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scape公布二十年來各大醫學領域最重磅進展|醫學|公布|重磅|...

2020-12-01 健康界

近期,Medscape為了慶祝 20 周年紀念日,特地邀請了各學科領域的專家,回顧總結了這 20 年來在他們自己領域最重要的進展,範圍涉及臨床研究到最新的科技前沿。這裡面有沒有你認為的本學科領域最重要的進展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心臟病學

他汀類藥物的二級預防

美國麻省彭塔基醫學會的心臟病學家 Bilazarian 博士稱,他汀類藥物用於心血管疾病二級預防是過去 20 年來的最大進展。雖然他汀類藥物用於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還存在爭議,但毫無疑問他汀類藥物用於心血管疾病二級預防的效果已獲肯定。

隨著他汀類藥物使用的增加,冠狀動脈介入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肌梗死和心臟性猝死的發生率也隨之下降。與此同時,冠狀動脈搭橋術的耐用性和使用年限也有所改善。除了重要的公共衛生和臨床效益外,他汀類藥物的其他重要進展包括大型臨床試驗提供的藥物試驗數據。

神經病學

基因組學

基因組測序不僅使人們對神經疾病的遺傳學識別成為可能,而且使人們有能力預防疾病或減緩疾病進展。一種基因突變的固有模式越來越明顯,一些基因突變即使在相同的家系中也表現出不同的表型。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的 Busis 教授表示:我們的目的是增強對神經疾病病因學知識的了解,理解神經疾病基因和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發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方法。因此,我們需要對一些患者進行基因組測序,並和正常個體比較以全面了解兩者關係。毫無疑問,基因組學已經影響了整個醫學領域。

腫瘤學

癌症基因組圖譜計劃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 Vogelstein 博士稱,癌症研究的方方面面幾乎都得益於癌症基因組圖譜。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計劃開始於 2006 年,於 2015 年完成。

TCGA 計劃試圖通過應用基因組分析技術,將人類癌症的基因組變異圖譜繪製出來,並進行系統分析,旨在找到所有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微小變異,了解癌症的發生及發展機制,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新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同時,TCGA 還是個體化醫學臨床實踐的「原始資料」。個體化醫學可以廣義上解釋為將個體差異考慮在內的防治策略,目前它已成為美國醫療的整體目標。

風溼病學

靶向生物製劑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臨床風溼病學研究所的 Kay 教授表示,風溼病學科的最大進展就是於 1998 年引進了腫瘤壞死因子(TNF)抑制劑作為類風溼性關節炎(RA)的靶向生物治療藥物。隨後,其他的靶向生物製劑也被用於治療其他炎症性疾病。

儘管這些生物製劑的費用高昂,但是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NF)象徵著 RA 治療的重大進步。近期數據表明,最常使用的生物製劑通常也最經濟划算,如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和英夫利昔。

精神病學

老藥物,新數據

美國塔夫斯大學醫學院的 Ghaemi 教授稱,儘管現在研發出很多新藥物,但是在過去的 20 年裡,新數據仍然支持老藥物的使用。

Ghaemi 教授引用了如下證據支持:鋰鹽可預防患者自殺,並且仍然是預防雙相障礙復發的首選治療用藥,而且具有很好的神經保護作用;氯氮平一直用於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症。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拉莫三嗪是現在公認的第一個雙相障礙的預防性治療藥物。雖然現在的創新仿製藥物副作用更少,但是卻遠不如聲稱的那樣名副其實。

傳染病

HIV 的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 Auwaerter 博士稱,過去 20 年的最大贏家當屬 HIV 的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又稱雞尾酒療法)。

他表示:1995 年之前,我主要負責管理一些年輕患者。1996 年,我的第一例患者開始進行雞尾酒療法。如果沒有這些藥物,他就只能等死,但是自從接受了 HAART,他的生命開始重獲新生。當我 20 年後再次看到他時,他還是那麼地充滿活力,與家人、朋友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我真的很高興,沒有什麼事是比這更值得使我滿足的了。

胃腸病學

C型肝炎病毒的治療

在過去幾年裡,抗病毒治療的發展速度驚人,C型肝炎的無幹擾素口服治療方案現已成為治療標準,治療時間更短、更安全且更有效。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 Bartlett 教授曾評論:從無法治療-療效欠佳的耐受治療-不可思議的完全治癒,C型肝炎的治療經歷了一次巨大的變革。

美國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的 Martin 教授回應稱:這是第一次實現慢性病毒感染疾病被完全治癒的例子。在過去的 20 年裡,該領域的最大進展就是口服抗病毒製劑的出現,從而使C型肝炎能被完全治癒。

肺部醫學

無煙舉措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公眾健康學系的 Marshall 教授稱,減少菸草使用是過去 20 年裡醫療保健的最大變革。美國洛約拉大學斯特裡奇醫學院的 Gross 教授指出,人們很早就認識到了吸菸的危害,並於 1950 年開展了第一個與菸草相關的癌症風險研究。

事實上,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對菸草有害健康的認可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公共衛生進步之一。在過去 20 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採取禁菸法律,暴露於二手菸的人群從 1999 年的 52% 也下降到了 2012 年的 25%。

公共衛生

臨終關懷進展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的 Lim 教授認為,臨終關懷的進步是過去 10 年中最大的成就之一。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在幫助人們延年益壽的方面上,醫療保健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臨終關懷也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認可。

維持生命不是做對患者無害的事,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享受最大程度的舒適生活。

眼科

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治療黃斑變性

在過去 20 年裡,從改良的診斷影像學(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優質人工晶體-角膜內皮移植術-青光眼微創手術不斷發展,雖然眼科臨床實踐有著革命化的進展,但是對於眼科醫師和患者來說,最重要的進展莫過於 VEGF 藥物在老年性黃斑變性中的應用。

美國休斯頓視網膜研究所視網膜諮詢中心的 Brown 博士稱,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治療是這些年來的一項重要進展,它不僅使那些因老年性黃斑變性引發失明的患者重獲光明,而且也被應用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其他的視網膜血管疾病。

骨科

患者報告的結局指標

美國紐約黎巴嫩醫學中心骨科的 Kirschenbaum 博士推測,骨科過去 20 年最大的進展可能是在探索成功或失敗的治療幹預道路上所進行的不懈努力。關於成功是什麼,外科醫師和患者對此早有不同的看法。在 1995 年,我們認為當患者達到某一術後指標時就是我們作為醫師的成功。但是我們後來意識到,患者滿意度似乎更重要。

在 2015 年,我們就患者報告的結局指標(PROs)進行了討論,而並沒有針對具體的外科評分系統進行討論。PROs 包括:整體健康狀態、生活質量、特異症狀和 / 或體徵、體格檢查、心理和社會功能、患者滿意度 / 偏好以及治療依從性。PROs 也被廣泛用於臨終關懷、慢性病管理和藥品開放試驗的客觀測量。但是即使通過改進臨床措施,也未必能達到患者所滿意的功能或身體上的改善,因此,PROs 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把 PROs 作為衡量患者滿意度的這一轉變延伸到骨科之外的領域,是一個根本性的轉變。

糖尿病

藥物治療和監測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糖尿病護理中心的 Trence 博士稱:糖尿病護理在藥物治療和監測方面的進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新的給藥系統(胰島素泵)和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CGM 使患者擺脫了以往傳統的指測血糖方式,以便捷、無痛的方式記錄患者的血糖變化,形成全天 24 小時的連續血糖圖譜,真實地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血糖變化。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的 Buse 教授回憶:20 年前,我的診室每天都有帶著導盲犬或手杖的膝下截肢患者,現在卻很少見了。我深信,我們才剛開始了解 21 世紀的糖尿病自然史。在正常的壽命期限中,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無致殘等併發症的預後是極好的。

腎臟學

無創性診斷學

美國賓尼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 Berns 教授稱,數十年來,腎臟活組織檢查一直是診斷和管理腎臟疾病的金指標和重要依據。但是近些年來,新的診斷性測試和遺傳研究提供了低創檢測早期階段腎臟疾病的方法,如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檢測血管炎、抗磷脂酶 A2 抗體(anti-PLA2R)檢測膜性腎病。根據病理結果指導治療,可使治療更具針對性。

同樣,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 Goldfarb 教授表示,腎結石不再被看作是多麼嚴重的疾病,而是像普通感冒一樣的匆匆過客。我們現在認識到,它們通常是代謝症候群的早期臨床表現,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以及慢性腎病。幸運的是,這些與較大結石有關的危險因素也隨著腔內泌尿外科技術的驚人進展而消失,尤其是軟性輸尿管鏡的發展。

變態反應和免疫學

生物製劑

美國西奈山醫學院的 Stadtmauer 助理教授稱,生物製劑對部分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是一次新的變革,批准首次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哮喘是該領域的最大變革。

奧馬佐單抗為重組人源化 IgG 單克隆抗體,於 2003 年獲美國 FDA 批准,用於治療中重度激素依賴型持續哮喘以及慢性特發性蕁麻疹。

Stadtmauer 教授曾在 Medscape 上針對奧馬佐單抗的一篇文章評論,「這種藥物額外的臨床應用將會被發現,但同其他種類的藥物相比,其成本高且缺乏試驗數據,至少目前可限制了它的應用。」

放射學

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 Jadvar 副教授指出,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技術對腫瘤學、以及在某種程度上對神經病學和心臟病學的影響是巨大的。

從本質上說,PET 是 PET / CT 和 PET / MRI 的混合形式。在 2000 年,PET 技術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年度最佳醫學發明。

整形外科 / 皮膚病學

填充劑和除皺技術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外科醫師 Antell 稱,填充劑和除皺技術的進展是整形外科實踐的最大革新。肉毒桿菌毒素於 1989 年首次被批准用於治療眼瞼痙攣和斜視;在 2002 年獲 FDA 許可用於整形美容,特別是中重度眉間皺紋;其適應證隨後又擴展到其他的美容用途。Antell 指出,這些注射是微創性的,價格較低且療效顯著。雖然它並沒有取代外科手術,但是現在仍然被人們所使用。

不同的肉毒桿菌劑型也被 FDA 批准用於治療頸部肌張力障礙、慢性偏頭痛、膀胱過度活動症候群以及其他一些疾病。據報導,這些全能的生物製品對超過 100 種內科、外科和審美適應證有效。

急診醫學

超聲

實時超聲顯像於 20 世紀 80 年代出現,特點是價格低廉、探頭更小、圖像更清晰,是一項重要的診斷工具。隨著 3D 和 4D 圖像的出現,這項診斷工具也於 20 世紀 90 年代被進一步改善,而它在急診醫學中的廣泛應用是急救護理中的最大進步。

美國紐約林諾克斯山醫院的主任醫師 Glatter 稱,超聲在急救醫學中的應用改善和革新了我們對患者的評估、治療和處理,因此它是過去 20 年裡該專業實踐的一個重要轉變。在危急情況下,它可快速精確地診斷,加快治療並減少併發症和死亡風險;它還可適應我們對生命體徵快速變化、需立即治療患者的持續護理服務。更重要的是,超聲的應用大大降低了中心靜脈插管的併發症。一些專家推測,在不久的將來,超聲可能會取代聽診器的應用。

兒科

防癌疫苗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西蒙癌症中心乳腺癌項目 Miller 主任稱,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癌症是人類的一項重大進步。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的出現是過去 20 年醫學領域裡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20 年前,楚爾·豪森教授(Harald zur Hausen)因發現某些類型的 HPV 就是導致宮頸癌的「罪魁禍首」,獲得 2008 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2006 年 FDA 批准將 HPV 疫苗用於 9~26 歲的女性,以預防因 HPV 感染引起的宮頸癌、生殖器癌前病變及尖銳溼疣。

據估計,它可預防高達 90% 以上的宮頸癌。美國費城兒童醫院感染內科主治醫師 Offit 聲明,近期通過 FDA 批准的 9 價 HPV 疫苗有望每年減少約 29 000 例癌症和 5 000 例死亡患者。

HPV 除了可導致宮頸癌的發生,還可誘發口腔癌和肛門癌。美國 CDC 免疫接種諮詢委員會會員 Fryhofer 博士補充,一種疫苗是否可以預防癌症這很重要,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增加疫苗的接種率。

女性健康

宮頸癌篩查進展

Fryhofer 博士指出,HPV 疫苗也導致了宮頸癌篩查建議的改變。在此之前,所有的性活躍女性都通過巴氏塗片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宮頸癌變。但是據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 Kaunitz 教授稱,2012 年宮頸癌篩查指南顯示了青春期保健的一個重大變化。

由於我們不再對 21 歲以下的年輕女性進行巴氏塗片篩查,僅通過尿檢就可以實現對性傳播感染的篩查,一些青少年就可以避免婦科檢查。

此外,根據新的指導,對 21 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特別是那些易焦慮的年輕女性,不應行陰道鏡檢查。

商業醫學

醫療保健的信息革命

美國塔夫斯大學的 Falagas 副教授稱,網絡是過去 20 年對醫學最大的推動者和變革者。網絡信息和資源的使用從根本上改變了患者護理、醫療實踐和教育問題。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內科副教授 Possner 說:我常常想,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人們只能從書上查找、獲取信息時,他們是如何進行醫學實踐的呢?在醫師的診斷和治療能力方面,以及患者的自我教育方面,我認為沒有哪一種醫學的發展比網絡的發展更具影響力。

隨處可見的信息是過去 20 年另一個新趨勢。美國哈佛醫學院的 Manson 教授稱,訪問患者信息使醫師和患者的決策共享趨勢急劇上升。

通過從網際網路、健康監測設備和生物傳感器以及與其他患者的網絡交流中獲取相關的健康信息,患者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自己的醫療保健中,這些進步使患者更多地關注對自身健康和醫療保健有關的賦權、自我效能和權益。

題圖源自:Shutterstock.com

(原標題:二十年來各大醫學領域最重磅進展,進來看看你的學科)

相關焦點

  • 重磅!2019考研國家線已正式公布(完整版)
    2019考研國家線及各大院校複試分數線已公布!考生們自從得知考研成績後都在忐忑的等待著。下面中公考研小編整理了「重磅![1051]、⑦口腔醫學[1052]、 ⑧中醫[1057]專業:     根據相關規定,「招生單位自主確定並對外公布報考本單位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要求,以及接受報考其他單位臨床醫學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調劑的成績要求。
  • 最新| 2017年SCI影響因子發布 各領域醫學期刊全都有
    腫瘤領域是目前整個醫學領域和基礎研究結合最緊密的領域,同時其也也是現代醫學發展,新技術新療法轉化最快領域,進一步吸引學術焦點。依託美國腫瘤學會的學術資源,每期發行量達88,000本,被譽為最有影響力的專科學術雜誌。現在可能所有人的疑問只剩下一個——什麼時候它的影響因子能上200?
  • 生理學或醫學領域4位科學家獲2020「引文桂冠獎」
    9月23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生理學或醫學領域、物理學領域、化學領域、經濟學領域共24位科學家榮獲該獎。 其中,生理學或醫學領域的具體獲獎情況如下:Pamela J. 根據諾獎官網消息,2020年諾貝爾獎將從10月5日起陸續揭曉,最先出爐是最受「醫藥人」關注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下是各大獎項的具體揭曉時間:
  • 重磅!2020年國自然基金結果公布了!(附查詢方法)
    重磅!2020年國自然基金結果公布了!
  • 重磅!2021 IEEE Fellow名單公布,282位新晉Fellow,華人佔比接近三成
    今天,IEEE公布了2021年新增會士(Fellow)名單 (IEEE Society Report《IEEE Fellows Elevated
  • 【2017 ASH】重磅公布:Yescarta治療淋巴瘤最新隨訪數據,彰顯療效...
    【2017 ASH】重磅公布:Yescarta治療淋巴瘤最新隨訪數據,彰顯療效持久性
  • Medscape:2014重大醫學事件盤點
    著名的醫學網站Medscape對2014年醫學新聞大事件進行了盤點(YearinMedicine2014),摘錄編譯如下:1、伊波拉和新發傳染病美國醫學會和其他人對此數據的準確性表示關切,督促CMS可以延遲數據公布直到2015年3月31日,表示醫生需要更多時間來審查這些款項。7、州和聯邦醫療保險交易所啟動
  • 工信部公布2019重點實驗室名單!涉及醫學領域,這個實驗室上榜!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名單,經過申報、評審與公示,共30個工信部重點實驗室獲得認定,其中,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清華大學聯合申報的醫學人工智慧研究與驗證實驗室獲批,實驗室主任為北京同仁醫院魏文斌教授。
  • 2019全球智博會分論壇議程重磅公布,六大AI開放創新平臺將同臺展示
    主論壇將集結諸多國內外院士、業界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國內各大 AI 領軍企業將帶來其最新產品進行展示,特色專業展區共計 12 個,包括科技部人工智慧開放平臺展區、智能視覺展區、智慧城市展區、智慧醫療展區、新品發布區、智能製造展區、機器人/無人機展區、園區展區、國際展區、新品發布區、大數據展區、核心基礎層。
  • 重磅!諾貝爾獎之外的「諾貝爾獎」,在數學、醫學、環境等多領域
    一、沃爾沃環境獎基於對環境問題的極大關注,1988年設立了沃爾沃環境獎。現在這一獎項已成為全世界最負盛名的環境科學獎之一,每年都會頒發給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內做出卓越貢獻的科研工作者。三、玻爾國際金質獎由丹麥工程學會於1955年設立。這一獎章每3年頒發一次,用於獎勵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四、蓋爾德納國際獎於1959年由加拿大蓋爾德納基金會創設,主要獎勵在世界醫學領域有重大發現和貢獻的科學家。
  • 關於公布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醫學科學領域評審組...
  • 生命科學部和醫學科學部項目公布傑青等項目評審專家名單
    學霸晚報 準時更新 第一時間 追蹤學術熱點 國自然基金 生命科學部和醫學科學部項目公布傑青等項目評審專家名單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繼公布了生命科學部和醫學科學部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
  • 愛奇藝公布2019重磅內容:預計明年推出豎屏微網劇
    近日,愛奇藝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三季度營收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截至2018年9月底,愛奇藝訂閱會員規模達到8070萬,同比增長89%,創下歷史新高。會員服務收入為29億元,同比增長78%。會員收入已成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愛奇藝官方表示,優質內容是會員增長最主要的推動力。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獲批6項2021年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日前,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於公布2021年第一批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通知》,公布了2021年第一批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共計12225項。
  • 2020年中科院分區表正式公布,其中生物/醫學綜合類1區共306本(值得...
    2020年基礎版分區表在秉承方法科學和數據客觀的基礎上,延續使用2019年基礎版分區表的方法體系。2020年12月17日,《202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正式發布,(簡稱「期刊分區表」)。每年定期更新期刊影響力數據,年度發布。在線平臺網址:http://www.fenqubiao.com我們轉載了由iNews團隊整理了最新的中科院分區中1區的綜合類,醫學及生物學雜誌,共計306本期刊。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在CPA年會上公布精神醫學倫理審查學術標準
    陸林院士首先回顧了精神醫學倫理發展的歷程,從世界精神病學協會(WPA)發布的《夏威夷宣言》和《馬德裡宣言》-規範了精神科醫生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的行為,到2013年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強調了精神障礙患者的自主權,強調了保障精神障礙受試者權益對精神醫學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 重磅!我國醫學+AI研究成果首登《Cell》雜誌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導語:雖然在現代醫學發展方面,我國起步較晚,但信息技術的出現正在縮短這種差距,讓彎道超車成為可能。2月23日,中國研究團隊首次在頂級生物醫學雜誌發表有關醫學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
  • 重磅,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免費考證啦!
    (原標題:重磅,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免費考證啦!) 第一期高級班的顧同學表示:系統課程為健康管理服務機構提供了 最前沿的技術和方法
  • 一加2020手機屏幕重磅特性公布 最快120Hz屏幕響應速度
    在這次活動上,一加手機公布了2020年新機的重磅屏幕特性。  一加2020年新機的重磅屏幕特性包括流暢、準確、舒適三個方面。  一加手機在活動中表示,國內90Hz手機線上銷量中,一加佔比份額為77%。  一加2020年新機將採用最快的120Hz屏幕響應速度和業內最高的屏幕採樣率240Hz。
  • 高校「臨床醫學」排名公布,榜首實至名歸,清華醫學院是第79名
    臨床醫學的學制最低是五年,五年臨床專業本科畢業生社會認可度很低,學生要想學好這個專業,最好的辦法是讀研。因此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學習時間要遠遠高於其他專業的高校學生,這些學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國內醫學類高校眾多,各大高校辦學水平層次不齊,那麼國內哪幾所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比較強呢?國內哪些醫學高校的臨床醫學專業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