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知名機構驅逐華人科學家 美教授:這是外國得不到的人才啊

2021-01-09 觀察者網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

因「擔心」中國「竊取」美國研究成果,有美國研究機構在聯邦當局「金主」的指導下,驅逐了一些有中國血統的科研人員。過去18個月間,已有10名華人或中國僱員從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退休、辭職或「被休假」。

對此,休斯敦大學教授一語中的:「這些都是外國一直想招募,但沒能成功招募到的頂尖人才。我們正在損害美國的競爭力。」

一年給10個億的「金主」來信,點名處理這5人

據美聯社4月21日報導,休斯敦一家著名的癌症中心近日驅逐了3名科學家。

《休斯敦紀事報》則稱,上述MD安德森癌症中心此舉是因「擔心中國試圖『竊取』美國的科研成果」。這是自聯邦官員指示一些機構調查特定教授是否違反撥款單位政策後,首次公開披露這樣的懲罰。

MD安德森癌症中心院長彼得·皮斯特斯(Peter Pisters)告訴《休斯敦紀事報》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去年曾致信該癌症中心,詳述了其5名員工的利益衝突和未報告的海外收入,並給了該中心30天時間作出回應。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網站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共收到了NIH的1.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92億)撥款。

皮斯特斯聲稱,該癌症中心是世界排名首位的癌症中心,這使其成為了一個顯眼目標。如果不採取行動,或者撥款材料中的信息不準確或不完整,NIH可能會暫停對其的資助。

但美聯社指出,報導此事的當地《休斯敦紀事報》並未說明,在該中心發現了什麼證明智慧財產權盜竊的證據。

該中心向該報提供了5人案件的內部文件,其中當事人的名字進行了改動,皮斯特斯則稱他們都是亞洲人。

而《休斯敦紀事報》進一步證實稱,這5人中,至少有3名華人。而被驅逐的三人中,兩人在解僱程序開始前辭職,另一人則對免職提出了質疑。

至於剩下的兩名員工,官員們認為其中一人不需要解僱,而另一人仍處於調查當中。

目前,尚不清楚他們是否會面臨聯邦指控或遭驅逐出境。一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發言人周六表示,該機構「不證實也不否認存在任何調查。」

過去18個月,10名有中國血統人員退休、辭職或被休假

類似的打壓行動在美國華人社區引發了軒然大波。一些華裔美國人認為,這種鎮壓相當於對種族進行定性,並為突破性研究設置了障礙。

「科學研究依賴於思想的自由流動,」由一群有影響力的華裔美國人組成的100人委員會(Committee of 100)主席弗蘭克·H·吳(Frank H. Wu)對該報表示。「我們最好是通過歡迎人來實現國家利益,而不是通過基於一個人來自哪裡的種族成見。」

今年3月,一些美國華裔科學家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封措辭嚴厲的公開信,以表達他們的擔憂。信中指出,NIH和FBI最近的言論和提議,可能會導致有關方面不公正地針對有中國血統的科學家。

公開信署名作者包括臺灣出生的研究員洪明奇(Mien-Chie Hung)。洪明奇此前是MD安德森癌症中心負責基礎科學研究的副校長,2月退休後,洪明奇前往臺灣地區「中國醫藥大學」,擔任校長一職。

熟悉癌症中心受調查人員的消息人士則表示,他們擔心這5起案件並不代表受FBI和癌症中心調查影響的員工總數,這一數字可能超過20人。因為他們看過的文件顯示,FBI查看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電腦硬碟包含了23名僱員的電子郵件。

他們還指出,在過去18個月裡,已有10名有中國血統的癌症中心高級研究員或管理人員退休、辭職或被安排行政休假。

MD安德森癌症中心  圖自《休斯敦紀事報》

一些人據稱是自願離開,但支持者表示,不良的氛圍和種族定性觀念加速了他們的離開。隨後,其中兩名研究人員開始在中國研究機構任職。

休斯敦大學教授白先慎(Steven Pei)提醒道,「這些都是外國一直沒能成功招募的頂尖人才。我們現在是把他們趕出得州的醫療中心,趕出休斯敦,趕出得州,趕出美國。我們似乎是在幫助外國完成他們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情。我們正在損害美國的競爭力。」

皮斯特斯則試圖淡化人才流失的影響稱,受影響的「只是MD安德森癌症中心1700名員工中的少數」。

「不要反其道而行之」

與此同時,NIH也就4名員工的問題聯繫了同樣位於休斯敦的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但該醫學院透露,他們沒有開除任何人,而是教育其華裔員工,確保他們以後能上報並詳細描述自己的海外合作。

對此,皮斯特斯聲稱,他無法知道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否比其他機構更嚴厲,但「不幸的是,一小部分人認為我們沒有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我們只是按照NIH來信,執行我們作為NIH資金接受者的義務。」

另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日,美國《紐約時報》關於約30名中國學者赴美籤證被吊銷或遭遇行政覆審的報導引發國際輿論強烈關注。

去年5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在回應有關「美方將對涉及機器人、航空和高科技製造業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的籤證期限縮短到一年」的報導時表示,大家都知道,人員往來是促進各國包括中美兩國間各領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礎。

她提醒道,我們認為中美雙方應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使兩國人員往來更加便利,進而為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創造更好的條件,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美FBI僱華人舉報華裔科學家,76人被判刑、驅逐出境!華裔神經科學家...
    一份關於美國正在掀起的科研排華清查黑名單,最近突然在美國華裔科研界流傳,這使仍處在疫情威脅中的許多華裔科學家人心浮動。5月11日,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裡大學終身教授李曉江被指控參與外國的人才項目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因而被判重罪,緩刑一年。
  • 大量外國科學家湧入中國,日美首當其衝,為何優秀人才願意來中國
    近些年來,關於中國科學家前往外國的報導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在感慨中國留不住人才,大量人才外流。但是,其實人才外流不僅僅只是中國的問題,外國也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人才「流失」到了中國。尤其是近些年來,大量的外國科學家湧入中國,其中日本和美國的科學家數量眾多。
  • 華人教授在美被判刑,美國聯邦調查局聲稱需要以「創造性」方法打壓...
    然而,在5月8日的判決書中,並沒有隱瞞兼職這一條,而是少交了所得稅,因此判決罰款3萬5千美元、緩刑一年。判決書出來時,檢察官繼續號稱要對付華人與中國招聘計劃的關係。這導致很多人質疑。中國為什麼不能招聘人才?起訴李曉江隱瞞兼職,但最後的罪名與隱瞞兼職無關,是否因為如李曉江多次聲明並沒有隱瞞兼職?如果李曉江沒有隱瞞得到聯邦法庭認同,那麼埃默裡大學開除他的理由如何成立?
  • 一名在美頂級華裔科學家歸國
    最近一段時間,白宮越來越肆無忌憚惡意打壓華人科學家,很多優秀人才不得不被迫出走。之前,美國政府就曾限制某些專業的中國學生研究員入境,宣稱他們被利用「獲取敏感的美國技術和智慧財產權」。朱松純的回國,其實也在昭示著,更多在美華人學者的歸國潮已經在到來。而這些人才的歸來,於中國而言無疑是錦上添花。
  • 美國限制我國留學生籤證,排外調查華人教授,昏招之路還要走多久
    這樣一個為全人類生命和健康造福的機構,本就應該本著「科學無國界」的理念攜手全世界的科學家們為全體人類未來一起努力奮鬥才對。然而現實是非常殘酷的,根據《科學》雜誌最近的有關報導稱,在NIH發起的主要針對與我們有關聯的研究學者的「外國關係」的激進調查之後,約有54名科學家辭職或者被解僱,其中絕大多數是華人學者。
  • 多名在美華人科學家接連被捕,美國或試圖肅清科學界華人
    近日,又一名著名華人科學家——前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王擎在美被逮捕。在上繳護照,繳納10萬美元高額保釋金後,王擎目前得到保釋。近一周,已經有三名著名華人科學家在美被逮捕、判刑。1991年考入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兩年後赴美學習,在康乃爾大學獲博士學位。在美國克利夫蘭州立大學從助理教授做到正教授。2001年,王擎出任克利夫蘭診所心血管遺傳中心主任。克利夫蘭診所是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的一家非營利性多專業學術醫療中心,被譽為世界最著名的醫療機構之一。
  • 華人生物學家在美遭判刑,抓捕過程細思極恐...
    美國新冠疫情異常嚴峻,卻仍沒有放棄對那些曾參與中國人才計劃學者的迫害。5月11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新聞稱,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裡大學終身教授李曉江被美國某地方法院判為重罪,緩刑一年,罰款35089美元。而美方指控李曉江的罪名是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
  • 又一華人院士在美被捕,理由荒唐至極,這只會加速他們回國的進程
    又一華人院士在美被捕,理由荒唐至極,這只會加速他們回國的進程 不管什麼時候,人才都是一個國家最重要、最寶貴的財產。尤其在經濟、科技等領域,高端人才更是各個國家爭相拉攏的重要資源。
  • 《自然》雜誌:美政府打壓逼走華人科學家 自損創新事業
    來源:海外網美國校園資料圖(Getty)海外網9月8日電英國《自然》雜誌7日報導,在美中國留學生及華人科研群體正遭受美國政府打壓,美國科學界憂心,華人科學家的出走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英國《自然》雜誌7日發布了一篇題為《美國政治打壓引發華人人才流失擔憂》的文章,該雜誌採訪大量美國科學家及研究負責人後發現,許多美國科學家擔心,美國政府對校園裡外國科研人員的打壓,正把他們從美國趕走,而他們的離去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報導稱,研究界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美中之間政治緊張關係的影響。
  • 《自然》雜誌:美政府打壓逼走華人科學家 自損創新事業
    來源:海外網美國校園資料圖(Getty)海外網9月8日電英國《自然》雜誌7日報導,在美中國留學生及華人科研群體正遭受美國政府打壓,美國科學界憂心,華人科學家的出走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英國《自然》雜誌7日發布了一篇題為《美國政治打壓引發華人人才流失擔憂》的文章,該雜誌採訪大量美國科學家及研究負責人後發現,許多美國科學家擔心,美國政府對校園裡外國科研人員的打壓,正把他們從美國趕走,而他們的離去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報導稱,研究界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美中之間政治緊張關係的影響。
  • 在美華人之光,7個諾獎、300名院士,320名常春藤名校終身教授
    如今,赴美留學的人數每年超過30萬,這期間有不少人選擇了移民美國。根據數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在美華人大約550萬,54%成年華人有大學文憑,27%擁有碩士學位,有不少華人在美國取得了很高的學術成就。
  • 美起訴並逮捕著名華人科學家,外交部回應
    【環球時報記者 王茜】美國司法部網站14日發布消息稱,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美籍華人學者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MIT校長拉斐爾·裡夫14日向學校師生員工發送郵件,對此消息表示震驚,稱陳剛是一位廣受尊敬的學者和教員,他的被捕「令人驚訝、深感痛苦和難以理解」。此事也在中國學術圈引發震動。
  • 美科學家華裔佔30%,貢獻比美本土科學家高,我們為對手培養人才
    美國的AI領域有近1/3科學家都是中國人,這些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在中國完成本科,赴美留學後留下來成為美國頂尖AI研究員。對此有媒體批評如今川普的對華嚴厲政策限制高科技領域的華人科學家,如果美國不再歡迎他們,他們就會回到中國去。
  • 華人科學家在美獲刑|少扯中美戰,一事一議才不會害了更多的學者
    李曉江教授及其夫人李世華5月11日,美國司法部宣布,於2020年5月8日宣判了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裡(Emory)大學終身教授、國家人才計劃特聘教授李曉江一案。本周一,李曉江「因參與國內人才計劃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的指控,在美國獲刑,緩刑一年,罰款35089美元。首先,這裡要區分華人科學家和中國科學家的區別。華人科學家李曉江夫婦都是美國公民,在埃默裡大學任職23年。
  • 華人生物學家在美遭抓捕判刑 「美式恐怖」何時休
    原標題:華人生物學家在美遭抓捕判刑,「美式恐怖」何時休美國新冠疫情異常嚴峻,卻仍沒有放棄對那些曾參與中國人才計劃學者的迫害。5月11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新聞稱,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裡大學終身教授李曉江被美國某地方法院判為重罪,緩刑一年,罰款35089美元。而美方指控李曉江的罪名是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這與他被起訴的罪名,也是去年5月埃默裡大學突然解僱李曉江並關閉其實驗室聲稱的原因「隱瞞在中國兼職,欺詐美國政府薪資」非常不同。
  • 美科研機構開除華裔科學家:清理門戶還是利益衝突?
    外籍、非北美本土族裔學者和教職員工,現在紛紛擔心自己的在美生活和事業會因為一紙突如其來的解職信被斷送。這並不是杯弓蛇影:上周,位於美國城市休斯頓的 MD Anderson 癌症研究中心對五名亞裔科學家完成了調查,並對其中三人(均為華裔)開除處理。
  • ...76人被判刑、驅逐出境!華裔神經科學家李曉江、吳息風等12人已...
    ,被要求披露與國外聯繫;華為中興、及俄羅斯與伊朗的實驗室與組織在重點監測範圍HIN和FBI在進行相關情報活動時,專門僱傭一批華人當眼線來搜集中文情報但學術圈也有人認為,這是美國大學與行政機構的衝突,意味著「排華潮」的回落近400名華裔科學家被秘密調查?
  • 川普「助力」頂級華裔科學家歸國,或將引爆頂級人才歸國潮
    2最近一段時間,白宮越來越肆無忌憚惡意打壓華人科學家,很多優秀人才不得不被迫出走。「因為擔憂自己會被美國政府調查,越來越多在美華人研究人員開始尋求法律建議。」朱松純的回國,其實也在昭示著,更多在美華人學者的歸國潮已經在到來。
  •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近日,國內學術界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一名世界頂級科學家回國了!他就是朱松純,AI視覺領域當之無愧的泰鬥級人物,是最知名的華人AI教授之一。據了解,朱松純教授此前已經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終身教職職位,但他毅然決定棄美回國,為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 近日,國內學術界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一名世界頂級科學家回國了!他就是朱松純,AI視覺領域當之無愧的泰鬥級人物,是最知名的華人AI教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