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年前,一個中國人漂洋過海來到美國求學,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耶魯大學,成為畢業於美國名牌大學的第一個中國人。
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
從耶魯畢業回國的容閎也算正兒八經的「海龜」,只可惜當時的中國還處在清政府統治的封建社會,科舉才是正統,留學回來的容閎也只能靠關係勉強當個秘書。
如今,赴美留學的人數每年超過30萬,這期間有不少人選擇了移民美國。根據數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在美華人大約550萬,54%成年華人有大學文憑,27%擁有碩士學位,有不少華人在美國取得了很高的學術成就。
7個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目前在美的華人當中,有7人曾獲諾貝爾,分別是李政道、丁肇中、崔琦、朱棣文、楊振寧、錢永健、高琨。
註:楊振寧教授已定居國內;錢永健教授於2016年8月逝世,高錕教授於2018年9月逝世;
1926年,李政道出生在中國。
1943年考入浙江大學,在浙大讀了一年,便轉學西南聯大。
當時蔣介石政府欲派青年才俊赴美學習原子彈技術,史稱國民政府的原子彈「種子計劃」。在吳大猷和葉企孫先生的推薦下,僅為西南聯大物理系二年級學生的李政道獲得赴美深造的機會。
赴美後,中國科學家師生一行方才得知,原子彈技術被美國視為絕密,美國人根本不讓中國人接觸此類技術。
沒辦法,隨行的青年學子只能申請到美國大學讀研究生。李政道被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錄取,成為物理學大師費米的研究生。
1957年,31歲的李政道與楊振寧一起因弱作用下宇稱不守恆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雖然是美籍華人身份,但李政道為推動中國科技和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建設、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CUSPEA)的成功舉辦、博士後制度的建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成立等改革開放之初的重大戰略舉措,都與李政道的建議直接相關。
崔琦:1939年生於河南平頂山,12歲到香港求學,1958年到美國留學,1967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1982年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1998年,因發現了電子在強磁場中的分數量子化的霍爾效應被授予諾貝兒物理學獎。丁肇中:1936年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祖籍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他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取得了一系列世人矚目的重大成果。1976年他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第一位在諾貝爾獎頒獎禮上用中文發表演說的獲得者。朱棣文:1948年出生於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30歲進入貝爾實驗室,40歲成為史丹福大學首位華裔教授,50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60歲就任美國能源部部長。
300名院士
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文理院四院華人院士共約300餘人。
其中美國科學院華人院士80餘人,大家比較熟悉的有李政道、朱棣文、丘成桐等; 美國工程院華人院士約140人,譬如崔琦、胡正明、戴宏傑等。
剩餘的分布在醫學院和文理院,總計也有80餘人,過去幾年來,每年新增選的華人院士大約6~15名。
320名美國藤校教授
名校是培養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美國的8所常春藤名校當中,每個學校都有幾十位華人教授,以下是華人比較集中的學科(理工,醫學,經濟商務等)領域中,華人教授人數分布。
近些年,不少美國華人著名教授回國發展,譬如原清華大學副校長,現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博士、北京大學饒毅教授等。當然,其中也有海歸後又回流美國的華人教授,譬如回清華任教後又回歸普林斯頓大學的美女教授顏寧(2019新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2007年,不滿30歲的顏寧從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畢業回到清華任教,成為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2009年以來,她以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最有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了19篇論文,其中兩篇被《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引用;
2016年,被《自然》評為10位「中國科學之星」……
2017年,顏寧離開任教10年的清華,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成為該校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
2019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華人在美國大學當教授,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這些教授雖然身在美國,但是可以為我們培養人才做出巨大貢獻。
比如史丹福大學教授,化學工程學院院長鮑哲南院士的團隊,亞裔面孔佔2/3左右。
鮑哲南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大三時移民美國,進入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學習,在數以十萬計的中國留美女學生中,能最終成為美國知名學府的教授,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可以說是最傑出的華人女科學家了。
超過20萬的「985」校友在美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20萬從國內985高校走出去的留學生在美國工作,大部分在美從事高新技術行業,計算機軟體、半導體硬體以及金融行業。另外在美從事高校教育以及科研工作的985畢業生也非常多。
其中矽谷是大部分留學學生的去向,大家會選擇去微軟、谷歌、亞馬遜以及蘋果等知名企業工作。
當然,更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發展,如果說以前留學,是為了移民美國,那麼如今回國才是熱潮。
其實不管是將來留在美國,還是選擇回國,只要留學生能夠不忘華人身份,用自己的所學為社會、為祖國做出貢獻,就是國家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