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浙江!大家一定會聯想起浙商,浙商近代典型的代表人物有沈萬三、張忠謀、殷琪、董浩雲等等,當代浙商有馬雲、李書福、丁磊、壟虹嘉、宗慶後、黃錚等,浙江的商業大咖們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光輝歷程,為浙江地方經濟乃至中國經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浙江省不僅經濟發達,浙江人善於經商天下人皆知,浙江省民富在國內當屬名列前茅,省會城市杭州和地級市寧波經濟實力長期位居中國前20位,在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中,2019年浙江省GDP排名為第四位,2019年GDP為62352億元人民幣,增速為6.8%。
但浙江地處沿海,自然資源系統以地質災害為主,再加之浙江省處於較低緯度,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延伸至浙江,邊緣的東南氣流就會引導颱風登陸,所以每到夏季東部沿海均有大小不同的颱風在浙江沿海登陸,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歷年來在浙江登陸的「超強颱風」。
【 超強颱風「」弗雷德」】
1994年,強颱風「 弗雷德 」於8月21日在溫州瑞安市登陸,因正值7月15大潮,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風暴潮災害,颱風登陸時最大風速為55米/秒。
強颱風「弗雷德」造成全市房屋20.15萬間被損壞,倒塌8.35萬間,受淹農田41.4萬畝,工礦企業廠房坍塌、設備被淹750多家,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5億元人民幣。
【 超強颱風「溫妮」】
1997年,強颱風「溫妮」於8月18日在溫嶺市石塘鎮登陸,此次颱風帶來風暴潮和雨災特別嚴重,「溫妮」登錄浙江同樣正值農曆天文大潮,樂清至錢塘江口的10個潮位站水位破歷史記錄。
超強颱風「溫妮」造成10多個省市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2582萬,直接經濟損失436.3億元人民幣,華東地區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三省損失較為嚴重。
【超強颱風「」桑美」】
2006年,超強颱風「桑美」於8月5日在蒼南縣馬站鎮登陸,「桑美」強度之強、風力之大為百年難遇,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中國沿海最強破壞力最大的一次颱風,堪稱「風王」,其降雨量達到606毫米,此次超強風暴導致254.9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96.58億元人民幣。
由於超強颱風「桑美」的破壞力極強,嚴重影響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決定把「桑美」永久除名,由「山神」來代替。
【 超強颱風「利奇馬」】
2019年,超強颱風「利奇馬」於8月101時45分許在浙江省溫嶺市城南鎮沿海登陸,「風王」利奇馬巔峰數值達到了17級以上,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錄浙江第三強的颱風。
超強颱風「利奇馬」產生的破壞能力非常強,總計造成1402.4萬人受災,20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537.2億元人民幣。
為什麼超強颱風情有獨鍾屢次「光顧」浙江呢?只因從正面登陸浙江的颱風均來自東太平洋,使其有足夠大的空間形成超強颱風,而浙江緯度偏北,浙江以東的有遼闊的海面沒有天然屏障的遮擋,所以更容易形成巨型超強颱風,肆無憚忌地給浙江省帶來嚴重自然災害。
每年夏季均有不同級別的颱風正面襲擊浙江,給浙江省造成人員和嚴重的經濟損失,有不少網友調侃到:如果浙江省沒有颱風的破壞,或許全省的GDP將更高,進入全國前三應該沒什麼問題。
的確! 浙江省的民企製造業比較發達,也得力支撐著全省GDP的走量,大量密集型產業基本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一旦進入夏季強颱風來襲,給眾多產業園區,結構性製造企業造成致命打擊,颱風不但破壞正常的生產秩序,而且還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近些年來,浙江省也是出臺了治理颱風的應急辦法,整治河道、建設雨水管網、雨汙分流改造、易淹易澇區改造等相關設施的完善,確保在颱風多發季節來臨之際制定應急預案,將所有損失降至最低。
勇敢頑強的浙江人在面對災難來臨之時,從未顯過懦弱,他們面對災難而磨鍊出來的冷靜、意志堅強勇於戰勝災害的決心令人敬佩,因為浙江人民堅信「人定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