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 建設美麗彩雲南

2020-11-30 新華網雲南頻道

  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當天,雲南省發布《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動物研究所、雲南大學、雲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昆明市啟動「助推生物多樣性保護 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等系列公眾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知識,同時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大會)在昆明舉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雲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樣的地形地貌、複雜的氣候條件等自然環境,孕育了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素有「動植物王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是中國西南乃至東南亞的生態安全屏障。得天獨厚的生物多樣性是大自然對雲南的饋贈,守護好這片美麗家園是雲南的責任和義務。多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高位推動下,在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雲南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開展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多項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多舉措開展保護

  完善的機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推進的基石。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雲南省不斷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體制機制。明確各級黨委、政府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職責,落實黨政領導幹部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

  2019年,雲南省頒布實施全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保護法規——《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滇池、撫仙湖、洱海、瀘沽湖等九大高原湖泊實現了「一湖一條例」,麗江拉市海、昭通大山包等9個保護區實現了「一區一法」。初步建立起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實施了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機制。

  在深入推進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編目的同時,雲南省深入開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畜禽品種遺傳資源、極小種群物種及一些重要物種的專項調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先後建立遺傳資源與進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林草局亞洲象研究中心、雲南滇金絲猴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平臺。建設雲南自然保護區、雲南植物標本等一批資料庫,為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形成有力支撐。普洱市景東縣在全國率先開展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試點。

  通過構建以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其他保護地為補充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雲南省不斷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截至目前,雲南省已劃建了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礦山公園、沙漠(石漠)公園、水利風景區等11類自然保護地,保護面積約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4.32%,保護了雲南省最有價值的自然生態系統、野生生物及其棲息地。

  以建立多部門合作的協調機制為著力點,雲南省不斷加大對生物多樣性違法活動的打擊力度,對走私、販運、破壞生物資源等違法活動進行專項整治。建立了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協調聯動機制,加大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銜接,形成防範和打擊環境違法犯罪活動工作合力。

  在長期的生物多樣性國際交流合作中,雲南省建立了與英國、荷蘭、挪威、瑞典、西班牙、德國、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區域政府間的對話交流機制,籤署了加強環境保護合作協議;加強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自然基金會、保護國際、大自然保護協會等國際組織的合作,積極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保護理念、管理模式、技術和資金;在「一帶一路」等框架下,積極參與東協、南盟、大湄公河次區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交流合作,促進了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的全面發展。

  多方面結出成果

  得益於多年的持續的探索和努力,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綠色正成為「彩雲之南」最靚麗的底色。

  近年來,全省生態系統質量穩中向好,森林面積、森林蓄積、森林覆蓋率等指標大幅增長,溼地生態系統、草地生態系統不斷改善,退化生態系統得到修復,石漠化、水土流失面積逐年減少,多年的努力使全省90%的典型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截至目前,雲南省建立了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166個,初步形成了由植物園、樹木園、動物園、動物繁育中心等構成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遷地保護網絡,物種保護體系不斷完善。巧家五針松、雲南金錢槭、多歧蘇鐵、華蓋木、亞洲象、羚牛、滇金絲猴、西黑冠長臂猿、滇池金線䰾、大理弓魚等珍稀瀕危或特有物種的拯救、保護、恢復工作的深入開展,全省85%的重要物種得以保護。

  通過建立包括自然保護區、原生境保護小區、保種場、種質資源保護區、種質資源庫(圃)、基因庫等在內的遺傳資源保護體系,全省遺傳資源保護卓有成效。依託植物園、樹木園、藥園、種質資源庫等設施,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持續增加。種質資源評價、馴化進展順利,成功馴化天麻、燈盞花、鐵皮石斛、龍血樹、紅豆杉等20餘個藥用植物品種。

  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雲南省探索合理開展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物多樣性減貧示範。著力培育生物優勢產業,大力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

  隨著雲茶、雲藥、雲花、雲菌、雲果等生物優勢產業的逐步發展壯大,雲南省建成全國最大的核桃、澳洲堅果種植和生產基地,花卉、咖啡、堅果產值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黑頸鶴、犀鳥、滇金絲猴、亞洲象、白眉長臂猿等成為生態旅遊名片,保山百花嶺村贏得了「中國社區共管第一村」「中國森林觀鳥第一村」「中國自然教育第一村」等美譽。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通過開展草果、重樓、羊肚菌等雲藥、雲菌林下特色種植和獨龍牛畜禽資源特色養殖,帶動「直過民族」——獨龍族實現了整族脫貧。

  放眼雲嶺大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建設美麗雲南,早已成為共識和自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為雲南綠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成為助推雲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抓手。(記者 胡曉蓉)

相關焦點

  • 保護生物多樣性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深入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意義,提高社會各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為全社會關愛生物多樣性營造良好氛圍,推進我市「一谷一城」建設,白山市生態環境局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者。
  • 青神:保護生物多樣性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同時明確了「生物多樣性」的重任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的綜合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糧食安全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 譚盾「交響搖滾&巴赫宇宙...
    國際著名青年鋼琴家萬捷旎(左一) 供圖音樂會的曲目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宇宙、太陽、斑馬、月光、百鳥朝鳳、天地輪迴,伴隨著音樂的跌宕起伏,臺上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和酣暢淋漓的搖滾樂,營造出一個浩瀚博大的音樂世界,整臺音樂會就是大自然生死交替,生生不息的音樂史詩,完美表達出雲南生物多樣性宣傳周的主題——萬物生長、萬物和諧。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雲南九大高原湖泊劣V類水體數量由...
    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五個歷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可主要概括為:完善一個體系、優化一個空間、築牢一方屏障,生態環境持續優良、綠色發展更加深入,最美麗省份建設全面開啟。
  •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監管 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
    二、創新思路,突出重點,認真抓好優先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優先區域範圍雖然已經劃定,但區域內保護政策體系不完善、生物資源本底不清、動態不明、保護網絡建設缺乏系統性、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等問題嚴重製約著優先區域保護與監管成效。近期,要結合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做好以下工作。
  • 紀錄片《花開彩雲南》4集連看 帶你領略雲南的花花世界
    作為低緯度高原,地形地貌多樣、海拔高差明顯,使得雲南的地理環境對於花卉的多樣性生長而言形成了極為優渥的自然條件。因此,雲南這座「天然花園」,有著極為豐富的野生花卉資源。本片以「花源」、「花姿」、「花膳」、「花魂」四大主題,從「野生花卉」、「觀賞性花卉」、「食用花卉」以及「花的藝術」四個維度,全面梳理了雲南省內五彩斑斕的鮮花資源,展現了美麗鮮花背後的人們的故事,呈現了人們如盛開的鮮花般的精神面貌。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 譚盾...
    今天晚上春城昆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國際知名的指揮家、作曲家、教育家譚盾先生親手打造的「多樣世界 美麗中國 相約春城」生態交響音樂會在雲南省大劇院舉行。明年5月,聚首美麗春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
  • 郴州市林業局: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廣大的社會各界朋友們: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礎,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沒有生物,我們就無法生存。但是,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物資源卻遭到了過度的開發和利用。目前,生物多樣性正遭受全球範圍內的破壞,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減少,環境汙染、氣候變暖、大氣臭氧層變化等生態災難離我們並不遙遠。據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滅絕的境地。生物鏈一旦斷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警鐘已經響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刻不容緩。
  • 林草科普|中國林草建設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3個層次。作為生態建設的關鍵部門,林草系統承擔了森林、草原、溼地、荒漠幾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及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職能。近年來,中國林草建設有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 雲南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15),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11月30日,「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在昆明啟動。宣傳周活動包括由國際音樂大師譚盾攜手多位音樂家及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聯袂舉辦的大型生態交響音樂會;舉行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活動開筆禮;以及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保護生物多樣性音樂、攝影和視覺藝術徵集,多媒體影像聯展,多場COP15大會核心影像宣傳片的雲發布。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2020-05-24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聯合國計劃署聯手植物醫生 共同保護生物多樣性家園
    10月14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與植物醫生正式籤訂《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備忘錄暨贈款協議》,雙方就未來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達成一致,共同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和新方法,為建設美麗中國,全球生態文明發展做出貢獻。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保護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
    中新社聯合國9月30日電 (記者 馬德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3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多位與會人士強調生物多樣性正遭破壞,呼籲各國立即行動,加大保護力度。此次會議由第75屆聯合國大會組織召開。無論是從道德角度、經濟角度,還是生存角度,都有理由保護生物多樣性,「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存續,取決於我們保護自然界的能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生態破壞並不純粹是環境問題,它涵蓋經濟、健康、社會正義等多方面,甚至會影響地緣政治。正在威脅人類健康的新冠肺炎就是生態平衡破壞的後果之一。
  •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本報訊 日前,由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財政局、築城海關聯合制定的《貴陽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方案(試行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方案」 讓人與自然更和諧
    新華社記者 秦晴攝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一起學習《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技術研究、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建立完善生物產業科學、有序發展的激勵機制,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信息化建設,提高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利用和管理水平。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實施綜合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農業、水利、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衛生等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在昆啟動
    11月30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在昆明啟動。在隨後的一周時間內,雲南將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系列宣傳活動。據介紹,在11月30日至12月6日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舉辦期間,譚盾將攜手多位國際級音樂家及昆明聶耳交響樂團,於12月3日晚在昆舉辦以「多樣世界·美麗中國·相約春城」為主題的大型生態交響音樂會。
  • 新時代少年報|小學生行動起來 保護生物多樣性
    爸爸意味深長地說:「現在大家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越來越重視,習爺爺已經向全世界發出邀請,明年5月,我們的家鄉將迎來《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呢……」聽著爸爸激動的話語,真希望盛會早一天到來!我想大聲呼籲家鄉人民:讓我們攜手保護美麗滇池,保護生物多樣性發展,共建和諧美麗家鄉!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生物多樣性離不開公眾的參與
    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都有密切聯繫。再過兩天,5月22日,是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在昆啟動
    宣傳周的活動精彩紛呈,包括由國際音樂大師譚盾攜手多位國際級音樂家及昆明聶耳交響樂團,在12月3日晚舉辦以「多樣世界美麗中國相約春城」為主題的大型生態交響音樂會;舉行COP 15雲南省籌備工作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活動開筆禮;以及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保護生物多樣性音樂、攝影和視覺藝術徵集,多媒體影像聯展,多場COP 15大會核心影像宣傳片的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