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
很多人瘋轉一則視頻
說河源市東源縣黃村路段發現
最完整的恐龍化石
關鍵詞:恐龍化石!
中間還沒有「蛋」
直接看視頻感受一下
為啥大家這麼震驚?
因為河源真的是盛產恐龍周邊產品啊
修個路都可以挖到恐龍蛋化石
現在挖到這麼一具恐龍化石
大家都深信不疑
然而事實真相卻是很殘酷的……
經市恐龍博物館工作人員回應
視頻裡的這具恐龍化石並非出土自河源
請市民不要以訛傳訛
那麼這視頻出處到底是哪裡?
鄉情報君開了一臺網絡挖掘機
給大家扒到了這些信息——
這竟然是一條網絡流傳甚廣的謠言
據悉,這條「恐龍骨架」的視頻
從去年開始就相繼在
陝西、浙江、延邊、長春等地出現過
都被證實為謠言
到底是哪裡的,以無從查證
其實大家這麼關注這條信息
還不是因為大河源
真的是名副其實的
中華恐龍之鄉!
趁此機會
給大家好好講講
這些年,河源與恐龍不得不說的故事
河源恐龍博物館內的恐龍蛋化石。黃贊福 攝
河源是「中華恐龍之鄉」,是全球恐龍蛋化石主要出土地和館藏地,也是世界上罕見的集恐龍蛋、恐龍骨骼、恐龍腳印「三位一體」的「龍蛋共生地」。目前,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近1.7萬枚,居世界第一,保持著世界吉尼斯紀錄。
河源恐龍博物館。黃贊福 攝
1996年3月6日,嘯仙中學四個學生在城南南湖山莊工地玩耍時發現了一窩化石蛋,起初當地人以為是鴕鳥蛋,後經鑑定確定為恐龍蛋化石。
河源出土的恐龍蛋化石。黃贊福 攝
晶體化圓形恐龍蛋。黃冠傑 攝
同年3月12日,河源市政府下發通告,開始搶救恐龍蛋化石,為河源大量恐龍蛋化石的發現拉開了序幕。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開始全城搜「蛋」行動,在市區紅砂巖層開展地毯式的普查,短短一個多星期便收集到了200多枚恐龍蛋化石。而當時全世界有登記的恐龍蛋只有506枚。
隨後幾年,河源發現的恐龍蛋化石數量不斷攀升,到2004年底,河源發現的恐龍蛋已經多達1萬餘枚,居世界第一。次年4月,河源成功摘得「中華恐龍之鄉」的牌子,並取得一張登記著10008枚恐龍蛋化石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目前,河源市恐龍博物館的恐龍化石蛋藏量已達到16800多枚。
市區道路改造現場發現的恐龍蛋化石。馮曉銘 攝
河源恐龍蛋化石有多「盛產」?施工修路都有可能挖出恐龍蛋。去年4月19日,河源市區大同路改造工程現場,施工人員在馬路下面的紅砂巖層中,挖出一窩恐龍蛋化石。沒錯,挖一條不到2米深的溝,都可以挖到恐龍蛋化石。你說,河源的地底下該埋藏有多少恐龍蛋化石?
視頻拍攝 馮曉銘
當然,「中華恐龍之鄉」的名頭也不是白給的,河源不僅有恐龍蛋化石,還有恐龍骨化石,以及恐龍腳印化石。
但是像今天這個視頻裡拍得那樣如此完整的恐龍化石,河源至今沒有發現過。
河源出土的恐龍骨骼化石。黃贊福 攝
恐龍腳印化石。黃贊福 攝
1999年7月23日,河源市郊黃沙村發現疑似恐龍骨的化石。時任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黃東來到黃沙村一處名為「黃泥塘山」的荒坡上。他用考古鋤輕輕一鋤,巖石中三個完整的爪骨豁然出現在眼前。「我當時真的是高興得當場跳了起來。」此後在現場的東北端又發現3塊比較完整的骨骼化石。後經鑑定,確認化石是某種小型食肉性恐龍的「指骨和恥骨的遠端」。
2002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博士呂君昌在美國發表論文,稱在河源發現的這一恐龍化石,屬於白堊紀晚期竊蛋龍的一個新品種,呂君昌將其命名為「黃氏河源龍」。「黃氏河源龍」也成為了河源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恐龍骨骼標本。黃贊福 攝
2003年,河源又成功發現恐龍化石腳印,成為世界上罕見的集恐龍蛋、恐龍骨骼、恐龍腳印「三位一體」的「龍蛋共生地」。
這麼多的恐龍化石,可以想像,幾千萬年前,在河源大地該是一片如何熱鬧、歡騰的「侏羅紀」景象啊!那麼,為什麼恐龍會如此喜歡在河源「下蛋」呢?
河源恐龍遺址。黃贊福 楊堅 航拍
根據保存恐龍蛋化石的圍巖分析,恐龍蛋是被河水中的泥沙掩埋保存至今的。7000萬年前,河源是一片開闊的沼澤地,氣候溫和,雨量充足,水草豐美。從地形上看,這裡是一個背風向陽的傾斜面,既無深山大壑,又遠離海潮鹹濕,是個舒適又安全的居所,簡直就是個天然的「恐龍產房」。儘管每年的雨季,洪水淹埋了大量恐龍蛋,但到了旱季的時候,雌性恐龍還是堅持來這裡產卵,而且世世代代延續了幾十萬年。
河源恐龍遺址。黃贊福 攝
加拿大阿爾伯特皇家古生物博物館居裡·菲利普博士還發現,河源盆地不僅十分適合恐龍產蛋,而且也很有利於恐龍蛋的保存。因為這裡四面的山都很陡,水衝下泥土,可以把恐龍蛋很好地埋藏起來,為其成為化石提供了條件。而後來河源地區又經歷了聲勢浩大的造山運動,因為地質構造的作用,當年的盆地隆起變成了高山,雨水衝刷山坡,這又使得恐龍化石很容易露出地面,被後人發現。
從發現第一窩恐龍蛋化石開始,河源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恐龍化石資源的挖掘和保護工作,成立了河源市恐龍化石地質遺蹟保護區,並不斷加大對盜搶恐龍化石資源的打擊力度。
警方查獲的恐龍蛋化石和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圖片來源:CFP
與此同時,部分「竊蛋賊」依然心存僥倖,甚至鋌而走險盜挖恐龍化石以期從中獲利。對此,文化保護部門、公安部門嚴正提醒: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保護法》明文規定:「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盜搶恐龍蛋化石行為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河源市區,特別是沿東江兩岸,多為紅砂巖層,是恐龍化石資源較為集中的埋藏地。凡施工爆破、勾機挖土,一旦發現疑似恐龍蛋化石或其它可疑化石,施工方要第一時間報市博物館、當地派出所和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相關部門人員將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處理。
2017年3月6日,河源獲得地方立法權後制定的首部實體法將正式施行。這部《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蹟保護條例》將我市恐龍地質遺蹟保護上升至法律層面。《條例》規定,每年3月6日為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蹟保護宣傳日。
現在大家知道河源與恐龍之間的羈絆了吧?
不久前
鄉情報君也在某建築工地
挖到一具恐龍化石
大家鑑定一下是不是真的?
來源:河源鄉情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