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球上,現存的已知鳥類數量將近1萬種,從白堊紀早期恐龍開始朝著鳥類演化,一直到今天,它們也成為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不過,伴隨著人類的發展,鳥類如今的生存前景卻並不樂觀。
新菸鹼類殺蟲劑成鳥類「天敵」
伴隨著人類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在過去的上百年時間裡,人類在化學製劑方面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人類也開始不斷研發各類殺蟲劑,這些殺蟲劑可以有效消滅農田裡的害蟲,增加糧食的產量。
不過,昆蟲界的害蟲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在上世紀初,德國老牌企業拜耳,研發出了一款以新菸鹼類為主要成分的殺蟲劑,這種殺蟲劑對所有的昆蟲都有效,一經上市就備受好評,而且熱銷至今,不過,卻一直爭議頗多。
什麼是新菸鹼類呢?簡單來說,就是尼古丁的「升級版」,經過科學改良後,這種新菸鹼類不會對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產生任何的毒素,不過卻可以讓所有的昆蟲「一擊斃命」。
但是,昆蟲界除了害蟲之外,還有蜜蜂之類的益蟲,在過去的百年時間裡,因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普及,蜜蜂等益蟲也因為被誤殺而數量銳減。
除了昆蟲之外,其它非哺乳類動物同樣難逃新菸鹼類殺蟲劑的危害,鳥類也是如此。所以,根據日前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論,發現在過去的50年時間裡,因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美國的鳥類多樣性種群已經減少了29%。
劑量每增加100千克,種群減少1.6%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而是伴隨著農業的發展,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因為這種殺蟲劑是一種高效低毒的殺蟲劑,當然,所謂的低毒是對於哺乳動物而言的。
經過調查研究,科學家發現,新菸鹼類殺蟲劑的劑量每增加100千克,就會導致鳥類的種群至少減少1.6%,而且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在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鳥類的多樣性破壞速度也越來越快。
這意味著,未來鳥類中的很多物種可能都會因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持續應用而消失,當然,即使是沒有新菸鹼類殺蟲劑,鳥類的生存前景也並不樂觀。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人類活動導致鳥類的棲息地被破壞,生態平衡的打破導致一部分鳥類出現食物短缺的情況。
其實不僅是在美國,相信大家也會有所體會,對比10年-20年之前,特別是在城市中,鳥類的確越來越難見到,這其實就與鳥類的數量越來越少有關。
所以,科學家也希望人類可以在鳥類的生物多樣性還有救之前,想辦法去避免它們繼續減少,同時也希望可以研發出另一種可以替代新菸鹼類殺蟲劑的新型殺蟲劑,可以讓非害蟲的動物避免受到傷害。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8月12日文章《可持續性研究報告稱:常用殺蟲劑有損鳥類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