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三水
從古至今,婆媳關係都是家庭關係中最難把握和相處的,姑媳關係亦然。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年輕小夫妻一定要單獨生活的原因,很多時候,一些特別敏感的關係一但破壞,再修復回到最初的樣子就難了。
婚姻就是一個戰場,你需要步步為營,小心維護,才能保證家庭和諧,婚姻幸福。
農村人的婆媳關係相對比較緊張,可能手頭都不怎麼富裕,所以就格外的計較。
我們家前後鄰居的老公公是雙胞胎。兩家都是一兒一女。有意思的是,兩家的兒媳婦都不跟自己的婆婆親近,而跟對方的婆婆親近。
前幾年有一次我過年回家,前家的鄰居姥姥老是跟著我一起去遛彎。然後讓我幫她給她兒子打電話。兒媳婦跟孫子臘月二十八回來了半天,吃完飯就回城了,過年也沒有回來。
打通電話後,老太太淚眼婆娑地躲著我去旁邊接電話,跟兒子說想讓他們回來過年。
掛了電話跟我說,兒子買房,他們賣了所有的糧食給他們湊錢,買完房又給了多少多少錢。沒想到兒媳婦還是不讓回來過年,孫子都見不著。
對於一個從未踏足婆媳關係的我來說,對此實在不知如何規勸,只能勸她想開點,為了孫子,別想太多。老兩口想吃點啥吃點啥,想穿點啥穿點啥。千萬別生氣,身體最重要。
另外一家,也是各種矛盾。
這家兒媳婦從來沒喊過婆婆媽,也不幹活,天天就是看電視,玩。
有一年懷孕生孩子,別的孕婦都出去遛遛彎兒什麼的,她天天在床上躺著。
七個月的時候,腿腳浮腫的不行,找了醫生來看。醫生剛走,媳婦兒就抽搐起來,口吐白沫,全身顫抖。婆婆趕緊抱住她,大聲喊著醫生回來。
後來,鄰居們幫忙用車送到醫院,通過檢查才知道她有先天性心臟病,是不能生孩子的。孩子不算足月,要保大人孩子,就要提前剖腹取出。
孩子出生,放在保溫箱。媳婦兒各種刁難,非要吃韭菜餃子,西紅柿雞蛋湯這些對坐月子沒什麼營養的東西。
回家後,也不能餵養母乳,只能吃奶粉。從生孩子到出院,都沒看孩子一眼。
可能這能情況只是個例,卻是真的實實在在存在的。貌似婆媳之間,真的有什麼不共戴天之仇一般,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事實上,任何人之間的相處都有一條紅線,千萬不要踩到那根紅線,否則再好的關係也會功虧一簣。
婆婆和媳婦之間的紅線,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兒子。
在媳婦心裡,指使老公幹活,是應該的,天經地義的。
但在婆婆心裡,她覺得我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自己都捨不得指使,你憑啥指使?
所以這就有了矛盾。很多人都不能從這個矛盾裡,解脫出來。
事實上,處於兩難之間的兒子如果能找到婆媳關係之間的一個平衡點,婆媳之間就不會太無法相處。
婆婆如果能設身處地地為兒媳婦著想,想著人家也是嬌生慣養長大的,沒嫁給自己兒子的時候也是個小公主。或者,如果她能想到自己同為女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也許就不會處處不能容忍二媳。
兒媳婦如果能大度一些,像理解自己母親一樣理解婆婆的不容易,多多關心體諒婆婆,主動幫忙做家務,哄婆婆開心。或許婆媳關係也能相對穩定融洽。
如果身為兒子的那個人能左右逢源一些,照顧好親媽和媳婦兒之間的關係,兩邊都能哄得好好的,或許也會維持一個較好的家庭關係。
所以更多時候,一個家庭的和睦是全家人努力維護的結果。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婆婆媳婦,但是只要肯學,就不會太差。
婆媳關係是每個女人都會遇到的棘手問題,因為個人性格差異,處理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作為局外人也不能做過多的評價,但我個人覺得,只要真心相待,對方都是能感覺到的。只要不是深仇大恨,鐵石心腸之人,都能維繫好彼此之間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不會太親近,又不至於太疏遠。能保持一個,不遠不近,不過度親密又能有所保留的關係就剛剛好。
婆婆與媳婦之間都會存在一條紅線,千萬不要去隨意碰觸它。
世間不涉及骨血的關係相對來說都比較脆弱,一旦有所損壞,再修復起來就會特別困難。
所以,在婆媳這個戰場上,沒有輸贏,只有長久的共贏。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