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山
瞭望颱風光無限,讓人不忍離去。
紅網新化縣分站4月30日訊 大熊山又名熊山、熊耳山,也稱辰山、神山,以山峰聳立如熊耳而取名。位於湖南湘中婁底市新化縣境北部,距縣城70餘公裡,大熊山林場和古臺山林場為新化境內兩大國有林場。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距新化縣城62公裡,公園總面積7623公頃,森林覆蓋率93%。
上溯歷史5000年,一代梟雄蚩尤即出生於此,他率領當時苗瑤九黎族大軍遠赴中原與黃帝作戰,即使血染沙場、馬革裹屍也雄心不滅。回大熊山後,其殘部人員以狩獵捕魚為生,在山上普植梅樹、杜鵑花等梅山形花樹,寄託著九黎族部落「雪裡梅花開、迎來萬山紅」的理想!
軒轅黃帝率部追剿至大熊山,一夜夢見與一大熊同眠,大驚而醒之後鳴金收兵。大熊山由此得名。
大熊山的自然景觀特色是,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山花爛漫、浮雲繚繞、煙雨迷濛而著稱於世,加上它詭秘神奇的宗教文化,形成大熊山比較突出的三大特點:一是生態環境,二是宗教文化,三是觀光旅遊。三大特點又構成了它奇特、突出的人文景觀,吸引了廣大遊客絡繹不絕。著名國家森林公園評審專家王興斌曾欣然命筆說:「遊大熊山,登蚩尤寨,圓黃帝夢,走乾隆道。」
據專家考查,山中現有國家珍稀植物43種,有國家保護動物27種。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朋友們,且讓我們循著先人的足跡,在這裡作一次神秘而浪漫的山中之旅吧!大熊山的奇峰異石會讓您驚訝於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大熊山的青山綠水會讓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情懷!
大溪發源於新化和安化交界的原始森林,注入資江。全程約6千米,沿途現已開發景點18處。
大溪溪水清亮,溪中與兩岸多巨石懸崖,姿態各異,氣象萬千。北京大學教授、國家級森林公園評審專家夏正楷先生曾對此讚不絕口說,「到張家界看山,到大熊山看水!」足見大溪之美妙了!
觀景臺——迎客松
觀景臺的兩株古松有數百年歷史,雖然因一次雷擊劈去了它右邊古松的樹冠,但它又頑強地展露新枝,迎接遠道而來的遊客。
在大溪的下方,有「獅虎相會」的景點,它們是大熊山的一對猛獸守在這裡,仿佛保護著這一方鄉親的安寧。
金雞戲水
大熊山多金雞。金雞是一種珍貴的鳥類動物,尾巴很長,背呈暗綠色。大溪有這麼清亮的泉水,自然會逗引金雞飛落。
十裡坪瀑布
清泉石上流,鳥鳴山更幽。一簾飛瀑從2.5米高的山巖上奔突而去,它所產生的水霧營造了一個天然的負離子空間層。據專家檢測,十裡坪瀑布所產生的天然負離子濃度高達每立方米67000個。
西泉寺的銀杏與熊山古寺的銀杏遙望百年,相思難結。
西泉寺在清嘉慶年間香火盛行,寺中供有彌陀佛、普善菩薩、藥師、文殊、祖師、南嶽等佛像,經專家考證,被縣人民政府評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四周現存古塔墓20餘座。或許,古蹟會灰飛煙滅,唯西泉寺千年銀杏可見證。
古藤老樹
大熊山多「藤纏樹」,唯這棵古藤老樹歷史悠久。古藤不僅僅是纏樹,它還蔓生出許多細藤,懸掛在老樹枝節上,構成一道屏簾。古藤老樹極為精巧、別致地復現出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情畫意來。
在這裡,大這還可以在「農家樂」裡吃、住、玩上幾天,充分享受一下做山民的愉悅,體驗一曲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桃園之樂。
相思樹
大熊山多奇花異樹,這棵樹在民間稱為相思樹,到秋天時,它會結出比雞蛋略小的金黃色果實,成熟後表皮開裂,爆出一粒粒花生米大小的籽豆,鮮紅鮮紅的。也許,相思樹在暗戀著她的一位多情少年郎吧!
桐子衝瀑布
桐子衝瀑布在大熊山20餘道瀑布中,以秀美著稱。它發源於新化縣引以為自豪的原始次森林。在豐水季節時,其高度達30米,寬達8米,水聲轟鳴,氣勢壯觀。
這裡環境優美,氣候涼爽,景色宜人,兩側山體陡峭,生長有馬尾松闊葉林,下方前90米處溪邊有毛竹林,以及五角楓、杜仲、楓香、厚樸、油茶等多種樹種。
十裡屏
站在十裡屏,觀望對面的山體,可以看到山峰層巒峰疊。數十座山峰形如屏風,若是雲霧天,雲蒸霧繞,紫氣東來,別是一番壯觀景色。當年,乾隆皇帝在這裡寫下了著名的對聯:「十裡屏開獨標清勝,熊峰鼎峙半吐精華。」
熊山古寺
熊山古寺始建於兩晉時期,數百年來,一直是善男信女祭祀朝拜的宗教之所。主殿堂內設觀音殿、聖帝殿和貞仙殿,在主殿堂前鑲嵌的碑文上記載:軒轅黃帝登此山,以望九江聖跡等語。寺內還有數十種奇松古柏,麻石鋪路,顯出古寺的安靜、幽雅,宛如一方人間聖地,使我們煩躁的心靈得以平靜、淡泊,獲得修心養性的奇效。
古寺銀杏王樹高28.5米,胸徑2米,樹冠面積160平方米,樹齡在1400年以上,有「中華銀杏王」之美稱。
古寺普同塔
出熊山古寺大門100米,我們可以找到普同塔,塔高1.8米,寬1米,此塔為紀念熊山古寺和尚而建,建築風格為舍塔,建於清康熙三十七年。
筆架山
在十裡杜鵑,可以看見另一奇特的景色——筆架山。筆架山又名三仙峰。相傳,古時有汪、李、潘三姐妹在貞仙洞修煉成仙后,化作這三座並排的山峰。當年,乾隆皇帝遊到此處時,他說:「三峰秀美乃天下奇景,好一個天然筆架山!」
大家還可以以筆架山為起點,把目光往上看,即可以看到10座峰,一峰更比一峰高,直至峰頂。
紫雲杜鵑
在娘娘殿右側30米處,即可進入面積達20多公頃(300餘畝)的紫雲杜鵑野生林。紫雲杜鵑可以說是海拔1600米高寒山區的特產樹,在海拔1200米以下就不能生存,最奇怪的是它開的花是一簇一簇的,每簇長有13片葉,開13朵花,葉和花是嚴格對稱的,每朵花有茶杯大,呈淡紅帶白色。每年4月進入花期,給滿山滿嶺鋪上一層厚厚的花毯,十分美麗。
紫雲杜鵑是冬青樹,一年四季濃綠。它的枝幹粗壯、彎曲,形態各異,很有觀賞價值。
瞭望臺
大熊山的主峰,海拔1608米,山上由於風大,氣溫較低,山頂植被主要以低矮雜灌為主,優勢植物種群為油竹,它們擁擁擠擠地生長在一起,密不透風,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抵擋山上的大風。
在瞭望臺上,可以看到整幅的祖國大好河山。昔日,乾隆皇帝登臨此地時曾說:「遠視西北三千界,近睹東南八百洲。」在瞭望臺觀日出,堪稱一絕。日出時,太陽從雲山霧海裡緩緩上升,足足有10多分鐘,讓您盡情盡意地欣賞。如果您要拍攝日出,也有足夠的時間來調整拍攝位置。
在瞭望臺上,可以看到九龍峰。九龍峰是湘中第一高峰,在羶望臺的西南面。而北面就是被譽為「十分罕見的森林珍寶」——原始次生林。
如果您想觀日出日落,可以到這裡的農家樂投宿一晚。好客的主人會為您炒上幾盤山珍,如沙參、魚腥草、竹筍、黃金菜、神仙菜,讓您吃上正宗的無汙染野菜,領略一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的大自然天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