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組 保護美麗滇池,共建和諧家鄉
動物的美麗 作者 五(2)班 陳妍穎 指導老師 廖姝莉
小記者 六(3)班 彭欣然 指導教師 李潤萍
滇池是鑲嵌在雲貴高原上的一顆明珠,站在湖邊,思緒萬千。
聽爸爸說,他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滇池是這樣的:
日出的滇池,初升的太陽像一隻金色的大鳥,從藍紅漸變的天空中飛起,金燦燦的陽光霎時暈滿了滇池的水面,灑在滇池邊的西山之上,顯得寧靜祥和。
日中的滇池,明鏡般的水面被高升的太陽映得亮晶晶的,水鳥在岸邊、水上安逸地享受暖洋洋的日光,萍藻並綠油油的水草一齊浮動,美麗非凡。
日落的滇池,湖面映出被鑲了金邊的彩雲,霞光把微波蕩漾的湖面染得五彩斑斕,充滿詩情畫意。
多美的畫面啊!我不禁暗暗讚嘆。「而今的滇池怎麼啦?它生病了嗎?」我疑惑不解地問爸爸,爸爸拍拍我的腦袋,笑著說:「機靈鬼,算是被你說中啦,滇池早已失去往日的清靈,水體變得渾濁。」
「這病能治好嗎?」我繼續追問。「當然能!就看我們怎麼做啦!」爸爸意味深長地說:「現在大家對生物多樣性保護越來越重視,習爺爺已經向全世界發出邀請,明年5月,我們的家鄉將迎來《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呢……」聽著爸爸激動的話語,真希望盛會早一天到來!我想大聲呼籲家鄉人民:讓我們攜手保護美麗滇池,保護生物多樣性發展,共建和諧美麗家鄉!
保護生物 搶救滇池
小記者 六(5)班 李宇豪 指導教師 杜鴻玲
地球上許多物種因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滅絕。就拿我們的母親湖滇池來說,聽爺爺輩的人說,那時的滇池清澈見底、碧波蕩漾,到了上世紀80年代,滇池沿岸興起化工、造紙等有汙染的工業,短短幾年,清澈美麗的滇池就變成了散發著陣陣惡臭的綠油漆湖,湖邊漂浮著一條條若隱若現的死魚。人們為了賺錢,又不斷亂砍濫伐,曾經的綠水青山、鳥語花香不見了,變成了90年代的「臭水光山」。原本生活在滇池的生物消失了,甚至遭遇滅頂之災。
近幾年,人們逐漸意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昆明加大溼地公園的建設和入滇河道的治理力度。現在的滇池雖然還沒恢復如初,但到處種滿綠樹紅花,瀰漫著鳥語花香,空氣清新宜人。每年冬季,都會迎來可愛的小精靈——紅嘴鷗。人們終於懂得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很多生物也有了溫馨的家園。
習爺爺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物多樣性維護了自然界的平衡,並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它是全世界的寶貴財富。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昆明小學生要做低碳小達人
小記者 六(1)班 黃詩棋 指導教師 何周利
「歡迎大家明年聚首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去年9月30日,習爺爺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向世界發出「春城之邀」。
我的家鄉雲南,素以「動植物王國」享譽全國,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上世紀50年代中期,滇池有一種特有魚類叫滇池金線䰾,它的鰭均為金黃色,遊動時在陽光下熠熠閃亮,故而得名。現如今,它已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屬於極度瀕危物種。
爸爸媽媽說他們有幸見過清澈的滇池:80年代初,滇池還很清澈,每到夏天,滇池就成為昆明人的避暑勝地。但隨著大量汙水的排入,以前的海菜花被水葫蘆取代,水質變得像綠油漆一樣,陽光下那一抹熠熠閃亮的「金線」也不復存在。治理滇池成為昆明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可見滇池對昆明的重要性。
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維護生物多樣性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習爺爺說:「山積而高、澤積而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需要持續堅韌的努力。作為一名昆明小學生,我們應該以身作則,認真學習垃圾分類,減少塑膠袋、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做一個低碳小達人。
珍稀生物組 小海鷗要來昆明過冬
美麗的發現 作者 五(4)班 代子燦 指導老師 廖姝莉
小記者 五(2)班 李玥萱 指導教師 李豔紅
深秋,一群可愛的紅嘴鷗在貝加爾湖上嬉鬧著,唯有一隻小鷗悶悶不樂。鷗媽媽問它:「孩子,準備好了嗎?我們要飛去春城昆明啦。」小鷗搖搖頭說:「我第一次去昆明,好怕好怕。」
鷗群出發了,小鷗問媽媽:「媽媽,為啥你們飛得這麼快啊?」「因為我們族群已經在這條航線上飛了35年,我們對這條路太熟悉了。」
飛了幾天,大約到了俄羅斯邊境。晚上,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當心!」紅嘴鷗哨兵一聲大叫,鷗們四處逃散。小鷗很害怕,不願意再飛了。鷗媽媽喊它:「孩子,快飛,遠離危險。」
它們繼續飛呀飛,飛過了高山、飛過了溪流、飛過了田野、飛過了丘陵。終於,它們飛到了昆明的滇池。
「這裡的水好清呀,哇,還有很多人給我們投食物,他們對我們真好!」小鷗快活地大叫道。
「一年不見,這裡的山更綠了,水更清了,比去年美多了。」鷗媽媽感嘆地說。
「媽媽,我們以後每年都來昆明過冬吧!」
昆明和雲南各地的溫暖氣候留住了很多外地生物,是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方。
保護珍貴花木藍花楹
小記者 六(1)班 胡申林含 指導教師 何周利
昆明街道絢麗的藍花楹聞名全國。
藍花楹是美麗的。樹枝上綴滿了一簇簇藍紫色的小花,落地花瓣鋪滿整個路面,像鋪了一層厚厚的地毯。
藍花楹是快樂的。初春,藍花楹開放時,引來全國各地遊客觀賞,攝影師記錄它美麗的身姿和色彩,學生們將美景永久留在畫板上。
藍花楹是美好的。繁花似錦的藍花楹街,有的店鋪通過扎染、點染將藍花楹的顏色印上絲巾;也有店鋪將雪糕做成藍花楹的樣子,染上「春花色」。
藍花楹是珍貴的。爸爸告訴我,藍花楹除了園林價值外,還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藍花楹可以用來造紙;藍花楹的木粉素含量比較高,與闊葉木相當;藍花楹木質軟且質量輕,可以用來做家具。
藍花楹在中國十分罕見,確實是一種珍貴的花木。然而,在昆明它像找到了家鄉一樣,年年盛開,美了春城。春城也以其獨特氣候呵護藍花楹茁壯成長。
保護海南黑冠長臂猿
小記者 五(3)班 朱雅蔚 指導教師 楊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各種生物的破壞導致生態失衡!
就拿海南一級保護動物——黑冠長臂猿來說吧,過去它們廣泛分布於海南島的五指山、鸚哥嶺、吊羅山、黎母山,目前僅存活於海南省霸王嶺自然保護區。直到今天,所發現的海南黑冠長臂猿數量僅有15—22隻。
黑冠長臂猿只有在原始的熱帶雨林中才能生存,而賴以棲身的原始森林不斷遭到破壞,是海南黑冠長臂猿不斷減少的重要原因。棲息地的破壞使黑冠長臂猿只能在小範圍內活動,造成近親繁殖,使海南黑冠長臂猿數量急劇減少。
保護生物多樣性任重而道遠。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保護,舉報亂砍濫伐、亂丟亂排的違法行為;了解和學習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知識,有效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
瀕危動物
我們的夢想 作者 三(4)班 晏萌 指導老師 廖姝莉
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小記者 五(2)班 胡宸溪 指導教師 李豔紅
雲南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也是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並受到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守護好這個豐富珍貴的美麗家園,是雲南的責任和義務。為了加大保護力度,雲南省先後制定和實施了《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規劃》。
多年來,雲南省通過開展瀕危動物繁育,野外巡護、棲息地恢復、野外回歸、增殖放流、執法檢查等措施,對瀕危野生動物實施搶救性保護。先後實施了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金絲魚、大理裂腹魚、黑頸鶴、雙角犀鳥、亞洲象羚牛、滇金絲猴、西黑冠長臂猿等100多個珍稀瀕危或特有物種進行拯救,通過人工繁育等保護手段,使很多瀕危種族恢復獲得成功,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在著名作家沈石溪的《最後一頭戰象》中,動物世界中英俊的黑旋風、身經百戰的嗄唆、威嚴的象警、機靈的警犬拉拉,還有溫柔似水的巴婭、活潑可愛的小麗麗和她那充滿著偉大母愛的熊媽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愛去的自然博物館裡,有許多動物的化石,如鸚鵡嘴龍、翼龍,還有霸王龍、猛獁象、狼鰭魚等,讓我嚮往那古老而神秘的動物世界。而現在一些人還熱衷於收藏和食用野生動物製品,如熊掌、虎骨、象牙、鯊魚翅等,甚至還有最殘忍的活熊取膽。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很多動物都難逃滅絕的命運。如果有一天,我們的世界終於失去了所有的動物,我想,我們人類也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的。
從我做起
尋·物 作者 二(2)班 譚軻予 指導老師 楊帆
小學生要拒吃野生動物
小記者 五(4)班 張鈴銥 指導教師 石穎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基礎,然而,生物多樣性正遭受嚴重的破壞,而這種破壞造成的生態失衡也最終會反噬人類。保護生物多樣性已成為擺在人類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任務。
對於人類來說,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和潛在使用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要從我們日常生活做起。作為一名小學生,在學校裡積極學習和宣傳關於生物多樣性的知識;向家人和朋友宣傳,生物多樣性需要我們的保護;不吃野生動物,不吃瀕臨滅絕的動物;平日出行儘量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保護生物多樣性,讓所有生物快樂生活
小記者 六(4)班 張仕婧 指導教師 向春豔
任何生物一旦脫離生物種群或群落便無法存在,然而,隨著人類對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據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滅絕的境地。生物鏈一旦斷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我國是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的國家,我國生態環境遭受到的破壞,使很多物種已經滅絕或正處於瀕危狀態。警鐘已經響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刻不容緩。
作為小學生,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關注生態環境,提倡綠色生活,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要積極參加文明生態遊、生物科普考察、噪聲監測、植樹、護樹等各種有益的生態保護活動,到城市、鄉間開展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知道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關係,呼籲人們綠色消費,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倡導健康、平衡和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引導全社會都投入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事業中。
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是我們人類和其它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建設美好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保護好環境和生物
小記者 六(2)班 萬李元妍 指導教師 李雨遙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等於保護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石,但是,隨著環境的汙染與破壞,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壞、濫捕亂獵、濫採亂伐等,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每小時一種的速度消失。消失的物種還會通過生物鏈引起連鎖反應,影響其他物種的生存。
正如我們生活中到處可見,該有森林的地方光禿禿一片,說明現在亂砍濫伐的現象越來越多了。而這一點正是造成生物多樣性消失的主要元兇。現在人類汙染環境,砍伐樹木,造成一系列破壞,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會想到後果會怎樣。
想想我們在書上,電視上看到的那些動植物, 有的生物只分布在某一地區,維護生物的多樣性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保護地球。就像我們人類,如果沒有良好的居住地,如果大自然沒有了新鮮空氣,如果草不再像以前那樣蔥綠,花不再那樣鮮豔,那該多可怕呀。
別讓人類成為地球上最後的動物
小記者 五(5)班 榮雅婷 指導教師 劉瑞穎
有一條關於節約用水的宣傳語「別讓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最後一滴水」,換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話題中可改成「別讓人類成為地球上最後倖存的動物」。
任何一個物種一旦滅絕,便永遠不可能再生。
極度瀕危動物有:華南虎幾乎滅絕,爪哇犀牛現存50-60隻,黑龍江豹小於70頭,小頭鼠海豚小於100隻,蘇門答臘犀牛200餘頭,克羅斯河大猩猩250-300隻,糜鹿3000頭,雪豹1000-2000頭,揚子鱷1500隻,白鱀豚100隻,大熊貓1000隻,黑犀牛3500頭,指猴9隻,絨毛蛛猴100隻,滇金絲猴1000隻,川金絲猴700隻,白眉長臂猴70隻......
以上這些數據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從繁多走向了瀕危。
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要珍愛任何一個小生命,不把野生動物圈為寵物飼養,不以救護之名把野生動物幼崽抓來飼養;不恫嚇、不虐待、不折磨、不欺辱一切動物;不鼓勵買動物放生;不鼓勵採集、購買、製作動物標本;見到誘捕動物的鎖套、籠網、夾子等要果斷拆毀。
我要大聲疾呼:地球上絕不能只有人類,讓我們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讓這個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更加美好。
不要購買任何動物製品
小記者 五(1)班 陳虹各 指導教師 馬紅雲
在地球上,人類和動物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如果有一種遭到破壞,就會影響生態平衡。現在已有很多動物瀕臨滅絕,甚至只剩一隻了,白犀牛就是全球僅剩一隻,成為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許多動物都是因為人類的捕獵和殺害而滅絕的!人類太自私了,原本大自然是動物們美好的家園,現在卻被人類搶奪土地,抓動物關進動物園或帶去馬戲團;人工餵養,使它們失去生活的本能;甚至以前的動物之王——老虎都會懼怕人類。有些人還會用大象的牙齒做成首飾,就是這樣,有許多大象失去了牙齒。而大象需要牙齒,需要它保持平衡、需要它搬東西。就是因為人類自私才會滅絕這麼多的動物。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讓我們承擔起保護大自然、維護生物多樣性的責任,從我做起,不購買任何動物製品,主動保護動物,我們的地球家園將更加和諧美麗!
老師編輯 李潤萍 廖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