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有效支撐雲南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關鍵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接口」做好,才能實現互聯互通。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考察建設中的昆明火車南站時叮囑
希望雲南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引領各項工作,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
——2015年1月,習近平考察雲南時強調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要求,希望雲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昆明搶抓機遇、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出臺了關於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時間表和路徑圖,開放的步伐越邁越大。
以改革為核心,向創新要動力。作為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排頭兵、先行者,5年來,昆明奮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自貿試驗區 改革「試驗田」風生水起
2019年8月30日,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掛牌,將著力建設我國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
短短3個多月來,「熱度」不斷攀升。截至2019年12月19日,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企業註冊2474戶,其中內資企業註冊2461戶,註冊資本合計197.23億元人民幣;外資企業13戶,註冊資本合計8352.89萬美元。
「這裡是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我們推出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成的服務流程,打造流程最簡、服務最優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在寬敞明亮的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綜合服務大廳,昆明片區、昆明經開區政策研究室主任張秋指著電子大屏向考察者介紹。
「以前外資進來註冊公司需要一兩個月,在這裡一天就辦完了,效率很高。」雲南曲煥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磊對此非常滿意。圍繞打造「流程最簡、速度最快、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昆明片區成立雲南省首家專業政務服務公司,進一步優化流程、精簡材料、壓縮時間、降低成本,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成的「三個一」服務體系初步成型。同時,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提升審批服務質量和效率,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制定辦事指南,規範自由裁量權,嚴格時限約束,消除隱性門檻,推動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從申請、受理到審核、發證全流程「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
自12月2日起,昆明片區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採取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4種方式分類推進改革,為在全省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在這裡,企業不僅能享受到稅收、房租津貼、高管個稅等優惠政策,還能享受完善的保稅倉儲、四通八達的物流等服務,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為「築好巢」,昆明片區深入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以項目尋求試驗任務突破,重點在平行進口、跨境電商、融資租賃等方面,成立專題工作組,將項目落地與試驗任務緊密結合,把項目推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作為試點任務的重點和方向,全力推進試驗任務的完成。
「築巢」後便是「引鳳」。昆明片區很快出臺落實自貿試驗區招商引資「黃金十條」,向500餘戶企業兌現1.2億元專項扶持獎勵資金。主辦4次招商推介會,鼓勵各類符合產業導向的企業到昆明片區投資興業。昆明片區和市級部門先後開展了精準招商7次,成功引入普洛斯、華為、華僑城、東方國信等多個重大項目。短短幾個月來,昆明片區儼然一片發展的「新磁場」,吸引著許多企業前來。
友城擴容 「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廣
在緬甸仰光,坎塔亞中心不僅有國際化5A寫字樓,還有超五星級酒店、高端服務式公寓等項目,是當地為數不多的能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高端綜合體。中國大使館、歐盟大使館、中國建設銀行等多個國內外機構及公司先後入駐。
在孟加拉國加濟布爾市,總面積約100平方公裡、總投資約100億美元的孟中經濟合作綜合試驗區(產業園區)建設已提上日程,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昆明市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實質性項目合作的有力抓手,有效助推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
兩座不同的城市都有共同的「朋友」——昆明;兩個不同的項目都有相同的投資方——昆明星耀集團。
2019年,昆明國際友好城市總數已達24座,國際友好交流城市總數已達20座,遍布五大洲的「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容,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締結的友城數量穩居全國第一。隨著「朋友圈」越來越大,昆明與友城之間的經貿合作也越來越活躍。
除經貿合作外,昆明國際友城間的文化、體育、教育、中醫藥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也在不斷深化。2019年12月3日,第四屆昆明國際友城合作與發展研討會在昆舉辦,「昆明國際友城教育合作聯盟聯絡處」正式揭牌,並形成了《昆明國際友城教育合作宣言》,「昆明國際友城旅遊聯盟」「昆明國際商事仲裁服務中心」等也相繼落戶春城。
在「國際朋友」們的支持幫助和積極參與下,利物浦國際足球學校落地昆明,西甲國際足球學校啟動建設,上合昆明馬拉松、環滇池高原自行車邀請賽等國際品牌賽事影響力日益提升,南博會、旅交會、中印瑜伽大會、中國-南亞國際文化論壇、海外·昆明周、昆明大健康國際高峰論壇、國際智慧旅遊大會、「一帶一路」海外人才昆明創新峰會等高端論壇和大型活動辦出了聲勢、辦出了特色,昆明的「朋友圈」越來越吸睛。
「大外事」正不斷提高昆明的國際影響力。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七屆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兩大國際盛事將在昆明舉辦。昆明,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喜迎八方賓客,生動詮釋「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豐富內涵。
加強合作 開放步伐越來越快
2017年至2019年累計創匯近1億美元……今年元旦剛過,面對這樣一個不俗的成績,雲南農業生產資料股份有限公司雲農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孫冬雲感慨萬千:得益於昆明對外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如今公司外貿業務遍及歐洲外的全球各地。
近年來,昆明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緊緊圍繞「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相繼制定出臺《昆明市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40多項改革文件和改革舉措,制定「兩核、一極、六廊」的開放布局,依託「八出省五出境」鐵路骨幹網、「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網,加快打通溝通「老越緬泰」、肩挑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對外通道;藉助全省18個一類口岸、7個二類口岸,推進邊境貿易合作。
「早在2014年,公司通過會展活動派人前往澳大利亞,了解當地種植習慣、土壤成分,並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優化改進化肥配方、個性化定製化肥品種,從一開始的幾噸、幾十噸的訂單再到上百噸的訂單,逐漸打開澳洲市場。」孫冬雲說,像農藥化肥這樣的大宗商品,國際競爭十分激烈,要想實現「走出去」,除了優質產品,便捷的交通、優質商貿平臺等也必不可少,這些方面的「昆明作為」也讓企業滿意。在新的市場機遇下,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開始積極「走出去」尋求新的增長點。去年初,昆藥集團啟動烏幹達建立的醫療中心項目,該中心將建設影像科、化驗科等科室,引入先進的醫療設備,以提高當地醫療診斷水平;去年10月29日,中石油雲南石化在繼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出口之後,首批瀝青經過孟連口岸抵達緬甸,進一步擴大了出口產品種類……
據海關統計,2019年1月至11月,昆明市實現進出口829.44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出口229.06億元、同比增長2%,進口600.39億元、同比增長7.4%。進出口總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17位、西部省會城市第3位,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省會城市第12位;進出口總量居全省第1位,佔全省進出口的39.69%。昆明的開放,正在以區域經貿合作的成果一一展示。
本報記者 張雁群 茶志福 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