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綠地」生物多樣性速查:小水域裡8種蛙,小小湖面40種鳥類

2021-01-13 瀟湘晨報

今年4月開始,由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簡稱「美境自然」),聯合阿拉善SEE基金會廣西項目中心等其他公益機構一起,共同發起南寧城市自然探索家項目。目前,在南寧市區內8片綠地中進行了生物多樣性速查,共收穫了1800條數據,識別出多種動植物。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這些綠地都是南寧的探索家們經多次探索,一致公認的生物種類較多、受公眾關注度較高地域。南寧的城市自然探索家,懂得辨識動植物,也很了解它們的行為習性。他們一部分來自科研院所,一部分則是愛好者。

探索家在拍攝夾竹桃天蛾幼蟲 郭瀟瀅攝

什麼樣的環境生物最多?水是生命之源,這話一點兒沒錯。各種小池塘、水坑提供了水源,依水而生的植物動物都比較多,是物種較豐富的區域。比較大的水域,如青秀湖、良鳳江,會有夜鷺、白鷺、小鸊鷉、黑水雞等各種水鳥,還會有來捕食小型鳥類的鳳頭鷹、紅隼等猛禽。

在速查中,自然探索家發現,在廣西藥用植物園豐富的小水域裡有8種蛙;青秀湖公園面積雖然不大,卻是夜鷺、白鷺等水鳥的繁殖和棲息地,因有湖泊和層次多樣的植被,超過40種鳥類在此現身;青秀山景區道路兩旁以人工綠化為主,不過也生活著超過89種非人工種植的植物,以及4種本土魚類和蟹,深藏不露。

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也有豐富的生物

面積廣闊的五象嶺,最令探索家驚喜。在一次調查中,居然發現了3種蛇,這意味著這片區域的生態系統相對完整;一條其貌不揚的自然小溝谷,竟然生活著背條螳臂樹蛙,這也是目前南寧唯一的背條螳臂樹蛙分布點。

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是南方引種樹木的寶庫,同時也是自然愛好者觀察鄉土植物的好去處,新修的棧道兩旁可以飽覽南寧土著動植物。

截至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發稿時,探索家隊伍在廣西藥用植物園、青秀湖公園、青秀山風景區、五象嶺森林公園、良鳳江森林公園、南湖公園、人民公園、金花茶公園等8片綠地進行調查,經過了11次調查後,共記錄了超過1800條數據。目前已識別出88種鳥、74種無脊椎動物、230種植物、3種哺乳動物、11種兩棲動物、9種爬行動物。

【來源:南國早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超過40種鳥類現身青秀湖公園
    社會公益組織發起對南寧綠地生物多樣性速查,有好消息超過 40 種鳥類現身青秀湖公園" 自然探索家 " 們在公園尋找生物。被譽為 " 中國綠城 " 的南寧,城市綠地有哪些野生生物?它們住在哪兒?過得好不好?今年 4 月開始,由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簡稱美境自然)組織發起的對城市綠地生物多樣性速查活動正式啟動,對市區內的廣西藥用植物園、青秀湖公園、青秀山風景區、五象嶺森林公園等 8 片綠地進行了生物多樣性速查,目前,總共進行了 11 次調查,出動 101 人次,記錄了超過 1800 條數據。
  • 《城市綠地鳥類多樣性生態恢復技術導則》啟動會順利召開
    2021年1月11日,《城市綠地鳥類多樣性生態恢復技術導則》在廣州召開啟動會。因疫情影響,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等外省市編製成員線上參會。會議主要包括項目來源、編制綱要、工作組織和內容探討等四項內容,優化提綱、把握深度、抓住要點,以鳥類多樣性生態恢復為目標,開展城市綠地構建技術導則的編制工作。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主要參與棲息地質量評估與分類、生境構建與恢復和綠地可持續管理等三個方面的編制工作。2019年,國際恢復生態學會提出了恢復性連續統一體的概念,強調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服務功能改善。
  • 「幾十種溼地植物,一百多種鳥類,難怪觀鳥的都往這裡跑」
    2011年,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環保組織對大澤湖周邊鳥類進行調查,統計留鳥、夏候鳥、冬候鳥等共135種,依賴溼地生活的鳥類有58種,包括白鶴、小天鵝、彩鷸、水雉、棉鳧等珍稀鳥種。2013年8月23日,植物學教授喻勳林實地考察大澤湖,細數狹葉香蒲、菱角、菰草、蘆葦、芡實等十多種水生植物。雖至今沒有真正的本底調查,這植物學家與觀鳥愛好者眼裡的溼地科普,是我們留住溼地的理由之一。
  • ...我省生物多樣性保持總體穩定 青海湖鳥類增多藏羚羊達到7萬多隻...
    青海湖水鳥種類  呈上升趨勢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真菌卷》和《2018年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對2012年至2017年連續觀測的24個內陸溼地越冬水鳥樣區分析表明,越冬水鳥種群數量呈現上升趨勢,物種數則存在一定的波動,其中,青海湖水鳥種類總體呈現逐漸上升趨勢,長江中下遊8個樣區的越冬水鳥種數基本保持穩定。  青海湖作為國際重要溼地以及亞洲特有的鳥禽集中繁殖地和遷徙中轉站,環湖地區共有鳥類220餘種。
  • 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面臨挑戰
    但是,隨著長江經濟帶的迅猛發展,不可避免導致了長江水生生物資源衰退、物種瀕危或消亡。   魚類捕撈量逐年下降   據不完全統計,長江中有魚類17目52科178屬370種,其中,特有魚類42種,重要經濟魚類36種。其他動物有白鰭豚、揚子鱷和大鯢等。
  • 連雲港生物多樣性調查春季植物近400種 鳥類13目
    日前,筆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了進一步摸清我市生物多樣性情況,我市委託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市區(包括海州區、連雲區、贛榆區)開展為期一年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調查的類群包括維管植物、兩棲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昆蟲、淡水和海洋水生生物。
  • 預熱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青島做了什麼
    啟動儀式上,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相關負責同志為青島市觀鳥協會頒發「碧海藍天」生態環保宣講咘嚕微課堂旗幟,並為現場的小學生志願者頒發小小宣講員聘用證書,後期小學生們也將成為小小宣講員,為大家帶來生物多樣性知識宣講。
  • 高原鼠兔的關鍵地位:對本土鳥類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我們研究了毒殺高原鼠兔對高原鳥類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的影響。在青海省高山草地上被毒殺和未毒殺高原鼠兔的地方對鳥類種群密度進行了標準化調查,在高原鼠兔被毒殺的地方高原鳥類物種的豐富性與種群密度要多於沒有被毒殺的地方,特別是那些棲息在高原鼠兔洞穴裡的鳥類,比如褐背擬地鴉(Pseudopodoces humilis)和六種雪雀類物種(褐翅雪雀Montifringilla和雪雀屬Pyrgilauda)以及捕食高原鼠兔的物種(大Buteo hemilasius,黑耳鳶
  • 生物多樣性要保護
    西湖邊有10多對留守鴛鴦,西溪植物、昆蟲和鳥類的多樣性顯著增加西湖與西溪,水系人文相通,都是杭州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雙西」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努力。「據我了解,西湖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的生態修復工作,通過後期的管理、維護和培育,如今西湖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指數有了明顯提高。」陳蒼松說,「比方說,現在西湖邊有10多對『留守』的鴛鴦。
  • 尋找「寶藏鳥類」西溪溼地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
    這是他們第四次做西溪溼地生物多樣性調查,主要是通過摸清現有溼地鳥類樣本情況,為下一步分析多樣性提供數據依據。鳥類調查怎麼做?在西溪溼地裡面還藏著什麼樣的寶藏鳥類?9月10日,記者跟著調查小組一起出發,探秘西溪溼地裡神秘的鳥類。
  • 碧桂園打造6萬方生態公園 喜迎生物多樣性大會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全球環境治理需要各方持續堅韌努力。」為了明年5月的「春城之約」,雲南省昆明市正加緊籌備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有序推進各項保障工作。「讓老百姓從籌辦中實實在在受益,也是COP15籌辦的重要目標和考量。」
  • 地球一小時丨清華大學教授:與自然共生,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
    傍晚烏鴉回到城市  ©邱天培攝於清華校園像烏鴉這樣能夠在城市環境中生活的生物並不算少,譬如我們常見的麻雀、燕子、喜鵲、蝙蝠、壁虎,以及各種各樣的植物和昆蟲。據北京大學的調查顯示,僅在北大燕園校區就觀察到了178種鳥類,其中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及以上鳥類21種。
  • 武漢去年觀察到306種野生鳥類 喜鵲和我們天天見
    4月1日至7日是「武漢愛鳥周」,武漢觀鳥會今天將正式發布的《2016年武漢野生鳥類觀察年報》(以下簡稱「年報」)說,全市去年共觀察到306種野生鳥類,其中最常見的是喜鵲。武漢去年新增8種鳥這是來自武漢民間觀鳥愛好者組織的首份野生鳥類觀察年報,長達259頁。
  • 深晚報導|2020年大鵬生物多樣性公民科學報告出爐
    主辦方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組織美境自然科學總監林吳穎、深圳本土自然與歷史研究者南兆旭、城市生態修復專家聞丞、深圳市社會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項先冬、阿拉善 SEE 企業家代表夏力耘等出席分享會,共話深圳城市多樣性保護。公眾助力大鵬生物多樣性速查城市裡生物多樣性的高低,意味著生命保護屏障的強弱。
  • 請你來猜一猜:寧波城區的一個湖 一年下來可看到多少種鳥
    作為參照:寧波野生鳥類總共400多種,涉及60多個科。可見,這個城中湖已經吸引了相當多的鳥兒來逗留。  若按科來分,則在中心湖以鷺科鳥類為最多,共8種:白鷺、中白鷺、牛背鷺、池鷺、夜鷺、黃斑葦鳽(音同「間」,也有說應讀作「研」)、黑葦鳽、慄葦鳽。這些鷺鳥的羽色則有白、黑、灰、黃、紅5種,故不妨稱之為「五色鷺」。它們有的是留鳥,有的是夏候鳥,也有的是遷徙路過的旅鳥。
  • 生物多樣性
    物種多樣性 我國擁有高等植物34984種,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動物6445種,佔世界總種數的13.7%;已查明真菌種類1萬多種,佔世界總種數的14%。    遺傳多樣性 我國生物遺傳資源豐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的起源地,也是野生和栽培果樹的主要起源中心。
  • 首份中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發布暨加強鳥類保護的倡議書
    會上徐海根副所長介紹了《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報告指出,生物多樣性觀測是在一定區域對生物多樣性的定期測量,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生物多樣性觀測對於掌握生物多樣性動態變化趨勢、識別致危因素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有極其豐富的生物物種,常用殺蟲劑有損鳥類的多樣性
    中國生物多樣性的豐富中國國土遼闊,海域寬廣,自然條件複雜多樣,加之有較古老的地質歷史(早在中生代末,大部分地區已抬升為陸地),孕育了極其豐富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物種,及其繁複多彩的生態組合,是全球12個「巨大多樣性國家」之一。
  • 【生物多樣性】東川生態修復初見成效 引來珍稀鳥類安家落戶
    近年來東川加快全區生態修復、保護力度,再造綠水青山,生物系統恢復初見成效,引來數十種珍稀鳥類繁衍棲息,落戶東川。(東川北收費站 板河口溼地) 自11月13日,東川區提升生態修復指揮部辦公室啟動了《生物多樣性之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