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的鳥類被毀掉,科學家製造的化學物,讓生態逐漸失去平衡

2020-08-19 三體使者

在地球上,現存的已知鳥類數量將近1萬種,從白堊紀早期恐龍開始朝著鳥類演化,一直到今天,它們也成為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不過,伴隨著人類的發展,鳥類如今的生存前景卻並不樂觀。



新菸鹼類殺蟲劑成鳥類「天敵」

伴隨著人類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過去的上百年時間裡,人類在化學製劑方面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人類也開始不斷研發各類殺蟲劑,這些殺蟲劑可以有效消滅農田裡的害蟲,增加糧食的產量。

不過,昆蟲界的害蟲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在上世紀初,德國老牌企業拜耳,研發出了一款以新菸鹼類為主要成分的殺蟲劑,這種殺蟲劑對所有的昆蟲都有效,一經上市就備受好評,而且熱銷至今,不過,卻一直爭議頗多。



什麼是新菸鹼類呢?簡單來說,就是尼古丁的「升級版」,經過科學改良後,這種新菸鹼類不會對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產生任何的毒素,不過卻可以讓所有的昆蟲「一擊斃命」。

但是,昆蟲界除了害蟲之外,還有蜜蜂之類的益蟲,在過去的百年時間裡,因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普及,蜜蜂等益蟲也因為被誤殺而數量銳減。

除了昆蟲之外,其它非哺乳類動物同樣難逃新菸鹼類殺蟲劑的危害,鳥類也是如此。所以,根據日前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論,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因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美國的鳥類多樣性種群已經減少了29%。



劑量每增加100千克,種群減少1.6%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而是伴隨著農業的發展,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因為這種殺蟲劑是一種高效低毒的殺蟲劑,當然,所謂的低毒是對於哺乳動物而言的。

經過調查研究,科學家發現,新菸鹼類殺蟲劑的劑量每增加100千克,就會導致鳥類的種群至少減少1.6%,而且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在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鳥類的多樣性破壞速度也越來越快。



這意味著,未來鳥類中的很多物種可能都會因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持續應用而消失,當然,即使是沒有新菸鹼類殺蟲劑,鳥類的生存前景也並不樂觀。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人類活動導致鳥類的棲息地被破壞,生態平衡的打破導致一部分鳥類出現食物短缺的情況。

其實不僅是在美國,相信大家也會有所體會,對比10年-20年之前,特別是在城市中,鳥類的確越來越難見到,這其實就與鳥類的數量越來越少有關。



所以,科學家也希望人類可以在鳥類的生物多樣性還有救之前,想辦法去避免它們繼續減少,同時也希望可以研發出另一種可以替代新菸鹼類殺蟲劑的新型殺蟲劑,可以讓非害蟲的動物避免受到傷害。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8月12日文章《可持續性研究報告稱:常用殺蟲劑有損鳥類多樣性》

相關焦點

  • 29%的鳥類被毀掉,科學家製造的化學物,讓生態逐漸失去平衡
    1萬種,從白堊紀早期恐龍開始朝著鳥類演化,一直到今天,它們也成為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除了昆蟲之外,其它非哺乳類動物同樣難逃新菸鹼類殺蟲劑的危害,鳥類也是如此。所以,根據日前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論,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因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美國的鳥類多樣性種群已經減少了29%。
  • 人類製造的化學物,毀掉了29%的鳥類,美國科學家這次頭疼了
    據報導,在8月10日發表在《自然·可持續性》雜誌上的一篇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大量的數據研究後,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美國的鳥類種群數量下降了29%,雖然原因有很多,不過常用殺蟲劑或成為致命因素。
  • 人類製造的化學物,毀掉了29%的鳥類,美國科學家這次頭疼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在8月10日發表在《自然·可持續性》雜誌上的一篇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大量的數據研究後,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美國的鳥類種群數量下降了29%,雖然原因有很多,不過常用殺蟲劑或成為致命因素
  • 如果全被消滅,生態系統將失去平衡!
    如果全被消滅,生態系統將失去平衡!一年有四季之分,春夏秋冬,每個季節的環境變化是不同的。據了解,喜歡春天、秋天的人頗多,畢竟溫度適宜,萬物復甦,夏天、冬天就沒有那麼討喜了,夏天過於炎熱,冬天過於寒冷。尤其是夏天,很多蚊子的出沒,嗡嗡的聲音令人極為煩躁。
  • 一旦失去沙漠會不會破壞自然界生態系統呢?
    說起沙漠,我們直觀的印象就是荒無人煙,漫漫黃沙看不到邊,那裡通常都是生命的禁區,基本上不會有任何效益產出,而且也不會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作用我國有近80萬平方公裡的沙漠,以及50萬平方公裡的戈壁灘,如果能把它們都改造成宜居環境的話,那麼等於給全國人民增加了一百多萬平方公裡的宜居地區
  • 科技話題:中醫經絡研究、最大飛行鳥類、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科技話題:中醫經絡研究、最大飛行鳥類、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空中飛行物探測、磁場、「朱諾號」探… 2020-11-1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糧食安全新問題:農業化學物使用帶來隱憂
    科學家、環保人士及農業倡導者提出這一問題:使用越來越多農業化學物所帶來的回報,是否值得冒這一風險。  在過去幾周,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變得激烈,一系列聲音呼籲,政府應對此採取相關措施。甚至美國環境保護局因此被起訴。  批評人士稱,他們擔心,推動全球糧食產量增加或為健康和環境增添風險。
  • 崇左:生態環境逐漸改善,多種珍稀鳥類集中來訪
    白喉扇尾鶲屬「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見三五隻成群或與白眶雀鶥等其他鳥類混群。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徐文清 攝廣西新聞網崇左5月14日訊(通訊員 盧卓景)近年來,崇左市加大城鄉生態環境治理及珍稀鳥類保護力度,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有的「候鳥」變成了「留鳥」,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棲息安家。
  • 多家公司涉化學物汙染 美國新罕布夏州提起控訴
    中新網5月30日電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29日,美國新罕布夏州對3M、杜邦(DuPont)等8家公司提出控訴,理由是這些公司製造或經銷的一種可能有毒的化學物對環境造成了汙染,這種化學物見於披薩盒
  • 鼠兔在維持草原生態平衡中的作用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維持草原生態平衡,鼠兔功大過大?《中國綠色時報》記者採訪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兔形目專家組專家李維東。  據李維東介紹,按國際最新資料統計,全世界鼠兔共有29種,其中有24個種被發現存在於中國境內。根據鼠兔的棲息型類型,可以將鼠兔分為兩種生態類型:裸山巖棲息型鼠兔和草原棲息型鼠兔。
  • 許多鳥類的體型在進化過程中逐漸變小,迄今最大的銀河電波地圖繪製成功 | 相約科技早新聞
    ◆澳大利亞麥考裡大學一項新研究顯示,許多鳥類的體型在進化過程中逐漸變小,罪魁禍首似乎是全球氣候變暖。對於鳥類體型的大小,酷熱可能比低溫的影響力更大。在炎熱夏季出生的雛鳥仍更可能成長為體型較小的成鳥。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塞繆爾·安德魯說:「如果這些體型方面的變化是適應較暖氣候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麼沒有隨氣候改變體型的鳥類可能成為更脆弱的物種。」研究人員還表示,氣候變化對鳥類健康的具體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 今日科技話題:中醫經絡研究、最大飛行鳥類、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空中飛行物探測、磁場
    張維波團隊在中醫經絡方面研究成果的最新進展正在逐漸完善這一關鍵證據,它或將顛覆世界醫學界對於中醫學科的基本認知,為中醫理論在醫學和科學界獲得認可奠定基礎。,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發現於南極洲的5000萬年前的化石進行了鑑定,最終確定該化石為一類已滅絕的巨型遠洋鳥類——偽齒鳥。
  • 【遊俠導讀】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揭曉了鳥類失去陰莖結構的謎團...
    據國外媒體報導,多種鳥類和家禽在進化歷程中為何失去了外部生殖器官?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雞、鵪鶉和多數鳥類在胚胎發育期間釋放一種特殊蛋白質導致外部生殖器官的消失。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6月6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 保護野生動物,維持生態平衡
    7月29日是世界愛虎日。由於棲息地的喪失、人類持續不斷的偷獵,全球野生虎僅剩約4000隻,而我國野生東北虎也僅僅存約30隻。在過去的100年裡,全世界野生虎的數量從10萬隻銳減到如今的4000隻。你知道嗎,有很多動物從小就要被迫訓練高難度動作,高臺跳躍、鑽火圈等表演,完成不了就遭抽打,淪為了取悅人類的玩具。多少動物為此付出生命,它們得不到自由,過著本不屬於它們的生活。
  • 生態如東成為鳥類棲息的幸福家園
    生態如東成為鳥類棲息的幸福家園 來源:如東日報 發布時間:2020-06-05 字體:[ 大 中 小 ]
  • 鳥類的艱苦生存,保護鳥類,勢在必行!
    而鳥類作為生物鏈不可或缺的一環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某個物種的鳥類出現瀕危,不光是這一個物種的問題,與其相關的生物鏈都將遭到嚴重的破壞,從而造成生態失衡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今天看到了幾則報導是和捕獵野生鳥類相關的,從而感慨萬千。特發此文呼籲大家愛護野生鳥類,保護我們共同的生存家園。首先我們聊一下鳥的繁殖情況鳥類作為世界上飛行的物種,能避開很多地面上危險。
  • 山東威海:良好生態吸引三種瀕危、易危鳥類
    新華社濟南11月17日電(記者王陽)有鳥類攝影愛好者近日在山東威海市南海新區金花河上遊蘆葦叢中,拍攝到震旦鴉雀、黃胸鵐、紅頸葦鵐等鳥類在其間跳躍、覓食。據了解,震旦鴉雀、黃胸鵐為瀕危鳥類,紅頸葦鵐為易危鳥類,在同一地方同時出現這3種鳥類,實屬罕見。
  • 「生態文明@溼地」天津溼地 鳥類天堂
    土壤浸泡在水中,孕育了豐富的魚蝦,成為鳥類能量補給的來源。許多水生植物,又成為了鳥類天然的遮蔽所。因此,這些位於遷徙路線上的溼地,又被譽為「鳥類的樂園」。全球有8條候鳥遷徙路線。天津,則是東亞到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途中的必經之路。天津海岸線魚草豐美的潮間帶是候鳥棲息的理想場所。
  • 冷知識;世界上有多少棵樹、20世紀滅絕了多少種動物及生態平衡
    失去的,無法挽回。現存的,需倍加珍惜!一,據世界《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以及139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了。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1000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
  • 海珠溼地鳥類增至177種 逐漸成為候鳥和水鳥的重要分布區
    嗷嗷待哺的白頭鵯越來越多鳥類在海珠溼地「安家落戶」大洋網訊 7月3日,記者從海珠區溼地辦獲悉,紅彤彤的蓮霧掛滿枝頭,小鳥兒興奮地在樹上一邊享受盛宴,一邊嘰嘰喳喳,鳥兒進入生蛋期。工作人員提醒,盛夏時節,千萬不要到溼地掏鳥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