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英國人在非洲剛果河捕獲的巨型食人鯧

    

    電影《超級食人魚》海報

     


    近日,位於珠江流域上遊的廣西柳州柳江內,一起「食人鯧」傷人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外來物種和「非法放生」的強烈關注。專家指出,本次柳江傷人的食人鯧,很可能是經走私入境後,被「非法放生」到柳江所致。在當前,外來物種入侵引發了多種生態危機,而一些有意或者無意的「放生」行為,正導致「外來物種入侵」愈演愈烈。

    1「食人鯧」頻出自然河流中

    專家介紹說,食人鯧是對一類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魚類的統稱,也譯做水虎魚。這種魚有「植食性」和「肉食性」兩種。通常說的食人鯧,指一種肉食性紅腹鋸鮭脂鯉。這種魚早期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引入國內,但由於其具有強大的破壞性,2002年農業部已禁止各地銷售這一動物。「食人鯧」長著銳利的牙齒,一旦被咬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地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撕咬切割,直到獵物剩下一堆骸骨。

    為了解柳江中食人鯧種群的情況,柳州採用放網、垂釣等形式在事件發生地點上下遊河段進行誘捕,並鼓勵市民參與捕撈。經過5天的集中捕撈,沒有新發現食人鯧的蹤跡。這說明柳江內食人鯧的數量並不多。

    柳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楊軍介紹,柳州境內大約有10多種外來水生動物,常見的有巴西龜、牛蛙、食蚊魚、清道夫、鱷龜、鱷雀鱔等,「外來物種隨意放養野外,會破壞生態環境的完整與平衡,所以柳州市一直禁止向柳江河放流外來水生物種。」

    來自北美洲的「鱷雀鱔」與「食人鯧」齊名,其嘴類似鱷魚嘴,有著鋒利的牙齒,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對當地漁業危害巨大。「近年來常有漁民在柳江中捕獲『鱷雀鱔』,而且個頭越來越大,迄今捕獲的最大的一條超過半米,有兩三公斤重。」柳州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執法人員王平均說。

    日前,在福建龍巖市一個小區的「觀景池」內,市民陳先生發現裡面有一條將近半米長的大魚,四五斤重,他用網兜將其捕獲後,諮詢專家後發現,這也是一條「鱷雀鱔」。在龍巖的花鳥市場上,偶爾能看見有人在賣鱷雀鱔,「10到15釐米的,30塊錢左右;15到30釐米的,50塊錢左右。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可能覺得這魚嘴巴扁扁的蠻好看,就會買回家養。」

    在海南,原產美洲的食蚊魚和原產非洲的福壽魚(羅非魚)已在海南最大河流南渡江的上遊,建立了自然繁殖種群數十年,其中食蚊魚早已在鸚歌嶺地區完全取代了生態位近似的本土種「弓背青鱂」。

    2 1%的「概率」雖小,防範難度大

    環境保護部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最新統計,入侵中國的外來生物已達500種左右,近十年對中國造成嚴重危害的入侵物種至少29種,平均年遞增2—3種。初步估計外來物種入侵每年對中國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達1198.8億元。」

    「外來物種本身就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我們很難給出一個很明確的界定,不同的學者對此也有不同的見解,但這並不能代表我們可以低估外來物種的危害性。」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劉全儒說。

    北京市2005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約有36種有害植物入侵,經過劉全儒等人的進一步調查,這個數字目前已被修正為56種。劉全儒介紹說,北京地區危害較大的植物類外來物種,包括豚草、三葉裂豚草、毒麥、假高粱、義大利蒼耳等6種。以義大利蒼耳為例,這種植物沿河分布,在北京市各地區均有出現,在官廳水庫周邊以及十渡沿河已有大面積的群落。「義大利蒼耳的最大危害是其生命力很強,能直接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系統的功能。再如毒麥,這種毒草一旦混入麥田,有毒麥粒含量超過一定比例,就會造成食用者中毒。」

    「外來物種並不全是有害的,像我們種植的玉米、西紅柿等也屬外來物種,不會給我們帶來危害。據統計,10%的外來物種可在新的生態系統中自行繁衍,其中又有約10%可能帶來危害,也就是說,大概只有1%的外來物種存在危險。」劉全儒說,「但人類所要警惕的正是這1%,儘管外來物種的威脅只能算小概率事件,但一旦任其發展,防範起來的任務將非常艱巨!」

    近年來,各地嘗試多種辦法以阻止外來物種入侵,但外來物種依舊愈演愈烈。

    化學藥劑防治法、生物與農業防治法和生態防治法等是對付入侵物種的主要手段。據介紹,化學防治是現階段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辦法,這些藥物能較快地殺滅有害物種,但對環境會造成負面影響,而高效、安全、環保的生態防治法研究仍跟不上,目前還無法大範圍推廣使用。

    「化害為利」可能是對付外來物種的理想辦法。福壽螺造成災害入侵主要集中在北緯30度以下地區,一年可繁殖2至3代,世代重疊繁殖力驚人,一隻雌螺經1年時間可繁殖幼螺32.5萬隻。柳州正在鼓勵規模養殖場收購福壽螺,以養殖黃沙鱉和鴨子,收購價能達到1元/公斤左右。經過這樣的推廣,一些縣區農村稻田的福壽螺逐漸絕跡。而對著名的外來物種「水葫蘆」,有不少科學家正在研究將其利用為製藥原料、用來生產祛斑消痘的化妝品等,取得可喜的進展。

    3「非法放生」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幾乎每一個「適合放生的日子」,北京的一些河湖邊、山野裡,都有些市民在放生。這些人釋放到自然界中的動物中,有不少就是原本完全不在當地生活的「外來物種」。這樣的放生不僅僅引發了大量動物的死亡,導致了當地公眾的恐慌,而且會觸發當地生態系統出現不可預料的生態危機。

    2012年6月初,在北京和河北交界處的河北省興隆縣苗耳洞村,十餘名北京「放生客」來到該村,將一千多斤、數千條蛇,「放歸野外」。這些蛇種類不同,大小不一,並不適應當地環境。它們被放出籠箱後,四處亂爬,有的爬進村民家中,有的躲進縫隙裡,在當地村莊引起極大的恐慌。村民手持鐵鍬、鎬頭等工具,四處翻開石縫、牆角,尋找蛇並現場將其打死。

    放生者自己都不知道這些蛇的來源。參與者介紹說,他們是從北京東四環一花鳥魚蟲市場買來,所有參與者在龍澤地鐵站集合後,分攤購買蛇的成本,然後乘坐9輛車,前往苗耳洞放生。河北興隆縣林業公安人員接到報警後,趕到貓耳洞村,向這些放生客宣講了有關法律法規。經林業公安部門協調,放生客向村民支付4萬餘元,用以彌補村民打蛇所帶來的誤工損失。

    按照我國1992年施行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23條規定,從國外或者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引進野生動物,需要將其放生於野外的,放生單位應當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科研機構進行科學論證後,報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擅自將引進的野生動物放生於野外或者因管理不當使其逃至野外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捕回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高利紅介紹說:「這個規定只適合用在『放生行為發生時』,而無法限制市場上的外來物種的買賣。按照現在已經有的各類法律法規,相關執法人員沒有辦法處罰、沒收、暫扣觀賞魚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外來生物,只能規勸這些業主不要經營、不要買賣各類外來生物。」

    目前,湖南省制定了《湖南省外來物種管理條例》,該「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引入一類外來物種。但因科學研究、教學等特殊情況,確需引入一類外來物種的,應當申請、辦理許可。」而全國性的《外來入侵生物防治條例》和《全國外來入侵生物防治規劃》,仍在著手起草、修改和論證中。因此,加快立法並頒布實施,是防止諸如食人鯧一類的物種入侵的有力保障,也是遏制非法放生行為泛濫的有效手段。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張曉曄)

相關焦點

  •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近日,位於珠江流域上遊的廣西柳州柳江內,一起「食人鯧」傷人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外來物種和「非法放生」的強烈關注。專家指出,本次柳江傷人的食人鯧,很可能是經走私入境後,被「非法放生」到柳江所致。
  • 邕江發現生性兇猛的外來物種鱷龜,千萬不要隨意放生外來生物
    據粗略統計,其中入侵南寧市的魚類外來物種有7-8種,林業害蟲類外來物種有5-6種。福壽螺福壽螺又名大瓶螺,蘋果螺,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引入我國,2003年3月被列入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外來物種「黑名單」。
  • 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年損失約600億[圖]
    滿熠:  是的,我從柳州水產畜牧獸醫局柳江食人魚問題說明會上了解到,初步判斷,發現這條食人鯧是從非法的渠道進入我國的,並且是作為一種觀賞的魚類進入家庭,很有可能在家裡養一定的程度之後,市民不再想養了,就將食人鯧放到柳江的河裡去放生。下一步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將進一步擴大集中誘捕食人鯧的水域,將向下遊擴大。
  • 物種入侵!釣友在長江釣到「食人鯧」,無序放生該停一停了
    釣友在長江水域釣到的「食人鯧」如今,這種可怕的「食人鯧」,在我國的長江鄱陽湖水域中也被發現了。物種入侵!很多釣魚人將這種怪魚視為外來入侵物種,釣起後就索性扔在一邊,讓其自生自滅。對於釣友來說,可不能讓這些可怕的外來物種,侵佔了本土水族的生存空間,那無疑將是一場生態災難。這是放生族的傑作?那麼,長江水域中這些外來的「食人鯧」,究竟從何而來?有網友稱,這很可能又是放生族的傑作。
  • 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原標題: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圖為重大外來入侵害蟲西花薊馬。該害蟲是世界性入侵害蟲,也是昆蟲種間競爭研究的主要案例之一。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外來生物入侵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大生態難題,其範圍遍布全世界。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Stuart Reitz)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
  • 97個外來物種侵湖南年損百億 食人鯧公開叫賣
    記者 李丹 實習生 李際 攝  廣西柳州河裡的一條食人鯧,無意「咬」動了國人對外來物種的敏感神經,但在這場草草收場的釣魚懸賞鬧劇背後的是,十年來,國內對於外來入侵物種的防範,一直是處於被動境地,屢屢在釀成生態悲劇後「補牢」。  本報調查發現,食人鯧只是冰山一角,僅湖南省發現的並統計的已經造成損失的外來物種就高達97種,年均損失逾百億元,生態全面告急!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都去哪了!
    我們知道目前為止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有共35個物種。保守統計,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範圍內,中國的入侵物種有754種,其中植物265種,動物171種,菌類微生物26種。那麼這些外來物種結局都是這樣的呢,其實這些物種結局只有2種,一種是能吃的,一種是不能吃的,下面我們看看那些曾經囂張一時的外來物種結局都是怎樣的。說到入侵中國最悲催的估計就是小龍蝦了,幾十年前美國的小龍蝦大規模入侵中國的稻田,結果,每天都有大量小龍蝦從村口路邊收上來運往城市的餐館。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5/1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福建寧德市古田縣水口鎮閩江段水口庫區灣口村村民向記者展示生長極為迅速的外來植物
  • 外來物種越來越多,路亞人任重而道遠啊!
    釣友在長江水域釣到的「食人鯧」     如今,這種可怕的「食人鯧」,在我國的長江鄱陽湖水域中也被發現了。物種入侵!長江水域發現可怕的「食人鯧」在長江鄱陽湖,有不少釣魚人都釣起過這種看起來有些怪異的魚,它們滿口長著類似「人牙」的怪齒,能輕鬆將魚線咬斷。「有時候正釣著魚,提上魚竿後發現魚鉤不見了,魚線被齊刷刷截斷,還以為是水耗子在作怪!」
  • 外來物種入侵重慶!!!
    網友的調侃固然可以付諸一笑,但是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近幾年卻層出不窮,並且危害越來越大。目前,重慶外來入侵生物多達53種,其中最具危害性的有空心蓮子草(水花生)、鳳眼蓮(水葫蘆)、福壽螺等6種。入侵路徑作為有用植物引入一般而言,外來物種的進入分為無意引入和有意引入兩種途徑。
  • 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一、外來物種入侵渠道多樣不易控制。
  • 高清大圖:不只是食人魚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性外來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這些外來物種一旦適應了本地環境並成為優勢物種,將對生態平衡帶來嚴重影響,並可能導致原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 不要亂放生了!長江發現「食人鯧」,違規放生最高罰100萬!
    現在,這種令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鯧出現在了我國的長江水域。在長江的鄱陽湖,很多釣魚人發現了這一現象。他們釣上來的食人鯧長著像人一樣的牙齒,可以一口咬斷釣魚線。據釣魚人所說,他們常常發現,自己正在釣魚的時候,魚鉤不見了,餌料也不見了,魚線也像是被什麼咬斷了。一開始他們以為是水耗子在搞鬼,後來才知道是因為一種奇怪的魚。
  • 蜥蜴、蠑螈、鱷魚龜 小心奇怪「寵物」多為外來物種
    市場上售賣的彩蛙受到了小朋友的青睞市場上的荷蘭豬大多賣給了女性消費者□記者 李嵐 文圖核心提示丨沿街叫賣的鱷魚龜、逃到居民樓上的紅鬃蜥蜴、出現在黃河溼地的鱷魚……近段時間,鄭州連續發生了多起涉外來物種事件。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專家認為,這些外來物種很可能是被市民當成寵物非法飼養後棄養或看護不當逃跑的。
  • 這個外來入侵物種要在雲南涼了
    抓時機賞罰並舉,清剿有害外來物種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我們知道,溼地水生和湖濱陸生植物,對洱海保護和治理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福壽螺主要以湖濱水草和沿岸農作物為食,而且食量很大,極易破壞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
  • 農科院植保所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競爭取代
    本網訊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
  • 河裡撈出一「外來入侵物種」,20cm長!專家:極其兇狠
    認識它嗎它叫"巴西紅耳龜"是只"外來入侵者"體長約 20 釐米、寬 10 釐米足有 3 斤重行動中,在呼蘭區利民街道濱水大道北 50 米處、呼口大橋附近水域,志願者發現這裡仍然有大量非法網具,岸邊蘆葦一人多高,路非常難走,但大家克服困難,及時清理了大量的非法捕具。同時,發現並無害化處理綠頭鴨死體 1 只、斑嘴鴨死體 2 只、黑水雞死體 1 只。
  • 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沒有天敵的制約,稍不注意就導致絕產
    其實自然界的物種總是在不斷的遷移和擴散,但過程非常的緩慢,而人類的活動加劇了這種趨勢。本來不屬於這裡的物種被帶進來後,有的可能不會適應,也有的會大量的繁殖,排擠本土的物種,甚至會形成一個物種真空。像這種草基本都是通過鳥類進行傳播,整體來說不會很嚴重,但也屬於外來入侵的物種。許多入侵物種也是人為造成,本來是有益的活動,再引種前沒有經過科學的辯證,導致繁殖太快擴散開來,其中水葫蘆就是代表。水葫蘆的引進本來是想淨化水質,結果繁殖的太快,反而對水源造成危害。
  • 無硝煙的戰爭:60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
    最後拿去做鑑定,確定這個蟲卵是一種螳螂,屬於非洲物種,叫做魔花螳螂!(一)而關於這種攜帶外來物種入境的消息不只是一兩次了。實際上到2020年,我國目前記載在冊的外來入侵的物種已經超過了600多種,這裡面對國家整體環境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的包括了南方常見的「小強」:蟑螂;比如說對現在整個水生動物起到毀滅性打擊的如「清道夫」;對水生植物界起到毀滅性打擊的如水葫蘆……而這裡面實際上有50%以上是人為帶進來的,也就是說,是故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