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防治農業外來入侵物種 保障生態安全

2020-12-06 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這就是刺萼龍葵,在很多人無法區別出它和普通龍葵,這種外來植物已經入侵到遼寧、吉林、山西林地、苗圃等地,給當地農牧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需要用深度焚燒等方式人工剷除。」10月14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在廣西南寧舉辦了2020年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宣傳活動,主要圍繞農業主要外來入侵植物危害識別與防治技術、外來物種入侵形勢與對策分析、中國主要外來入侵生物動態分布與資源庫建設及科學管理等專題開展培訓,印發了前期遴選形成的《農業外來入侵生物防治典型技術和模式》,並進行了防治知識和技術的展示宣傳,雲南、湖南、廣西、河北等省介紹農業外來入侵生物的防治經驗。這次活動由中國農學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承辦,並得到廣西農學會的支持。


  外來物種入侵是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了100種全球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近年來隨著國際商貿往來的日益頻繁,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的風險加大,同時我國生態系統和氣候類型多樣,外來入侵物種容易定植和擴散蔓延。根據專家評估,我國外來入侵物種達600多種,諸如南方地區的福壽螺,東部沿海的大米草,華南地區的薇甘菊,西南地區的紫莖澤蘭,內蒙古及東北地區的刺萼龍葵,這些外來入侵物種廣泛分布於農田、草原、湖泊、河流、溼地、森林等幾乎所有的生態系統,威脅著我國的生態安全、生物安全、經濟安全、糧食安全和人體健康,制約農業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通過建立工作機制、開展科研攻關、採取集中滅除、開展宣傳培訓等一系列舉措,著力防治農業外來入侵物種危害。農業農村部已推動將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納入生物安全法範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發布國家重點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制定外來入侵物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各地開展摸底調查和監測預警,完善外來入侵物種生物信息庫,開展外來入侵物種集中剷除和綜合防控,發布防控技術指南,建立應急撲滅清除機制,有效遏制惡性外來入侵物種蔓延趨勢。在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取得了積極進展。


  綜合防治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離不開科技支撐。多年從事外來入侵生物防控研究的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付衛東研究員介紹說,目前針對部分外來入侵植物,我們已經形成了檢驗檢疫、監測預警、應急控制、生態治理、資源利用等一套完整的技術治理體系。比如,外來入侵物種黃頂菊2000年初在河北省廣泛蔓延,經過聯合應急公關,集成了黃頂菊快速檢驗、自動鑑定、實時監控預警、應急控制等技術,構建了黃頂菊監測預警平臺,各地基層技術人員可以及時上傳調查監測信息,同時針對不同的情況,篩選出不同的防控方案,目前黃頂菊在河北省防控效果顯著。


  外來入侵物種防控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還存在入侵風險大、防控治理難度大、長效機制不健全等困難和問題。專家建議說,對於外來生物入侵問題,應堅持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重點在前瞻性和預防性上下工夫,這樣有利於防患於未然,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取得工作的主動權。此外,還應不斷提高公眾的防範意識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知識科普宣傳,打一場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的人民戰爭。

  據農業農村部科教司資源環境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農業農村部門將加大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力度,加強法制建設,狠抓源頭預防、監測預警和災害治理三個環節,強化科技支撐,改善技術手段,完善外來入侵物種的預防、控制、治理機制,狙擊有害生物入侵,保障國家的經濟、生態和生物安全,促進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進一步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
    10月14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國農學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在南寧舉辦2020年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宣傳活動,進一步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外來生物入侵是全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危害形勢日益嚴峻,據專家評估我國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00多種。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農業農村部作為外來入侵物種的牽頭部門,加快推動外來入侵物種管理立法,不斷完善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著力強化外來入侵物種風險評估、監測預警與綜合防治,採取集中滅除、示範推廣和廣泛宣傳各種防控技術,著力防治農業外來入侵物種危害。
  • 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在邕舉行
    本報南寧訊 (記者/陳靜 通訊員/鄧蕾雅)10月14日,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主辦,中國農學會、廣西農業農村廳承辦的2020年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宣傳活動在南寧市舉行。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的不僅僅是生態,還有糧食生產安全!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廣東北江發現的外來入侵生物「怪魚」我國農林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增長迅速。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吃貨多也沒用,外來入侵物種必須警惕!
    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一、外來物種入侵渠道多樣不易控制。
  • 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關於發布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的通知(此件業經中科院李家洋會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中科院有關研究所(院):2003年原國家環保總局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該名單的發布不僅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對相關部門和地方及科研單位開展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
  • 湖南省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實行省、市、縣三級負責制,根據突發事件的級別,實施分級控制、分級管理。(3)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宣傳普及農業重大有害生物疫情和外來生物入侵應急知識,不斷提高公眾生態安全意識。加強檢驗檢疫,開展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增強防範能力,有效阻止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和外來入侵生物進入、定殖和擴散蔓延。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廣東北江發現的外來入侵生物「怪魚」我國農林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增長迅速。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
  • 防治外來物種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亦面臨生境退化、物種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遺傳多樣性遭到破壞等問題,這對國家生物安全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在生物安全法的調整範圍中,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 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食人魚非洲大蝸牛等引關注
    同時,還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導致生態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引起土著物種尤其是珍稀瀕危物種的消失和滅絕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吳小康劉彤王政屈凌燕  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活動的增多,外來物種由此進入我國境內。由於缺乏天敵形成入侵,我國多地損失慘重,並面臨著生態系統被破壞、人身安全受威脅等困擾。
  • 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我國多措並舉應對生物多樣性新挑戰
    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據調查,其中的71種已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而針對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已有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這類尤須警惕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全省已發現97種外來入侵物種
    日前,記者從省重大外來入侵生物加拿大一枝黃花剷除防控現場會上獲悉,我省正開展外來入侵生物調查監測,全省已發現97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加拿大一枝黃花、福壽螺、紅火蟻等是威脅我省生態安全的主要外來入侵生物。▲江西農業大學的師生正在野外剷除瘋長的加拿大一枝黃花。
  • 聚焦外來生物入侵
    但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外來生物是柄雙刃劍,我們在大量引進有益外來生物,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繁榮、豐富了人民生活的同時,一些外來有害生物也藉機悄然「竄入」,對我省經濟、生態和社會安全等構成了危害。  針對這一問題,經過反覆醞釀,前不久,經省政府同意,我省正式出臺了 《山西省農作物有害生物及農業外來生物入侵災害應急預案》。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小龍蝦屬入侵物種是怎麼回事?牛蛙、小龍蝦屬嚴重入侵類外來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  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形勢嚴峻。雲南省發布了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提出,將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物種名錄。  新京報訊 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