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五環十溼田"打造溫榆河公園 建生態留野區保持多樣性

2020-12-06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二水五環十溼田」打造溫榆河公園

  本報記者 葉曉彥 孫宏陽

  從昨天起,《溫榆河公園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在市水務局官方網站公示。未來的溫榆河公園,將是一個以生態為底、以水為脈、以路為骨、以境塑園、以人為本的生態公園。若公眾想對控規提出意見與建議,可通過電子郵件、電話或傳真方式於7月10日之前反饋到北京市水務局。

  生態為底:

  打造十大特色生態公園組團

  溫榆河公園位於北京市域中部,中心城區東北邊緣,範圍30平方公裡,地處朝陽、順義、昌平三區交界,清河、溫榆河兩河交匯處,城市副中心上遊,是重要防洪通道和生態走廊。

  根據規劃,溫榆河公園將以「生態為底」,構建「一心、兩帶、十片、多點」的整體空間格局。「一心」就是在溫榆河和清河兩河交匯處形成一片綠洲,形成全園的生態景觀核心;「兩帶」就是依託溫榆河、清河兩條水系形成「清流兩帶」,全面串聯各功能區,形成兩條靈動的濱水風景線;「十片」就是在公園內部劃分主題多元、特色鮮明的十大公園組團,包括生境科普體驗區、綠色田園風貌區、遊憩體驗區、文體休閒活動區等;「多點」就是依據功能需求在公園內合理布局「繁星點點」式的配套服務設施,打造為公園增彩的藝術亮點。根據測算,估算溫榆河公園平日客流量在5萬至9萬人,雙休日在10萬至15萬人左右。

  以水為脈:

  構建「五環」「十溼田」格局

  溫榆河公園依託北運河水系溫榆河河道以及清河河道,是北京中心城區北部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心城區西蓄、東排、南北分洪格局中,具有承上啟下作用。因此,公園將以水為脈,修復水生態、提升水景觀。

  規劃顯示,規劃範圍內的溫榆河長10.2公裡,未來將以近自然濱水岸線建設、生態遊憩、文化挖掘為重點,打造獨具特色的「十裡畫廊」;規劃範圍內的清河長6.6公裡,規劃以水體自淨、自然駁岸為示範,打造水生態示範廊道;規劃範圍內的老河灣長4.3公裡,以生態保育及滯洪區功能為重點,打造多樣化生境體驗廊道。

  公園將優先利用再生水、充分利用雨洪水作為公園生態水源,公園內水質主要指標將達到Ⅳ類,局部優於Ⅳ類。

  公園將系統建設淨水廊道和多處溼地,形成「二水五環十溼田」格局。「二水」指溫榆河和清河;「五環」指的是對清河第二再生水廠、未來科學城再生水廠、後沙峪再生水廠等周邊區域進行生態化提升改造,利用現有河道、溝渠、坑塘等,建設五條淨水環廊,實現河網連通,水體自然流動、自然淨化;「十溼田」指的是充分整合利用現有坑塘、魚池、蓄洪澇區、景觀湖泊、河道灘涂等,打造10處溼地,形成以水體自淨為核心的生態水功能空間。

  以路為骨:

  駕車穿行公園感受「車移景異」

  根據規劃,溫榆河公園將打造外暢內幽、快慢交融、景路一體、園城共享的生態智慧交通系統。

  在道路系統方面,「兩橫三縱」五條走廊穿過公園範圍,其中,「兩橫」即火沙路及機場南線,「三縱」即來廣營北路、京承高速公路及新國展聯絡線。為呈現車(步)移景異、浸入綠色生境的特色體驗,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度增加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的彎曲度,生態化處理道路斷面,塑造具有公園特色的林蔭路系統。對於保留的過境道路將優化局部線位,統籌考慮公園功能及景觀要求,將來廣營北路、新國展聯絡線、火沙路三條城市主幹路修建為景觀大道。目前,來廣營北路公園範圍已經按照景觀大道設計進入施工改造階段。

  公共運輸接駁也將整體提升。在軌道交通規劃方面,公園周邊區域223平方公裡範圍內,有9條規劃軌道交通線路,其中現狀軌道線路5條,分別為M5號線、M13號線、M14號線、M15號線和機場線,規劃新增線路4條,分別為M17號線、M32號線、M33號線和S15號線。記者注意到,M13號線、M33號線車站距離公園最近距離只有800米。

  在地面公交方面,利用過境走廊設置公交幹線,快速通過,在主要客流出入口設置落客站。公園周邊共規劃10條公交走廊,並在公交走廊增加6至8條公交線路。值得一提的是,將利用組團間輔助通道,設置與周邊組團包括軌道車站銜接的接駁線路,同時串聯公園群。

  未來,完成升級的「綠肺」將吸引更多騎行和健走愛好者。為了優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車路權,公園內部將根據寬度與通行服務能力,結合堤頂路和公園園路構建三級慢行系統,運用透水鋪裝和生態建材設計靈活多樣的自行車和人行步道。貫通慢行交通系統,沿溫榆河、清河等主要河道兩側綠化廊道,將設置全長約30公裡的公園綠道,加強與公園內部一級園路的順暢銜接,打造「一個公園」的綠道體系。同時,沿溫榆河、清河等主要河道、綠廊設置「慢行、慢騎、慢跑、慢走」的園路系統。在公園範圍內,結合三級驛站布局,設置自行車停車點和公租自行車租賃點,供遊客使用。停車點間距為500米至1000米。

  為了方便遊客出入,公園將在臨近居住組團等人流密集地區、主題類公園周邊增加出入口數量,提高公園的步行可達性,生態優先類功能區減少公園出入口。近期將結合公園遊客主客流方向,開放30個左右出入口,同時預留好其他出入口位置遠期備用,根據客流規模和流向適時開放。

  最令遊園者頭疼的停車問題也有方案。根據分散布局原則,公園將設置與環境協調的生態停車場,總停車場數量不少於30個。根據交通需求預測,公園小汽車停車泊位總量不低於6000輛,自行車停車需求約為3900輛左右;每個功能區不少於3處停車場。在智慧交通系統規劃方面,公園內各類停車場將實現聯網聯控。研發專屬APP,實現車位預約、車位查詢、停車繳費等功能。

  以境塑園:

  建生態留野區保持多樣性

  根據規劃,公園將生態多樣性作為第一考量,依託地形地貌和綠色空間系統,營造密林、疏林、灌叢、農田、草地、灘涂、水域、窪塘八種生境系統,預留適合多種生物的棲息空間,形成生境多樣、物種多樣、彈性適應、自我演替的近自然生境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溫榆河公園內將設立一片生態留野區域,採取封閉式管理,其中所有植被原狀保留,不採取修剪、割除、除蟲等措施,原則上只允許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有限制地進入。這片留野區域可以用來觀察監測此區域各類植物的生長及演替情況,指導未來北京平原地區綠化的自然化。

  以人為本:

  一座不售票的智慧公園

  根據規劃,公園的服務設施主要服務於公園遊客,包含遊客服務中心、醫療救助站、廁所、餐飲類設施等。溫榆河公園為不售票公園,本地遊客佔比較高,因此將設置約8000平方米的遊客服務中心,與停車場結合布置。餐飲設施面積約2萬平方米。

  公園將打造城市層面4景:通過兩河交匯處的景觀核心標識以及與環境融於一體的青山、青林、青澤三橋景觀,形成城市層面的景觀標誌節點。打造公園層面20景:分為生態、運動、文化和休閒四大類型,形成對生態文明金名片多角度的支撐,打造具有文化底蘊的「可遊·可賞·可玩·可學」的溫榆河公園。

  規劃顯示,溫榆河公園還將打造成為一座智慧公園,智能服務體系包括智慧水務、智慧遊園、智慧交通和智慧管理。在智慧水務方面,公園將圍繞治水造園、量水定景、立體淨化和自然修復總體水務規劃理念,構建智能感知、智慧調度、主動服務的溫榆河公園智慧水務體系;在智慧遊園方面,公園將使用前沿科技,提供智慧遊覽體驗,為來往溫榆河公園遊覽遊客提供智慧化的導覽服務;在智慧管理方面,工作人員將利用新技術開展智能排班和基於大數據技術的輿情分析,引入AI、物聯網、AR/VR等多種技術為公眾服務,實現「支付智能化、交互擬人化、文化科技融合化」。

  圖為溫榆河公園鳥瞰效果圖。

(責編:孟竹、鮑聰穎)

相關焦點

  • 北京溫榆河公園一期示範區明年「五一」對外開放,再添一休閒打卡地
    溫榆河公園一期示範區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內的大量現狀植被都被得以保留。同時,為營造復層群落,還新增了部分喬木,以增加示範區內的生物多樣性。建設亮點九大景區打造全年齡段城市公園溫榆河公園一期示範區按照規劃結構為「一軸一脈、九區一園」:「一軸」即遊園主軸線;「一脈」即溼地淨化水脈;「九區」分別為淺山梯田、溼地水鄉、蘆葦水澱、探險森林、花溪錦田、活力東湖、疏林草甸、清河樂谷、月色荷塘九大景區;「一園」即一期示範區公園。
  • 北京今年再建36個城市休閒公園 五一溫榆河公園一期示範區開放
    原標題:今年再建36個城市休閒公園 「今年,全市將再建設36個城市休閒公園。」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溫榆河公園一期示範區和副中心的城市綠心。   今年「五一」,溫榆河公園一期示範區就將建成開放了。它地處潮白河、溫榆河的衝積扇上,建成後將呈現溼地蘆葦、花溪錦田、曲徑通幽等特色景觀。北運河畔,城市綠心的8000畝綠化也已基本完工,將在今年「十一」前展露真容。   見縫插綠。
  • 京北將添溼地公園
    ,展示用生態的方法解決生態問題; 郊野體驗區依託溫榆河風光打造垂釣樂園、濱水步道、親水平臺等,構建濱水生態休閒空間。 是生態需要,也為市民提供綠色空間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被譽為「淡水之源」「物種基因庫」,健康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對提高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水源地水質、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
  • 崇州榿木河項目打造水生態治理樣板工程
    「系統+流域+源頭」治理榿木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並配套榿木河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高標準農田建設等16個項目,聯動榿木河沿線4個總投資160億元的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重大項目,聯動全流域、融合多業態,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綜合整治目標,力爭把榿木河打造成綠色經濟集聚的產業之河、鄉村振興示範帶的文化之河、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生態之河。
  • 北京溫榆河公園疑現福壽螺卵!綠會研究室收到舉報外來入侵物種
    10月7日,綠會融媒收到來自志願者的留言反映:在北京溫榆河公園發現了疑似福壽螺卵。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是2003年中國公布的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 溫榆河公園沙子營溼地東園,雨後觀賞精緻的現代園林
    上一期寫到在溫榆河公園示範區東園內躲雨,那個望山閣沒有完全遮住,不過大雨從朝陽區的邊緣掃過,主要下到昌平和海澱去了,因此沒被淋到多少。去年是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年份,去的公園的時間,已經是秋季了,可是雨水依然沒見減少,倒是有個奇怪的現象,每次大雨都下到北京的西部,當西部大暴雨的時候,東部的朝陽區通常只掉幾個點,或者感覺不出下雨來。或許是朝陽區形成了熱島效應。
  • 朝陽區「十三五」時期繪就綠色生態版圖,公園綠地覆蓋率92.8%
    近年來,朝陽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對標北京城市總規,堅持多元增綠、見縫插綠、精準建綠,逐步建立起「兩環六楔、五河十園、多廊交織」的綠色空間格局。十三五期間,朝陽共新建、改造綠化面積3276公頃,新建改造各類大中小微型公園綠地127處,完成綠道及健身步道建設約96公裡。
  • 北京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示範區已全面復工 總面積約30平方公裡
    位於溫榆河、清河交匯處,本市最大的「綠肺」——溫榆河公園示範區已於近日實現全面復工。資料圖 潘之望攝溫榆河公園位於中心城區東北部,地處朝陽、順義、昌平三區交界,城市副中心上遊,是重要防洪通道,也是重要生態走廊。
  • 碧桂園打造6萬方生態公園 喜迎生物多樣性大會
    在雲南,有高原雪峰、熱帶雨林、大江大河...在昆明,「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每年,雲南大學又萌又可愛的小松鼠都會成為學校師生和市民們的寵兒,它們會常常迅速拿走市民手裡的食物就「呲溜」地跑了。冬天臨近,紅嘴鷗也都不遠萬裡如約抵達昆明,在昆明人的投餵中漸漸變得壯實。
  • 我們的公園
    前段時間剛開園的 溫榆河公園朝陽示範區 霸屏了朝陽群眾的朋友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呢? 景觀林帶、河流水系,配有健步道、景觀橋、健身器材等設施,還設計有親子花園、綠野花境、梅園等主題區域……這正是毗鄰東五環的壩河休閒公園。公園佔地面積近20萬平方米,隨著壩河兩岸綠色景觀帶建設工作持續推進,這裡變成了水清、岸綠、景美的壩河綠色生態景觀帶。
  • 北京溫榆河公園示範區遊覽攻略(開放時間+預約+位置)
    示範區周邊有沙子營村西、沙子營村北、沙子營村南、煉油廠等公交站點,遊客可乘坐855、857和939路公交車直接到達公園門口,也可自駕導航北京溫榆河公園(朝陽示範區)到達。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溫榆河】獲取北京溫榆河公園預約入口
  • 20萬平方米壩河公園明年開放 朝陽東壩棚改騰退空間約七成建綠
    2017年11月27日訊,東北五環邊建20萬平方米的壩河休閒公園,與東壩郊野公園、壩河、亮馬河、北小河形成「兩園三河」的生態布局;棚戶區改造25天籤約比例98.3%,騰退空間約7成建綠;北京中學東壩南校區9月開學,安貞國際醫院東壩院區也將落戶於此……記者從朝陽區獲悉,東壩地區加快疏解騰退步伐,
  • 冬日的北京溫榆河濱河森林公園,擁有最美最長的徒步和騎行綠道
    今天要去徒步的是北京東部擁有最長最美的徒步和騎行綠道的溫榆河濱河森林公園北區。它北起潞苑北大街、南至通順路,佔地面積約600畝,總共投資約8000萬元,分為5個區,是通州商務園的濱河景觀帶。溫榆河濱河公園為了不走重複路,坐公交車到潞苑北大街,然後沿溫榆河從北向南走到富河大街。全程大概3公裡。寒冷的冬天,雖然陽光明媚,晴空萬裡,但還是感覺很冷。
  • 用「六大」扮靚生態通山——通山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創建紀實
    通山縣城區和各鄉鎮要充分發揮轄區各類黨組織和社會組織資源優勢,縣城區以社區為單位,大力打造便民服務、健康醫養、日間照料、文體活動等社區服務平臺。比如自然生態公園式文明社區隆鼎麗都即是。自然生態公園美麗鄉村通羊鎮港口村、南林石門村即是。通過自然生態公園建設促推出了文旅產業,如龍隱山旅遊度假區。大力實施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 溼地公園這次成「群」了!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將打造成四個景區
    封丘縣陳橋村旁邊的陳橋黃河溼地公園黃河岸邊的一處溼地□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文白周峰攝影山清水秀,水清河美,藍天白雲,這是每個人都憧憬的美好生態環境。目前河南省正在加快森林河南建設,打造綠滿中原、四季常青、三季花開的生態景象。
  • 北京溼地面積已達5.87萬公頃 溼地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
    9月19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南海子溼地公園舉辦「北京溼地日」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放歸了近期救護的6隻紅隼、2隻鴛鴦和1隻小白鷺。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全市400平方米以上的溼地總面積已達5.87萬公頃,佔全市總面積的3.6%。今年全市還將恢復溼地1600公頃,新增溼地600公頃,實現「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
  • 天府生態智谷五大湖區錦繡天府公園一期工程開工 打造具有德陽特色...
    「發揮淺山丘陵地形地貌特色,利用依山傍水的自然條件,打造具有德陽特色的生態主題公園。」近日,記者在位於東一環路的天府生態智谷建設現場看到,五大湖區錦繡天府公園一期工程已動工建設。「按照五大湖區錦繡天府公園建設規劃,現正在推進一期工程——45支渠、壽豐河景觀打造。」
  • 退耕還溼+增植補綠+景觀打造+網格化管理治理水汙染
    綠岸網格化管理打出生態「組合拳」龍河(豐都段)流域大部分被國家溼地公園和縣級溼地自然保護區覆蓋,在斬斷汙染源頭後,河岸生態環境如何修復,成為擺在縣委、縣政府面前的又一難題。「我們打出了一套『退耕還溼+增植補綠+景觀打造』的系統修復組合拳,並在此基礎上啟動龍河(豐都段)網格化管理制度,確保河道生態長治久安。」羅成說。家住三建鄉魚泉子村的冉朝明怎麼也沒想到,當年的磚廠如今會成為風景宜人的景觀帶——清澈的河水從大河壩邊緩緩淌過,昔日的灘涂地上,綴滿紫色花朵的芭茅草隨風搖曳,岸邊還修建了長亭、步道。「光灘涂地補植就進行了三次。」
  • 打造「會呼吸的生態景觀湖」 星湖公園啟動水生態系統構建與景觀...
    星湖公園是封閉式,平均水深1.2—1.5米。之前,經過前期的汕頭市四溝黑臭水體綜合整治,並通過一年多的維護管養,星湖公園的水質和景觀環境都有了明顯的改觀,水質指標達到了治理標準,成為市民休閒、觀光、健身的好去處。不過,由於雨季湖體內的排口排洪對水體造成汙染衝擊,且缺少一個完整的生物鏈,星湖公園水體缺乏自淨能力,湖體水體渾濁,懸浮雜質和藻類較多。
  • 自貿港|打造生態新「名片」!海口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
    為了切實保護好生態,海口下決心推動產業騰籠換鳥,有序實施生態修復,加速推進退塘還溼步伐,以務實舉措推動生態文明建設。2019年12月18日,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開工。海口江東新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內,工人在給綠植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