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億年前星體就已經各自獨立存在,沒有理由的「宇宙大爆炸」

2020-11-22 o比鄰o小K

沒有理由的「大爆炸

天文學家哈勃在1929年便注意到。遠星系的光譜向紅端偏移。哈勃仔細測量了這種紅移。他發現,這種紅移是有規律性的,星系離我們越遠,光譜紅移越大。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根據這個定律,天文學家認為宇宙中各星系彼此間正在均勻地離開,即宇宙像一個不斷擴大的充氣皮球一樣在均勻膨脹。



哈勃的這個發現使宇宙膨脹理論應運而生。既然宇宙在膨脹,那麼在很久以前,星系間彼此靠得必然更近,這就使宇宙大爆炸假說有了立足之地。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整個宇宙最初聚集在一個「原始原子」中,後來發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開,形成了我們的宇宙。



這個理論中所述的「原始原子」與黑洞理論中的所謂奇點,並沒有什麼不同。在這樣一種狀態下,任何物理定律都不能成立。

但是,如果宇宙真的是由此而生的,那麼,宇宙真可謂是無中生有的,這與神話也沒有什麼區別。

1948年,C.伽莫夫應用基本粒子物理學的知識提出了熱大爆炸的理論。



這個大爆炸理論闡述的不是我們常見的那種爆炸,而是一種在各處同時發生,從一開始就充滿整個空間,爆炸中每一個粒子都離開其他粒子飛奔。事實上,這個理論應該理解為空間的急劇膨脹。「整個空間」可以指的是整個無限的宇宙,或者指的是一個就像球面一樣能彎曲地回到原來位置的有限宇宙。



然而,這更使我們陷入一種迷茫之中:既然一開始就是充滿整個宇宙空間的大爆炸,那麼,在很久以前「星系間彼此靠得必然更近」是怎麼回事呢?「彼此遠離」顯然也就沒有意義了。

這就是魯迅先生的無奈,「你不說,我倒還明白;你越說,我越是糊塗了」。

根據大爆炸宇宙論,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均勻氣體,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脹著。這些氣體在熱平衡下有均勻的溫度,這統一的溫度是當時宇宙狀態的重要標誌,因而稱宇宙溫度。氣體的膨脹將使溫度降低,使得原子核、原子乃至恆星系統得以相繼出現。



這會是真的嗎?

多年來,若干重要的觀測事實給大爆炸理論提供了許多支持,但這些支持又有著不能令人信服的因素。

越遠紅移越大?

物理學提供的都卜勒效應表明,



與靜止聲源相比,面向觀察者運動的聲源,聲波將向高頻移動,背向觀察者運動的聲源,其聲波向低頻移動,波長的相對移動量與相對運動速度成正比。有人認為,光波與聲波有類似效應,所以,哈勃認為,遙遠星系光譜的紅移,可能表明它們的光波波長稍微變長了。在仔細測定許多星系光譜中特徵譜線的位置後,哈勃得出這樣的結論:光波變長是宇宙正在膨脹的結果。

然而,這只是哈勃的猜想。光波與聲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光波是橫波,聲波是縱波。都卜勒效應是基於聲音的縱波特徵得到的,光源的運動對橫波的波長並沒有多大影響。星系光譜向低頻移動,並不能表明是遠離引起的。作為電磁波的光線在通過電磁場時發生頻率變化,這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早在1923年,科學家們就成功地測到了太陽中鐵元素光譜的紅移,可是,這並不能說明地球與太陽正在彼此遠離。還有1978年發現的SS433星體(一顆位於天鷹座的紅色恆星),它發出的光譜就分別存在紅移和藍移兩種特徵。這也不能表明它在遠離我們的同時也在向我們靠近。

宇宙中,每個恆星都存在著電磁場,而宇宙中的光線無一不是恆星中的元素在熱核反應時發出來的。當光線經過這些電磁場時,產生紅移或藍移現象都是另有原因的。這不能表明所有的星系都遠離我們而去。

據天文學的觀測結果,一些恆星並沒有遠離我們,相反,卻正在向我們太陽系靠攏。大爆炸理論所描述的所有的星系都遠離我們而去,這本身就是不符合宇宙運動規律的:它在不經意中把地球置於爆炸的中心,這是極其荒謬的。

3℃微波背景輻射



20世紀40年代末,大爆炸宇宙論的鼻祖伽莫夫認為,我們的宇宙正沐浴在早期高溫宇宙的殘餘輻射中,其溫度約為6℃。



1964年,美國貝爾電話公司年輕的工程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調試他們的天線時,出乎意料地接收到一種無線電幹擾噪聲。這種噪聲在各個方向上信號的強度都一樣,並且歷時數月而無變化。

他們把天線拆開重新組裝,依然能接收到那種無法解釋的噪聲。這種噪聲的波長在微波波段,對應於有效溫度為3.5℃的黑體輻射的電磁波(它的譜線與達到某種熱平衡態的熔爐內的發光情況精確相符,這種輻射就是物理學家所熟知的黑體輻射)。他們分析後認為,這種噪聲肯定不是來自人造衛星,也不可能來自太陽、銀河系或某個河外星系射電源,因為在轉動天線時,噪聲強度始終不變。

後來,經過進一步測量和計算,得出輻射溫度是2.7℃,一般稱之為3℃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一發現,使許多從事大爆炸宇宙論研究的科學家得到了極大的鼓舞。他們一致認為,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等人的觀測正是對宇宙大爆炸理論的一個有力的支持。

為了給這種輻射驗明正身,1989年,NASA專門為此發射了宇宙背景探測衛星。



測量數據表明:在從0.5毫米~5毫米的整個波段上,該輻射的譜分布與溫度為2.735℃的理想黑體完全相符;在扣除運動效應以後,天空不同方向的相對溫差小於十萬分之一。

這固然證明了微波背景輻射的普遍性,但把這種電磁輻射硬說成是什麼「大爆炸的餘溫」,就未免太牽強了。宇宙中充滿著電磁現象,電磁輻射如果不存在反倒是奇怪了。

在宇宙中的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是絕對的真空,單位體積內都有一定數量的物質元素。只要有元素存在,它們就會把光變成一定的熱量,宇宙的背景溫度就不會是絕對零度。

而微波波段的電磁波又具有這樣的性質:很容易被屏蔽和反射。這就決定了它們在宇宙普遍存在的電磁場中必然發生漫反射現象,漫反射的結果當然是各方向上的電磁輻射強度趨同。

由此看來,背景微波輻射與所謂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氫、氦豐度

熱大爆炸理論計算出,宇宙誕生後約1秒時各處的溫度約為100億攝氏度,當時,核反應就應該出現了。特別是中子和質子就很容易成對聚合在一起,使氫、氦等較輕物質在宇宙中具有很大的豐度。

現代天文學的觀測的確證實,在宇宙中有較大的氫和氦豐度。

可這同樣說明不了什麼。

從對恆星的觀測來看,恆星不但具有發光和發熱的現象,而且會向外拋射大量的帶電粒子流。在這些粒子中,成分最多的是質子和0粒子。質子就是氫核,

這人所共知;0粒子是什麼呢?物理學早已解開了這個謎底,它就是氦核。氦核在宇宙中捕獲到電子後,就是氦原子。



此外,氫與氦在許多行星的引力場中不受約束(個別例外),它們很自由地在宇宙中瀰漫著,因此在不同的星系中達到相近似的豐度是不奇怪的。

在宇宙中,氫和氦的豐度對所謂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不會提供任何支持。

年齡的測定

根據熱核反應提供恆星能源的理論,人們估算出銀河系中最老恆星的年齡為100億年~150億年。按照哈勃定律,將星系的距離除以各自的速度,也可估算出所謂的宇宙大爆炸距今一二百億年,事實上它就是哈勃常數的倒數。用這兩種方法得到的宇宙年齡大體一致。

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結果更為精確,宇宙的年齡現在已經被確定為137億年。

但是,問題恰恰出在這哈勃定律上。現代天文學對宇宙的觀測已經突破了150億光年的距離,這是根據哈勃定律計算出來的距離,有人甚至認為這就是宇宙的邊緣。

這真是一語驚人!

光年這個度量單位,實際上隱含著年代和距離兩種度量。我們觀測到150億光年遠的星光,準確地說,是一顆星體在150億年前發出的光,直到現在才到達我們的眼中。

這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50億年前某顆星體已經離我們150億光年遠了,你說宇宙怎麼會在137億年前剛剛形成呢?還會有什麼大爆炸?

從觀測結論我們不難看出,150億年前星體就已經各自獨立存在了,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宇宙大爆炸。

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支持的所謂證據,其實都是「偽證」,辯證唯物論的法官會說:證據不足,駁回上訴。

熱爆炸理論和膨脹宇宙模型雖然生動而形象,但與自然規律相距太遠。

事實上,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也使持大爆炸學說的專家們自己也莫名其妙,比如:大爆炸前空間幾何的歐幾裡得性問題、磁單極子問題、空間的三維性問題等等,他們自己也弄不明白,更講不清楚。

宇宙大爆炸理論毫無理由,也不符合自然科學規律。宇宙為什麼會突然爆炸呢?爆炸的導火線是什麼?難道真的是上帝引爆的嗎?

而且,宇宙又為什麼非要有一個開始呢?讓時間有個開端,這是唯心主義者的主觀想像。

把宇宙想像為有始有終是人類觀念上的局限性造成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總把世界想像成是有邊有沿、有始有終的。還有人窮其一生的精力都在尋找宇宙的邊緣,但是,宇宙為什麼非要有邊緣呢?把宇宙說成是有邊緣的,這本身就陷入了一種悖論:宇宙的形態只有兩種,要麼是物質的,要麼是虛空的。如果宇宙邊緣是虛空的,那麼,顯而易見虛空是不可以稱為邊緣的;如果邊緣是物質的,那麼,可以肯定物質的外邊還應該是物質的,又怎麼會是邊緣呢?

宇宙必然沒有邊緣。

在微觀世界,我們早就清楚了粒子中有粒子,永遠都找不到「最小」的,這裡沒有「端」。也就是說,我們把物體一半一半地分下去,永遠不會分至0,這是微觀世界的物質。而對於宇宙來說,我們成倍成倍地疊加下去,同樣永遠也找不到盡頭,因為它根本就沒有盡頭。



關於時間,也是一樣。

宇宙不可能有始有終,把宇宙想像為有始有終同樣會陷入悖論之中:如果宇宙起始於所謂的大爆炸,那麼,大爆炸之前的時間必然不存在。但是,時間是非物質的,它不依賴於任何事物而存在,所以,大爆炸之前時間必然存在。但是,如果大爆炸之前時間存在,那麼,宇宙必然存在,又怎麼會起始於大爆炸呢?

讓宇宙從一個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爆炸開始,這不僅汙辱了物理學,也剝奪了」上帝「的天堂。

幾乎所有忠於上帝的人都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大爆炸之前」上帝「住在哪裡?

一個叫聖·奧古斯丁的人卻說:「時間是上帝創造的一個宇宙的性質,大爆炸之前時間不存在。」



這又是康德的無奈:「不去鑽研而滿足於直接提出上帝的意志來,是一個苦惱的決斷。」



如果宇宙真的起始於奇點大爆炸,那麼在這個事件之前,時間這個概念真的是沒有意義的。但是,這個問題的關鍵並不是在於時間的存在有沒有意義,而是這個具有非物質性的時間具有不可中斷性,它永遠遵循T對稱,無論是前進還是後退,其方向定律是一樣的。任何物質世界的變化對於它來說,都沒有本質聯繫——時間是不依賴於任何事件而存在的參照量。

時間的箭頭指向永遠,誰能改變它呢?「聰明的,請你告訴我,為什麼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呢?」「高速運動的時鐘變慢」、「時空曲率」這些問題對整個宇宙的時間進程有影響嗎?

沒有。

如果我們把大爆炸想像為宇宙的起點,就必然會把大坍縮想像為宇宙的終點。如果讓所有的星體都聚集在一起發生大坍縮,那麼,空間會坍縮嗎?時間會終結嗎?

物質是遵循物理規律而存在的,宇宙的膨脹與收縮都是相對的,正如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一樣,一些物理量的守恆規律使自然科學具有一定的基本法則,誰無視這些法則,都會陷入偽科學的泥潭之中,甚至對神學走火入魔。

不要把自己劃入愚蠢者行列,尊重科學等於尊重自己的權威。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斯坦哈特教授就認為:宇宙無始無終,必然是這樣。

現在有許多科學家傾向於這種觀點。他們很偉大,能跳出傳統思維的束縛,真的很了不起。

沒有大爆炸,宇宙無邊無際,更無始無終。

相關焦點

  • 138億年前大爆炸誕生宇宙?科學家稱完全錯誤,人類全糊塗了!
    大約138億年前,一次大爆炸產生了極其炎熱和緻密的中子和電子海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粒子開始結合在一起,最終產生了一個原子-氫原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不透明的浩瀚開始冷卻、膨脹、變得透明,成為我們今天存在的宇宙。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
  • 138億年前宇宙如何誕生?大爆炸理論被指錯誤,人類全糊塗了!
    大約138億年前,一次大爆炸產生了極其炎熱和緻密的中子和電子海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不透明的浩瀚開始冷卻、膨脹、變得透明,成為我們今天存在的宇宙。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但是在1月8日,諾貝爾獎獲得者、天文學家埃裡克·勒納認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完全錯誤的。
  • 宇宙變化上百億年了,在宇宙中有沒有可能存在已經冷卻的白矮星?
    目前宇宙中還不存在已經冷卻的白矮星在理論上,這樣的星體叫黑矮星,這是人們假想的一種恆星殘骸,是白矮星的溫度低到不再能發出可以被偵測到光或熱的狀態,這種狀態應該就是題目所說冷卻的白矮星。由於白矮星要達到這種狀態需要的時間要超過宇宙的年齡,因此目前宇宙中還沒有黑矮星。
  • 我們宇宙的大爆炸-138億年前的故事
    諸如這樣的大尺度結構,讓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宇宙正在膨脹。這意味著,越是追溯到過去的宇宙,尺度越小。可以想見,在遙遠的過去的某一點,一切都源於一個空間和時間的單個點,普遍被稱為「奇點」。
  • 「宇宙大爆炸」之謎,200億年前的宇宙,是這樣出現的嗎?
    當時我一直在想,宇宙到底是什麼?天空中的星星是怎麼來的?但是即便我絞盡腦汁,還是無法理清其中的奧秘。千百年以來,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天文望遠鏡和宇宙探測器的發射,我們對於宇宙的認識也開始逐漸清晰起來。我們知道自己生活在太陽系中,太陽系以外還有銀河系。但是面對浩瀚無窮的宇宙,人類能做的事情真的太渺小了。
  • 科學家認為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那宇宙大爆炸前有什麼
    1946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確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40億年前。現在,科學家經過精確地計算,宇宙起源於138.2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了解了宇宙大爆炸後,很多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既然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那麼在宇宙大爆炸前的有什麼呢?」說起宇宙的起源,我覺得就像是去影院看電影一樣。
  • 宇宙大爆炸——一個無比光輝的時刻
    宇宙膨脹會發生電磁波紅移,膨脹越大紅移距離越大。科學家推測138.2億年前,一個密度極大溫度極高的奇點發生了爆炸產生了現在的宇宙。目前宇宙大爆炸理論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宇宙起源學說!2、宇宙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
  • 在宇宙大爆炸138.17億年前:不存在時間、空間和萬物萬象!
    在遙遠的138.17億年前,宇宙萬物從一次大爆炸中開始誕生,這次大爆炸即我們常說的宇宙大爆炸,這是時間、空間和萬物的起點。但大家所熟悉的強烈爆炸能摧毀周圍一切,那宇宙大爆炸怎麼可能是宇宙的開始?假設在一個非常平坦和巨大的棋盤上,假裝你是一個非常平坦的棋子。有一天,你環顧四周,問道:我是怎麼來到這裡的?棋盤是怎麼到這來的?
  • 現代有「宇宙大爆炸理論」,其實,幾千年前的中國人也想到了
    盤古神話產生流傳時間的下限,以往人們根據目前所知最早記錄者為三國時徐整而定在三國時代;1989年,香港學者饒宗頤在《中央民族學院學報》當年第二期發表《盤古圖考》一文確認,東漢獻帝興平元年益州學堂周公禮殿壁畫中就已經出現盤古神像,從而又把下限提前至東漢時代。
  • 現代有「宇宙大爆炸理論」,其實,幾千年前的中國人也想到了
    盤古神話產生流傳時間的下限,以往人們根據目前所知最早記錄者為三國時徐整而定在三國時代;1989年,香港學者饒宗頤在《中央民族學院學報》當年第二期發表《盤古圖考》一文確認,東漢獻帝興平元年益州學堂周公禮殿壁畫中就已經出現盤古神像,從而又把下限提前至東漢時代。
  • 如果站在宇宙邊緣,能看見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嗎?
    按照目前的主流宇宙學理論,我們的宇宙有一個時間開端,距今已有138億年。當時,一個無窮小的時空奇點發生大爆炸,由此創生出時間和空間,並產生了宇宙中的所有能量和物質。另一方面,我們能夠看到宇宙中的各種天體和宇宙事件,是因為那些光傳播到地球上,被我們的眼睛或者天文望遠鏡接收到。光在真空中始終以恆定的速度傳播,我們接收到距離越遠的光,也就看到了時間上越久遠的宇宙。
  • 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嗎?|宇宙|科學理論|萬有引力|星系|星體
    但是大爆炸本身同時發生在大約138億年前的任何地方,這並不是空間和時間的開始,而是我們可觀測宇宙的開始。在此之前,有一個被稱為宇宙膨脹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空間本身以指數方式膨脹,充滿了時空結構。圖源:布克等人(2006,astro-ph/0604101);E. 西格爾修改。
  • 揭秘:宇宙大爆炸是怎樣產生的(組圖)
    大約在150億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質都高度密集在一點,有著極高的溫度,因而發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後,物質開始向外大膨脹,就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宇宙。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複雜的,現在只能從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描繪過去遠古的宇宙發展史。在這150億年中先後誕生了星系團、星系、我們的銀河系、恆星、太陽系、行星、衛星等。現在我們看見的和看不見的一切天體和宇宙物質,形成了當今的宇宙形態,人類就是在這一宇宙演變中誕生的。宇宙大爆炸時間表從1948年伽莫夫建立熱大爆炸的觀念以來,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宇宙學家們為我們勾畫出這樣一部宇宙歷史:
  • 宇宙在發生大爆炸之前存在什麼?
    在大約137億年前,我們很難想像整個宇宙整個宇宙作為奇點。大爆炸理論是試圖解釋宇宙形成主要理論之一,宇宙中的所有物質——所有空間本身——都以小於亞原子粒子的形式存在。一旦想到了這一點,就會出現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在發生大爆炸之前存在什麼?大爆炸前存在什麼?這個問題本身要比現代宇宙學至少早1600年。四世紀的神學家聖奧古斯丁(St.
  • 廣袤的宇宙從哪來?細說創造萬物的宇宙大爆炸
    宇宙的廣袤無垠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宇宙大到包含了所有事物,我們腳下的地球,我們每天看到的太陽月亮,以及夜空裡的繁星,都是它的一部分,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宇宙是怎麼來的呢?它是一直就存在,還是像生命一樣有一個開始呢?
  • 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什麼樣的?大爆炸是真實存在的嗎?
    這四個結論合起來大概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大爆炸理論」了。其中前三個一般天體物理學家會認為把握比較大,而最後一個結論有理由也有風險。現在的情況是很難區分那些反對的證據是僅僅「暫時沒有給出好的解釋「還是確實的」證否「。而一個理論是否易被證否是衡量一個理論可信度的標準(比如上帝的存在不可能被證否那麼這個理論也就沒有科學意義)。
  • 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什麼樣的?大爆炸是真實存在的嗎?
    這四個結論合起來大概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大爆炸理論」了。其中前三個一般天體物理學家會認為把握比較大,而最後一個結論有理由也有風險。現在的情況是很難區分那些反對的證據是僅僅「暫時沒有給出好的解釋「還是確實的」證否「。而一個理論是否易被證否是衡量一個理論可信度的標準(比如上帝的存在不可能被證否那麼這個理論也就沒有科學意義)。
  •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那麼大爆炸之前又是什麼?
    美國科學家哈勃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首次觀測到星系間的紅移現象,由此打開了近代宇宙學的大門,歷經一個世紀的發展,天文學家已經從多個方面證實宇宙現階段處於膨脹當中,而且是加速膨脹。假設宇宙大爆炸模型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沿著時間的反方向行進,就會發現我們宇宙在138億年前是一個無限小的點,稱之為宇宙奇點,時間和空間在這裡似乎都消失了,人類的想像力也在這裡終結,我們無法直接想像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場景。
  •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那麼大爆炸之前又是什麼?
    美國科學家哈勃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首次觀測到星系間的紅移現象,由此打開了近代宇宙學的大門,歷經一個世紀的發展,天文學家已經從多個方面證實宇宙現階段處於膨脹當中,而且是加速膨脹。假設宇宙大爆炸模型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沿著時間的反方向行進,就會發現我們宇宙在138億年前是一個無限小的點,稱之為宇宙奇點,時間和空間在這裡似乎都消失了,人類的想像力也在這裡終結,我們無法直接想像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場景。
  • 144億歲的恆星被發現了,宇宙大爆炸論要被推翻?
    對於宇宙的形成,許多科學家都認為宇宙觸及了「奇點」,然後形成了大爆炸。所以在宇宙形成之前,一切都不存在,現在宇宙已經有138年了,這一論點也得到了許多科學家的認可。但也有許多科學家發現了與此相反的事情。如果在宇宙形成之前一切都不存在,為什麼我們能找到一個比宇宙時代更長的行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