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寧:「南接北引」續寫絲路新篇章
摘要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有著悠久歷史的壯鄉首府南寧從來都是充滿著生機與希望的地方。本世紀以來,接連不斷的國家戰略機遇徹底激活了南寧的區位優勢與發展潛力,使其成為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南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北引絲綢之路經濟帶,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南寧正全力加速發展,以「六大升級工程」積極擔負新的歷史使命,加快建設「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有著悠久歷史的壯鄉首府南寧從來都是充滿著生機與希望的地方。本世紀以來,接連不斷的國家戰略機遇徹底激活了南寧的區位優勢與發展潛力,使其成為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南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北引絲綢之路經濟帶,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南寧正全力加速發展,以「六大升級工程」積極擔負新的歷史使命,加快建設「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
搶抓機遇拓寬「南寧渠道」
南寧古稱「邕」,迄今已有1690多年建城史。古代屬於百越之地。越族分枝繁多,史稱「百越」,其中西甌和駱越兩個支系,就是南寧壯族的先民。
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18年),從鬱林郡分出晉興郡,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建制的開始。唐朝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定名為邕州,南寧簡稱 「邕」由此而來。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中央政府為取南疆安寧而定名改為「南寧」,南寧由此而得名。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設南寧為自治區首府;至此,南寧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南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古城,同時也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更是中國面向東協的特大城市、邊境區域中心城市,環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其東鄰粵港澳,西接東南亞,南臨北部灣,西靠雲貴川,北上湘鄂通京,穿城而過的邕江匯入西江「黃金水道」可直達珠三角。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及得天獨厚的生態自然資源,南寧歷來就是我國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商埠和物資集散地。
二十世紀90年代以前,受基礎設施落後、邊境戰火等因素影響,南寧經濟社會發展緩慢。進入新世紀,隨著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出臺,南寧搶抓機遇迎來加速發展、擴大開放的新階段。
2004年,中國—東協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成為南寧發展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每年博覽會期間,同期舉辦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一年一度的「兩會」已形成集政治、外交、經貿、人文為一體的交流合作模式。2016年第13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總展位數5800個,共舉辦34場高層論壇,創下歷屆新高。
10多年來,每年在南寧舉行的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通過商品展示、貿易洽談、項目推介、會議論壇、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動,在諸多領域推動交流互信、達成共識、建立機制,促進貿易合作、項目落地、深度融合,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南寧渠道」。
2008年,國務院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這個土地面積4.25萬平方公裡的經濟區納入了國家發展戰略,進入快速發展軌道。作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南寧積極打造面向東協國家的區域性加工製造基地、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和交通樞紐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交流中心。
經過多年的發展,南寧在對外開放和區域經濟中的地位得到確立。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包括廣西、廣東、海南三省(自治區)15個城市在內的城市群框架中,南寧市被定位為唯一的核心城市。
根據規劃,將以加快建設南寧特大城市和區域性國際城市為目標,推進要素集聚,強化國際合作、金融服務、信息交流、商貿物流、創業創新等核心功能,建設現代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五象新區等對外開放合作平臺,構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門戶樞紐城市和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打造引領北部灣、面向東協的現代化大都市區。
而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南寧地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個重要節點,在廣西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地位重要、優勢明顯。打造向海經濟,寫好新世紀海上絲路新篇章——面對新常態、新挑戰、新要求,南寧市委、市政府積極行動,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打造「南寧渠道」升級版,全面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王小東表示,隨著「一帶一路」的全面實施,中國—東協合作邁入「鑽石十年」,自治區緊緊圍繞「三大定位」、深入實施四大戰略、全面推進三大攻堅戰、奮力實現「兩個建成」目標,南寧作為自治區「雙核之核」的支撐帶動作用將更加凸顯,區位、交通、資源等優勢更加突出,面臨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機遇。
全面開放合作迎來黃金髮展期
從有形的交通大通道建設到無形的信息通道建設,從貿易投資的密切到人文交流的深化……南寧市市長周紅波表示,當前南寧面臨多重疊加的重大發展機遇,通過全面開放合作,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等建設,已進入加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
在城市建設方面,南寧堅持治水、建城、為民相統一,城市宜居功能日臻完善。邕江兩岸及18條內河水系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城市水環境大幅改善。綠化美化水平顯著提升,成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成功申辦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在全國省會城市前列,特別是推進揚塵汙染專項治理成效明顯,「南寧藍」成為常態。
在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方面,南寧正打造成為廣西連接粵港澳地區、西南地區和東協國家的重要交通樞紐: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南寧進入「地鐵時代」,成為全國首個開通地鐵的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城市;隨著南廣高鐵、雲桂鐵路等相繼開通運營,以南寧為中心的高鐵經濟圈加速推進火車東站成為我國南方最大的綜合性交通樞紐之一;吳圩國際機場執飛航線達156條、通航城市100個,基本實現了「東協國家通」和「國內省會通」……
在國際物流通道建設方面,以南寧為貨運物流中樞的東協(越南)—中(南寧)歐國際列車的公鐵聯運新通道正式開通,有效發揮了連接海陸「絲路」的樞紐作用;南寧—南昌—南京和南寧—深圳—杭州全貨機航線實現常態化運營。
在無形通道建設方面,中國—東協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建設全面啟動,中國移動五象信息交流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廣西東協信息交流中心一期工程等竣工,一條連接中國與東協的「信息絲綢之路」呼之欲出;在物流通道方面,今年4月13日,南寧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營,一批項目有意向入駐,南寧綜保區正成為南寧市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新高地。逐步完善的交通、物流、信息通道等互聯互通項目,打通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血脈」。
外貿與投資也穩步提升。2016年,南寧市與「一帶一路」沿線62個國家進出口額達到64.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5%,佔全市進出口額比重15.6%;9家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投資,協議投資總額達3.5億美元。
在此基礎上,跨境金融合作的啟動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注入了活力。南寧市深入推進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和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區域性跨境人民幣業務平臺(南寧)運行順暢,搭建起了連接區內和境外各銀行機構的資金匯劃「高速路」;首個面向東協地區的人民幣匯率指數——中國—東協(南寧)貨幣指數(Nanning CAMI)順利運行,進一步提升南寧在區域金融合作中的地位。
人文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也得到提升。從政府高層互訪到民間交往,從文化藝術到文化產業,從公共服務到人力資源培訓,從旅遊業到學術交流,通過在南寧開展的系列人文交流活動,「南寧渠道」使中國與東協各國加深了解、尊重和欣賞,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奠定堅實的人文基礎。
大力實施「六大升級」工程
勇當排頭兵
去年8月召開的南寧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未來5年,要通過「六大升級」工程打造4張名片: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城市、「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較強支撐帶動作用的首府城市、具有濃鬱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城市,勇當廣西「兩個建成」排頭兵。
一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支撐能力。圍繞補短板強優勢顯特色,推進產業優化提升;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形成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發展新動能;狠抓項目建設服務企業發展,提升投資有效性和企業競爭力。
據介紹,南寧將集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三大重點產業,改造提升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培育和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千億元園區、千億元產業、百億元企業,加快建設區域性先進位造業基地。
二是推動「南寧渠道」升級,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加快構建面向東協、聯動西南中南、對接粵港澳臺和歐美日韓的開放平臺體系,引領廣西新一輪高水平開放,更好發揮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中國—東協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等開放平臺的作用;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全方位推進與周邊區域和國家的互聯互通,打造區域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中心;立足區位優勢,打造產業合作基地,積極推進與東協國家共建產業園區,使南寧成為中外企業拓展東協市場的產業集聚區;落實「雙核驅動」戰略,增強核心引擎作用。
三是推動綠城品質升級,建設生態宜居南寧。堅持治水、建城、為民主線,打造高品位的現代宜居都市;全力推進五象新區開發建設,打造廣西最具集聚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的城市新區;加快城鄉統籌步伐,構建縣域發展新格局;堅持綠色發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
四是推動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發展動力活力。結合自身實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關鍵環節,縱深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重點領域改革;把握改革要求,以發展成果檢驗改革成效。
五是推動法治南寧升級,提高依法治市水平。推動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六是推動民生福祉升級,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提高文化軟實力。
王小東表示,「六大升級」工程是建設「四個城市」、勇當廣西「兩個建成」排頭兵的重大舉措,是今後5年的主要任務,一定要心無旁騖,埋頭苦幹,集中一切力量,調動一切資源,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幹到底,不斷增創發展新優勢,在實現宏偉目標的徵程中闊步前進。
南寧賦
□周紹麟
翠滴紅凝,美哉南寧!壯鄉首府,歷史名城。發祥於青秀山下,聳立於邕江水濱。古稱要塞,地處邊庭。西南出海大通道,中外經商大本營。樓宇摩空,人懷高遠。桄榔拔地,勢欲飛騰。城曰鳳凰,以表風華之美;徽標五象,寓其勇往之情;花開朱槿,以應繁榮之世;果結扁桃,證其大業有成!
羅秀春山,雲蒸霞蔚;南湖夜月,影湛波平。大明山之雄奇,壯人曰聖;伊嶺巖之瑰麗,國際知名。況復群芳如壯錦,逢三春而更盛;嘉木接彤雲,足四季以長青。關關嚶嚶,百鳥和鳴。蒸蒸騰騰,百業俱興!銅鼓敲來,笑溢苗瑤古寨;歌圩開處,喜聞駱越新聲。個個如痴如醉,村村載舞載欣。下裡與陽春並在,新潮與古樸同行。豈不謂城雖古老,貌卻年輕者哉!
遙思遠古,本屬遐荒。賴我先民,闢土開疆。瘴雨蠻煙,難磨堅韌;衝炎冒暑,鍛就剛強。志比愚公,挖山不止;心同精衛,填海何妨?於是鋤月耕雲,遍墾不毛之地;春華秋實,終成魚米之鄉。赫赫煌煌,日富月昌。融和百越,造福一方。漫言兵發嬴秦,象齒橫招戰禍;光昭駱越,馬頭曾鑄輝煌!若夫依馬伏波故事,南疆屬漢;受李御史感召,叛酋歸唐。銅柱之勳名顯赫,邕江之吟詠昂揚!文彩衣冠,早被紋身之地;漢唐法典,再申率土之邦。當時狄公之策馬南來,邕人之提壺北向。此情牽本土,心繫中央之故也。
是以情緣景生,才為世顯。海棠暮雨,少遊備感滄桑;夜色孤城,陶弼原多憂患。董傳策青山放歌,風骨清奇;王陽明書院講學,精神深遠。故劉翰林主掌杏壇,雷院長揚名學界,淵源有自,絕非偶然!而情縈龍象塔,雲舉原為閣老;魂繞翠雲廊,白夫無愧鄉賢。此皆名光桑梓,氣若芝蘭者也。
物華天寶,並非虛飾之言;人傑地靈,莫作自誇之柄!百年開埠,早得商機;六秩回眸,漸臻佳境。壯漢苗瑤,含英吐華。各行各業,可喜可嘉!廠多明星企業,人多俊彥專家。鋁有「綠洲」「奔月」,機有手扶拖拉。竹編勁售,質載環球美譽;腊味風行,香飄港澳人家。繡球為友情信物,壯錦乃民族奇葩。稻熟魚肥,四野金波拍岸;黃蕉丹荔,漫山碩果為霞。龍眼香即桂圓美,甘蔗甜即白糖佳。人愛「明山」之米,眾誇茉莉之茶!夭夭桃李,灼灼其華,壯鄉美景,如詩如畫,可謂人間仙境,不必桃源泛槎。
然而今日之通都大邑,已非往日之邊陲小城。尤須開門接物,豈可故步自封?緣結東協十國,志在雙贏;胸存世界五洲,方能全勝!首首原生古曲,藝苑推崇;年年《大地飛歌》,全球和應。讓南寧走向世界,使世界認識南寧!
泛北部灣,大湄公河,兩翼齊飛;交通樞紐,物流基地,一應俱備。打造優勢產業,啟建五象新區;投資門路諸多,合作平臺優惠。商務投資峰會,各國元首鹹來;中國東協博覽,四方客商鼎沸。壯乎哉!揚北部灣之洪波,商海頓湧新潮;佔南中國之區位,宏猷定當興桂。凸現時代精神,致令世人欽佩。
嗚呼!喜和諧之有象,移陋俗於無形。揚中華之美德,建當代之文明。更新觀念,淨化心靈。堅持開放,永遠創新。歌曰:
邕江春水兮,浩浩湯湯。青山嘉木兮,為棟為梁。指前路之璀璨兮,祝幸福之無疆。
(責任編輯:DF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