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極其豐富的生物物種,常用殺蟲劑有損鳥類的多樣性

2020-08-22 懸壺雅醫


中國生物多樣性的豐富

中國國土遼闊,海域寬廣,自然條件複雜多樣,加之有較古老的地質歷史(早在中生代末,大部分地區已抬升為陸地),孕育了極其豐富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物種,及其繁複多彩的生態組合,是全球12個「巨大多樣性國家」之一。中國是地球上種子植物區系起源中心之一,承襲了北方第三紀、古地中海古南大陸的區系成分:動物則匯合了古北界和東洋界的大部分種類。中國的種子植物有30000餘種,僅次於世界種子植物最豐富的巴西和哥倫比亞,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250種,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國家。



中國有脊椎動物6300餘種,其中鳥類1244種,佔世界總數的13.7%,中國有魚類3862種,佔世

界總數的20.0%,都居世界前列。不僅如此,特有類型之多,更是中國生物區系的特點。已知脊椎動物

有667個特有種,為中國脊椎動物總種數的10.5%,種子植物有5個特有科,247個特有屬,17300種以

上的特有種。中國擁有眾多有「活化石」之稱的珍稀動、植物,如大熊貓(Ailuropoda melanoleuca)、

白鱗豚(Lipotes vexillifer)、文昌魚(Branchiostoma belcheri)、鸚鵡螺(Nautilus pompilius).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銀杏 (Ginkgo biloba)、銀杉 (Cathaya argyrophylla)和

攀枝花蘇鐵(Cycas panzhihuaensis)等等,是人所共知


常用殺蟲劑有損鳥類多樣性

科技日報北京8月11日電 一項可持續性研究報告稱:新菸鹼類殺蟲劑在美國大陸的使用增加,影響了鳥類種群,降低了鳥類多樣性。

當前,鳥類生物多樣性的下降速度顯著。此前研究數據發現,自1970年以來,美國鳥類種群已經減少了29%,這被認為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農業生產中農藥使用的增加。

而過去幾十年來,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一直有增無減——這也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殺蟲劑。世界上第一個新菸鹼類殺蟲劑,是1991年德國拜耳研發的吡蟲啉,其一問世便成為殺蟲劑市場上的寵兒,由此引發了農藥界對新菸鹼類殺蟲劑的研發熱潮。時至今日,新菸鹼類殺蟲劑仍在殺蟲劑舞臺上佔據了一席不可撼動之地。此前研究曾顯示,新菸鹼類殺蟲劑對鳥類和其他非目標物種具有潛在毒性。不過,這種殺蟲劑對鳥類多樣性的影響一直未知。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研究人員邁德胡·可汗那及其同事,此次研究了2008—2014年期間,新菸鹼類殺蟲劑對美國鳥類的影響。研究團隊通過分析「北美鳥類繁殖情況調查」的數據,確定了4種不同鳥類種群——草原鳥類、非草原鳥類、食蟲鳥類和非食蟲鳥類的縣級變化,並將分析結果與殺蟲劑的縣級使用數據相結合。

研究團隊發現,每個縣的新菸鹼類殺蟲劑用量每增加100千克,草原鳥類種群就會減少2.2%,食蟲鳥類種群減少1.6%。相比之下,非新菸鹼類殺蟲劑每增加100千克用量,草原鳥類減少0.05%,非草原鳥類、食蟲鳥類、非食蟲鳥類種群減少0.03%。

由於這些影響具有累積效應,研究團隊還估計,2008年各個縣每使用100千克的新菸鹼類殺蟲劑,會讓2014年的草原鳥類種群累計減少9.7%。

這些結果表明,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對於重要鳥類種群的減少具有相對較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會隨時間而增加。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對鳥類種群的不利影響集中在美國中西部、加州南部和大平原北部。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發布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 兩棲動物和鳥類等物種生存...
    寬帶青鳳蝶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21日,中國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在北京首次發布了《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這也是中國官方首次發布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報告顯示,由於環境汙染、商業捕捉、化肥農藥過度施用等人類活動的影響,兩棲動物和鳥類等一些物種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多樣性下降。生物多樣性觀測是在一定區域內對生物多樣性的定期測量,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於掌握生物多樣性動態變化趨勢、識別致危因素具有重要意義。
  • 29%的鳥類被毀掉,科學家製造的化學物,讓生態逐漸失去平衡
    「天敵」伴隨著人類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過去的上百年時間裡,人類在化學製劑方面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人類也開始不斷研發各類殺蟲劑,這些殺蟲劑可以有效消滅農田裡的害蟲,增加糧食的產量。但是,昆蟲界除了害蟲之外,還有蜜蜂之類的益蟲,在過去的百年時間裡,因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普及,蜜蜂等益蟲也因為被誤殺而數量銳減。除了昆蟲之外,其它非哺乳類動物同樣難逃新菸鹼類殺蟲劑的危害,鳥類也是如此。所以,根據日前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論,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因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美國的鳥類多樣性種群已經減少了29%。
  • 29%的鳥類被毀掉,科學家製造的化學物,讓生態逐漸失去平衡
    不過,伴隨著人類的發展,鳥類如今的生存前景卻並不樂觀。新菸鹼類殺蟲劑成鳥類「天敵」伴隨著人類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過去的上百年時間裡,人類在化學製劑方面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人類也開始不斷研發各類殺蟲劑,這些殺蟲劑可以有效消滅農田裡的害蟲,增加糧食的產量。
  • 國際最新研究:新菸鹼類殺蟲劑使用增加或影響美國鳥類種群
    中新網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性》最新發表一篇生物多樣性研究論文稱,新菸鹼類殺蟲劑在美國大陸的使用增加可能影響了鳥類種群,降低了鳥類多樣性。該論文指,當前,鳥類生物多樣性的下降速度顯著。自1970年以來,美國鳥類種群已經減少了29%,這被認為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農業生產中農藥使用的增加。
  • 研究:對蜜蜂有害的殺蟲劑也正在毒害鳥類
    更直接地說,人類在很多時候往往會犯錯誤,為了讓農作物有生長的機會而在大片區域噴灑殺蟲劑往往會造成無意的有害結果。資料圖近年來,殺蟲劑對蜜蜂種群的影響尤為嚴重,而科學家設法以一種被廣泛使用的殺蟲劑的形式揭示這其中的罪魁禍首。
  •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價值
    估計全球經濟有40%是基於生物的產品和工藝方面的。如中藥用到了5100多個物種的動植物。世界上現有藥品配方的一半來自野生生物。工業價值人類還利用生物多樣性提供各種工業原料,如木材、纖維、橡膠、造紙原料、澱粉、油、樹脂、染料、醋、蠟、殺蟲劑和其他許多化合物。
  • 高原鼠兔的關鍵地位:對本土鳥類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我們研究了毒殺高原鼠兔對高原鳥類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的影響。關鍵詞:鳥類生物多樣性,中國,青藏高原,關鍵物種,Ochotona curzoniae,高原鼠兔1 引 言當本土小型哺乳動物種群達到較高的密度,它們就經常被標註成有害的生物種群並受到控制,高原鼠兔就是一個例子。
  • 【地理觀察】高考地理如何考查生物多樣性?其豐富程度與什麼因素有...
    (1)水分和熱量——高溫多雨,水熱條件優越的地區,生物種類豐富。  (2)自然環境複雜——氣候覆雜的地區,生物種類豐富;水域環境複雜,水生生物豐富;地形複雜,起伏大的地區,生物種類豐富。  (3)環境變遷與突發事件——如地質時期的冰期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變化導致食物缺乏等。
  • 人類製造的化學物,毀掉了29%的鳥類,美國科學家這次頭疼了
    據報導,在8月10日發表在《自然·可持續性》雜誌上的一篇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大量的數據研究後,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美國的鳥類種群數量下降了29%,雖然原因有很多,不過常用殺蟲劑或成為致命因素。
  • 人類製造的化學物,毀掉了29%的鳥類,美國科學家這次頭疼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在8月10日發表在《自然·可持續性》雜誌上的一篇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大量的數據研究後,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美國的鳥類種群數量下降了29%,雖然原因有很多,不過常用殺蟲劑或成為致命因素
  • 你知道物種多樣性有多重要嗎?一起來保護物種多樣性吧!
    從撞擊發生的那一刻直到此後的幾十萬甚至百萬年裡,這場浩劫幾乎抹去了地球上大約四分之三的動物和植物物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恐龍。儘管實際上它們中的很多後來以鳥類的形式倖存了下來,雖然我們說生死交替是世間萬物的規律,環境一直變化挑戰著一些物種的生存極限,同時也為其他物種創造新的機遇。
  • ...我省生物多樣性保持總體穩定 青海湖鳥類增多藏羚羊達到7萬多隻...
    青海湖水鳥種類  呈上升趨勢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真菌卷》和《2018年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對2012年至2017年連續觀測的24個內陸溼地越冬水鳥樣區分析表明,越冬水鳥種群數量呈現上升趨勢,物種數則存在一定的波動,其中,青海湖水鳥種類總體呈現逐漸上升趨勢,長江中下遊8個樣區的越冬水鳥種數基本保持穩定。  青海湖作為國際重要溼地以及亞洲特有的鳥禽集中繁殖地和遷徙中轉站,環湖地區共有鳥類220餘種。
  • 首份中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發布暨加強鳥類保護的倡議書
    會上徐海根副所長介紹了《2017年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報告》。報告指出,生物多樣性觀測是在一定區域對生物多樣性的定期測量,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生物多樣性觀測對於掌握生物多樣性動態變化趨勢、識別致危因素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生物「家底」逐漸清晰,究竟有多少種生物物種?
    我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可中國究竟有多少種動植物、微生物呢?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剛剛發布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給出了最新答案:122280種,包括54359個動物物種,37793個植物物種,12506個真菌物種以及細菌、病毒等物種。
  • 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學習更多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知識。,將每年的12月29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把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知識和發生了什麼事告訴其他人。3. 吃本地物種(水果,蔬菜,和動物)並且弄明什麼是本地特產稀有物種。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為動植物「摸家底」!江蘇省連雲港市生物多樣性...
    江蘇省連雲港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樣性的氣候和地貌條件孕育了兼容南北特徵的生物群落,生物物種資源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全市野生植物資源有1500餘種,雲臺山更是享有「江蘇植物寶庫」的美譽;海州灣為全國八大漁場之一,魚類超過200餘種;連雲港市還地處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是全球候鳥的重要遷徙棲息地之一
  • 多樣性「冷點」竟成新物種「熱點」
    12月11日發表在《科學》上的一份報告,否定了這樣一個假設,即新物種往往會在亞馬遜雨林等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進化。研究人員提出了多樣性新悖論——新物種在「冷點」地區的形成速度比在「熱點」地區更快。「該研究為最大的新熱帶鳥類群——亞鳴禽亞目,裝配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系統基因組數據集。」未參與該研究的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的Hlne Morlon 在同期的評論文章中寫道。
  • 解鎖自然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樣性
    報告指出,2010-2020年間全球試圖落實愛知202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的努力或已全面失敗。同時,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持續惡化,將有損80%(44項中的35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這些目標與貧窮、飢餓、健康、水、城市、氣候、海洋和土地等有關(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2020)。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萬物薈靈,養治有方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層次和聯合體中生命的多樣化,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 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2020年被譽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今年10月將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為迎接COP15召開,加大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力度,讓廣大中小學生關注、保護生物多樣性,「雲課堂」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