又太高,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 波動性高血糖是糖尿病的第一殺手!糖友如何應對,聽聽專業醫生怎麼講!
    那麼應該如何計算血糖波動的指標呢?這裡頭包括三方面。首先呢,我們應該監測日內七點的血糖值,包括早餐前、早餐後、午餐前、午餐後、晚餐前、晚餐後以及睡前。這個值要每天小於2mmol/L。這個值如何計算呢?是用早餐後的血糖減去早餐前的血糖,加上午餐後的血糖,減去午餐前的血糖,再加上晚餐後的血糖,減去晚餐前的血糖,這三個值的和除以三就是我們的餐後血糖波動的幅度。這個值要小於4.4mmol/L,那麼最大血糖波動幅度應該如何計算呢?就是日內最大的血糖值減去日內最小的血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