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深度丨水庫聯網 全域用水「一盤棋」 寧波通過管道和隧洞聯通...

2021-01-08 浙江在線

2020-04-29 07:1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應磊 施力維 通訊員 顧芳暉

周公宅水庫

穀雨已過,我省進入汛期。在寧波,剛剛全線完工的水庫群聯網聯調(西線)一期工程將發揮作用,實現部分洪水資源化利用。該工程把位於新昌的欽寸水庫和寧波境內亭下、皎口、周公宅、溪下水庫實現串聯。這意味著,寧波可以從容調度水資源,同時不費寸土開闢出一座3700萬立方米的「隱形水庫」。

寧波,地處東海之濱,降雨比較豐沛。然而,由於降雨時空分布不均,且流域水系自成體系、過境水量少,加上人口稠密等因素,導致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7%,全國平均水平的48%。在水資源缺乏的背景下,寧波中心城區卻實現100%水庫直供水。「通過優化水源調度,保障市民用水需求,水庫群聯網聯調工程實現了水資源最大程度有效利用。」寧波原水集團董事長王文成說。

皎口水庫

重塑體制

形成供水新格局

寧波缺少超大型水庫,供水水庫數量有限,且大多分布在西南地區。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東北平原地區,雖然也有平原河網,但水質不盡人意,存在水質型缺水。這樣的區位條件,導致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存在點多、分散和規模相對偏小,而且一個大中型水庫往往對應一個水廠,覆蓋一個片區,用水風險隱患較大。

水庫聯網工程是破解寧波用水難題的有效方法之一。這項工程將寧波幾座重要供水水庫——亭下水庫、周公宅水庫、皎口水庫、溪下水庫以及境外引水工程欽寸水庫,通過隧洞和管道聯網互通,構成互調互濟的供水網絡。其中任何一座水庫出現「水多、水少、水髒」情況,都能從其他水庫調度,相互幫襯,從而形成「一盤棋」的大供水體系。

「這樣的工程,是倒逼出來的。」從事水利工作近40年,王文成全程參與了供水新格局的打造。2003年,寧波遭遇60年一遇大旱,許多地方只能靠消防車定時送水,城區達到限水邊緣。「當時白溪水庫水源比較充足,但橫山水庫蓄水量已經低於限供水位。」他回憶說。

在高溫伏旱期,寧波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地區水庫蓄水量較為豐沛,而有些地區水庫蓄水量則已處於限供水位。「我們設想,能不能將水庫串起來,運用綜合調度的方法,實現豐枯調劑,又能提升各大水源地的安全係數。」王文成說,當一個水庫遭遇強降雨,水位迅速攀升,其中的超汛限洪水不再作為棄水,而是通過隧洞和管道流往缺水的水庫;當另一把水庫連起來,想法產生了,但問題隨之出現,各個水庫由屬地管理,產權也在當地,如何能把這些水庫的水放進一個「大水缸」,集中統一調配?為了打破這個體制難題,2005年,一項開創性的水務體制改革啟動。當時,寧波市領導牽頭,由寧波水利部門提出一個方案,組建原水集團,整合了白溪、亭下、橫山、周公宅、皎口5座大型水庫,橫溪、三溪浦、溪下等3座中型水庫和姚江水源的資產裝入其中,其中1座大型水庫和1座中型水庫當時仍在建。這些水庫要從下屬區域整合到原水集團,必然進行體制改革。

「資產屬於縣市的水庫,為什麼要轉給你,通過什麼方法整合起來?」王文成回憶說。這是一個在全國尚未有先例的水務體制改革,每一步都需要探索。「我們認為,單純靠行政劃撥會遇到很大阻力,肯定行不通。」王文成表示,當時,參與這項改革的人都形成了共識,既然成立企業,就按照市場化推進改革,明確權屬。為此,寧波在全國首次對水利資產進行評估,三家會計師事務所用了將近一年完成資產評估。打破行政區劃,市場化操作,權益清晰,全國第一家原水集團就此成立,註冊資金20億元,總資產32.5億元,淨資產28.3億元。寧波市本級佔股40%,其他股份由下屬轄區劃分。通過資產整合,寧波原水集團創造了一種新型的水利投融資模式,為保障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等資金需求創造了有利條件。

原水集團成立後,加強了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各個縣市區的水庫供水納入了統一調度管理,並遵循優水優用的原則,「好水用於百姓生活,江河水用於工業生產。」王文成說。

俯瞰溪下水庫

串聯打通

再造一座隱形水庫

水務體制改革,為寧波水庫聯網工程的啟動奠定了基礎。當時,寧波有大型水庫6座、中型水庫26座、小型水庫389座,分散於各地。由於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同一時段內,有些地區水源豐沛,而有些地區相對稀少。王文成說,根據實際條件,他們考慮將部分重要水源工程用管道、隧洞串聯在一起,一來可以使棄水變廢為寶,二來能補充水量少地區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大膽設想,多方論證,這個項目方案得到了我國水資源調度領域專家王浩院士及其團隊的認可和智力支持。這個設想轉為實踐,意味著「不費寸土,為寧波增加一座隱形的中型水庫」。反覆論證後,這項規模浩大的工程提上了日程,被納入寧波市「五水共治」保供水的重點項目。為此,寧波版本「南水北調」「西水東調」規劃應運而生,探索一條將境內外水庫聯通起來、從而進行聯合調度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途徑。

根據建設方案,寧波利用東線白溪水庫引水工程和西線欽寸水庫引水工程,兩線並行,分別把沿途水庫串聯起來,最後在奉化蕭王廟將兩線聯通,形成了原水管網工程,實現「南水北調」「西水東送」,形成一個國內開創性的水利工程——寧波水庫群聯網聯調工程。

2015年7月,水庫群聯網聯調(西線)工程正式動工。水庫群聯網聯調(東線)工程主要在已建成的白溪水庫引水工程和橫山水庫引水工程的基礎上,再投資1.4億元,建設橫溪水庫至東錢湖水廠引水工程,輸水線路總長約3.86公裡,建成後可增加供水規模8萬立方米/天。而(西線)一期工程主要由欽寸水庫經亭下水庫至寧波引水工程、溪下水庫引水工程以及東西線嶺腳至蕭鎮段連通工程三個部分組成,輸水線路全長41.32公裡,總投資約13億元。

「水庫連了起來,當某座水庫遭遇強降雨,可以將多餘的洪水輸送到另一座水庫。」王文成說,根據測算,水庫聯網優化調度,預計每年可增加優質原水供水能力3700萬立方米左右,相當於一座中型水庫的儲水規模。

而在寧波,建設一個同等規模的中型水庫,需要投入40億元以上。通過水庫聯網聯調,不但增加了供水能力,還節約了大量的徵地和政策處理費用。

工人在隧洞內作業

統一調度

提升水資源利用率

根據寧波市《水資源綜合規劃》,寧波市預測2030年需水量將比現在增加約10億立方米。水庫「一盤棋」下,寧波10個水庫通過南水北調、西水東送形成了聯網聯調的供水格局,水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在寧波水利局有關負責人看來,這種用管道將水庫串聯的模式產生的效益,不僅僅只是增加一座「隱形水庫」。由於各水庫實現聯網,相當於水庫間彼此有了「互保」,有效打破「一庫一水廠」的固有供水模式,若其中一個水庫出現水質問題等突發事件,能夠及時啟動應急模式,調動其他水庫的原水供應該片水廠,保障居民正常供水。比如某個水庫受到汙染,當地便會啟動應急方案,暫停供應水源,等汙染治理後再開放。而暫供期間,由其他水源地進行補充或替代供水。「這樣一來,水汙染對整座城市供水不會構成大的威脅。」王文成說。

工程建成後,在常規氣候條件下,水資源由寧波原水集團實行統一調度。在洪澇和乾旱的特殊時期,則在寧波市水利局的指揮下實行統一調度。在這就把原來「市長」協調的活,交還給了「市場」,更加有利於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如今,從欽寸水庫到亭下水庫再到寧波市區的管道全部建設完成,加入寧波水庫聯調系統,預計今年6月份可以實現通水。這意味著,經歷10多年的設想、論證、建設,寧波整體新供水格局已初步形成。

新昌欽寸水庫設計總庫容2.44億立方米,通過長約29公裡的隧道與寧波的亭下水庫聯通。這是浙江省唯一的跨流域引水、跨地區合作的水利工程。水庫每年可向寧波供水1.26億立方米,能滿足寧波中心城區近五分之一居民的用水需求。在寧波水庫聯調系統裡,欽寸水庫的地位不一般。「不僅是寧波投資最大的境外引水工程,也是水庫群聯網聯調(西線)工程的引水源頭。」王文成表示。

通過輸水隧洞,欽寸水庫與寧波的其他水庫連為一體。「隧洞經山體由新昌至寧波,一洞到底,漏損較少。」寧波原水集團副總工程師、寧波市水庫群聯網聯調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陳裡晉介紹,輸水隧洞70%以上進行襯砌以減少漏損率。

目前,寧波東線引水工程已將西溪(黃壇)、白溪、橫山、三溪浦幾座東線的大中型水庫進行串聯供水。隨著水庫群聯網聯調(西線)工程的完工,可向東線的江東水廠進行補充供水,將徹底改變寧波東西線供水不平衡的局面。

水和民安,人水和諧,是我們的追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題中之義。實現人水和諧,幾千年來,我們不停在探索。

受限於自然條件,寧波無法建設超大型水庫。為此,寧波開始了一張「大水網」的布局,孕育出了開創性的水利工程——寧波水庫群聯網聯調工程。

通俗地說,分散在各地的水庫串聯了起來,所有的水資源放在了一個大水缸,集中統一調配,實現澇時儲存洪水,平時保供水,有限的水資源最大程度保護好,利用好。

這一項工程的設想、設計、建設,創造了許多新的成果,從水權評估,到成立原水集團,再到境外聯合建水庫……這一系列的開創性工作,改善供水水源條件,提升供水水質,使寧波人用水更加安全。

從新昌欽寸水庫出發,到奉化亭下水庫,群山之下,清澈原水流淌其中。一條條隱藏在大山深處的輸水隧洞和沿線的壓力管道、泵站一起,構成了富有活力的脈絡。可以說,這項耗時10年的水利工程,創造了寧波城市供水新格局,將長遠造福於寧波市全體人民。

1588115405000

相關焦點

  • 欽寸水庫新昌-寧波通水儀式順利舉行
    隨著新昌欽寸水庫開閘供水、寧波西線管網啟動通水、寧波桃源水廠開閥進水,我縣的優質水資源正式供應寧波,以滿足寧波中心區市民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2014年10月17日,水庫成功圍堰截流;2017年3月17日,水庫順利下閘蓄水。水庫蓄水後進行試運行,水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凸顯。李寧表示,我縣將以此次通水為新起點,圍繞「建好一座水庫,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批移民,改善一片環境」的目標,全力加快配套工程建設,確保2021年底前通過水庫竣工驗收。
  • 寧波水利 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水利模範生
    全市水利投資完成84.2億元,在全省列位第一;中心城區市民全都用上水庫水,制水工藝和水質檢測能力全國領先;桃源水廠設計日制水能力50萬立方米,是國內採用浸沒式超濾膜處理工藝的最大規模水廠;寧波市最大境外引水工程欽寸水庫6月通水,系全省投資規模最大、移民最多的單體水利工程……三年勠力攻堅,寧波水利交出了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
  • 浙報整版|綠色發展有聲有色 安吉奮進在全域美麗的道路上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作為上海黃浦江的源頭小鎮,章村鎮按照「生態立鎮、旅遊興鎮」發展戰略,一方面積極開展全域休閒化工程建設,完善各類配套服務基礎設施,努力提升鎮域顏值和服務水平,在全縣率先創成省4A級景區鎮;另一方面,巧打「源頭」「畲族」「高山」三張牌,不斷向外加大旅遊推介力度。
  • 中國聯通引領5G智能科技新風向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在寧波,截至8月底,已經建成開通5G基站近5000個,基本實現主城區及縣市核心城區的5G網絡全覆蓋,以及重點和熱點區域的先行覆蓋,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城市建設等一批5G應用區域的深度覆蓋。在聯通集團公司對全國5G網絡測試中,寧波5G網絡主要指標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 重慶日報:從前期論證到建成歷時14年 攻克巖層裂隙、隧洞湧水等...
    水庫蓄水後將如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12月30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水利專家、施工方負責人和南川區相關負責人。地質條件特殊,前期論證長達8年金佛山水庫位於綦江河一級支流柏枝溪上遊南川區境內,灌區還涉及萬盛經開區和貴州省桐梓縣,建設目的是為解決相鄰兩省市3個地區18個鄉鎮約60萬群眾、30多萬畝農田的用水問題,併兼顧發電功能。
  • ——甬舟一體化推進工作一周年紀實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甬舟合作萌芽於港口,未來的一體化將立足於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因此,《寧波市推進甬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提出的第一項任務,就是以寧波舟山港深度一體化為突破口,統籌推進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共同打造快速便捷的「一小時」通勤交通圈。
  • 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出口段貫通 2020年底全線貫通 將緩解西安用水...
    規劃綱要的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再傳喜訊,11月25日,隨著一聲炮響,引漢濟渭工程秦嶺隧洞出口延伸段順利貫通,標誌著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施工進入新階段,為引漢濟渭工程早日通水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打通巍巍秦嶺,讓漢江水流進關中,無論工程量還是技術難度都是我國水利史上裡程碑式的工程,其秦嶺輸水隧洞全長98.3公裡,第一次從底部橫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脈秦嶺,這是人類首次嘗試。其中,出口延伸段全長3493米,是全線地質條件最為複雜、施工難度最大、不可預見因素最多的工程標段之一,施工採用鑽爆法單口獨頭掘進,無軌運輸出渣進料。
  • 關注丨概算總投資46.5億元!黃草壩大型水庫附屬工程開工建設!
    關注丨概算總投資46.5億元!黃草壩大型水庫附屬工程開工建設!>近日,普洱市黃草壩大型水庫附屬工程(前期工作進場公路工程)順利開工建設,標誌著黃草壩大型水庫工程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下一階段主體工程開工打下堅實基礎。
  • 引黃總幹線水工隧洞工程檢測和缺陷處理
    2.3 混凝土裂縫性狀的檢測  主要調查裂縫的形式、寬度、長度、深度及裂縫發生的部位和分布情況,並對裂縫成因和危害性進行分析。  採用讀數顯微鏡對裂縫寬度進行檢測,測量精度為0.01mm.採用CTS-45型非金屬超聲波檢測分析儀,按照《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超聲波檢測混凝土裂縫深度方法(平測法)」檢測混凝土的裂縫深度。
  • 官廳水庫水更清了(深度觀察)
    圖①:永定河局部流域及官廳水庫示意圖。圖②:官廳水庫,灰鶴振翅飛翔。 影像中國 圖③:學生們在官廳水庫溼地公園觀鳥。 任志來攝 圖④:燕山餘脈懷抱官廳水庫,風光秀麗。 孫慧軍攝 5月中旬,永定河流域北京段25年來首次全線通水,永定河實現京津冀區域聯通。上遊調來的水,從永定河入官廳水庫,出水庫後再入永定河。
  • 浙報關注丨大膽探索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寧波這樣讓科創「落地開花」
    圖片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提供2016年秋天,寧波是唯一一個以城市的身份,被科技部選為全國首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怎麼打通?如何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先進產業培育?怎樣實現科創平臺建設與地方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 ...時政|寧波|米蘭·巴切維奇|中國農業銀行|車俊|鍾歡歡|中東歐國家
    不過,「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同者不以千裡為遙」,作為浙江省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窗口的浙洽會,以「線上+線下」的形式與世界見面。昨日下午,主題為「洽在『浙』裡,勢聚雲端」的第22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網上)洽談會開幕式在寧波舉行,向全球投資者釋放了浙江經濟率先走出疫情陰影、全面復甦的積極信號。
  • 引漢濟渭秦嶺隧洞最難施工段貫通
    李明 攝  中國水利網站12月4日訊(記者 劉豔芹)12月3日,歷時三年的引漢濟渭秦嶺隧洞TBM施工段嶺南工程第一掘進段實現3號洞與4號洞精準貫通,標誌著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取得關鍵性突破。  此次貫通的引漢濟渭秦嶺隧洞TBM施工段嶺南工程第一掘進段位於安康市境內,採用世界先進的敞開式TBM硬巖掘進機施工,開挖直徑8.02米。該段主洞長10公裡,具有「三高兩強一長」的特點,即高圍巖強度、高石英含量、高溫溼、強巖爆、強湧水、長距離獨頭施工,是整個工程施工難度最大、巖爆最頻繁、圍巖強度最高的施工地段。
  • 區域協調發展 池州貴池下活現代化首善之區建設「一盤棋」
    近些年來,池州市貴池區將區域協調發展列為統領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舉措之一,著力提高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耦合性、均衡性,全力下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大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動貴池區域發展呈現出融合互動、協同共進的良好態勢。
  • 印度一城市出現用水危機,4大水庫全部枯竭,全球水危機初現端倪
    引言:在中國,幾乎每個地區的人們在生活用水上都能得到保障,而在非洲地區以及水資源緊缺的地區,生活用水通常不能得到保障。前段時間印度的欽奈就爆發了用水危機,為城市供水的四大水庫全部枯竭。
  • 區域觀察丨世界的南寧
    放眼全國,共有16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分別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與首都機場、上海虹橋、廣州、杭州、青島、重慶、南京、鄭州、成都、長沙、貴陽、西安、寧波、長春、南寧。未來,仍有望繼續擴容,濟南、武漢、合肥等地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這一「金字招牌」的帶動效應如何?
  • 陝西「引紅濟石」隧洞貫通 明年實現漢江水入渭河
    4月27日上午11時,陝西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隧洞全線貫通,面對近十年的工程迎來最關鍵節點,陝西省石頭河水庫灌溉管理局黨委書記程哲感受頗深。記者了解到,「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隧洞全線貫通,標誌著引紅濟石工程建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預計2018年「國慶」前,漢江水將穿越秦嶺太白山脈流入渭河,通水後將有效緩解關中地區嚴重缺水局面,改善渭河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