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宇宙必然存在?人類理解宇宙所表達的極限概念

2020-12-05 騰訊大燕網

在多元宇宙概念中,多個獨立宇宙彼此分離,存在於一個永遠膨脹狀態的宇宙海洋。

據國外媒體報導,想像一下,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從頭至尾,僅是宇宙海洋中的一滴水。除了我們所觀測的宇宙之外,還有更多的空間、更多的恆星、星系,以及更多的天體,它們可能距離地球數十億光年。同時,無法觀測的宇宙與當前的宇宙一樣大,還有數不清類似的宇宙存在著,它們或大或小,或者更古老,或者更年輕,遍布在更大的空間之中。

伴隨著空間快速擴張,驅使宇宙彼此分離,同時,確保任何兩個宇宙不會相遇。這聽起來像科幻電影中關於「多元宇宙」的科學描述,但是如果現今我們所認可的科學理論是正確的,這不僅是一個有依據的觀點,而且是科學基本定律的一個必然結論。

多元宇宙的觀點起源於我們現今所看到和居住宇宙的物理現象,我們在天空所看到的任何區域,看到的恆星和星系,聚集形成一個巨大的宇宙網。我們發現越遙遠的星系就更年輕,其進化得很少,星系中恆星包含的重元素較少,它們看上去較小,很少發生合併事件,這裡存在較多的螺旋狀星系,很少有橢圓狀星系,通常橢圓狀星系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合併形成。如果我們所觀測的宇宙與空間極限相一致,將發現這個宇宙中最早期的恆星,同時,還有一個黑暗區域,那裡唯一的光來自宇宙大爆炸的殘留輝光。

但是發生在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並非是空間和時間的起始,更準確地講是我們所觀測宇宙的起始。在此之前,這裡存在一個叫做「宇宙膨脹」的紀元,空間自身以指數級快速膨脹,該時空結構充滿固有能量。宇宙膨脹理論是出現並取代之前理論的一個實例,其原因在於:一是它與宇宙大爆炸的所有成功理論相一致,並涵蓋了所有現代宇宙學理論;二是宇宙膨脹理論解釋了大爆炸無法解釋的許多問題,例如:為什麼宇宙到處都保持相同溫度;為什麼宇宙能夠如此空間平坦;以及為什麼宇宙沒有像磁單極子的高能殘留物質;三是宇宙膨脹理論進行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新預測,通過觀測可以驗證,並且其中多數已得到證實。

藝術家以對數尺度衡量可觀測宇宙,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受限於從熾熱大爆炸之後所發生的時間範圍:138億年。

然而,宇宙膨脹預測的一個結論是我們並不知道是否我們能夠證實多元宇宙的存在。宇宙膨脹是空間以指數級的增長速度快速膨脹,這將在熾熱大爆炸之前發生,並且宇宙會膨脹更大,遠超過之前的體積。迄今為止,宇宙膨脹狀況正常,這將解釋如何形成一個均衡的大型宇宙空間。當膨脹終結時,宇宙將充滿了物質和放射線,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熾熱大爆炸。但是這裡也有一些奇特的現象,為了使宇宙膨脹終結,無論量子場是什麼,它都必須從高能不穩定狀態遞減,導致宇宙膨脹過渡為一種低能均衡狀態。這種過渡,以及從「高峰」至「低谷」的變化,將導致宇宙膨脹從發生到終止,並形成熾熱大爆炸。

但無論哪個作用場對於宇宙膨脹具有決定作用,就像所有其它作用場都必須遵循於物理法則一樣,其必須是自然固有的量子場。像所有量子場,它通過波函數進行描述,可能隨著時間波浪狀擴散。如果該作用場的數值非常緩慢地從高峰值遞減,意味著它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膨脹將逐漸接近結束,並逐漸迎來大爆炸。

由於在膨脹過程中空間以指數級速度迅速擴張,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空間以指數級快速形成出現。在一些空間區域,膨脹將接近終結:作用場將遞減至低谷。但在其它一些區域,膨脹將繼續進行,導致越來越多的空間環繞每一個膨脹終結的區域。這種膨脹速度遠大於一個充滿物質和能量的宇宙的最大膨脹速度,所以在非常短的時間裡,膨脹部分接管了所有一切。依據這種可行機制,充分的膨脹可製造我們現今所看到的宇宙,而在我們的周圍還有更多的空間。在膨脹結束的宇宙周圍,其它空間的膨脹並未立即停止。

這就是所謂「永恆膨脹」現象的由來,在空間膨脹結束的區域,將產生一個熾熱大爆炸和一個宇宙。但是膨脹並未終結的區域,會產生更大的膨脹空間。從而產生一些區域,形成的熾熱大爆炸導致遠離我們,同時,其它區域將繼續膨脹。

這個較大的宇宙,遠比我們所觀測的宇宙更大,並且不斷地在這個指數級膨脹的空間中創造出來,這就是多元宇宙的意義所在。認識到多元宇宙本身並不是一種科學理論,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不預測任何可觀測現象,更確切地講,多元宇宙是一種理論預測,它來自於物理定律,甚至它是一種物理定律的必然結論:如果存在一個由量子物理學支配的膨脹宇宙,其膨脹註定會終結。

很可能在大爆炸之前理解這種狀況是不正確的,我們關於宇宙膨脹的理論是完全錯誤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多元宇宙的存在並不是一個必然結論。但是,對於一個永恆膨脹狀態的預言,如果該觀點是正確的,將會出現無數小型宇宙連續不斷地誕生,並驅使它們彼此分離。

那麼多元宇宙究竟是什麼?它可能超越了物理學,成為我們所遇到的第一個物理動機的「形上學」。這是我們首次理解宇宙所表達的極限概念,這裡有我們需要的信息,但是我們永遠無法獲得,為了將其提升至可測試的科學領域,在此之前,我們可以預測,但既不能驗證,也無法反駁,事實上我們的宇宙僅是更大領域範圍的一小部分——多元宇宙。(編輯:p_vhehwang)

相關焦點

  • 這就是為什麼多元宇宙必須存在
    自宇宙大爆炸以來,除了可能到達我們的光信號之外,是否存在一個虛無的深淵?是不是有更多像我們一樣的宇宙,超越了我們的觀測極限?還是有一種多元宇宙,本質神秘,永遠看不見?除非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存在嚴重錯誤,否則多元宇宙一定是答案。這是為什麼。多元宇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概念,但它的核心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
  • 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嗎?|宇宙|科學理論|萬有引力|星系|星體
    科學就是以這種方式前進的:不是通過否定已有理論而是擴展從而來更好地總結出適用於宇宙各種現象的一套理論。那麼,多元宇宙論從何而來?它是什麼?為了理解這一點,讓我們從宇宙本身開始。所謂宇宙,指的是可觀測的宇宙:我們所能看到、測量和相互作用的所有事物的總和。圖源:維基用戶弗雷德裡克·米歇爾和Azcolvin429,由E. 西格爾注釋。
  • 史蒂芬·霍金最後的論述:多元宇宙
    如果我們想像我們可觀察到的宇宙的極限是漣漪-以光速穿過池子-這並不是說在漣漪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存在(在漣漪之外還有更多的池子或宇宙),我們只是還看不到而已。因此,膨脹的結果是,應該有更多的宇宙,而不是我們最強大的望遠鏡所能看到的。進入多元宇宙。
  • 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嗎?看了科學家的解釋,我們會大開眼界
    很多平行宇宙、多元宇宙的概念被提出來,甚至有科學家認為,將來一定能找到某種通道,可是使人類在多元宇宙之間來回穿梭。那麼又有一個問題隨之而來,既然宇宙不是唯一的,那麼在我們所處的宇宙之外又是什麼樣子呢?現在科學家還沒有給出答案,但是可以肯定,宇宙之外,還有宇宙。現在的宇宙起源於奇點大爆炸,然後整個宇宙就迅速以超光速的速度由這個奇點向外擴張,就形成了現在的宇宙。
  • 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史蒂芬·霍金最後寫的一篇論文《多元宇宙》
    這是一篇關於多元宇宙的複雜論文,是史蒂芬·霍金與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託馬斯·赫託格合著,關於多元宇宙,首先要從宇宙的初期說起——大約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很多證據表明,我們的宇宙起源於一個無限密集的點,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內的所有物質都是在這個點上誕生的。但是奇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為什麼會發生大爆炸,人們已經不關心的了。
  • 多維宇宙和多元宇宙,人類能進入四維空間嗎?
    這個時間軸的存在讓四維空間中的生物可以隨意觀察三維空間中的每個時間點。就像我們通常看漫畫書一樣,我們讀完整本後,突然有一天想到了一個情節,然後重新打開。不是再看一遍,而是直接翻到那一頁去看。    最早提出「維度」概念的是愛因斯坦,在20世紀初,愛因斯坦說宇宙中有多個維度。人類生活的三維空間包含在四維空間中。
  • 多元宇宙很可能是存在的,我們的宇宙之外,還可能存在其他宇宙
    而我們對於宇宙的邊界,也有著很多的假設,比如說,多元宇宙就是我們對於宇宙的邊界的假設之一。 多元宇宙,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是多元的,所謂的多元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是以這樣的形式存在,但是在其他的宇宙之中
  • 我們要怎麼理解宇宙中的時間概念?
    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時間,只是為了表示事件發生前後的因果關係而定義的一種度量方式,無法說清楚很多問題!可是為啥還要去糾結這些東西呢?時間這東西哪能說得清楚啊!時間是一種綜合效應。國外科學家還發明了一個詞「時空原子」,就是這些時空原子糾纏形成了一個四維的大網,即時間和空間的四維大網。
  • 漫威多元宇宙是個什麼概念?來看看奇異博士是怎麼說的
    今天翻腎虧博士漫畫的時候,在附頁裡看到的腎虧博士解說的漫威世界的多元宇宙概念,雖然火星了,並且我相信這些圖片也已經被發過好多次了。不過現在看看還是挺有意思的,所以就再提一下.以下為腎虧博士的解說當前希望理解多元宇宙的話,即使是以最狹義的方式,有一個概念是首先要知道的:「無限」這個概念是相對的比如:數字是無限的,那麼奇數也是。但是,在定義上來說,數是奇數的兩倍。
  • 普朗克所繪宇宙地圖證實:多元宇宙的確存在
    ,但是這個宇宙地圖顯示宇宙南半部具有較強的濃度,還有一個「冷點」無法通過當前物理學理論進行解釋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科學家表示發現存在多元宇宙的第一「確鑿證據」。宇宙學家研究普朗克探測器獲得的宇宙地圖得出結論稱,一些宇宙異常現象是由其它宇宙引力牽引造成的。  這個宇宙地圖顯示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時的放射線仍可探測到,該放射線叫做「宇宙微波輻射」,科學家曾預測稱,宇宙微波輻射將是均勻分布,但是這個宇宙地圖顯示宇宙南半部具有較強的密度,還有一個「冷點」無法通過當前物理學理論進行解釋。
  • 宇宙不是唯一的?科學家提出多元宇宙假說與平行宇宙假說
    但是逐漸的科技發展之後,地球才發現地球是一顆球體,我們地球處在太陽系當中,太陽系僅僅又是銀河系的一個系統罷了,銀河系又在宇宙當中是無數星系中的一個,所以說宇宙的龐大是我們人類沒有辦法想像的。而且對於宇宙有沒有邊界?宇宙之外會是什麼?會不會還存在著更大的宇宙?這一些問題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 我所理解的宇宙
    上述c和宇宙平均物質密度,是常見的兩個宇宙參數,不同的宇宙參數會形成不同的宇宙模式。這也為多元宇宙奠定了基礎。說到多元宇宙就再說說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提出的主張,貓在不被觀察時是生和死的複合態,只有當觀察者的波動函數觀測到貓這一團不確定的複合態概率團時,貓的生死才是確定的,也就是說,這時候這個世界才是確定的。
  • 多元宇宙理論是一把虛假的萬能鑰匙?我們應聽聽這些反對的聲音
    如果不是唯一的,其他的宇宙又在哪兒?關於我們這個宇宙以及宇宙中的未解之謎,類似的問題可以提出成千上萬個,但都沒有答案,這也凸顯出了人類藉以理解宇宙本質的科學理論的失敗!在21世紀的第30年的開端,一個疑慮已成定局:在揭示現實宇宙的真正本質這方面,人類的認知極其有限,我們還沒有一個科學理論能夠接近這一本質,或許永遠也無法真正探究到這個本質。
  • 多元宇宙到底藏身何處?專家:宇宙或許全是模擬
    宇宙包含著兩萬億個星系,平均每個星系有大約1億顆恆星,如果我們生活在多元宇宙中,這些世界隱藏在哪裡呢?多元宇宙概念是指除當前宇宙之外,還無形存在著多個宇宙,或許其它宇宙中還真實存在類似的星球。天體物理學家艾琳·麥克唐納(Erin Macdonald)曾自稱「超級科幻書呆子」,6月17日她在科學座談會議中指出,雖然科學家迄今未發現多元宇宙存在的證據,但仍有多項假設理論應用物理法則探索多元宇宙存在的可能性,有時挑戰我們對現實宇宙的認知。艾琳解釋稱,我們的宇宙存在於時空結構之中,3D空間結合時間,形成一個4D結構。
  • 醫學家稱人死後有「來生」 進入多元宇宙(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多數科學家會認為,人類死亡之後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概念不是荒謬之論,就是缺少可信證據。目前,一位專家指出,從量子物理學角度可證實「人死但未消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維克森林醫學院的羅伯特-蘭札(Robert Lanza)教授指出,生物中心理論認為人們所知曉的死亡只是人體意識的一種幻覺。通常人們相信生命狀態只是表現為碳和混合分子結構的活躍性,當肉體在墳墓中腐爛,生命將終結。更具體地說,與人體相關的人類意識和肉體都已死亡。他提出的生物中心理論解釋稱,死亡並非我們所認為的生命終結,生命和生物學是現實中心,生命創造了宇宙。
  • 霍金生前提出尋找「多元宇宙」證據,是否有證據證明多元宇宙?
    多元宇宙理論基於量子力學物理學,這個概念其實最早是由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所提出的。目前上看這是理想主義者的哲學,純粹的科學宗教,而不是正統的科學延展。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遠離真理的有趣理論,無論是從科幻小說到科學事實,都有一個概念表明,除了我們自己的宇宙之外,還有其他宇宙,您一生中所做的所有選擇都是交替出現的現實。
  • 平行(多元)宇宙:並不是科幻題材,基本上被證實存在了
    聲明: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絡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本意為和大家分享交流,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平行(多元)宇宙。(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首先科學解釋來一波。
  • 醫學家稱人死後有「來生」 進入多元宇宙—新聞—科學網
    》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多數科學家會認為,人類死亡之後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概念不是荒謬之論,就是缺少可信證據。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維克森林醫學院的羅伯特-蘭札(Robert Lanza)教授指出,生物中心理論認為人們所知曉的死亡只是人體意識的一種幻覺。通常人們相信生命狀態只是表現為碳和混合分子結構的活躍性,當肉體在墳墓中腐爛,生命將終結。更具體地說,與人體相關的人類意識和肉體都已死亡。
  • 如果我們生活在多元宇宙 這個神秘世界隱藏在哪?
    但是我們理解多元宇宙概念嗎?如果我們生活在多元宇宙中,這些世界隱藏在哪裡呢?  多元宇宙概念是指除當前宇宙之外,還無形存在著多個宇宙,或許其它宇宙中還真實存在類似的星球。一些科幻作品中曾描繪過類似的情節,同時,這也激起幾代物理學家和科幻小說作品和粉絲的濃厚興趣。
  • 根據多元宇宙理論,存在多個宇宙,那麼宇宙之外是什麼呢?
    幾十年來,天體物理學家一直在研究宇宙的各個方面,如從黑洞到宇宙的起源問題。此外,甚至還有人進一步去了解未知或不可理解的事物。例如,宇宙之外是否有可能存在著某種東西?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定義宇宙。在大多數情況下,「宇宙」這個詞意味著是可觀測的宇宙,即:是一個目前從地球上可以觀測到的所有物質區域,它是由光速決定的。這裡所說的「可觀察」一詞不是指現代裝置探測遠處物體發出光的能力,而是指由光本身的速度所決定的物理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