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春節疫情期間,朋友小曼曾在微信裡和我吐槽,說春節那一個月,她家的氣氛簡直到了冰點,她和婆婆的關係也是糟糕透了。
其實,自從生了孩子後,小曼還挺感激婆婆的,因為每天都是婆婆過來幫他們照看孩子,她和老公每天早出晚歸的,也顧不上孩子。
但是春節期間,一家人不得不都窩在家裡,小曼跟婆婆也一天24小時待在一個屋簷下,婆媳之間的矛盾也日漸升級。
小曼的婆婆是個愛乾淨的人,所以,平時她總是嫌小曼太懶、幹活邋遢等等,而小曼也對婆婆溺愛孩子看不慣,就這樣,她們倆互相嫌棄,每天都會發生爭執。
有時,為了避免和婆婆發生正面衝突,小曼就整日待在臥室裡面不出來,每天都盼著早日復工,不然再這樣處下去,小曼都覺得自己就要抑鬱了。
02
前兩天和小曼見面時問她最近和婆婆處的怎麼樣?小曼說自己上班以後,她和婆婆的關係就好多了,每天待在一起的時間少了,自然矛盾也就少了。
其實,有很多人的家庭情況和小曼都是一樣的,爺爺奶奶白天幫著照顧孩子,做飯做家務,年輕人每天早出晚歸上班,周末陪伴孩子。
原本這樣的家庭氛圍應該是其樂融融的,但很多婆媳之間往往不是互相嫌棄,就是明裡暗裡的慪氣指責。
所以說,婆媳同住在一個屋簷下,要想做到家庭和睦,確實是挺難的。
那麼,婆媳同住怎樣才能和睦相處,做好這幾點,婆媳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一、改變自己的固執觀念,你的退讓不是為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婆媳之間有矛盾的時候,婆婆總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幫著帶孩子,還不落好,媳婦也覺得自己每天上班那麼累,回到家還得看婆婆的臉色。
婆媳二人心裡都覺得委屈,覺得如果自己要是退讓了就是在受欺負。其實每個人做出的退讓都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就拿兒媳來說吧,婆婆幫你帶孩子,你至少可以不用擔心孩子被無良保姆虐待,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你不用為了照顧孩子辭掉工作。無論怎麼看,婆婆幫你帶孩子,對你都有利,所以做些退讓也是值得的。
再來看婆婆,老人幫著帶孩子的確是很辛苦的一件事,但是每天都可以陪在孫子身邊,和兒子兒媳一家享受天倫之樂,對自己也是很有利的一件事。
而婆婆幫著看孫子,也不是為了兒媳,而是為了自己的兒孫能過得更好,想讓兒孫一家過得幸福,那適當地做些退讓又何妨呢?
二、婆媳有矛盾時,多為對方著想,能解決一半的問題。
其實很多婆媳矛盾,都是因為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所引發的,經歷的不同,看事情的角度自然就不同。
所以,婆媳有矛盾時,不妨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對方去著想,這樣往往就能解決一半的問題。
比如:婆婆不捨得倒剩飯剩菜,兒媳應該要理解婆婆的心情,畢竟她們曾經經歷過物資匱乏吃不飽肚子的時代。
所以,兒媳不要直接以訓斥的口吻說老人,那樣只會讓老人不滿,你可以委婉地告訴老人,剩飯剩菜時間久了,吃了對身體有害,不讓她吃剩飯,是為她身體著想。我想婆婆知道你是為她著想,她也會聽進去你的意見的。
再來說說兒媳和婆婆育兒上面的衝突,婆婆也應該要改變一下自己的老思想,畢竟兒媳學得新知識要比自己多,也懂得怎樣科學育兒,在餵養孩子方面怎樣對孩子好,就怎樣做。如果能這樣想,婆媳之間也就不會因為孩子鬧情緒了。
三、關於照顧孩子,提前商議探討,婆媳達成一致。
如果你決定了讓婆婆來幫忙照看孩子,那就要想到以後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提前多做一些準備工作,未雨綢繆,這樣才能避免有可能發生的衝突。
比如:孩子是吃母乳還是喝奶粉?平時用尿布還是尿不溼?是單獨睡小床還是和父母睡大床?半歲後回輔食都加什麼等等。
這些有關孩子餵養方面的問題,婆媳都可以提前商議探討,在婆婆來照看孩子之前就達成一致,這樣無形中就避免了很多矛盾的發生。
如果兒媳想讓婆婆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帶孩子,那就必須想辦法提前讓婆婆認同你的觀點,不然等到有爭執的時候,就難以掌控局面了。
所以,別打無準備的仗,想要婆媳之間少點矛盾的焦點,就事先給婆婆上好課,讓她接受你的建議,如此就將可能出現的衝突化於了無形。
03
說到底,不管是婆婆還是兒媳,都是一家人,完全沒必要非要爭個輸贏。爭來爭去的不都是想讓孩子越來越好,想讓這個家越來越好嗎?
要知道,生活不是爭鬥,家庭也不是戰場,仔細想想,互相埋怨了那麼多,其實都是為了這個家。
可是如果婆媳二人的方向不對,這個家永遠都無法朝好的方向發展。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簡單,婆媳之間的相處也沒有多艱難,真誠相待就好,有時適當的做出讓步,反而也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