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溫榆河公園疑現福壽螺卵!綠會研究室收到舉報外來入侵物種

2021-01-20 中國綠髮會

10月7日,綠會融媒收到來自志願者的留言反映:在北京溫榆河公園發現了疑似福壽螺卵。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是2003年中國公布的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這種熱帶軟體動物,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被當做一種水生經濟動物(作為食用螺)被引入中國。1984年後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開始廣泛養殖,後來市場化失敗、福壽螺遭棄養並迅速擴散,繁殖能力極強,結果暴發成災,嚴重危害生物多樣性(使本地水生物種的種類和數量減少甚至瀕危或滅絕)、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福壽螺的體內,可能有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人類如果食用未充分加熱的這種生物,可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

福壽螺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新、餌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棲息於池邊淺水區。它們是雌雄異體的卵生動物, 卵塊呈粉紅色葡萄狀。

此次在北京最大的「綠肺」——北京溫榆河公園發現的卵塊,與福壽螺卵高度相似。

綠會研究室工作人員注意到,疑似福壽螺卵塊在蓮葉莖上、葦草上都有發現。(見組圖)

為此,綠會研究室高度警惕、並強烈建議有關部門迅速查證,積極採取措施防治,確保北京生態安全。

整理/Littlejane

相關焦點

  • 綠會國際部向IPBES提交外來入侵物種監測及防治提案
    (10月7日,北京溫榆河公園驚現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來源/綠會)外部審查是IPBES評估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其宗旨是鼓勵具有審查資格的專家、科學家、決策者等,儘可能廣泛地參與進來,從而確保評估的科學質量、可信性和政策相關性。這次IPBES評估,針對的是外來入侵物種。IPBES最新研究表明,外來入侵物種被廣泛認為是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主要威脅,對人類福祉具有重要影響。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南方遍地福壽螺卵觸目驚心
    由於小龍蝦、羅非魚等物種的存在,國內許多人對入侵物種有莫名的輕視。實際上,多數入侵物種對當地生態的破壞性巨大。據最新數據,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6月2日,中國生態環境部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稱,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大理「地毯式」除螺
    黃小桐 攝中新網大理7月11日電 (胡遠航 黃小桐)福壽螺入侵洱海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記者11日走訪洱海發現,沿岸蘆葦、木樁、石塊上,都能找到一簇簇粉色顆粒狀的福壽螺卵。來自洱海專業打撈隊的工作人員正在沿岸「地毯式」清理,不少市民也加入他們的行列。
  • 入侵生物—福壽螺,可能是下一個泛濫成災的水葫蘆
    水葫蘆可能是我們國家外來入侵物種裡最有名的了,不過當下也有許多外來物種又演變成下一個水葫蘆的趨勢,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首先第一個介紹的就是福壽螺。而又因為福壽螺在引進中國之後,沒有天敵,生存環境好,又加上福壽螺自身超強的繁殖能力,到今天,福壽螺在國內已經十分的失控了。
  • 這個外來入侵物種要在雲南涼了
    「為徹底清除福壽螺,確保生態系統安全,大理市人民政府決定打一場消滅福壽螺的人民戰爭。」大理市政府在這份防控工作通告中表達了滅螺的決心。為鼓勵全民參與,搶抓滅螺時機,大理市號召,凡在流域範圍內的全體幹部職工和群眾,只要主動將採摘的福壽螺螺卵交屬地鎮政府及街道辦事處,將按每公斤螺卵40元的價格給予補助獎勵。
  • 綠會史海鉤沉: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
    2005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前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攜手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進行了關於北京市外來入侵物種的研究,並完成了《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綠會融媒平臺現將這份16年前出品的這份科研報告電子化,公開分享如下。
  • 聽說中國吃貨太多,入侵物種都會被吃光?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網際網路上,似乎很少看到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的新聞。有人說,這是因為即使有外來物種進來了,也會被中國的吃貨們吃成絕戶。可不是麼?據2017年11月20日在杭州舉辦的第三屆國際入侵生物學大會報告,目前中國的外來入侵物種已經達到620餘種,而在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中國就佔了51種,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 青浦區檢察院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
    你聽過福壽螺嗎它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以水稻、茭白等水生農作植物葉片為食,繁殖能力強,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種滅絕。福壽螺還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食用未經高溫加工的福壽螺容易感染寄生蟲,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安全隱患。
  • 消除外來入侵物種,行政公益訴訟在行動|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你聽過福壽螺嗎它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以水稻、茭白等水生農作植物葉片為食,繁殖能力強,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種滅絕。福壽螺還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食用未經高溫加工的福壽螺容易感染寄生蟲,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安全隱患。
  • 外來物種入侵,只會影響田裡的莊稼?錯!可能就在你我身邊
    說起外來物種入侵,你能想到些什麼?是科幻片裡的場景?還是核洩露之後的生物變異?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國正是世界上接受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的國家之一。就拿夏季大排檔來說,我們最喜歡的夏季美食小龍蝦,就是外來物種入侵的代表。
  • 那些打敗中國吃貨的外來入侵物種!
    一說起外來入侵物種,大家肯定回想起小龍蝦。小龍蝦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可以說是失敗的,在中國它本來是可以成為一霸的,但是因為其鮮美的肉質加上各種美味做法,被我大吃貨帝國的吃貨們給吃到需要人工養殖的地步了,可以說在外來入侵物種當中是相當的丟臉。
  • 水華和外來入侵物種治理應納入新版綠債目錄,綠會BASE建言三部門
    在這兩項中,綠會BASE建議,將被對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的物種、導致爆發水華的藻類的治理項目列入,支持這列項目的設施建設和運營,尤其要開拓的支持對於資源化無害化利用。BASE在反饋意見和建議中指出,綠債要起到制度性的激勵作用,使其具有未來性、導向性、可持續性。例如:我國各地每年治理外來入侵物種——鳳眼蓮(俗稱水葫蘆)投入達上百億元,仍效果不佳。
  • 「史海鉤沉Ⅱ」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球影響最大的自然變化直接驅動因素中,「外來入侵物種」排名第五。在我國,2003年首次發布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深圳公園現外來物種,或成大規模「殺生」,切莫「好心辦壞事」
    深圳公園現外來物種,或成大規模「殺生」,切莫「好心辦壞事」 2020-11-28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2 1%的「概率」雖小,防範難度大     環境保護部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最新統計,入侵中國的外來生物已達500種左右,近十年對中國造成嚴重危害的入侵物種至少29種,平均年遞增2—3種。初步估計外來物種入侵每年對中國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達1198.8億元。」
  • 這5種失敗的外來入侵物種,只有最後一種中國人不敢吃
    說到外來入侵物種,美國人非常厭倦鯉魚,我們的鯉魚到了美國,簡直是瘋長,而一般外來物種在本地都沒有天敵,所以這些鯉魚讓美國人很是頭疼。而在愛爾蘭,龍蝦入侵簡直是他們的噩夢,他們也不吃,因而,經常在馬路上,都是一片一片的龍蝦「浪潮」。
  • 貴陽有公園出現它
    在花溪區十裡河灘溼地公園,又有市民發現了福壽螺卵。熱心市民蔡先生告訴記者,他也是偶然在河邊發現了福壽螺卵的。因為之前看過新聞,所以知道福壽螺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體內通常有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蔡先生說,公園遊客很多,萬一有人誤食誤碰,都很危險。而且在蔡先生看來,福壽螺的生長還很可能會破壞公園的生態系統。
  • 外來入侵物種——反枝莧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分布地區原產美洲,現廣泛傳播並歸化於東半球。入侵歷史19 世紀中葉發現於河北和山東。本種的入侵途徑主要為人工引種或農產品運輸傳播擴散。現主要分布於安徽、北京、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蘇、江西、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陝西、上海、四川、臺灣、天津、西藏(芒康)、新疆、雲南、浙江、重慶。
  • 【地理視野】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全球都頭疼的入侵物種,在...
    譚師出品,必屬精品 只做地理,所以專業 你的需要,我來創造 引子:7月23日,吉林松原發現外來入侵物種黃花刺茄,面積達26800餘畝。
  • 綜合防治農業外來入侵物種 保障生態安全
    10月14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在廣西南寧舉辦了2020年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宣傳活動,主要圍繞農業主要外來入侵植物危害識別與防治技術、外來物種入侵形勢與對策分析、中國主要外來入侵生物動態分布與資源庫建設及科學管理等專題開展培訓,印發了前期遴選形成的《農業外來入侵生物防治典型技術和模式》,並進行了防治知識和技術的展示宣傳,雲南、湖南、廣西、河北等省介紹農業外來入侵生物的防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