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銷毀的4000支「三無」美容針
如果流入市場會害慘多少人!
漫畫 連誠
浙江在線11月03日訊10月30日,4000多支「三無」美容針在青島被銷毀,這一事件讓不少愛美人士捏了一把汗——如果這些美容針流入市場,將坑害多少人啊!
近年來,不動刀的「微整形」很受歡迎,然而,因為微整形失敗而導致嚴重後果的報導也屢見不鮮。上個月,中華醫學會浙江省整形外科主任委員、浙江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吳溯帆就接診了一位20多歲的小夥子,因為違規微整形導致左眼幾乎失明。
「三無」美容針安全隱患非常大
這次被銷毀的美容針,是青島檢驗檢疫局聯合青島海關從來自韓國、日本的郵包內截獲的,有人胎素、肉毒毒素、玻尿酸等美容針劑25個批次,共5類4000餘支。其中以「三無」產品居多,美容針的真實成分、來路均不明確,甚至有可能攜帶愛滋病、梅毒、B肝等病原體。
人胎素是非常少見的美容針劑,全世界只有兩家合法生產企業,都在日本,中國不僅禁止進口人胎素,而且嚴禁使用人胎素。據介紹,這次查獲的2400支人胎素均是「三無」產品。
山東檢驗檢疫局辦公室主任姚志傑說,隨著「海淘」、「代購」、「跨境電子商務」快速興起,越來越多的國內單位和個人選擇進口生物製劑類美容針劑。監管中發現,收件人多無相關資質,極易在後期使用過程中造成安全隱患。部分藥品正常貿易渠道未被批准進口,發生事故維權難度大。
在非醫療場所做微整形出問題
再到醫院返修的越來越多
如果這些「三無」美容針沒有被繳獲,會流向哪裡?
吳溯帆主任說,像這些「三無」美容針大多會流向那些非醫療場所,比如一些生活美容機構、理髮店、美甲店,現在都在悄悄地為顧客做「微整形」。還有一些甚至直接在朋友圈裡銷售美容針,約在小區裡、賓館裡做「微整形」。
注射美容屬於醫療美容,需要在醫療機構內由醫生實施。而目前的情況是,大約有一半的求美者是在非醫療機構接受違規的微整形,導致失敗來醫院返修的患者越來越多。
「這樣的病例,我幾乎每個月都能碰到好幾例,先不說這些美容針的材料是否合格,打針的人根本就不是醫生,沒有進行醫療美容的資質。」
吳溯帆主任說,他接診到的微整形失敗患者當中,有些是在美容院裡注射的,有些是在美甲店裡注射的,有些甚至是朋友介紹的不明身份的人注射的,過後完全找不到注射者,更不清楚注射藥物的成分是什麼。
「還有一些患者膽子更大,不知道從什麼途徑買到美容針,朋友之間相互打針。還有一對年輕夫妻,丈夫給妻子注射隆鼻,妻子給丈夫注射額頭。前幾天,我還接診了一位20多歲的女孩子,從網絡上購買針劑,然後自己對著鏡子給自己注射嘴唇,結果導致嘴唇紅腫潰爛。」
因微整形失明的病例
幾乎每個月都在發生
吳溯帆主任說,上個月,他接診了一位20多歲的小夥子,他為了讓鼻子更挺一點,在微信朋友圈裡買了玻尿酸,價格比正規醫院便宜一半。小夥子說,針是賣美容針的那個朋友在出租房裡給他打的。打完針以後,小夥子就覺得鼻子周圍很痛,緊接著左側眼眶周圍也開始痛了,沒過多久,左眼視線開始模糊,幾乎看不見了。
「當時我給小夥子做了檢查,發現他的左側眼動脈栓塞,因為鼻子的血管和眼部的血管是相通的,小夥子打美容針時,剛好戳到血管裡,隆鼻材料通過血管堵塞了眼動脈。雖然他的左眼還沒有完全失明,但幾乎是看不清東西了,而且這樣的傷害不可逆的。當他再聯繫為他打針的那個朋友時,電話怎麼也打不通了。」
據了解,因為微整形導致失明的病例,在國內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去年年底,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連續接診了2例因微整形導致失明的患者:
去年11月底,該院整形外科主任鄭君達接診了一位27歲的溫州女孩,她在當地一家美髮店做了鼻部注射微整形,結果注射材料堵塞眼動脈,導致左眼失明。去年12月初,溫州鹿城30歲的吳女士,花了1.2萬元,在當地一家賓館裡做了玻尿酸注射隆鼻後,右眼看不見東西了。溫州市醫學會醫學美容分會3名專家對吳女士進行了醫療事故鑑定,結果顯示:是隆鼻材料誤傷了眼部血管所致。
材料一旦注入,就無法徹底取出
微整形的風險不比外科手術小
很多人覺得微整形不需要開刀,創傷小,微整形就是微風險。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浙大一院整形美容中心主任吳慧玲說,在實施植入性美容整形時,如果通過外科手術放置假體,今後對手術效果不滿意,可以通過手術把假體取出來,是可逆的;而注射美容的創傷雖然小,但是不可逆的,一旦注入人體,就無法徹底取出,所以必須使用國家批准使用的注射材料才安全。
「臨床中,我遇到不少因為注射了非法注射材料而導致微整形失敗的患者,最常見的是注射了奧美定。」(奧美定因對人體有害,200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全面停止其生產、銷售和使用)
吳慧玲主任說,在非正規微整形失敗案例中,用違禁產品奧美定冒充玻尿酸注射填充的最多。正規的玻尿酸注入人體後是透明的凝膠,半年後會被人體分解,而奧美定注入人體後呈淡黃色,將長期和人體組織結合在一起,不會降解。
此外,微整形對注射醫生的要求也很高。
吳溯帆主任說,很多人覺得微整形就是打打針,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其實美容針不是誰都能打的。人的面部分布著豐富複雜的血管和神經,如果打針的人沒有醫學基礎,對面部的解剖構造不了解,下針時將注射材料打到血管裡去,會堵塞血管導致皮膚組織壞死甚至失明。就好比平坦的路面,表面看上去沒有任何東西,但是地底下卻分布著錯綜複雜的管道,如果施工時不清楚這些管道的分布位置,一旦不小心破壞了這些管道,就會發生大事故。
愛美人士做微整形
要做到「三個必須」
吳溯帆主任提醒愛美人士,做微整形前一定要牢記「三個必須」:
1.必須在醫療場所實施
注射美容屬於醫療操作,一定要按照國家的法律規定,在規範的醫療場所進行。微整形過程中也需要嚴格的消毒環節,如果消毒沒做好,很容易造成感染,輕則感染髮炎,重則感染愛滋、B肝等傳染病。注射過程中還有可能出現注射反應等危急情況,只有在醫療機構才能及時救治。
2.必須由醫生實施
注射美容必須由醫生來操作,在浙江省,開展注射美容的醫生必須具備《執業醫師資格證》和《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
3.必須注射有證的產品
選用的注射材料必須安全,要符合國家批文規定。
到韓國整容風險也很大
有人花了30萬整形失敗又無處維權
近年來,國內赴韓國整形的人也不少,2014年達5.6萬人。而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今年3月公布的數據,目前國人赴韓整容的事故和糾紛發生率,正以每年10%至15%的比例在增加。
杭州市一醫院醫學美容科主任張菊芳說:「我曾經接診過一位30多歲的女患者,姓王,杭州人,是高校老師。她為了改善自己的臉形,到韓國做了顴骨削骨手術。在當地中介聯繫的私人診所做手術後,臉腫得厲害,她在當地住了一個多月,前後花費了30多萬元。回國後,王女士的臉依然沒有完全消腫,腫了一年多。之後臉上的皮膚也變得鬆弛下垂,面部變形且面無表情,再聯繫中介,對方連電話都不接。」
張菊芳主任說,王女士手術失敗的原因,是顴骨和肌肉剝離範圍太廣,手術後恢復過程中沒有完全復位,導致局部肌肉缺乏支撐點而下垂。遺憾的是,王女士的手術創傷太大,時間間隔又太久,即使現在再接受修復手術,也無法改善了。想要追溯維權,卻已無法再找到當時做手術的診所。
張菊芳主任說,不少愛美女性青睞赴韓國做整形手術,但往往對當地的整形美容市場缺乏了解。近年來,門診中像王女士這樣出境整形以失敗告終的患者,每年都能碰到十多例。(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