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記憶中,屈原,龔自清,莎士比亞,高爾基等是聞名中外,我們都十分熟知的人物,他們創作的作品被後代流傳,並且經久不衰。
如果說,他們是群裡,照亮了整個文壇。那你是否能從光芒中看到他們背後的平凡呢?《課堂上聽不到的文學傳奇》中就讓我看到他們曾經聽不到的心聲。「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屈原在《離騷》中對朝廷的期望,渴望能擺脫黑暗社會,「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龔自珍希望死氣沉沉的社會能得到恢復生機,而聞一多,朱自清則是甘願為中國民族強大的奉獻者。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哺育了這麼多為國家擔憂的優秀的人才。其實在中國以外,也有這麼多人,同樣為其擔憂著。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用手中的筆描寫了俄羅斯大地的一切展示了黑暗的社會,高爾基以用文章自上而下戰鬥動搖沙皇的統治,為人民謀幸福,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則因為二戰,與妻子雙雙服毒自殺。但這並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歐冠評價,自由的毀滅。
過去的社會是多麼混亂又動蕩不安,但是,在黑暗的統治下總有一群人如群星照亮整個世界,他們是光芒,卻又是平凡的人,追求著自由與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