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關注丨大膽探索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寧波這樣讓科創「落地開花」

2020-11-28 浙江在線

2020-06-11 07:4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翁雲騫 通訊員 高曉靜 卓松磊 劉健

人工智慧輔助篩查、5分鐘就能出結果的病毒檢測試劑盒、AI測溫……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又一次見識到了科技的力量。

實際上,從一項原始技術到一件真正可以投入實戰的抗疫「黑科技」,需經歷漫長轉化流程。有人做過統計,在中國,只有10%左右的科技成果得到了順利轉化,這個比例遠低於發達國家。為何科技成果飄在「天上」容易,「落地開花」卻那麼難?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研人員開展石墨烯研究。圖片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提供

2016年秋天,寧波是唯一一個以城市的身份,被科技部選為全國首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怎麼打通?如何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先進產業培育?怎樣實現科創平臺建設與地方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3年多來,這座製造業之城從頂層設計入手,依託民營經濟活力強這個先天優勢,不斷破題,持續探索,形成了不少富有寧波特色的新經驗和新做法,為創新資源較為薄弱的城市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啟發和借鑑。

作為衡量科技成果轉化實效的重要指標,今年1~4月,寧波全市達成技術交易781筆,總額83.2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逾3倍,技術交易總額佔全省的1/3強。2019年,寧波共計完成技術交易額216.4億元,增速超過57%。

成果如何轉化

從課題啟動那一刻開始

會「說話」的空調、可在手機端即時呈現濾網工作狀況的吸塵器、提供24小時終端運行監測的飲水機……走進寧波人工智慧產業研究院展示廳,一系列即將走向量產的家電「黑科技」吸引眼球。該院聯手本土家電龍頭企業加快產學研攻關,參與寧波科技創新重大專項實施課題,已取得一系列進展,多款新產品即將推向市場。

「我感覺這條路走對了!」寧波人工智慧產業研究院院長、信息技術專家黃晁欣喜地說。清華大學畢業後,黃晁長期從事智能信息、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工作。如何藉助技術的力量賦能傳統製造?黃晁在寧波找到了答案。

作為擁有諸多產業門類的工業城市,寧波科技創新的主線一直沒有偏離過製造業。不過,仍有一些難題需要破解,比如,怎麼才能讓科技成果供給更好地與產業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創新周期不斷縮短的當下,如何優化成果轉化生態鏈,讓傳統產業更好更快突圍?

寧波這座製造之城啟動創新發展路徑的新一輪探索。2018年5月,寧波精心布局的科技創新重大專項啟動實施。作為一項創新舉措,重大專項的目標是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技術。

瑞凌輻射製冷技術產業園

依照傳統路徑,一項原創成果從研發到「賣出去」「用起來」,中間需要經歷漫長轉化流程,並且容錯率很低。有別以往,寧波科技創新重大專項從方案編制開始,就有了體系完整的協同攻關方案,通過申報課題的精心設計,確保基礎研究和產業創新一脈相承,不偏離方向,從而降低成果轉化失敗概率。

更重要的是,創新路線圖是提前劃定好的,哪些產業需要解決共性關鍵技術,專項就布局在這些細分領域。從某種意義上說,寧波科技創新重大專項解答的是「科技成果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

「科技創新的方向,首先是要有市場潛力,其次是有基礎也有能力去做。」黃晁解釋道。經過專家組廣泛調研、走訪論證,頗具寧波特色的智能器件/先進半導體晶片及應用軟體等10個專項被梳理出來,制定方案、組織申報……專項推進緊鑼密鼓。黃晁團隊選擇了物端智能方向的幾個子課題,分別涉及晶片、模組以及終端系統和平臺研發。

作為傳統塊狀經濟,寧波家電製造業量大面廣。黃晁團隊要通過全流程技術專利布局,為其量身打造人工智慧應用方案。「從一開始申報的時候,我們就決定和卓力、奧克斯等家電企業一起來做。可以說,成果轉化從課題啟動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軟硬體開發、系統安裝、測試修改……經過院企協作攻關,如今,黃晁團隊成功搭建起一套具有本土產業特色的物聯網家電雲平臺,服務家電企業近300家,人工智慧、邊緣計算領域數十項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順利轉化。「越來越多家電終端連上了網,對傳統家電製造企業來說,未來的市場空間會更大,開發新產品也會更加容易。」黃晁說。

新型納米碳材料及應用、智能混合動力整車域控制器平臺開發、大規模集成電路用超高純銅材製備技術研究……以科技創新重大專項為突破口,一批立足前沿又緊扣本土產業實際的高質量科技成果在甬落地,一條立足產業發展實際,技術供需兩端協同發力、精準攻關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路徑日漸清晰。

搭建孵化器

技術和市場兩條腿走路

一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從研發設計到製造安裝再到實際投入使用需要多久?20多天就夠了。今年,寧波智研院(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啟動孵化項目公司化改革,通過全新的股權分配和分階段績效評估制度設計,幫助優質團隊重組資源、對接市場。以此為激勵,多位資深研發人員搖身一變成為創業子公司負責人,自動化領域的多項專利技術迅速落地轉化。

「自己當老闆,項目進展和績效獎勵直接掛鈎,大家的積極性一下子就來了。經過20多天緊張研發,我們的口罩機已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項目負責人樊鵬程說。

一項成果的順利轉化,需解決團隊搭建、中試驗證、上下遊供應鏈體系對接乃至社會資本引入等多個實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在技術和市場兩端都擅長的新型孵化載體。

寧波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

在寧波,一批像智研院這樣的產業技術研究院正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試驗田、「加速器」。有別於傳統院所或一般意義上的孵化器、眾創空間,產業技術研究院依託高等院校或高層次人才團隊建立並直接面向市場開展研發,成果轉化不僅是職責所在,更是其實現自我造血的關鍵一環。

「從來到寧波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承擔了技術研發、人才集聚、公司孵化、產業發展的多重任務。」寧波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一位負責人表示。作為專攻工業網際網路、工控安全、智能製造等前沿領域的研發機構,該院大膽創新成果篩選、產出、育成機制,落地兩年來,藍卓、國利網安、中控微電子、指靜脈等企業嶄露頭角,一批掌握原創技術的「種子選手」整裝待發。

寧波產業家底厚,科創卻是短板。為了克服這個短板,寧波提前規劃、統籌布局,產業技術研究院引進建設這個「栽樹工程」持續提速。平臺引進來以後怎麼建設?怎樣實現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地方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最大化研究院群的科技創新「疊加」「放大」效應?

專項資金扶持、重大項目傾斜、院企技術需求對接平臺搭建……圍繞成果轉化這條主線,各類針對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激勵、幫扶舉措在寧波各區縣(市)頻密推出。《寧波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績效管理辦法》明確將考核結果作為支持研究院建設發展的重要依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正是其中一項關鍵性指標。

「考核非常細、非常嚴,一些指標甚至精確到了個位數。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時刻繃緊技術成果轉化這條弦,充分施展特長把市場做起來。」寧波智研院副院長肖勇說。

釋放創新優勢,加快融入市場。據統計,寧波現有69家高能級產業技術研究院已實現「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全覆蓋,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超100項,目前,進入孵化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超過了500個。

立足地方產業需求開展成果轉化布局,也成為院所高校的改革著力點。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突破在職創業模式,大幅提高成果轉化給予團隊的現金收益和股權獎勵,越來越多人才帶著原創技術成果走出了實驗室。截至目前,該所已與全國700多家企業開展合作,產生了45項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入選全國「雙一流」的寧波大學,改革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等頂層設計,專利成果轉化數額逐年上升,去年,以該校首次召開的地方服務大會為契機,科技創新「觸角」源源不斷地向地方和產業一線延展。

技術也有經紀人

彌補專業化科技服務短板

線上成果推介會、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規劃講座、全球創新月活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鎮海區技術經紀人協會會長王煒朋友圈發得最多的,是各種線上互動信息。他的背後,是200多名活躍在一線的技術經紀人。2016年,鎮海成為全省首個實現高新技術企業、市級以上工程中心技術經紀人全覆蓋的縣(市、區)。

「我們這批經紀人大多擁有理工科知識背景,甚至本身就是企業技術負責人,經過專業培訓,已經成為提升區域技術轉移服務能力的主力軍。」王煒說。

科技成果轉化難,難在信息不對稱,缺少專業化的「中介服務」。作為民營經濟大市,近年來,寧波充分發揮市場這隻「無形之手」的力量,通過縣(區)級科技大市場專業化運作以及出臺精準激勵政策,在成果供需兩端布局專業化科技服務隊伍,一批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技術紅娘」快速成長。

在鎮海,促成科技成果向區內企業轉化的按不超過技術合同交易額的1.5%給予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高30萬元。在北侖,科技部門工作人員本身就需承擔「科技經紀人」的職責,挖掘需求、評估技術、撮合項目……接下來,該區還準備將區域內科創平臺服務也納入到經紀人範疇進行管理考核,「充分發揮這些平臺的成果引薦和項目對接效應。」

寧波市科技大市場組織專家型技術經紀人入企服務,梳理技術難題。

來自一線,服務一線。「每年我們都會組織專家型技術經紀人進企服務,深度挖掘企業需求。」寧波市科技大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專家來自在甬高校院所,總數超過230人。需求徵集上來後,再通過中國創新挑戰賽這個平臺,與來自全國的專利成果精準匹配。「去年的比賽,一天對接下來就有40多個項目達成意向合作,眾多優質成果在寧波找到了『婆家』。」

不僅僅是技術經紀人,在寧波,一個個以市場為導向,有著濃鬱「實操」色彩的科技服務「生態圈」正在搭建,助力該市補上專業科技服務這塊短板。

搞科研出身的馬驥,3年前選擇「下海」,如今他正在培育一支成果轉化「特種部隊」,手下雲集多位從一二線城市「挖」來的研發工程師。

「項目評價、產品架構、產線設計……這些是技術成果轉化必不可少的環節,卻也是很多『老闆』做不來的。」在馬驥團隊服務下,一項曾應用在青藏鐵路上的複合防腐技術,在緊固件企業順利完成轉化,「訂單已經排到6個月以後,相關技術工藝改進了200多處。」

專業化科技服務也成為不少高端孵化平臺的秘密武器。

瞄準瓣膜介入等細分市場,寧波杭州灣新區麟灃醫療科技產業園通過「醫工合作」「產學研模塊化合作」等新機制打造創新技術產品,為團隊提供從技術到市場的一條龍服務,專利每年以30項以上的速度遞增,去年上繳利稅超千萬元,項目總估值超30億元。為將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業風險降到最低,寧波新材料初創園從資源配置到區域環評再到化學品堆放等,全程點對點指導。「以專業服務幫助初創項目走過『規模化驗證』和『商業化驗證』兩大考驗。」園區負責人介紹。

1591832446000

相關焦點

  • 博士科技攜手國際歐亞科學院探索技術轉移新路徑—新聞—科學網
    以「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為主題的交流峰會,包含主旨演講、圓桌對話。由廣東省科技廳、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指導,博促會主辦,廣州博士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廣州科技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創新領域群英聚首,探索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新路徑。
  • 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出爐
    寧波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節點,擁有寧波舟山港,具備內外資源雙向帶動優勢。在長三角區域製造產業發展佔據較大優勢,有較強的技術轉化能力,具有典型的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型創新特徵。建設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是推動寧波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提升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發展能級的重大舉措,對提升寧波應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培育「246」高端產業生態圈、打造促進動能升級的核心引擎具有重大意義。3、《規劃》謀劃科創走廊空間總體布局與支撐系統,實現創新要素互聯暢通、空間資源高效整合。其編制邏輯有賴於創新圈理論模型的構建,這一模型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 這才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正確打開方式
    目前應該是陝西的一個窗口期,一旦錯過這個窗口期,陝西的科技優勢不能發揮出來,科研成果被引流到南方發達地區,那麼我們就將錯失歷史發展的機遇。」 「修護城河,就必須要蓄水池;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也必須有生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把陝西的科技成果保留下來,王文說。
  • 泉州打好「組合拳」 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作為民營經濟大市,這幾年來,泉州一直在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模式,這時企業科技創新的「短板」就顯得特別明顯;而與之相對的,泉州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發成果卻經常「養在深閨人不識」,無法及時得到轉化。然而,從技術研發成功的3年以來,該項成果卻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 「泉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環境的優化,打破了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而眾多激勵政策的出臺更是讓科研人員幹勁倍增。」泉州師範學院科研處處長戴聰傑表示,去年學校成立了技術轉移中心,同年就被評為省級技術轉移機構,大家幹勁十足。大膽地打破體制機制的攔路虎,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通道就變得順暢、通達起來。
  • 再迎重要政策突破 成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升級版」來了!
    《實施方案》以產權促進創新,賦予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對落地成都的科技成果給予進一步激勵政策。同時,在健全改革容錯糾錯免責機制、技術類國有資產差別化管理、完善知識價值導向的分配製度、成果轉化載體發展模式和資金投入管理方式等方面全面創新改革。
  • 廣東省科學院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有聲—新聞—科學網
    廣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廖兵表示,廣東省科學院採用初創公司的模式育成孵化技術,通過建立利益捆綁、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將技術發明者、技術經理人、工程師、投資人、管理者等的利益以股權形式固化於初創技術公司,著力推動科技成果的育成孵化和產業化發展。 中科雲圖是一家致力於低空無人機遙感與地理空間智能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 溫州助推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加速跑」!企業升級熱潮湧現,創投火爆!
    溫州,正以「一器一園一基金」為主抓手,以創投資本為紐帶,引流溫商資本加速流向高新技術產業,催熟一個個青年科學家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市場化;引育一批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為溫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注入內生動力,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三界融合」創新路徑越走越寬闊。
  •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三個痛點
    原標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三個痛點一項新成果能夠獲得落地應用必然要經過成果轉化階段,能獲得轉化與推廣的技術才能創造經濟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要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那麼,「出生」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新技術、新成果,想要在企業成長壯大,為什麼這麼難?
  • 動態| 探索科創企業上市培育服務,市科技創業中心與新微集團開展合作
    動態 | 探索科創企業上市培育服務,市科技創業中心與新微集團開展合作 2019-11-15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青島科技大學:破除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障
    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 國企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方法模型詳解
    在實施特定激勵政策時需要關注哪些關鍵要點?這兩個問題涉及國有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核心決策,是一個必須明確解答的事情,我們今天就來略做探討。影響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五大變量選擇採取什麼樣的激勵工具,有些關鍵節點和變量有必要考慮。
  • 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科創大數據平臺正式上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舉國關注,全民支援。社會各界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參與到這場戰役中,一項項防疫舉措的實施彰顯我們團結戰疫的決心。但也不可否認疫情的蔓延導致整個社會運轉受阻,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更是受到嚴重打擊,產學研線下對接工作難以開展,科技成果產業化拓展幾乎停滯。  局怎麼破?中科智匯工場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顧衛彬參觀清控科創(寧波)創新基地
    1月7日,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顧衛彬,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局局長李仲平,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人才局局長楊岷等一行參觀考察清控科創(寧波)創新基地。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清控科創恆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一峰,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清控科創創新基地(張家港)總經理水騰飛陪同考察。清控科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清控科創(寧波)創新基地總經理孫士興,清控科創(寧波)創新基地副總經理趙靜接待來訪領導。
  • 2020年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光電專場籤約4990萬元
    本次活動以「科學之光·閃動未來」為主題,通過項目籤約、項目路演、專家點評等形式,重點展示了光電類科技成果,旨在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以高質量科技成果服務武漢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 長三角鄉村振興科技成果...
    煮好的一鍋鍋米飯,正在翻炒的蟹味菇,爭相散發出誘人的食物香氣;與此同時,不同顏色的花菜、不同口感的玉米、琳琅滿目的深加工產品等,也已擺好等待人們的品嘗……11月11日,在位于楓涇鎮的長三角路演中心,滬蘇浙皖三省一市農科院聯合舉行長三角農業科技一體化發展研討會暨鄉村振興科技成果路演活動,現場除了舉行長三角農業新品種品鑑會,還成立了長三角鄉村振興研究院理事會
  • 佳兆業科創集團與建設銀行達成投貸聯動合作 助力科技孵化投資
    深圳2020年5月9日 /美通社/ -- 5月9日,佳兆業科創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合作籤約儀式成功舉行。此次合作開拓和豐富了佳兆業KMAX夢佳速孵化器和校企合作擬投項目的渠道建設,是佳兆業科技投資和產業培育路徑的關鍵突破。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領導與佳兆業科創集團管理層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
  •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智慧財產權管理實踐探索
    摘要: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創新創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有力破除了束縛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體制障礙,為高校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清華大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政策法律精神,不斷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智慧財產權管理機制,一方面,暢通渠道、完善流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高效運行;另一方面,加強規範管理,保障學校權益和教學科研環境,堅持兩手抓,共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 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將會如何建設?
    杭州雲城重磅啟動,杭州未來科技文化中心、南湖科學中心、城西交通樞紐中心「三大中心」加快推進,地鐵5號線、16號線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用,浙醫一院餘杭院區、人大附中杭州學校等一批優質教育、醫療配套項目投入使用,溼地湖鏈、創新趣街、共享客廳落地實施,形成了藍綠相融的高品質生態空間和生活環境。
  • 昌發展「未來奇點」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據了解,奇點中心是昌平區國有企業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昌發展)貫徹落實北京市「校城融合」發展戰略,重拳打造的科研資源共享集聚地、成果產業化前沿陣地。其中,北師大科創園已正式掛牌,引入化學院院士工作站,對鋰空電池、G20創新藥、汙泥處理等進行科技成果轉化,與心海集團、鞍山市政府、中關村軟體園酷合作打造孵化中心。生命科學領域的國際精準醫學創新中心也已引入來自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及北京大學等國際前沿科學家團隊,瞄準基因編輯、細胞治療等未來醫學領域精準發力。
  • 創新成果在冷博會轉化落地
    創新難,如何創新更難,至於創新成果的轉化那更是難上加難。正是因為如此,很多積極創新的企業最終都倒在了徵途上----方向不對、方式不對、方法不對……  中國冷博會能夠受到企業的簇擁,並不是口號式的創新,而是讓創新能幫助行業獲得經濟優勢,讓創新成果能真正落地,這才具備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