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
此專欄以心理學為主體,輔佐以方式和技巧,給朋友們做心理輔導,幫助朋友們認知自我,認知人性,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不再被痛苦的人生折磨,不再被迷茫纏繞,能夠開啟自己的潛力和能力,尋覓到屬於自己的精彩、幸福人生。
購買專欄的朋友可享受全部的課程學習,進行深度層次的自我提升學習。
說起來「皮格馬利翁效應」,這裡面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語言故事。
很久以前,存在一個古老的部落,這個部落裡,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年輕人想要結婚,必須要學會一項抓牛的本事,而抓來的牛,可以作為聘禮向女方家求婚。
在那個部落裡,聘禮最少是一頭牛,最多是九頭牛。一次,有一個年輕人來到酋長家裡,說要用九頭頭贏取他的大女兒。酋長則覺得自己的大女兒太過於平庸,配不上九頭牛,想把小女兒許配給這位年輕人。
年輕人呢?堅持要娶大女兒,酋長不得已之下只能同意。大女兒出嫁一年後,酋長到女婿家裡做客,看到有不少的年輕男人圍在一起,痴迷的看著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在唱歌跳舞,酋長就問這是誰?
年輕人恭敬說這個女子就是酋長的大女兒,酋長不敢相信,年輕人又說是酋長沒有發現他女兒的美麗和潛質,認為只值一頭牛的價錢,而他相信大女兒值九頭牛的價錢,所以酋長的大女兒才在他的愛護下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這就是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特指人們往往會在不同程度受到他人潛意識的影響,當你給予他人某種期待時,對方也會不知不覺中受到你的影響。
「皮格馬利翁效應」與婆媳關係有什麼聯繫呢?婆媳相處時,你對另一方有什麼樣的期望,對方在你的影響下,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而「黑暗皮格馬利翁效應」則是婆媳相處時,你對她有什麼壞的期望,對方在你的影響下,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或許有朋友說「人的本性難移,壞人終究是壞人」,看似沒有任何矛盾,實則是與事實偏離的很遠,因為,人的本性雖然很難改變,但是你可以改變她人對你的態度。
若是你認為對方壞的本性難以改變,不加以制止,心中就認為自己的一切痛苦都是痛苦的錯,那麼你的生活能好嗎?
舉兩個例子:
鄧女士的婆婆是一個特自私的人,鄧女士跟她生活在一起,可謂是看清楚了人情冷暖,過得苦不堪言。鄧女士呢?沒想過改變自己婆婆對自己的態度,總想著自己的所有痛苦,都是婆婆帶來的。
結果呢?鄧女士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不斷忍受婆婆的欺凌,日子沒有一天是好過得。
曾女士的兒媳自從有了孩子,就把曾女士當做保姆使喚,只要曾女士做的有一點不符合兒媳的心意,曾女士的兒媳就對曾女士進行辱罵,搞得曾女士晚年一點都不幸福。
曾女士自己,則把這一切的痛苦歸結於兒媳的不好,從來沒想過改變兒媳對自己的態度,也沒想過自己以後怎麼活,生活可謂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婆媳相處,對方做錯了事情,是該有抱怨的情緒,是對方有大半的責任,可是,人生是自己的,過得好與不好,與他人沒有直接關係,是與自己的選擇有關係的。
怨恨她人對自己不好,怨恨她人品行差,有什麼用呢?一點用處也沒有。換句話說,被「黑暗皮格馬利翁效應」影響,你眼裡的她就是「醜陋」不堪的,而你的生活則會被她的「醜陋」,搞得痛苦不已。
若想不被「黑暗皮格馬利翁」效應左右,就必須要拒絕它,擺脫它,具體該怎麼做呢?分為三步: