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激蕩歸國潮

2020-12-04 清華大學新聞網

中國夢激蕩歸國潮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08-25 王萌 彭訓文


「中國要由大國變成強國,需要有一批『科研瘋子』,這其中能有我,餘願足矣!」今年1月8日,年僅58歲的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不幸因病去世。9年前,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戰略目標,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數據顯示,留學歸國人員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長到2016年的82.23%,他們用一個個人生夢、事業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源源動力。

學成回國貢獻巨大

食品安全檢測、果實成熟度檢測、藥品真假、毒品鑑別……這些專業分析將來只需用手機「掃一掃」就能完成。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正在做這件事。他領導的團隊兩年前研發出手機晶片大小的微型「量子點光譜儀」,有望讓已存在100多年的傳統光譜儀變得廉價又便於攜帶。

鮑捷是中國無數留學歸國人才的一個縮影。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中國留學歸國人員總數達265.11萬人。這些留學歸國人才裡精英雲集。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單分子酶學奠基人謝曉亮、駕馭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深潛英雄」崔維成、百度執行長李彥宏……據統計,目前國家重點項目學科帶頭人中,超過七成是海外留學歸國人員。

他們回國後,用智慧和汗水釋放出巨大創造能量。從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留學歸國的潘建偉,帶領團隊在2016年實現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從美國康奈爾大學學成歸來的李菂,在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FAST)中發揮重要作用……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近年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李文輝實驗室、邵峰實驗室等科研團隊,接連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突破,研究成果多次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等國際知名期刊上。

為何能取得如此傲人成績?從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學成回國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邵峰認為,關鍵是打破了傳統科研管理的預算申報、考評標準等束縛。

體制機制順,則人才聚、事業興。為此,2015年,中國整合「回國(來華)定居工作專家項目」「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55項省部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在整體上解決各地「引智」政策不一難題。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同年,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要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流得動、用得好。

今年4月1日起,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實施……

個人夢融入中國夢

去農戶家裡了解收入情況、幫村民代筆寫材料……這是「海歸」村官劉琦的工作常態。2015年,從瑞典本科畢業後,她回到家鄉北京大興區採育鎮施家務村,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能用國外學到的知識建設家鄉,很有成就感。」她說。

近年來,越來越多海外留學人員回國追夢。歐美同學會會長陳竺這樣評價說:「(他們)要做民族復興徵程中的創業者而不是旁觀者。」

中國政府正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吸引海外人才將個人夢想融入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國夢。優惠的政府政策、活躍的經濟、在科教事業持續投入、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讓海外學子回國創新創業如魚得水。外媒評價,全球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重視、這樣大規模、這樣專業化地吸引人才回國。

當前,中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為之匯聚能量。正如2013年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所說,只要廣大留學人員同人民站立在一起、同人民奮鬥在一起,就一定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書寫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絢麗篇章。

編輯:華山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近日,國內學術界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一名世界頂級科學家回國了!他就是朱松純,AI視覺領域當之無愧的泰鬥級人物,是最知名的華人AI教授之一。其實,在這個時候,朱松純教授回國並沒有那麼出人意料,美國方面對中國公司、中國科研人員的一系列莫須有打壓,讓這些科學家們感到很不舒服。
  •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 近日,國內學術界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一名世界頂級科學家回國了!他就是朱松純,AI視覺領域當之無愧的泰鬥級人物,是最知名的華人AI教授之一。
  • 川普「助力」頂級華裔科學家歸國,或將引爆頂級人才歸國潮
    截至9月8日,美國國務院已撤銷超過1000名中國公民的籤證,以阻止所謂「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朱松純的回國,其實也在昭示著,更多在美華人學者的歸國潮已經在到來。可以說為中國CV領域的發展和人才的啟蒙培養做出了貢獻。
  • 「歸國潮」來了
    「歸國潮」來了!早些年,我們看到的是很多人想著往國外跑,現在形勢開始逆轉,很多牛人已經開始回來了!我們相信,頂尖學者們的嗅覺是敏銳的、判斷是理性的。這些中國包括科研環境在內各個方面的進步,正在感召著這些優秀人才,讓越來越多心懷祖國的在外華人科學家重返故土。
  • 潮落潮起:回首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激蕩十年
    但對於當時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電動汽車一沒需求,二沒有基礎設施,F3e甚至沒有成功上市。國內其它民營車企也基本處於蹣跚學步階段,根本無法騰出精力研究新能源汽車。細小的火花未能燎原。在當時不少人看來,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仍然「時機未到」,不能頭腦過熱。然而,也正因為有了前期的摸索和試探,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才迎來了激蕩浮沉的十年。
  • 中國重金挖在美科學家歸國效力?
    【編譯/觀察者網馬雪】香港《南華早報》29日發文稱,中國近年來利用經濟刺激、激發愛國情懷以及提供更好的事業發展前景,努力吸引海外機構科學家歸國,「已在軍事上取得了回報」。這篇題為《中國武器研究上的美國隱秘角色》的報導稱,一名中國國家安全專家指出,美國政府清楚地意識到人才流失的逆轉,但可能不了了之,「即使是美國總統川普也做不了什麼。
  • 又一個頂尖AI晶片中國科學家歸國
    ,寒了這批中國科學家的心,才掀起了這股中國科學家的回國潮。中國的晶片一直被人卡著脖子,這個AI晶片不一般,大家都知道晶片的作用主要是負責計算,是機器的大腦。要判斷一個晶片有多好,就要考察它的計算能力和相對應的功耗。
  • 桃花十裡歌不斷 桃林萬頃夢共圓——天水日報新媒體快閃《「桃」醉...
    桃花十裡歌不斷 桃林萬頃夢共圓——天水日報新媒體快閃《「桃」醉秦安》拍攝側記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劉曉亞  2020年的春天並未因疫情的肆虐而延遲。  桃林花海中,三位美麗的小女孩身著彩衣,如同桃花精靈漫步在晚春清晨的微風中,她們一會兒嬉鬧,一會兒靜觀,或端詳花之妖嬈,或輕嗅花之幽香,忘情中她們不 知是誰輕聲哼唱起了《國家》,「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聲起,眾聲和。在稚嫩童聲領唱下,桃園各處不約而同地傳來跟唱的歌聲,風過處,桃花婆娑,花香四溢,歌聲飛揚。
  • 留日歸國博士後陳顯鋒紮根南海逐夢 成功研發新型柔性壓電材料
    原標題:留日歸國博士後陳顯鋒紮根南海逐夢成功研發新型柔性壓電材料兩年前,陳顯鋒帶著夢想來到佛山,將這座城市作為自己逐夢的大本營。最近,在南海區桂城街道金谷·光電產業社區,他的團隊已經將新型柔性壓電薄膜材料樣品研發出來。科技鎮長拉來博士後套頭針織衫、牛仔褲、運動鞋,笑起來略帶靦腆,山東人陳顯鋒有著技術男的典型特徵。他是新材料技術的「研究狂」。
  • 腦力激蕩法
    gt;>>>>>>>>>>>>>>>> -鼎食餐飲收銀軟體-鼎食餐飲點菜系統-鼎食IPAD點菜系統——廈門無線點菜機設備——廈門餐飲點菜管理軟體系統-鼎食觸屏一體機點菜系統腦力激蕩法
  • 留學的歷史定位:劃時代的留學潮
    留學的歷史定位:劃時代的留學潮   中國比較正規意義上的留學教育僅有一個半世紀多一點兒的歷史,卻湧現了三次頗有影響的留學大潮。三次留學潮幾乎和中國近現代的歷史相始終,和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相伴隨。如果將三次留學潮加以比較,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即第三次留學潮規模空前,影響巨大,史無前例,非前兩次留學潮所能比,具有劃時代意義。   一  眾所周知,開創中國留學教育先河的是容閎博士。1847年,19歲的容閎經過98天的海上顛簸來到了紐約,後往耶魯大學留學。
  • 一名在美頂級華裔科學家歸國
    截至9月8日,美國國務院已撤銷超過1000名中國公民的籤證,以阻止所謂「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朱松純的回國,其實也在昭示著,更多在美華人學者的歸國潮已經在到來。而這些人才的歸來,於中國而言無疑是錦上添花。
  • 《寶可夢》奇聞趣事:智揮猩與諸葛孔明,模仿傑克遜的精靈!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小二要帶來的依然是奇聞趣事的文章,本次的奇聞趣事我們會說到關於智揮猩這隻寶可夢、千波激蕩這個技能招式、釣竿與垂釣之間的相關趣事,也會按照慣例提到日月系列動畫裡出現的一些細節,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有趣的內容吧。
  • 又一名頂級華裔科學家歸國,多虧了川普的「助力」
    截至9月8日,美國國務院已撤銷超過1000名中國公民的籤證,以阻止所謂「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朱松純的回國,其實也在昭示著,更多在美華人學者的歸國潮已經在到來。而這些人才的歸來,於中國而言無疑是錦上添花。
  • 放棄候選院士的饒毅: 棄美籍歸國, 呼籲人才回國效力, 追求中國夢
    隨著祖國越來越強大,更多的頂尖人才,願意放棄海外的生活,甚至放棄國籍,毅然決然回到中國。這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只有他們願意為祖國建設做貢獻,中國才能夠離中國夢越來越近。北大院長饒毅,他就是一個願意放棄美國優渥待遇,回歸祖國懷抱的精英人才。他說:「我希望本世紀的華人,不分地域、國籍,努力建設一個群體幸福的中國。」
  •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相約改革開放...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近日在東視劇場唱響。《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牧羊曲》《大海啊,故鄉》《我愛你中國》《不忘初心》《新的天地》……一曲曲烙印著不同時代印記,風格多彩的歌曲陸續登臺,來自全國各地的歌唱藝術家以歌聲致敬歷史,用心聲唱響未來。熟悉的旋律,勾起人們對於崢嶸歲月的深切回憶。
  • 我國當代三次留學潮——紀念鄧小平「6·23」留學講話30周年
    三次留學潮幾乎和中國近現代的歷史相始終,和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相伴隨。如果將三次留學潮加以比較,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即第三次留學潮規模空前,影響巨大,遠非前兩次留學潮所能比,具有劃時代意義。  第一次留學潮  尋良方 救國民  開創中國留學教育先河的是容閎博士。
  • 又一名頂級華裔科學家朱松純歸國,多虧了川普的「助力」
    截至9月8日,美國國務院已撤銷超過1000名中國公民的籤證,以阻止所謂「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朱松純的回國,其實也在昭示著,更多在美華人學者的歸國潮已經在到來。而這些人才的歸來,於中國而言無疑是錦上添花。3、當然,美國打壓只是朱松純回國的契機,他很早之前就已經有回國的打算。
  • 【我和我的祖國】鄭哲敏:一個赤子的強國夢
    【我和我的祖國】鄭哲敏:一個赤子的強國夢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03日 08:40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我和我的祖國系列報導,今天我們關注的是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