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王彩娜
南寧,正起飛,衝向世界。
日前,南寧新添一個國家級重大開放開發平臺——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這也是我國第一個面向東南亞的區域航空樞紐,為廣西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和全方位對外開放帶來無限希望。
根據規劃,南寧臨空經濟區將著力建設面向東南亞的區域航空樞紐,大力發展現代化臨空產業集群,加快建設綠色生態智慧空港,推進對外開放合作和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示範區建設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區域門戶樞紐和全國臨空經濟創新發展先導區。
放眼全國,共有16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分別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與首都機場、上海虹橋、廣州、杭州、青島、重慶、南京、鄭州、成都、長沙、貴陽、西安、寧波、長春、南寧。未來,仍有望繼續擴容,濟南、武漢、合肥等地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這一「金字招牌」的帶動效應如何?且看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自2016年獲批建設以來,圍繞「3+2」重點產業布局,已逐步形成了航空服務業、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業、總部經濟三大高地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優勢集聚。
再觀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對區域經濟支撐作用逐漸加強。數據顯示,2019年,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5.77億元,佔渝北區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4.9%;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93.92億元,增長12.6%,高於全域增速19.2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產業、智能製造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72.5%、16.9%。
作為民航業與區域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重要載體,臨空經濟示範區早已成為爭奪頂級資源配置的利器,能夠不斷拉近與世界的距離,促使信息、技術、資本、項目等要素加快流動,帶動相關產業鏈條快速發展,推動地方積極參與到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
在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下,躋身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對南寧意味著什麼?
這是再一次對南寧開放優勢進行的國家加持,將進一步強化南寧面向東南亞的區域性航空樞紐功能,有利於南寧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建設,打造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大都市;有利於南寧深入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樞紐城市;有利於南寧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聯動發展,打造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核心城市;有利於南寧聚力發展樞紐經濟,提升服務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水平,推動形成區域聯動發展新格局。
作為中國面向東協國家開放合作的前沿和樞紐城市,南寧近年來搶抓西部陸海新通道、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政策機遇,不斷深化面向東協的開放合作,加速打造成為中國企業走向東協市場和東協企業進入中國大陸的產業投資聚集地。
截至目前,南寧已與20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往來;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747.79億元,加工貿易進出口佔全區比重達63.5%;與東協進出口總值110.93億元,增長23.7%……這座一向低調的省會城市開始發力,悄然站上一個新的風口,並且讓中國乃至世界重新認識南寧。
南寧日前表示,努力將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成為國際國內雙循環供應鏈樞紐港、連結全球的樞紐經濟新標杆,為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提供新支撐。
隨著「南寧渠道」的持續升級,走活對外開放「一盤棋」已是指日可待。
熱點連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⑥丨黑龍江海倫:扶貧小林場長成「綠色銀行」
●財經問道丨網貸新規加速正規持牌機構發展
●總書記「一席話」 企業家安心謀發展
●熱點丨5000億資產注入 國家油氣管網公司首批資產落定
●疫情進一步強化中國推動全球化的作用
●經濟地理丨區域半年報:16正13負,看看你所在的省份排名第幾?
●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丨多渠道靈活就業 讓找工作不再犯難
●時報時評丨穩定製度環境 給企業家吃下「定心丸」
監 制丨王忠宏 王 輝 王 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