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昆明市盤龍區迎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以下簡稱「COP15」)宣傳活動在昆明同德廣場舉行。來自盤龍區各行各業的市民代表們共同點燃COP15會徽彩燈,碧桂園雲南區域副總裁馮自來代表建築業,和其他代表一起向八方遊客發出來自盤龍的盛情邀請。
盤龍區COP15城市展廳開展
活動現場,盤龍區文化館昆明人藝術團揚琴說唱《款款昆明十八鋪》,用清麗婉轉的小調搭配昆明書腔,展現得勝橋、巡津街等老昆明記憶中的十八鋪;嶽立老師創作的滇派清口「大嘴款昆明」,用地地道道的昆明口音講述昆明的歷史、昆明的景、昆明的人和昆明的生物多樣性,瞬間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引起共鳴,起到良好的倡導作用。
同時,盤龍區COP15城市展廳也正式開展。
雲南素有「動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的美譽。在雲南,有高原雪峰、熱帶雨林、大江大河...在昆明,「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
每年,雲南大學又萌又可愛的小松鼠都會成為學校師生和市民們的寵兒,它們會常常迅速拿走市民手裡的食物就「呲溜」地跑了。冬天臨近,紅嘴鷗也都不遠萬裡如約抵達昆明,在昆明人的投餵中漸漸變得壯實。昆明人對孔雀在市區逛街、溜進高校圖書館看書;鴕鳥在東三環上自由奔跑等現象也都見怪不怪了,人與自然和諧的動人畫面在昆明一直上演。
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向全世界發出「春城之約」,再次將世人的目光聚焦昆明。藉此契機,昆明將把豐富的資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更好地展示給世界。
此次活動就是希望通過展示展覽、線下宣傳、線上互動等豐富的宣傳形式,廣泛動員市民群眾以主人翁精神,當好東道主,笑迎八方客。
截至目前,今年全市新增城市綠地126.6公頃
總書記說:「『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全球環境治理需要各方持續堅韌努力。」
為了明年5月的「春城之約」,雲南省昆明市正加緊籌備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有序推進各項保障工作。
「讓老百姓從籌辦中實實在在受益,也是COP15籌辦的重要目標和考量。」據COP15雲南省籌備辦副主任、昆明工作部常務副部長王道興介紹,目前,昆明市正在對主城區62條道路進行整治提升工作,按照「一路一景」「一園一品」、彰顯特色的原則,因地制宜增種開花喬木、灌木,建設一批開放式花卉主題公園和花卉景觀觀賞區,打造「美麗花路」「美麗林帶」等。
截至目前,今年全市新增城市綠地126.6公頃,已完成新建花卉主題公園8個,提升改造花卉主題公園5個。
打造生物多樣性步道公園
近日,住在碧桂園北城映象立春苑的居民們也發現,家門口多了個綠地公園。馬鞭草、蘆葦、大樹楊梅等植物在這個冬天裡為周邊增添了許多生機,小區門口的道路也被打造成藍花楹大道。「以後在家就能打卡藍花楹,我都迫不及待了」,居民楊麗說。
該公園由碧桂園出資建設,於崑曲高速東南側呈西南向東北方向延伸,成帶狀分布,是羊腸片區重要的防護綠地。據負責人介紹,月底整個公園的工程就完工了,到時候會交付給政府。目前公園內的喬木已經栽種完成,剩下少量灌木需要栽種,並安裝亭子、椅子。
公園內有兩條800多米的環形步道,在環形步道兩側,種滿高大的喬木,喬木下低矮的灌木和一些花花草草與喬木形成錯落有致的景觀。走在步道上,可以聽見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看到蝴蝶在花叢中翩飛,蜜蜂站在花朵上忙碌,就像走在山間小道中,自然而愜意。
據負責人介紹,整個公園種植了70多個品種的植物,用資3000多萬。園內有藍花楹、桂花、月季、香樟、玉蘭等昆明人常見和喜愛的植物,有昆明海桐、雲南櫻花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還有雲南名貴樹種滇樸。
在北城映象立春苑小區與清水佳湖雅居中間也有一個綠地公園,打造的是小橋流水的景觀,沿著水域栽種了垂柳、蘆葦、水生鳶尾等。
公園還根據不同的植物來規劃主題,棕櫚林、紫葉李林、銀杏道、櫻花大道等主題區爭奇鬥豔。公園正式完工後,必然會成為附近居民晨練,飯後散步的好去處。
此外,公園緊靠崑曲高速,隔離在居民區與高速公路之間,高大的喬木林形成天然隔音屏障,能有效減少噪音,提升周邊居民和學校的幸福感。
生物多樣性保護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明年5月,昆明藍花楹盛開的季節,全球代表將相聚昆明,共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屆時,碧桂園新建的市政公園也將迎來此地的第一次藍花楹盛放。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