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嗎?|宇宙|科學理論|萬有引力|星系|星體

2020-12-04 騰訊網

任何人都可以提出「關於事物如何運作的想法」,但是為了使其成為一個科學理論,還需要更多其他工作。特別是新的科學理論必須著眼於當前的科學框架,充分考慮當前的領先/最好的理論和所有可用的數據,並滿足以下三個標準:

圖源:flickr用戶李戴維

它必須能夠再現先前已有理論;

它必須能夠呈現出與舊理論相矛盾或不屬於舊理論的新結果;

最重要的是,它能夠提出新的(之前未提出過)並可供實驗、理論測試的預測。

科學進步在幾乎發生在所有領域,從簡單的物理學到複雜的生物學。

圖源:麥可·派瑞 ,通過Eur.Phys.J。H37 (2012) 745 arXiv:1209.3563 (physics.hist-ph)。

克卜勒的日心說和橢圓軌道代替了用本輪、等溫線和差分線描述的地心說,後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又擴展了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不僅解釋了行星的位置和運動,還解釋了木星的衛星、金星的相位、火星的偏心軌道,並對彗星的周期性和返回進行了新的預測。

幾百年後,萬有引力定律未能預測出水星軌道的詳細特徵,與此同時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嶄露頭角。廣義相對論不僅繼承了萬有定律,而且補充解釋了水星軌道的異常,並預測了引力會使光發生偏轉,這一預測可由實驗檢測。短短幾年內,廣義相對論得到了證實,一場全新的科學革命開始發生。

圖源:《紐約時報》1919年11月10日(L)倫敦新聞畫報,1919年11月22日(R)。

對於那些更喜歡生物學而不是物理學的人來說,達爾文進化論同樣能說明這個道理:遺傳學超越進化論,DNA的發現進一步超越遺傳學。科學就是以這種方式前進的:不是通過否定已有理論而是擴展從而來更好地總結出適用於宇宙各種現象的一套理論。

那麼,多元宇宙論從何而來?它是什麼?為了理解這一點,讓我們從宇宙本身開始。所謂宇宙,指的是可觀測的宇宙:我們所能看到、測量和相互作用的所有事物的總和。

圖源:維基用戶弗雷德裡克·米歇爾和Azcolvin429,由E. 西格爾注釋。

天空中的任何位置都能看到星體和星系,它們分布於巨大的宇宙網絡中。但太空越深遠,時間越久遠。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越年輕,演化程度也越低。這些星體中的重元素含量較少,因為合併發生的少所以它們看起來也小,它們更多呈螺旋狀,橢圓狀則較少(需要合併才能形成)。如果我們可以走到所能看到的極限,就會發現宇宙中最早的星體,然後是宇宙之外的黑暗區域,那裡唯一的光是大爆炸遺留下來的輝光。

但是大爆炸本身同時發生在大約138億年前的任何地方,這並不是空間和時間的開始,而是我們可觀測宇宙的開始。在此之前,有一個被稱為宇宙膨脹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空間本身以指數方式膨脹,充滿了時空結構。

圖源:布克等人(2006,astro-ph/0604101);E. 西格爾修改。

宇宙膨脹論也符合上述提出的科學發展遵守的替代論,它出現並超越了之前的理論:

宇宙膨脹論與大爆炸已解釋的一切相一致,它涵蓋了現代宇宙學的所有內容,同時還解釋了大爆炸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為什麼宇宙到處都是相同的溫度,為什麼宇宙在空間上是如此平坦,以及為什麼沒有像磁單極子那樣的剩餘高能遺蹟。宇宙膨脹論還提出了六個不同的新預測,科學家已證實了其中五個預測。

然而,還有一個,也就是多元宇宙論,目前科學家還沒有明確方法來證實它。

宇宙膨脹的方式是空間以指數速度膨脹。這會吸收大爆炸之前存在的所有東西,使得它比以前大很多倍。到目前為止,這解釋了如何得到如此統一的大宇宙。當膨脹結束時,宇宙充滿了物質和輻射,這就是熱大爆炸。但這也是奇怪的地方。

足夠的膨脹產生了目前所看到的宇宙,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空間區域(膨脹確實在那裡結束)的膨脹不會馬上結束,導致了一種被稱為永恆膨脹的現象。

圖源:E.西格爾關於未來繼續膨脹的區域(藍色),在未來結束並產生大爆炸和我們的宇宙的區域(紅色X)。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膨脹有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區結束,但它也有可能在任何時候不結束在任何給定的地區。當膨脹結束時,就會發生大爆炸,我們所在的宇宙其他部分與我們的宇宙非常相似。(用上面紅色的X表示)

但是,在膨脹沒有結束的地方就會產生更多的膨脹空間,這就會導致一些地區的高溫大爆炸與我們自己的大爆炸無緣無故地斷開,而另一些地區會繼續膨脹。

等等。

圖源:NASA / WMAP科學團隊。

我們對可能存在的其他宇宙還有很多不了解,包括:

它們有和我們的宇宙一樣的物理定律、粒子和基本常數嗎?

它們的密度和屬性歷史與我們的宇宙相似嗎?

在量子力學上,我們的宇宙是否在某種程度上與其他宇宙糾纏在一起?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也可能是肯定的;但這引出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這是一個科學理論嗎?

問題是,多元宇宙本身並不是一個科學理論。相反,它是物理學定律的一個理論推論,這些定律如今已被人類接受。多元宇宙甚至可能是這些定律的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一個由量子物理學支配的暴脹宇宙,幾乎必然會得到多宇宙。但是,就像弦理論一樣,它也有存在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它不能預測我們已經觀察到的任何東西,它也不能預測我們可以去尋找的任何確定的東西。

圖源:flickr用戶Trailfan

多元宇宙對理解我們所生活的宇宙沒有提供任何輔助。它也沒有解決我們目前面臨的突出問題。(如果你說它可能是類似於真空能量、人擇原理或宇宙常數,那你可能是沒有理解解釋的意思)最不妙之處在於,多元宇宙沒有做出任何我們可切實去觀測的預測。

那麼當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多元宇宙假設我們目前對宇宙及其歷史的認識可能是正確的。在我們觀測到的宇宙之外,可能還有更多的宇宙,它們始於其他大爆炸,但永遠不會與我們自己的宇宙發生相互作用。

但這也意味著它超出了理論上的可測試範圍。我能想到來檢驗它的唯一方法可能將是災難性的:恢復膨脹狀態。假設你可以在打破量子糾纏時觀測到一些東西(我不確定你能不能),將多個被拉伸到不同膨脹區域的星體或星系重新糾纏在一起,看看膨脹是否結束,並在不同的時間產生了不同的事物。

圖源:NASA / STScI / A. felix。

上述假設首先需要在大爆炸中能夠倖存下來,所以祝你好運。除非你能,否則我是持懷疑態度的:多元宇宙可能很有趣,而且它似乎是物理學定律最終不可避免的理論結果。但是,在我們能夠科學地檢驗它之前,它還不足以成為一門科學。當然也有可能,或許我們永遠也做不到。這是一個理論上的推測,一個有意義的推測,但它不是一個科學的理論,由於宇宙的局限性,它可能永遠不會成為一個科學理論。

那它是什麼呢?這可能是我們將要理解的一類新課題:我們所遇到的第一個由物理驅動的形上學。這是第一次,我們重新認識到我們的宇宙的局限,了解其中的信息,以及這些信息對我們了解宇宙意味著什麼。除此之外呢?然後呢?也許那才是形上學真正的起源,是多元宇宙存在的地方。

作者: Ethan Siegel

F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既然宇宙中存在著萬有引力,星體之間的距離會變得越來越小嗎?
    早在300多年前,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以定量的形式解釋了宇宙中任何有質量的物質之間,都存在著引力的作用,這種「萬有」的性質逐漸成為人們認知宇宙的發展和演化,以及揭示星體運行規律的「萬能鑰匙」。按照萬有引力定律,宇宙中兩個物體間的萬有引力數值,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從這個表達可以看出,引力屬於一種長程力,理論上距離得再遠的兩個星體,其本身都會存在引力的作用,使之具有相互靠近的趨勢,只不過受到其它星體引力的幹擾,星體最終的運行狀態取決於所受到的合力。
  • 宇宙外面是什麼?外星人和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嗎?
    ,每一個宇宙都像是巨大多重宇宙空間內的一個肥皂泡,從各自的大爆炸事件中誕生並不斷膨脹,那麼宇宙外面是什麼,大家都知道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只是宇宙中至少1000億個星系中普通的一個,而多重宇宙理論則認為,我們生活的宇宙實際上也只是N多宇宙中的一個,雖然現在我們也不能確定宇宙外面是什麼,但是根據目前世界科學家的計算研究,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閱讀了解到多元宇宙和外星人的存在。
  • 多元宇宙是科學理論嗎?霍金的「全息宇宙論」又是什麼?
    多元宇宙論只是尚未被驗證的科學假說。它有著嚴謹的科學推理,並不是泛泛而談的空想。多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在中日甲午海戰那年就被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之後發展出的多元宇宙學說種類冗雜繁多,暫且列舉幾個影響力較大的宇宙理論。
  • 暴漲理論是如何誕生出多元宇宙的?
    ——《莊子·齊物論》有關多元宇宙的哲學思想,最早出現在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個故事:莊周夢蝶!莊周在夢中分不清那是蝴蝶的莊周,還是莊周的蝴蝶,正是說明了我們無法分辨真實和虛幻,而多元宇宙也是自量子力學和宇宙暴漲理論發展起來以後,有關現實性問題提出來的科學猜想。今天我們就從科學的角度聊以下幾個問題。
  • 萬有引力真的存在嗎?是相對論推翻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嗎?
    學過物理學的都知道萬有引力,牛頓說,一切物體都有引力,物體的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大,物體間的距離越遠,引力就越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徹底詮釋了引力到底是什麼?相對論以一種新的理論證明了引力這東西根本不存在。
  • 多元宇宙必然存在?人類理解宇宙所表達的極限概念
    伴隨著空間快速擴張,驅使宇宙彼此分離,同時,確保任何兩個宇宙不會相遇。這聽起來像科幻電影中關於「多元宇宙」的科學描述,但是如果現今我們所認可的科學理論是正確的,這不僅是一個有依據的觀點,而且是科學基本定律的一個必然結論。多元宇宙的觀點起源於我們現今所看到和居住宇宙的物理現象,我們在天空所看到的任何區域,看到的恆星和星系,聚集形成一個巨大的宇宙網。
  • 宇宙星系及太陽系的起源與探索
    我們所說的宇宙空間是指星系和星球所存在的空間,那這個空間有多大呢?目前還無法測量出這樣的空間,在這樣的空間裡誕生的星系據測算,就我們的銀河系而言大約在137億年前左右。那麼多的星球是如何飄浮在這樣的空間裡呢?宇宙大爆炸理論能否合理說服大眾呢?宇宙的空間是不是無限大呢?當初宇宙大爆炸的極點是如何存在這樣的空間裡的?這個極點有多麼的大呢?
  • 在宇宙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宇宙存在?多重宇宙的觀點是真的嗎?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如今人類的科學技術是處在一個非常高的位置,但是對宇宙的探索很顯然是不夠的。科學家們對宇宙仍然有很多的秘密都沒有解釋,其中就包括多重宇宙的觀點詮釋。人類真的生活在多重宇宙中嗎?而在宇宙之外,又是否還存在著其他宇宙呢?
  • 150億年前星體就已經各自獨立存在,沒有理由的「宇宙大爆炸」
    還有1978年發現的SS433星體(一顆位於天鷹座的紅色恆星),它發出的光譜就分別存在紅移和藍移兩種特徵。這也不能表明它在遠離我們的同時也在向我們靠近。宇宙中,每個恆星都存在著電磁場,而宇宙中的光線無一不是恆星中的元素在熱核反應時發出來的。當光線經過這些電磁場時,產生紅移或藍移現象都是另有原因的。這不能表明所有的星系都遠離我們而去。
  • 世界只有一個嗎?多元宇宙是否存在?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19世紀末,奧地利物理學家兼哲學家恩斯特.馬赫否認原子的存在。他嘲笑地問原子倡導者:"你見過一個嗎?」在整個歷史中,那些反對多個宇宙的爭論總是被證明是錯誤的。實際上,多元宇宙的最初擁護者就是提出原子存在的古希臘人。希臘哲學家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相信他們的原子理論需要無限的世界(「世界」與「宇宙」同義)。他們後來的追隨者伊壁鳩魯也承認了多個世界的現實。他總結道:「有無限的世界,既有我們的世界,也有他們的世界。」
  • 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嗎?看了科學家的解釋,我們會大開眼界
    在探索宇宙的時候,很多科學家就會想,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是唯一的嗎?很多民科也嘗試著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以前我們的科技落後,認為地球是唯一的,太陽是唯一的,現在我們知道,宇宙中有無數像地球這樣的星球,那麼是否也有無數這樣相似的宇宙存在呢?隨著我們對宇宙探索的深入,科學家提出的觀點也越來越多。很多證據也越來越證明我們所處的宇宙很可能不是唯一的。
  • 根據多元宇宙理論,存在多個宇宙,那麼宇宙之外是什麼呢?
    幾十年來,天體物理學家一直在研究宇宙的各個方面,如從黑洞到宇宙的起源問題。此外,甚至還有人進一步去了解未知或不可理解的事物。例如,宇宙之外是否有可能存在著某種東西?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定義宇宙。一方面,根據哈勃定律,宇宙中最遙遠的區域正在超光速的速度進行膨脹。另一方面,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物體的運動速度不能超過光的相對速度。事實證明,不是物體的移動速度比光速快,而是它們之間的空間移動速度。所以,如果你以直線的速度向宇宙的邊緣移動,那你會看到宇宙的邊緣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宇宙是沒有邊界的。
  • 宇宙外還有別的空間?究竟是什麼神秘力量,使巨大星體懸浮在太空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人類不敢想像的圖景浮現在眼前,比如在遠古時代,根本沒人能想像地球的樣子,甚至不敢說一句話,但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是像個球一樣的星體。由於地球仍在宇宙中懸浮,而且似乎沒有什麼能支撐它飛向空中,為什麼地球能靠空間漂浮呢?經研究後,科學家們發現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支撐,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世界真的只是一片實驗田嗎?
  • 漫威裡的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
    這種「平行宇宙」的概念,在電影中早已不算新鮮,許多人隨口就能報出幾個電影名,比如《彗星來的那一夜》、《復仇者聯盟4》、《蝴蝶效應》…… 然而,現實往往比電影更科幻,平行宇宙的概念竟然真的能找到一定科學依據。
  • 「宇宙牆」是什麼?又是否真的存在?僅聊下自己的看法!
    或許宇宙並不是大爆炸產生的,專家只是按著理論去設想宇宙,宇宙必須是發現其中規律,而不是人為設定!!如果萬一發現有一天宇宙是"受精"而形成的不是所謂宇宙大爆炸,專家會不會接受不了而紛紛自殺啊!根據現在得知,新的星系形成是兩個星系之間相互作用,或者星雲形成星系,星雲是自由分子粒子等多種物質聚集形成星雲,宇宙大爆炸根本站不住腳,因為科學家根本找不到那個爆炸點。
  • 科學界八大宇宙誕生理論各抒己見,宇宙大爆炸理論搖搖欲墜
    這就令不少天文研究者不由地思索到:難道「黑洞」就是宇宙的窟窿洞?如果黑洞真的就是宇宙的「窟窿縫隙」洞,那麼美國天文學家裡奇斯通,提出的「黑洞很有可能是所有星系的締造者」的觀點就是正確的,同時,也將我們的思維很自然地引向了一種推測:宇宙可能起源於「黑洞」。
  • 研究發現,宇宙中存在量子特性,平行宇宙存在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不知道你是否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我們所處的宇宙真的是唯一的嗎?會不會有另一個,或者很多個相同而又不同的宇宙呢?就比如說,在不同的宇宙中,都會有一個你存在著,但你的命運在不同的宇宙有著不同的結局。」,就是指平行作用力宇宙,是平行作用力產生的純基本粒子宇宙,與人類已知的萬有引力星球宇宙形成多元宇宙理論。
  • 平行世界真的存在嗎?多宇宙理論是什麼?西瓜視頻解讀奇幻宇宙
    平行宇宙啊,是一個大家比較熟知的天文學術語,是由平行作用力而產生的純基本粒子宇宙,和大家所知道的萬有引力理論形成多宇宙理論。所以多元宇宙所包含的是多種不同相互作用力宇宙,這個是量子力學的其中一種說法。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其實這個理論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和 高中學過的概率論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在20世紀50年代,某一些物理學家在觀察粒子的時候,有的時候會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於整個宇宙都是由各種不同的量子而組成的,所以他們這些科學家推測出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也有可能不只有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
  • 又一個宇宙之謎,暗物質未覆蓋全宇宙,19個星系缺少暗物質
    宇宙中有許多的塵埃,氣體和星體,除去我們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宇宙各類物質之外,宇宙中剩餘出的空間還有百分之90以上,而這百分之90的空間就是物理學上所描述的「暗物質」。自從我學習了宇宙學之後,我就一直以為暗物質充斥著整個宇宙,充斥在各類氣體,星雲和星體之間,但是最近科學家們的發現,讓我丟棄了這種想法!
  • 這就是為什麼多元宇宙必須存在
    自宇宙大爆炸以來,除了可能到達我們的光信號之外,是否存在一個虛無的深淵?是不是有更多像我們一樣的宇宙,超越了我們的觀測極限?還是有一種多元宇宙,本質神秘,永遠看不見?除非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存在嚴重錯誤,否則多元宇宙一定是答案。這是為什麼。多元宇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概念,但它的核心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