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生日派對上用來給氣球充氣,氦氣的蹤跡遍及整個宇宙。然而,迄今為止,科學家卻還在努力地在地球以外的遙遠世界裡探尋這種無處不在的元素。
圖註:圖為藝術家為系外行星WASP-107b繪製的概念圖,它描繪了這顆行星運行經過其主星前時的場景。這顆和木星一般大的行星以其矚目的彗星式尾巴為特點。
儘管這種氣體是千真萬確存在於那裡的。不過,情況現在有所改變了,科學家在一顆距離地球200光年遠的木星大小的行星上發現了氦氣,不過,故事還沒完。
傑西卡·斯派克是發現這顆系外星球上存在氮元素的天文學家,她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氦元素是繼氫元素之後在宇宙中存在最普遍的元素,它也是太陽系中的木星和圖形的主要構成成分。」然而,到目前為止,除了該行星的相關發現,人類還沒有在任何系外行星上探測到氦的存在。
現在,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哈勃空間望遠鏡上的第三廣角照相機,斯派克的團隊成功地探測到了這種難以捉摸的物質,標誌著人類第一次在系外行星上探測到氦。能夠成功地探測到這種元素的關鍵在於利用紅外光譜分析系外行星的大氣,而以往的嘗試都是使用紫外線和可見光波段來進行研究的。這一發現的細節已於公開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這顆行星被命名為WASP-107b,它圍繞著一顆很小的橙色恆星進行公轉,有著和木星大致相同的體積,但是它的質量卻異常地小,只有木星的十二分之一。因此,除了擁有可探測數量的氦元素,它還是目前天文學家們已知的密度最小的行星。
另外,WASP-107b這顆所謂的「高溫木星」的公轉周期只有六個地球日,這顆系外行星堪堪能抓住它的大氣層,其大氣層向太空延伸了幾千英裡,這讓這個行星擁有一條像彗星一樣的尾巴。斯貝克是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博士生,分析出了WASP-107b這顆行星的大氣層正向太空逸散的速率:其每一百萬年將有大氣總質量的0.4%-4%消散在太空中。大氣逸散是由於這顆行星本身極小的引力和來自其主星極強的紫外線輻射。
為了探測行星WASP-107b上氦,研究者們使用了行之有效的「中天法(機械陀螺儀精密尋北中最常用的測量方法之一)」。使用這一辦法可以對正在掠過其主星的行星進行研究。斯派克的團隊利用哈勃空間望遠鏡上的第三廣角相機來測量由大氣逸散造成的近紅外恆星光的數量。研究者探測到了一種和氦元素有著明確關聯的波長,他們非常有把握所探測到的是氦元素,因為被探測到的數量是任何足以造成錯誤結論的信號的五倍之多。
「我們探測到的這一強信號說明了一項新的技術用於更廣泛的行星中系外行星的大氣外層,」斯派克說:「目前的辦法,也就是紫外線的使用僅限於距離最近的那些系外行星,我們知道地球的大氣外層存在氮元素,這種新的技術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探測與地球大小相當的系外行星周圍的大氣,然而,憑藉現有的技術是很難實現的。
FY: 沒藍了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