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懸濁液和乳濁液
1. 由不溶性固體小顆粒(如泥沙)分散在水裡形成的混合物,稱為懸濁液。
2. 由不溶性小液滴(如油滴)分散在水裡形成的混合物,稱為乳濁液。
3. 互溶的物質可以形成溶液,不相溶的物質可以形成濁液,常見的濁液有乳濁液和懸濁液。
4. 懸濁液:不均一、不穩定,靜置後會沉澱。
乳濁液:不均一、不穩定,靜置後會分層。
溶液:均一、穩定,不改變外界條件就不會出現沉澱和分層。
5. 溶液中溶質以單個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濁液中物質以許多分子集合體(懸濁液以固體小顆粒,乳濁液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
二、乳化
1. 乳濁液
乳濁液是由小液滴分散到液體裡形成的混合物。
2. 乳化現象
在乳濁液中加入洗滌劑並震蕩後形成的乳濁液能均勻、穩定地存在而不分層,這種現象叫乳化現象。
3. 乳化劑
能使乳濁液穩定的物質是乳化劑,乳化劑所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
注意:
1. 乳化劑是一類表面活性劑,能阻止小液滴相互凝結。
例:洗滌劑能把植物油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洗滌劑所起的作用就是乳化作用。
2. 生活中除去衣服上的油汙最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①加洗滌劑,因為洗滌劑有乳化作用,能將大油珠分解成細小液滴,隨水流走。
②加能溶解油汙的物質(如汽油等),使其形成溶液,除去油汙。
三、溶解時吸熱或放熱現象
1. 物質分散到溶劑中形成溶液的過程中,發生了以下兩種變化:
①擴散過程: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向水中擴散,這一過程吸收熱量。
②水合過程:已擴散到水中的溶質的分子(或離子)與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這一過程放出熱量。
2. 溶解過程中溫度的變化
①擴散過程中吸收熱量>水合過程中放出熱量,溶液溫度降低,如:NH4NO3溶於水。
②擴散過程中吸收熱量<水合過程中放出熱量,溶液溫度升高,如:NaOH。
③擴散過程中吸收熱量≈水合過程中放出熱量,溶液溫度不變,如: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