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製造的化學物,毀掉了29%的鳥類,美國科學家這次頭疼了

2020-08-19 奇點使者

據報導,在8月10日發表在《自然·可持續性》雜誌上的一篇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大量的數據研究後,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美國的鳥類種群數量下降了29%,雖然原因有很多,不過常用殺蟲劑或成為致命因素。



鳥類的多樣性正在被毀掉

什麼是鳥類的多樣性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地區由不同的鳥類組成的鳥類世界。在地球上,通過研究發現,全世界現存的鳥類數量大約有9000多種,它們廣泛分布在地球的絕大多數角落,而且因為生活環境不同,所以生活習性也不同。

這樣,它們展現出來的外在形態自然也截然不同,所以,鳥類的多樣性就出現了。拿美國來說,生活在美國的鳥類種類有上千種,雖然自從人類出現後,鳥類的生活環境就開始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不過真正的影響還是要從工業革命之後開始說起。

伴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類化學製劑開始成為人類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比方說農業生產中,農藥的使用率是很高的,而在研究中,科學家也發現,自從農藥普及後,鳥類的多樣性就開始銳減,正在被人類的農藥給毀掉。



殺蟲劑或是最大「兇手」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一種添加了新菸鹼類的殺蟲劑開始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殺蟲劑,鳥類的多樣性也由此受到威脅。

什麼是新菸鹼呢?從農藥的發展來說,新菸鹼其實是高效低毒農藥的完美代表,它是以尼古丁為主的菸鹼改良版。它只對昆蟲有效,對於包含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來說,都非常的友好。自從1991年德國拜耳發明了它,短時間內就席捲全球。

除人類和哺乳動物外,新菸鹼危害極大,過去許多殺蟲劑只是針對特定種類的害蟲,然而,新菸鹼只要是昆蟲,就不會對其有免疫力,包括蜜蜂在內的益蟲也會被新菸鹼誤殺。



同樣受到新菸鹼毒害的還有鳥類,畢竟鳥類也不屬於哺乳動物,研究發現,草原鳥類、非草原鳥類、食蟲鳥類、非食蟲鳥類這四大類鳥類,都難逃新菸鹼的危害。

以北美為例,大量的數據表明,如果農業生產中的新菸鹼類殺蟲劑使用劑量增加100千克,那麼,就會導致鳥類種群至少減少1.6%左右。

那麼,非新菸鹼類的殺蟲劑對於鳥類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有多大呢?研究發現,如果使用的是不含新菸鹼的殺蟲劑,那麼對於鳥類種群的影響,減少的數值則只在0.03%左右。

由此可見,人類在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中,對於鳥類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想要保護鳥類,未來或許會重新改變人類殺蟲劑的成分,讓它的毒性不會對鳥類等其它生物起作用。



鳥類多樣性減少還與什麼有關?

其實除了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之外,鳥類多樣性的減少還與人類的活動有關,比方說早在2007年,美國奧杜邦學會就表示,從1967年開始,美國已經有至少20種鳥類的數量顯著下降,而且其中一部分鳥類種群的數量下降達到了80%以上。

伴隨著人類的活動,過去很多常見的鳥類,如今都不見了蹤影。其實不只是在美國,包括我們周圍也是如此,比方說在過去,電線桿上是經常可以看到站成一排的小鳥,不過如今卻鮮少會看到它們的身影。



棲息環境被破壞,食物減少,人類化學汙染等等,這些對於鳥類都是致命的,當然,不止是鳥類,地球上除了人類之外,很多動物都面臨著生存危機。

根據研究,不科學的農業發展是鳥類生物多樣性被破壞的原因之一,草場、溼地、森林等這些對於鳥類來說都非常重要的棲息地,如今都已經由於人類活動的頻繁而銳減。

同時,地球的生態系統本身就是一環套一環,當一種動物消失,生物鏈也會受到影響,所以,伴隨著昆蟲等鳥類主要食物的數量也越來越少,鳥類生物多樣性也自然雪上加霜。



再加上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人類活動導致地球上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地球越來越熱,已經改變了很多動物的棲息環境和生活方式,雖然鳥類是屬於天空的,但是作為地球上的一份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大家覺得人類應該去保護它們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8月12日文章《可持續性研究報告稱:常用殺蟲劑有損鳥類多樣性》

相關焦點

  • 人類製造的化學物,毀掉了29%的鳥類,美國科學家這次頭疼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在8月10日發表在《自然·可持續性》雜誌上的一篇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大量的數據研究後,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美國的鳥類種群數量下降了29%,雖然原因有很多,不過常用殺蟲劑或成為致命因素
  • 29%的鳥類被毀掉,科學家製造的化學物,讓生態逐漸失去平衡
    在地球上,現存的已知鳥類數量將近1萬種,從白堊紀早期恐龍開始朝著鳥類演化,一直到今天,它們也成為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不過,伴隨著人類的發展,鳥類如今的生存前景卻並不樂觀。所以,根據日前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論,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因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美國的鳥類多樣性種群已經減少了29%。
  • 29%的鳥類被毀掉,科學家製造的化學物,讓生態逐漸失去平衡
    不過,伴隨著人類的發展,鳥類如今的生存前景卻並不樂觀。新菸鹼類殺蟲劑成鳥類「天敵」伴隨著人類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過去的上百年時間裡,人類在化學製劑方面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人類也開始不斷研發各類殺蟲劑,這些殺蟲劑可以有效消滅農田裡的害蟲,增加糧食的產量。
  • 多家公司涉化學物汙染 美國新罕布夏州提起控訴
    中新網5月30日電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29日,美國新罕布夏州對3M、杜邦(DuPont)等8家公司提出控訴,理由是這些公司製造或經銷的一種可能有毒的化學物對環境造成了汙染,這種化學物見於披薩盒
  • 糧食安全新問題:農業化學物使用帶來隱憂
    科學家、環保人士及農業倡導者提出這一問題:使用越來越多農業化學物所帶來的回報,是否值得冒這一風險。  在過去幾周,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變得激烈,一系列聲音呼籲,政府應對此採取相關措施。甚至美國環境保護局因此被起訴。  批評人士稱,他們擔心,推動全球糧食產量增加或為健康和環境增添風險。
  • 這次該美國頭疼了
    不過就在兩年前,在美國的科學大會上,中國墨子號的研發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  這個科學獎項設立了好幾十年,但至今中國的科學衛星實驗團隊才獲得該獎項,終於為祖國揚眉吐氣。  去年2018年我國的量子衛星實驗測試也取得不錯的成績,並且列入美國的物理領域的十大重要進展。  目前中國和美國在面向未來的下一代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展開激烈競爭。
  • 科學家發現「永生」辦法,雖然很好實現,但可能會毀掉人類文明!
    科學家發現「永生」的辦法,雖然很好實現,但可能會毀掉人類文明!從古至今人類試圖解開關於壽命秘密,人類盡頭似乎只有一個,那便是死亡,關於死亡這件事情,很多人比較畏懼,想方設法尋找永生的辦法,可是最終結果可想而知,人類根本無法打破地球上的自然規律。人類壽命有限,但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移居其它星球等等,受到生命的限制,很難看一眼宇宙之外的景色,對此科學家提出永生的辦法,辦法有效可是容易毀掉人類社會。
  • 一隻貓 如何單槍匹馬 毀掉一個鳥類保護區?
    「仙女鷗」一般不在靠近人類的地方築巢。可最近幾年,在澳大利亞曼杜拉市附近,人們欣喜地發現了「仙女鷗」的蹤跡。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曼杜拉的愛鳥人士專門為「仙女鷗」開闢出一塊保護區。漸漸地,「仙女鷗」開始在那裡下蛋、育雛。直到去年年底,這些珍稀鳥類突然被「開膛破肚」。市民和學者輪番蹲守,發現兇手竟是一隻白色流浪貓。幾周時間裡,無論人類如何驅趕,這隻喵星人都會重返「作案現場」。
  • 科學家發現「永生」方法,實現的概率很高,但是可能毀掉人類社會
    也正是因為此,永生這件事情一直都是人類探索的。只不過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們人類就算是地球上的高級動物,這種規律是我們沒有辦法打破的。那麼人類有機會實現永生嗎?其實也不盡然,這永生的方法還是有的,但是這個辦法對於我們來說,其實是有違道德倫理的。這個方法,就是克隆。科學家發現「永生」方法,實現的概率很高,但是可能毀掉人類社會。
  • 一夥科學家試圖毀掉失敗的研究成果:電影《普羅米修斯》深度解析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看電影系列第26集一夥科學家試圖毀掉失敗的研究成果:電影《普羅米修斯》深度解析《普羅米修斯》有著差不多30分鐘的刪減內容。普羅米修斯不僅創造了人類,給人類帶來了火,還教會了他們許多知識和技能。工程師並不是根據自己基因製造了人類後,就一走了之。生化人大衛通過學習一種古老的語言,就可以同工程師們溝通。而這種語言,在5000年前還有人類可以掌握!
  • 美國山林大火造成多品種鳥類死亡,會不會影響全球?
    這個現象引發了科學家對生態的擔憂,至於為什麼會突然間死亡這麼多鳥類,科學家目前也沒有明確答案,只能說正在摸索之中。據《太陽日報》報導,這次死亡的鳥類數量可能超過十萬隻,甚至有可能有近百萬隻。而且出現地區比較多,出現時間可能是從8月下旬就開始了。
  • 2036年,毀神星可能撞擊地球,人類怎樣避免這次「毀滅性」災難?
    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一次慘烈的生物滅絕事件,並且這顆小行星直接導致了非鳥類恐龍的滅亡,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上可能還生活著大量的恐龍,人類的祖先是否有機會走出非洲還是一個未知數。
  • 美國「大規模」鳥類突然死亡!是什麼原因導致?
    但是在9月,我們又迎來了一些不好的科學消息,那就是科學家們在美國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突然出現了大規模的鳥類死亡。根據《太陽新聞》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們預估,本次的大規模鳥類死亡是前所未有的,可能已經出現了數十萬隻鳥類,甚至可能達到了數百萬隻。
  • 美國「大規模」鳥類突然死亡!是什麼原因導致?
    但是在9月,我們又迎來了一些不好的科學消息,那就是科學家們在美國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突然出現了大規模的鳥類死亡。這又引發了大家對生態系統的擔憂,對於這些鳥類為何會突然死亡並且數量這麼大,科學家們也正在搜尋之中,暫時沒有明確的答案,至給出了一些可能性的說明,下面我們一步一步的看看情況。美國「大規模」鳥類突然死亡,有多少?
  • 科學家又要頭疼了,全球變暖還沒解決,人類又迎來大問題!
    科學家又要頭疼了,全球變暖還沒解決,人類又迎來大問題!地球每天都在不停運轉,有規律可循。不難發現,每年的溫度隨著月份的增加發生變動,所以才有了四季交替。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春天和秋天,太陽不燥熱,夜晚也不冷,最適宜旅遊了。
  • 特斯拉臨終前為何毀掉手稿?三種猜測讓人細思極恐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此迅速,一方面得益於選擇了正確的發展路線,即走上工業道路,而另一方面則離不開眾多投身於科學事業的科學家們。是被他自己毀掉了嗎?如果確實是他自己毀掉的,那麼他為什麼要毀掉呢?對此許多人提出了三種猜測。一、因為反重力飛行器1911年,特斯拉發表了幾篇論文,文中提到了一種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非常科幻的飛行器——反重力飛行器。
  • 鳥類真的是恐龍的後裔嗎,科學家有全新發現,揭示鳥類為何是鳥類
    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將生命的演化史,全面地連接起來,因為這樣能夠讓人類知道自己的過去,了解我們是如何成為人類。可是地球的歷史過於漫長,很多研究甚至牽涉到宇宙層面,因此科學家需要更多的時段來慢慢連接演化史拼圖,這需要一個相當久的過程。恐龍在地球的生命演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解開恐龍演化之謎,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重大突破。
  • 美國人也在頭疼B肝 科學家為了B肝都做了什麼
    美國人也在頭疼B肝 科學家為了B肝都做了什麼我國是B肝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根據前幾年的數據統計,我國B肝病毒感染者高達一億左右,是全球B肝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不僅僅是中國正在飽受B肝的折磨,美國這樣一個醫學技術發達的國家也正遭受著B肝的摧殘。最近,美國逐漸意識到B肝預防、治療的重要性,於是B肝防治機構聯合部分聯邦議員呼籲相關機構組織重新認識B肝,並積極開展B肝研究工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約有4億B肝感染者,美國一億人口中就有二百多萬人感染了B肝。
  • 人類首窺恐龍時代鳥類真面目 翅膀保存在琥珀中
    信息 人類首窺恐龍時代鳥類真面目 翅膀保存在琥珀中 2016-06-29 09:15:29來源:光明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尹璐 2016年06月29日 09
  • 北美地區的鳥類數量,減少了30億!警鐘已響起,人類卻無動於衷
    早在1962年,著名作家蕾切爾·卡遜( Rachel Carlson)出版了一本題為《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的書,揭示了美國的企業界在冷戰時期為了經濟開發而大量砍伐森林,並且不顧後果地大量使用DDT這種劇毒殺蟲劑,導致大量的鳥類、魚類和昆蟲大量死亡甚至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