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醫院開刀取出非法醫療美容機構為患者植入的奧美定。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李楊 文/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微整形成了許多愛美人士的選擇。然而不少不具備資質的生活美容院或個人工作室也在悄悄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為「美麗」埋下隱患。近日,北海市衛生監督所召開美容美髮行業負責人會議,啟動了為期40天的打擊非法從事醫療美容行為專項行動。通過調研,南國早報記者發現北海非法醫療美容亂象嚴重,在無法實現全面監管的今天,消費者更應該提高警惕
現象
非法醫療美容成美麗「殺手」
不久前,27歲的小麗(化名)聽了親戚介紹,去北海一家美容院進行微整形隆鼻。當天,她恰好遇到某南寧「專家」在該美容院「坐診」。在「專家」的推薦和美容院的遊說下,小麗頭腦一熱就交了5000元,上了「手術臺」。小麗記得,該「專家」有一個行李箱,裡面裝滿了各類針劑。5分鐘後,「專家」便打完了針。小麗發現打入鼻內的物質並未固定,而是流到鼻子兩側,導致鼻形十分難看,她不得已前往北海一家醫療美容診所就醫取出注入物。醫生幫她取出後,發現打入她鼻子裡的並非玻尿酸,而是類似奧美定的國家禁用藥物。
「類似的案例近年來不斷增加。」據北海市人民醫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凌宏量介紹,今年上半年,他所在科室共接收了50多例失敗案例,其中60%屬於微整形失敗案例。在凌宏量的資料庫裡,有因非法醫療美容而造成的各類損傷,包括因注射隆鼻導致的鼻頭潰爛、腫脹,因隆胸造成的胸部移位,因開雙眼皮造成的眼部感染等。「在非法機構做微整形,因為環境未嚴格消毒、材料未通過檢測或操作人的經驗技術不過關,很容易埋下隱患,造成傷害,嚴重的會造成失明或者腦梗塞。」
今年上半年,北海市衛生監督所接到兩起因非法美容造成的投訴。接到投訴後,該所工作人員前去美容院檢查,發現多家生活美容場所涉嫌非法經營醫療美容,開展了注射豐胸、隆鼻、手術文唇、文眉、割雙眼皮等醫療美容項目。「我們發現,這些經營非法醫療美容的場所負責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所接觸的領域的危險性,只看到了眼前的高利潤,法律意識十分淡薄。」該所副所長劉勝軍如是說。
暗訪
非法醫療美容遍地開花
記者了解到,北海的生活美容院多採取和南寧美容機構或專家合作的模式開展醫療美容。9月26日,記者進入京泰路一家美容院,只見院外貼著大幅的宣傳海報,顯示店內有水光針、超聲刀等醫療美容項目。記者表示想要隆鼻,該店店員便推薦注射玻尿酸,價格2000~5000元不等,但是要等南寧的「專家」下來才能打。店員要記者先留下手機號碼,等湊齊人數再邀請專家過來打針,並承諾專家為正規醫院專家,讓記者放心。
也有美容院將微整形的價格堂而皇之滾動公示在店門口,從事項目包括瘦臉針、水光針、玻尿酸、開眼角、線體隆鼻等,價格從2800元到5800元不等。雖然該美容院一直未開門營業,但其微博微信保持更新,顯示其各種微整形後的成果。該微信上展示有店主在某培訓機構獲得結業證書並與韓國專家的合影照片,但證書內容被店主用Logo遮擋,模糊不清。
除了生活美容院外,「微整形工作室」也是一種常見的形式,一般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推廣,操作地點靈活。記者通過朋友加了數個北海本地的微整形微信號,發現其微信朋友圈幾乎全是整形項目及成功案例的推介,看起來人氣很旺。一店主表示,打玻尿酸2000元一針,並要記者去她的工作室打針,而該工作室隱藏在北海一棟單元樓內。當記者詢問其是否有相關證書時,該店主表示有證書,但一定要記者說出介紹人的名字才給出示。「現在國家這塊查得比較嚴,雖然有證書,但國家不承認,而且藥品也都是從韓國走私的,所以會比較小心。」該店主坦言。
這些個人工作室的顧客,多是一些想變美但經濟不十分寬裕的女性。21歲的北海女孩小玉(化名)告訴記者,她就是被微信上店家的宣傳吸引的,「也聽說過失敗的案例,但畢竟是少數,也不一定是我」。
內幕
平均打一針掙千元
北海某醫療美容診所是北海一家具有醫療美容資質的美容診所,該診所主任薛珍表示,要獲取醫療美容資質並不容易,「需要向當地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申報,必須要有醫學美容主診醫師資格醫師去申請並擔任主診醫師角色,要配備相應的醫護人員,還要按照相關規定設置醫療場所。北海目前僅有兩家擁有醫療美容資質。」她透露,生活美容院從外地請來的專家大多都沒有資質,且店老闆對行業也不了解。
北海女孩韓娟(化名)從事美容行業7年,其中5年在韓國多家美容醫院從事美容顧問工作。在韓國醫院供職時,韓娟接待過不少國內美容院的考察團,「那些美容院說是來進修技術,其實並未進修,只是在旁邊觀摩。他們會做一個結業證書帶過來,讓韓國醫生給他蓋章,然後拿著證書和院長合照,無非是想利用合照和證書,證明在韓國學習過,以欺騙顧客」。
韓娟透露,一些非法醫療美容場所的藥品進貨渠道很混亂,「在正規醫院出來的貨,一支玻尿酸是1000~2000元。有不少商家看到有利可圖,在中國做好山寨產品後運到韓國,再由韓國的中國代購賣到中國來。最容易傳播的渠道就是微信朋友圈韓國代購,一般就是200~300元一支,成本也就十幾元甚至幾元。目前代購渠道假貨橫行」。記者在微博微信上看到,有不計其數的代購宣稱自己有各個品牌的玻尿酸產品,價格200~1000元不等,真假讓人難以分辨。
「許多人去個人工作室微整形就是圖價格低廉。價格低是因為他們不需要請醫生,自己學習兩三天就可以給人打,進貨渠道是從代購渠道買,比較便宜。平均打一針就能掙千餘元,利潤很高。」韓娟說。
監管
啟動打非專項行動
面對嚴峻的形勢,9月21日下午,北海市衛生監督所召開了美容美髮行業負責人會議,啟動了為期40天的打擊非法從事醫療美容行為專項行動。在會議上,相關工作人員為這些負責人普及了關於醫療美容的知識,並在會上明確,若在監管過程中發現有關於醫療美容的宣傳或器材,一律加以處罰。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節》第七十七條相關規定,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責令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並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情形嚴重者,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據悉,這次行動,主要針對美容美髮場所、減肥服務機構、化妝品銷售及醫學美容機構等場所,是否存在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展醫學美容活動;美容美髮場所的衛生許可持證情況;消毒設施設備及客人公共用品消毒情況等。該所公共場所監管科科長莫女士表示,醫療美容器材項目種類繁多,為了執行此次專項行動,工作人員特意到南寧華美等大型醫療美容機構去學習辨識器材,希望能夠做到更加專業,「由於人力物力有限,在監管開展的同時,我們也會通過教育的方式去提醒從業者從事該行業的風險,鼓勵這些機構自主改正」。
衛生監督工作人員提醒各位消費者,做醫療美容時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看該機構是否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和醫療美容項目;二是查看該機構的人員資質情況;三是保留好相關病歷、證明和收據,以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